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巴列夫斯基钢琴前奏曲风格及特点分析

2014-11-10 18:47井源源
艺术评鉴 2014年20期
关键词:前奏曲踏板

井源源

摘要:卡巴列夫斯基是20世纪上半叶优秀的前苏联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都以俄罗斯民歌作为主要题材,音乐色彩明朗、抒情。他创作的前奏曲体现了对传统创作技法的传承和20世纪现代技法的结合,文章以卡巴列夫斯基24首前奏曲中的NO.15 NO.16为例,从主题形象分析、和声调式分析、练习演奏要点、踏板运用等方面入手诠释该作品演奏的风格及特点。

关键词:卡巴列夫斯基 前奏曲 主题形象 民歌旋律的改编 踏板

多米特里·鲍里索维奇·卡巴列夫斯基(1904-1987),是前苏联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活动家。他所创作的作品题材多是以俄罗斯民歌为主。音乐色彩明朗、抒情。他创作的音乐作品体裁也是丰富多样的,有歌剧、交响乐、各类室内乐以及合唱、群众歌曲与电影音乐等。他的作曲技法既保持着过去浪漫主义的音乐传统,又不放弃俄罗斯音乐的特征。卡巴巴列夫斯基最重要的音乐成就是建立“卡巴列夫斯基教育体系”,这一体系对前苏联及现俄罗斯的音乐教学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并且影响到了许多国家。

卡巴列夫斯基根据俄罗斯民歌主题创作的24首前奏曲op.38是他最出色的钢琴作品之一,作品创作于1943-1944年。卡巴列夫斯基的创作并不是简单的将民间曲调改编成钢琴曲,而是将民歌作为素材有机地融合到独创作品当中。卡巴列夫斯基的24首钢琴前奏曲主题形象各异,每首前奏曲都有鲜明的风格和主题形象,其中的俄罗斯民歌鲜明地体现了俄罗斯民族的精神气质。在此,笔者以其中的两首作品NO.15、NO.16为研究对象,与相关的民歌作比较、分析。

降D大调前奏曲NO.15的主题是对民歌旋律的直接采用,与所采用的民歌有着极高的相似性。原俄罗斯民歌为C大调的乐段形式、中速。而卡巴列夫斯基只是对主题旋律作了演奏情绪方面(明快的小快板)演奏记号方面的更丰富的变化,且反复的乐句略有扩充。主题形象轻松活泼具有舞蹈特点的诙谐。

降b小调前奏曲NO.16是对降E大调俄罗斯民歌的民歌旋律改编而成的,原俄罗斯民歌为两个乐句的结构,提取旋律中第一乐句的骨架音,则能得到降b小调前奏曲NO.16的主题旋律,但音乐性格转变为快板、情绪冲动地。主题形象为托卡塔式的轻快、炫技的曲调风格。

24首前奏曲在和声方面最显著的特征是对色彩性和声进行着重强调。和弦的竖状结构只是和声的基本素材,而对音乐起主要作用的则是和声的横向进行,和声进行是指在多声部音乐中,各和弦在横向运动上的逻辑关系和倾向性、紧张性、稳定性。根据和弦的作用,我们可把和弦分为两类:功能性和声与色彩性和声。随着19世纪后半叶传统和声的和弦结构复杂化,和弦外音的自由运用、声部线条的自由化趋向成为和声进行的主导,色彩性的和声进行极大地丰富了和声语言的发展。

NO.15、 NO.16两首前奏曲都是正格终止,但即使在作品的结尾出现了象征着传统和声的正格终止的形式,这时的属和弦也会通过加进附加音或者是变化音级的方式,弱化了正格终止的功能进行。

在24首前奏曲中,我们最常见到的调性变化是平行进行中纵向形成的线性和弦,所以在演奏卡巴列夫斯基的前奏曲时,多层次的演奏技法就更多地体现在主调作品中的单手演奏中。通常,我们只有在练习复调作品时,才会认为分声部练习是重要的,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即使在像24首前奏曲这种主调音乐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在一个声部中实际也包含着几个不同的层次。所以也应当通过分声部的练习或分手练习,使每一个层次都完美地展现出来。以作品NO.15来说,这一条就是有着复调风格的作品,练习时一定要将两个声部的旋律都作为重点,分手练习,而不能因为谱面简单,直接合在一起练。NO.16中可分为三个声部。开始时上声部是旋律,中音声部和低音声部是铺垫,到了19至22小节后,低音声部是半音阶的下行,高音声部的旋律为降b小调,而中间声部才是体现和声色彩的变化音声部,由此可见,在这一段,中间声部的变化音起了尤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演奏时不但要突出上声部的旋律,还要注意中间声部的音程变化,而不是一味的突出旋律。

踏板方面,笔者觉得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来达到乐曲所需要的效果,一方面不要依赖踏板将句子连起来,而是要将手指触键作为重点,通过手指达到连贯且清晰的效果;一方面可以通过左踏板(弱音踏板)来加强乐句中强弱的对比;最后是右踏板的运用,通过右踏板的由浅至深的踩踏达到烘托乐句渐强的音响效果,而不是一开始就达到踏板的最大工作区,也是对该乐句所处的较低的音域及乐句行进中所包含的多个和声的考虑。踏板如果能够把音量平稳、持续地推到强持续音上,将能丰富音色、烘托乐句的紧张度,反之,则使音响含混不清。

综上所述,以俄罗斯民歌为素材的卡巴列夫斯基《二十四首钢琴前奏曲》在主题旋律上具有典型的俄罗斯民族音乐风格,虽然前奏曲的规模短小,但充分传达了民歌旋律的特色。而在调式调性、和声等作曲技法方面也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作曲家的俄罗斯音乐特征。同时这部作品又是苏联文化管制的特殊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作品,他选择了在传统作曲体系中加入新的素材,而不是完全抛弃旧的作曲体系,也只有這样才能创作出真正具有美学价值的优秀音乐作品。

参考文献:

[1][俄]M阿兰诺夫斯基俄罗斯作曲家与20世纪[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2][美]库斯卡特著 20世纪音乐的素材与技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3]黎翁大林.二十世纪作曲法[M].台北:全音乐谱出版社,1966.

[4]钱仁康,钱亦平.音乐作品分析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前奏曲踏板
《前奏曲NO.1》钢琴曲
单踏板不可取
徐昌俊手风琴独奏《两首前奏曲》和声研究
浅谈延音踏板在钢琴演奏中的用法
浅谈汽车制动踏板的型面设计
卡普斯汀《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中的赋格主题研究
钢琴前奏曲
浅谈钢琴踏板的运用
论钢琴踏板的正确使用
前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