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毛泽东的读书观

2014-11-10 00:49李小玉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学习读书方法

李小玉

【摘要】:毛澤东是中国的一代伟人,他的一生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毛泽东曾借古人“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的话,强调人要和牛马等动物不同,就要知道古今,而要通古今,就必须要学会读书。

【关键词】:毛泽东;读书;方法;学习

读书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毛泽东是热爱读书、善于读书的典范,他的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书。看他的诗词与著作就知道了,他平时开会、谈话包括同外宾会谈中经常引经据典、笑谈古今,让美国来的尼克松与基辛格两位博士一头雾水、甘拜下风。目前,我们的社会上出现了部分厌学或者认为读书无用的思想。本文从读书观的角度解读毛泽东是怎样读书的,从而激励大家爱读书、读好书。

一、在容易接受的年龄,多读自己有兴趣的书

毛泽东从8岁到13岁在韶山小学堂里念书,早晚在家里干活,白天他就读孔子的《论语》和《四书》。但是毛泽东对于这类书不太感兴趣,加上老师比较粗暴,所以他在10岁时也经常逃学。“他后来说他在小学堂里没有学到什么有用的知识,如地理、历史或科学都没学到,他收获最大、享受最多的是读旧小说——特别是那些‘关于造反的故事,但毛在学校里还是照样看个不停。”[1](9)这期间他读过《水浒传》、《三国演义》、《盛世危言》,为了能更好理解书中教益,他跑去向一个学习法律的学生请教,还向毛钟楚老先生学习经书古籍。在毛泽东看来,读书是非常快乐的,“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每个人总有自己喜欢的东西,从兴趣出发来看一些相关的书,进而开阔自己的阅读面,你就会发现其中的乐趣。到了一定阶段,你也会达到爱上读书,甚至沉迷读书的境界。

二、克服一切困难,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多读书

毛泽东年少时经常深夜读书,为了不让父亲发现灯光,就把窗子全部遮起来。在毛泽东13岁那年,他在每天往地里一趟趟挑粪的间隙抓紧读书。其父亲发现他在读书,就认为他偷懒看闲书。两个人争论一番,最后达成协议,毛泽东下午挑够15担肥后就可以看书。毛泽东为了能争取时间看书,在下午5点钟前就把15担的重活干完了继续看书。一副沉重的粪桶加上往返的路程,即使一个成年人都会吃不消。1913年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求学时,花费的160元中三分之一都买了报纸和杂志,还被父亲骂做浪费。毛泽东每天早早洗漱完就去教室读书,课后不是在读报室看报,就是去图书馆借书。晚上其他同学都睡觉了,他还要在茶炉室或者读报室借着灯光再看一会书,有时甚至在走廊的灯光下站着读书。毛泽东刻苦读书的经历也给周围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朋友的记忆中,毛泽东不爱跟别人闲聊和说笑,总是一本书在手默默苦读。[1]

三、读书要反复读,思考其中意义并关心时局

毛泽东曾回忆说:“我还记得这本小册子的头一句话是:‘呜呼,中国其将亡矣!这本书谈到了日本占领朝鲜、台湾的经过,谈到了缅甸、越南等地的主权的丧失。我读了以后,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沮丧,开始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2]他在读了《新民丛报》和《世界英雄豪杰传》时,对于自己关心的时局和政治,在书上圈圈点点并和同学萧三探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毛泽东在参加革命军时,每月7元的军饷除去2元伙食和花钱买水外,他把剩下的钱主要用在订报上。萧三也曾回忆说:“每张报的四面他一字不漏地看完,报纸上也有新闻,也有政论,也有各种各样的文章,他觉得,真是五花八门,美不胜收!从报纸上可以得到许多的知识。特别从这时起,他就注意研究时事与社会问题。”

四、读书要涉猎广泛,并能灵活运用

毛泽东有很强的自学意识,在1912年至1913年冬这段时期,他自己在湖南省立图书馆读了许多重要的著作。例如:《法意》、《物种起源》、《原富》、《群学肄言》、《名学》、赫胥黎的《天演论》以及让—雅克.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毛泽东领略了从孟德斯鸠到查尔斯.达尔文再到亚当.斯密,再到赫伯特.斯宾塞和穆勒的主要哲学思想,所读的书时代和专业领域范围十分广博。毛泽东不仅广泛阅读了诗歌、小说和古希腊的故事,认真研读了俄、美、英、法等国历史地理,他对中国文学、道德、地理和历史也做了溯源研究,他特别喜欢分别成于11世纪和17世纪的《资治通鉴》和《读史方舆纪要》。[1]在毛泽东离开延安辗转到王家湾时,一个老人看到他们听的收音机,十分好奇的问,里面是有人吗?大家都笑他,毛泽东问在场人员谁能解释收音机的原理,无人能答。一个当事人回忆:“他讲到了空谷回声,空气的振动,最后是一些有关电磁波的运作原理。我们越听越有趣,像是参加一个很吸引人的讲座。” [1](184)

五、追根溯源,善于做读书笔记

毛泽东很注重做读书笔记,1917年至1918年是他在第一师范求学的最后两年,仅是由杨昌济教授主讲的《伦理学原理》一课,他就狠下功夫写了一万二千字的批语,为了分门别类还做了各种圈点、单杠、双杠、三角等符号。毛泽东做了好多箱读书笔记,大多被烧毁了。幸存下来的一本笔记本和一本课本上面有密密麻麻的笔记,94页的笔记本上写了一万多字。他的读书笔记里一部分是公元前14世纪两本诗集的手抄本,另一部分有关于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统帅恺撒和拿破仑的一些思想以及日本明治维新倡导者福泽渝吉的理论。毛泽东不仅读书时爱做笔记,在读报时也常常把外国人名、地名记下来,通过再查找地图和原文进行确认,并且记在纸条上,随时拿到手里温习。[1]

在毛泽东的一生中,酷爱读书、读有所得、得而能用、用而生巧的读书经历深深启迪着后人。毛泽东一生散发出一种令人折服的文化底蕴和智慧力量,有人曾把毛泽东定位为杰出的、最有魅力的、特殊的“读书家”。 读书、编书、写书、荐书、讲书是毛泽东一项常态化的学习活动,这也恰恰反映出他对前人和同时代人思想、知识及经验的吸收、扬弃和发展。历史已经证明,以读书为主线找寻毛泽东留存世间功业的痕迹是令人敬佩的。也就是说从毛泽东通过读书积累营造的“胸中日月”,“书”为伏笔贯穿始终,直到“敢叫日月换新天”。

【参考文献】:

[1] [英]迪克.威尔逊.毛泽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8月第二版

[2] 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三联书店,1979:111-112.

猜你喜欢
学习读书方法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可能是方法不对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我们一起读书吧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