试论儒家生态思想对构建美丽中国的现代意义

2014-11-10 00:49张铁军岳杨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认同生态文明建设儒家

张铁军 岳杨

摘要:儒家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对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是对儒家生态思想的认同和创新。

关键词:儒家;生态文明建设;认同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面对诸多生态问题,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思想的认同和创新。本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中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论内容出发,寻求其对儒家生态思想的认同。

一、儒家“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1996年,中国共产党在第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上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战略——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的即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我们的资源与环境也能得到充分的保护,子孙后代能够永续享受资源充分与环境良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荀子等就对保护自然资源,以保证其永续利用等朴素可持续发展思想做了精辟的论述。孟子提出:“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荀子提出:“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由此可见,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渊源已久。儒家关于可持续发展最初应用于林业和渔业,指的是保持林业和渔业资源的延续不断的一种管理战略。把保护山林川泽和生物资源作为一种措施,维护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人类传统的发展观有一定的启示。儒家认识到世间万物的发展各有其特点及规律,要求农民、猎人和园艺都要认识其所从事职业的规律并依靠规律,强调恪守信义、节约耗费。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出自西周末年史伯提出的一种关于世界起源的朴素辩证法观点,意思是说和谐、融合才能产生、发展万物,如果万事万物都是一致的,则世界无法发展和继续。“和实生物”表达了矛盾对立的思想,矛盾双方共存才能生长出万物,使事物持续发展。儒家的“和谐”的特点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和而不同”,解释起来则是有别与合一。“不同”则是有别,“和”则最终为“一”。天地万物的千差万别是事实存在,儒家的“和谐”思想既承认这一事实,更用一个“和”,将这千差万别纳入到一个整体当中。所谓“天地以合,日月以明,四时以序,星辰以行,江河以流,万物以昌,好恶以节,喜怒以当,以为下则顺,以为上则明,万变不乱,贰之则丧也。礼岂不至矣哉” 。这种差别与和谐,正是“和而不同”的内容。正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万物虽有差别而不相害,万物虽各有其道而并行不悖,如此,虽有“类”、有别,于“和”又有何妨,这就是儒家之和谐并持续发展的真正要义所在。

二、关于“天、地、人——三才之道”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

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上,中国共产党明確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和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确定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在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体系中,有一个特殊的概念——“三才”思想,儒家将天地人三者看成是世界上平行、并列的三要素,由这三者构成了世界的整体。《系辞》讲“《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在关于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在当时看来,三才思想最为接近。天地、万物、人类三者是统一的一个整体,天地是这三者的根源,没有天地,也就没有自然万物和人类,正是因为有了天和地,才有世间万物和人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表明人与自然是不可分离和可以融合的,自然不是人类的征服对象和敌人,而是人类的亲人、朋友。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家园,热爱自然实质是关爱人类自己,维护自然实质是维护人类自己的故里。儒家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想目标,是实现天、地、人三者的和谐一体。人与自然,在儒家看来是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关系。两汉的“天人合一”,是关于自然与人和谐的重要论题,“天人合一”所涉及到的,包括自然生态内部的和谐、自然与人和谐、人与人之间即人类社会内部的和谐,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而“天人合一”既是强调人的利益的重要性,也是强调人在自然中的正确地位。

儒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思想与华夏文明中的农业自然经济模式有着密切联系,儒家生态观可以说是我国农业文明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体现。儒家在农业生产问题上提出了“天时”、“地利”、“人和”“物丰”的生态思想,这不仅是儒家对生态农学思想最好的概括,而且是对儒家生态经济思想的总结。儒家“三才之道”或许能启示我们:人类必须合理地规划好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合理规划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关系,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在自然系统可承受的范围内,在人类与自然处于平衡的状态下,稳定而快速地发展经济,建设社会民生系统,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最终达到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共同进化、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理想状态。

三、儒家“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思想

在2005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纳入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并就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在儒家看来,遵从动植物的季节演替规律,是保护资源的主要措施。儒家通过保护弱小(动物、植物在成长阶段),以注意保护资源的持续存在和永续利用为出发点,反映出儒家超前的生态平衡观念。自然界的各类资源都是有限的,人们在开采利用大自然资源的过程中一定要适可而止,绝不能赶尽杀绝。因此,儒家就生态资源的有限性提出了“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 等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思想。

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钓”顾名思义就是指用一只钩钓鱼,而“纲”则指很多钩罗列起来捕鱼。“弋不射宿”指的是不要射杀归巢夜宿之鸟。一只钩取鱼少,多钩取鱼多,白天射鸟难,夜晚射鸟易,可是孔子却舍多取少,舍易取难,这体现出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注重资源的持续存在和永续利用。“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意思是说树木在春夏生长阶段严禁砍伐,林木在秋冬处于生长停滞期落叶、枯黄的时候才能砍伐树木。孟子主张“数罟不入洿池” ,即不能用过于细密的渔网捕鱼,以保证小鱼的生长。孟子强调山林具有“林木之用”,“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孔、孟均主张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不要一网打尽,应该做到取物勿尽、用之有节,保持自然资源的永续性。

儒家思想中有着丰富的生态学知识,儒家对生物种群、生态平衡和季节节律的理解和认识,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环境的追求。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儒家有如此较为全面的生态思想,体现了儒家文化的超时代性。儒家生态思想中“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三才之道”、“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等生态智慧,对当代中国积极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猜你喜欢
认同生态文明建设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认同的崩溃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工具性价值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跨性别者认同矛盾研究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