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彩媛
摘要:本文尝试以生态批评的视角试图解读许知远在《一个游荡者的世界》中所描绘的“生态意象”,通过他描述的他国山山水水、风土人情、社会面貌,得以窥见在不同历史传统、政治体制中的他国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如何治理环境污染,如何界定人与自然在地球中的定位,如何调适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互动,进而理解他对人、社会、国家、自然相互关系的思考与反嚼。
关键词:生态批评;许知远;生态意象;消费主义;自然;生命
许知远是一位在国内不太为主流所认可与接纳的知识分子,在一些机构与某些人眼中,他甚至是一个异议分子,因为他特立独行的行为与思想,与宣扬民族崛起、国家富强的合唱主流格格不入,这个可以从他的《那些忧伤的年轻人》、《祖国的陌生人》、《极权的诱惑》等书可以一览无遗。但是这些都无碍相当部分读者对他由衷的赞誉与喜欢,因为他对自己人生,所处这个社会与国家,乃至整个人类都充满了热爱与理想,对善恶美丑有着清晰而坚定的爱憎与判断。因此他算得上是一个独特的理想主义者——在明显的困境中不断自我怀疑、自我反诘、自我拷问,相信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但要达到却异常的艰难。至于他的文字,一点都不讨巧,平静、直白、真诚,个中弥漫着忧郁的情绪,许多时候甚至是消极的。这种情绪源于他充满了责任感,在他的书中,对这个高歌猛进、物欲横流、众生喧嚣的社会深感不安,担忧国人在集体追求民族复兴的伟大道路上丧失了个人的主体性,担忧人们在填满无穷尽的物质欲望过程中丢掉了对思想与灵魂的修养,哀叹经济发展成为了社会集体的信仰,环境、生态、自然等被经济发展这辆高速列车碾压而过。正如《一个游荡者的世界》一样,他在每一本书中都思考人、社会、国家、自然的关系,对“人定胜天”人类中心主义发出尖锐的警告,试图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之间探求出一条和谐共处、互利共赢的道路。
(一)对人类消费主义的诘问——如何处理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的关系
在全球变暖、环境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枯竭、物种锐减等一系列自然环境危机日趋严重的背景下,保护环境、珍惜资源、重建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思潮与环保主义逐渐发酵、扩大,并落实到社会各个领域与层面。环保组织团体纷纷成立,并进行开展有效的行动实践,国际之间的环境保护合作越来越频繁紧密,一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国际环境保护倡议颁布,以及各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完善更是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与此同时,在文学界,一大批反应生态问题的文学作品大量问世,生态写作兴起,生态文学受到文学界重视。生态学作为当下的显学,也顺理成章地被引入到文学批评领域,一种应时应景的新视角新路径——生态批评也就应运而生了。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对文学作品开展文学批评,这种跨学科的结合对于探讨人类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人类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未来发展趋向,无疑具有创新的价值与意义。本文尝试以生态批评的视角,走进《一个游荡者的世界》,通过许知远描述的他国山山水水、风土人情、社会面貌,得以窥见在不同历史传统、政治体制中的他国如何设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如何治理环境污染,如何界定人与自然在地球中的定位,如何调适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互动,进而对中国乃至全人类当下的种种问题进行反思、对比、思考,面对由“人类中心主义”行为造成的自然、生态、人类的危机,放慢经济发展、控制人口增长、注重资源利用、保护环境亟不可待。
《一个游荡者的世界》是许知远游历印度、不丹、俄罗斯、波兰、英国等众多国家时所写的随笔集,书中记录了他见闻时的思考:经济发展的意义、人在生态系统中的定位、集体的边界与个人的独立、人与其他物种的生命价值与存在意义……在许知远的笔下,生态叙事从他的文字中平和自然地流淌,未经开化、游人罕迹的山间,干净整洁的城市乡村,不丹王国秀美天成的自然令他醉心不已,“不管在城市何处,一抬头总是看到山,松树和柏树布满了山坡,还有白色、红色、绿色、蓝色的经幡,有的破旧、有的崭新,都随风飘扬……”在这样山清水秀的环境中,淳朴的民风、善良的人们,与大自然相得益彰,“再也没有见过比这里更放松、友好的国民了,他们总是彬彬有礼,热情而放松,不用担心抢劫、盗窃,丢失的东西也能轻易地找回来”。在许知远的笔下,不丹不再仅仅是旅途中的一个落脚点,一个风景秀美的地方,而是一个生态意象,象征着一种作者内心向往、期待的万物共生系统。在这样的世界里,他感觉到的“人的味道、传统的味道而不是机器、数字的味道”,是人类、动物、植物以至万物共同享有地球的世界,人类用平等的观念、充满感情的内心去对待身边的环境,平等地交流。这种生态意象如同天然地成为许知远关注、思考与拷问的未来世界面目,却不是简简单单的风景描写,对自然环境展开叙事,而是他对不丹历史的追溯,与对这个国家国民特点的分析。这个国家,“正向世界诉讼一个振奋人心的理念,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用以取代备受诟病的GNP——一个国家的成就不该是他的人民生产了多少物质,而是他的人民是否感到幸福,是否呼吸到干净的空气,是否能保持昔日的传统。”这些得益于他这个国家“尊重常识”的传统,得益于他的领导者,“利用自己的权利推动进步,又不让自己被权力腐蚀”。对比之下,许多大国都在以及其明朗的速度向前,国民对物质早已超越基本需求达到奢华甚至浪费的程度,都市中的白领每天行程紧凑目标明确,置身于巨大的高层建筑中被金钱所牵引、压迫而不自知,“消费主义”独占鳌头,永远追求获取最好的商品,将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世俗享受据为己有,然而金钱位数的升级并没有使他们感到幸福,更严重的是他们无法定义幸福,不知道自己是幸福还是不幸福。因为没有精神归宿,他们处于具有超越意义的幸福感缺失的状态。许知远对不丹“生态意象”的描绘,反映了不丹国虽小,它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文化生态都能平衡发展、相互渗透、有条不紊。
(二)尊重生命与自然的生态观
生命与自然的表达主题形成了《一个游荡者的世界》中许多章节自然书写的生态叙事视角。《最快乐王国》一章中,不丹资源相对匮乏、经济比较落后,如同众多国家一样,它也需要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但是它“无意以牺牲环境和社区感来换取,它欢迎现代世界,却也不愿意丢弃传统价值。”这种传统价值是不丹全国上上下下对于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尊重,是对于他们作为同样具有生命追求与价值意义的生命来对待,即便是“成群的苍蝇在四周飞个不停……没人会主动伤害他们。”正因为对于生命的尊重与珍视,才能够在纷纷扰扰的世界中保持自己的独特。在不丹国,你听不到万人同唱的口号,他们并没有把“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珍爱生命”等口号挂在嘴边,他们没有为此专门设立广告牌,而是早已根植于他们的传统、文化和无意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安恬而自在,“男孩子穿着红格子的Gho——类似长袍的民族服装,配以长袜、黑皮鞋,女孩子则是蓝色的Kira——短上衣、长裙,夕阳正达赖,到处都是裹在大山灿烂色彩中的少年;寂静午后寺庙中的喇嘛,扬起红色袈裟,惊起地面上灰色的鸽子,飞过高大的白墙;不管是在城市的何处,一抬头总是山,松树、柏树布满山坡……”在这些色彩亮丽却不艳俗、画面丰富却不凌乱的生态描写中,人们与其他生物共同享用著造物主的馈赠的场景栩栩如生,红格子的Gho,蓝色的Kira,红色袈裟,灰色的鸽子,白墙……一个多样而和谐的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呈现在我们眼前。
生态意象的生成与许知远长期对人类所处社会的关注与接触密不可分。我们不能不把他在书中的生态书写与他对中国自然环境与社会危机的焦虑与担忧相联系。许知远在游历剑桥一年,觉得自己“仿佛无意闯入一张明信片,一切精致如画,有如梦幻”。但是他仅仅是一个访问学者,一个“闯入”表明他内心的惶恐与落差。因为他想到了自己的故乡,笔锋一转,“它和我刚刚离开的北京是截然不同的世界。自称有三千年的历史,北京却是一座崭新、躁动的城市,岁月没给它智慧和从容,只有慌乱与焦灼。”许知远被剑桥的“知识、传统、教养、自然、安静、大把闲暇的时光”所吸引,与此同时,又因为自己异乡人的身份,比较之下,更平添无力与失落,北京“无处不在的噪音、闪烁不停的霓虹灯、灰尘与废气笼罩的天空、黑压压的人群”,这个城市生态让他不忍直视,而这个城市的文化生态更是让许知远深感失望,“人们被速度、规模、亢奋吸引,因为这速度、规模与亢奋,人们没有耐心与机会建立自己的内在准则”……所以,生态文学并不仅仅是一类写作题材,并不仅仅关注单纯自然环境与环境保护、生态破坏,它更描述人类与自然、社会三者关系的开始、演进、重建,它扩展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范畴,更丰富了“文学就是人学”这一概念的涵义。可以这么说,聚焦于人类生存价值与意义的生态写作,对于当今社会与人类精神的关注远远超过其他形式的文学写作。这种关注体现在它表现的人类意识、地理意义以及文化意义,体现了文学的终极追求——个性与自由、创造与爱。而生态批评作为一种从文学角度探讨生态问题的文艺理论批评方式,不但要解决文学与自然的深层次问题,更要关注文学艺术与社会生态、文化生态、精神生态的内在关联。许知远对现实社会有着强烈的责任心与敏锐的观察力,在他已有的文本叙事中,他对人类心灵的安宁、精神的健康、对生存体验与个体感受、对人文生态与社会发展都有着极为深刻的描写与思辨。在他的所有文学作品中,几乎都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他对以下这些具体问题的思考:如何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安撫洗脚进城农民的失落感与无力感,如何在高大冰冷的混凝土建筑中延续传统的社交文化与人际情感,如何在追求智能、人定胜天的科技时代对待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这些极具生态美学的思考,对于解决当下人与自然关系的困局无疑具有启发性。
(三)结语
许知远的生态书写的丰富性与可能性对于我们这个世界的人类基本道德关怀意识是一次有益的考验和探求,敲打着那些以为“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定胜天”的狭隘心灵与蒙昧意识。在这种考验与敲打之下,我们是否应该直视内心深处地思考与面对那句常常轻松地挂在嘴上的口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我们在嘴上华丽高调、冠冕堂皇,在实际的行动中,却是各自推诿责任,拿不出控制个人欲望的表现来。生态批评的意义在许知远的《一个游荡者的世界》中显露无遗:对于狂飙突进的所谓“进步”、“创新”、“科学技术”应该秉持一种危机意识。工业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一部分国家与地区率先进入了现代化,但是作为共处一个地球生态系统内的其他落后地区和国家,却不得不承受着工业转型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公平与正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国际格局出现了缺失。对于“城市化”、“现代化”更要保持一种警惕意识。城市化、现代化使得在原有故土上生活已久的人们成为迁徙者,他们伴随着城市的拆迁而流浪,传统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受到了冲击,人们的艺术审美品位也发生了变化,肉身安顿在巨大的建筑空间,精神却无处安息。即使在那些已经现代化的社会里,享受丰富物资供应的人们,失去了人与自然的传统关怀价值观,失去了人之为人的终极意义追求,出现精神空洞化与价值基因的稀释化。可见,许知远在书中的每一句反问、质问都显得如此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参考文献
[1]许知远:《一个游荡者的世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王岳川:《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当代价值》,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
[3]郑亮、王聪聪:《在生态中永生——<叶尔克永生羊>的生态批评阐释》,民族文学研究,2012(06)
[4]朱振武、张秀丽:《生态批评的愿景和文学想象的未来》外国文学,2009(02)
[5]张皓:《生态批评与文化生态》,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01)
[6]劳伦斯·布依尔《文学研究的绿化现象》张旭霞译,载《国外文学》2005年第3期.
[7]刘蓓:《生态批评的话语建构》山东师范大学.2005(10)
[8]许知远:《在中国之外探寻自我与自由——<评许知远一个游荡者的世界>》.中国图书评论.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