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唱腔对民族声乐教学及演唱的借鉴和运用

2014-11-10 17:37:08李佳佳
艺术评鉴 2014年20期
关键词:民族声乐借鉴运用

李佳佳

摘要:我国是唯一一个从古老的文明古国一直传承从未间断的国家,中华上下五千的文化沉淀让其在各方面都有所传承与发展。豫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它对于中国音乐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和推动作用。豫剧唱腔在音乐发展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它独有的发音为中国音乐发展河流增添了很多优秀的元素。本文主要是探讨豫剧唱腔对民族声乐教学及演唱的借鉴和运用,通过一系列的描述深入分析豫剧唱腔和民族声乐的各项特点和相同之处,说明民族声乐借鉴豫剧唱腔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豫剧唱腔 民族声乐 借鉴 运用

一、豫剧简介

豫剧可以说是河南省非常著名的传统文化的代表,它作为一种传统的音乐形式,在以前不仅在上层名流中流行,作为一种娱乐方式,同时深入民心,在民间也广为流传,作为庆祝和祭奠的一种方式。豫剧是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在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戏曲剧种。河南豫剧是在河南梆子上经过不断改革创新与完整地继承下发展起来的。它的唱腔的特点就是铿锵大气、抑扬有度、吐字清晰。它历史悠久,宋元明清是它的发展时期,经过岁月的沉淀豫剧的唱法集大家之所长,形成了在中国传统唱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唱法。经过很多代艺术家的努力,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文化在演唱技巧和表演风格等方面都形成了独特模式,把这种朴实的剧种在历史的长河中巍然屹立。

豫剧的流派大概有这么五种,分别是常派、陈派、崔派、马派、阎派,他们的代表人物分别是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因为其特殊的贡献,他们被称为五大花旦。常香玉作为著名的豫剧表演艺术家和豫剧作曲家,因为她的特殊贡献,人们尊称她为豫剧皇后,她创办的香玉剧社在中国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的巡回义演为战争筹集了大量善款。人們之所以将常香玉封为豫剧皇后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她巧妙地将豫西调和豫东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他们的特色融合到一块去了,打破了原有的门户观念,使豫剧在原有的台阶上更上一步。她的这种演唱风格受到更多人的喜爱,她的唱腔字正腔圆受到广大人民的认可,最终,独立成为一派,独树一帜。对于陈素真现代人对她的印象并不是特别深刻,主要原因是她所处的年代是战争年代,她所有的贡献大多是在那个年代做成的。陈素真是豫剧美学神韵的表演艺术家,她的表演风格集大家之所长,把其他人的表演技巧的可取之处加入进自己的表演风格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神韵表演艺术风格,被称为一代豫剧大师,被称为河南梅艳芳。这种高度的赞扬她是可以承受的。她在艺术生涯中的坚持努力,孜孜以求的态度,和博取众长的谦虚态度成就了陈派豫剧的辉煌。崔派创始人是著名豫剧“十八兰”之首的崔兰田,有这豫剧兰花的美誉。她出身贫寒的家庭背景成就了她对于悲剧的表演天分,也让她有着超出常人的坚持不懈与吃苦耐劳的精神。她师从周海水,豫西调对她的影响非常巨大,她经常饰演端庄贤淑、善良坚贞的命运悲惨的妇女形象。她的唱腔和其她表演艺术家有所不同,她主要以大本腔演唱,唱腔音域宽广,真假声并用,演唱自如,形成崔派豫剧独特的发音技巧和特殊的唱功训练方法。相对其他表演艺术家来说,马金凤的起点可谓是非常高的,梨园世家的家庭背景使他从小便可得到较为正规的训练,而且学习资源丰富。六岁开始学艺,七岁变红,所以被人们称作“七岁红”。由于所处环境的优势,从小便跟从管玉田、马双枝、司凤英学习戏曲的根本,有着这么丰富的资源。她的根基打得非常牢固,又集众家之所长,既有女性的阴柔之美,又有男子的阳刚之气,可谓是风格刚劲豪爽,干净利落。她的演唱风格更是独特,有着非常清新、明亮的感觉,情感真实,吐字清晰,因此她的演唱风格素来享有“洛阳牡丹”的美誉。即使在年仅九旬,依然活跃在舞台之上,其精力之充沛更是被后人所赞誉。她的刚柔并济的表演风格更是为马派豫剧创造出独特的风格,为后代人的继承与发扬提供了更为方便的模版。对于阎立品我们也是熟知的,她师从梅艳芳,可谓不是没有更好的发展条件。对于梅艳芳的成就我们已经没法去衡量,但是阎立品对于豫剧的贡献可谓也是非常巨大的。何为同志作为一名戏曲理论家曾经评价阎立品,他这样说:污泥不染一身洁,可见众人对她的评价有多高。阎立品是一个非常有才的人,她熟知诗文,精通音律,对于这样的一位艺术家她又有自己的做人准则,即:粉戏不演,脏词不演,伤风败俗的动作不做。它的表演具有含蓄、细腻之美,具有自认、真情之美。她的唱腔在所有的豫剧流派中最具风格,这与她师从梅艳芳与后天自身努力的结果。因为师从梅艳芳,那么她更有机会将京剧的特点加进豫剧中,所以,她的很多作品中不难发现梅艳芳京剧的特色。

在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河南豫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豫剧唱腔与民族声乐的异同之处

民族声乐大家对它的定义是:中国民族声乐是以目前我国音乐学院中民族声乐专为代表的,既不同于民歌、说唱、戏曲的演唱、又是在继承并发扬了这些传统演唱艺术精华与特点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欧美声唱法的歌唱理论和优点而形成的独树一帜的,具有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精神的新民族歌唱艺术。这么一大段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民族声乐在根上是不同于我国戏曲艺术的。但是从广义上的定论来看,民族声乐又是包含戏曲、曲艺的。民族声乐具有专业理论作为依托,它具有相当完整的教学体系和正规的训练体系,给人一种大气、高雅的形态。而戏曲则是流传于市井之间,在群众之间广为流传,只有派别之分,并没有专业的理论体系,这是一种民间艺术,更加的朴素、真实。

相同点:大多数人都认为民族声乐更加上档次,而戏曲更多的是在休闲娱乐,农村的发展当中,人们曾经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对他们两个进行区分,虽然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还是不太科学。第一,虽然两者在艺术形态和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但是归根结底两者都是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都属于中华民族艺术宝库里的瑰宝。追根述源,两者都是从民间艺术发展而来,同时两者都属于语言类演唱艺术,两者在于咬字、吐字、声调的运用上面还是非常相似的,二者在唱腔发音方面可谓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纠结于两者的相同之处,还需要从根本上来说,两者都是表演艺术,都是以声音、动作、表情来表现它们独特的魅力的,而且两者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让观众感受到表演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和目的。再者,两者都是通过表演来传达所要表达的意思,用自己独特的表演方式来获得观众的喜爱,两者在发音、唱腔等表达技巧上还是非常相似的,对于这些来说,豫剧唱腔和民族声乐还是有很大一部分是相同。虽然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相同之处的。

不同点:“咬字千斤重,听者自动容”,这句话来形容豫剧的唱腔艺术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它的意思就是,豫剧是字重腔轻,也就是说豫剧在咬字方面有很高的要求,在唱戏曲事,每个字的发音都要比平时重了很多。表演是两者的共通之处,但是表演方式又是两者的不同之处,豫剧和民族声乐在表演方面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豫剧在演唱过程中对动作、表情的要求更高。豫剧在演唱过程中,不光要把每个字唱好,还要在常每个字的时候全身的动作要做到位,同时面部表情也要跟上难过语言和身体动作的步骤,这是一个需要全身上下互相配合的艺术。对于歌唱艺术,“唱、念、做、打”四字方针似乎是必须的,每种歌唱艺术都会对此有不同的要求,相对于其他的歌唱艺术,豫剧对着各方真的要求更高,要想学好豫剧就必须把每一项都学得非常好,不然根本无法登上舞台。同时,豫剧唱腔要求的是在某些地方必须把字咬得非常清楚,有些地方却是要一笔带过,注重语言的特色才会使观众听起来更加自然、舒适。相对于民族声乐来讲,豫剧更加富有地方色彩,更具有区域色彩,同时更符合汉语语言的特点。民族声乐作为一种民族性的演唱艺术却并没有完全继承民族的色彩,而是增添西方美声的唱法技巧,声音相对于语句来说更加开放;从另一面来说,民族声乐对唱法技巧方面要求更高一些,它主要是通过技巧来表达感情。但是豫剧唱腔却更注重韵味,以对每个字发声的韵味将感情藏于此,通过旋律和节奏将它再表达出来,为了使其更完美的凸显出来,豫剧又通过全身动作的配合和表情的收放来配合唱功的表达。所以两者在很大程度上又是有区别的。

三、豫剧唱腔对民族声乐教学及演唱方面的借鉴和运用

想要将豫剧唱腔对民族声乐教学及演唱方面的借鉴和运用,我们必须通过具体实例来说明两者的关系。豫剧版的《花木兰》在中国历时戏曲文化上有很重要的地位,它的广为流传更加凸显出它的成功,这个曲段是由豫剧皇后常香玉来饰演的,从其创作方面来说可谓是构思巧妙,从其表演和演唱方面来看又是更加的独特和不凡,即气势磅礴有婉转细腻,可谓是彰显了常派豫剧的各种特有的技巧;而《木兰从军》这个民族声乐作品却是用另一种表演方式将民族优秀作品进行翻版,同时这也是一首典型的民族声乐借鉴豫剧唱腔的作品。首先,花木兰的兰字在豫剧中本就是非常清楚的一个字,但要是只用民族声乐来演唱的话,或许用发音技巧就可以将其很好地表达出来,但是这首作品却巧妙地运用了豫剧的唱腔艺术,将这个字的发音故意提高,以彰显那种气势。可见,豫剧唱腔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和民族声乐进行融合的,而且两者优势互相配合能给观众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民族声乐的情感表达和表演方面上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给观众的感觉就更震撼了,同时这首曲目把很多字的发音都唱得一板一眼,字正腔圆,显然很符合豫剧的唱腔艺术,最后这中优势互补,这种借鉴还是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

所謂唱腔就是通过一定的唱法技巧,一定的发声技巧对原有的声调进行加工,而润强就是唱腔中一个很重的部分,在戏曲演唱时,要通过唱腔表现出对节奏的把握,再通过唱腔的一定装饰来达到吸引观众的效果。为了使民族声乐不至于被西方音乐文化所同化,我们尽可能的在民族声乐的各方面都加入中国特有的文化色彩,加入特有的文化色彩不是说随随便便的加入,而是在一定筛选程度上进行比较,豫剧唱腔是中国民间文化的代表性之一,它与民族声乐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相似之处的,那么民族声乐为了它今后的发展,它必须选择性的对其进行内容的丰富,而豫剧唱腔的加入将使民族声乐在今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前进空间,那么民族声乐在很多作品中都对润腔这一技巧进行了运用,而且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让民族声乐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四、结语

如果单一的对某项艺术进行评价时我们都会发现,他们多多少少会存在一定的取长补短之说,对于其他的相关的艺术的借鉴也是相当多的。豫剧唱腔在一定程度上和民族声乐是有很大相似之处的,对于民族声乐的发展来说,借鉴豫剧唱腔还是非常有必要性的,对民族声乐的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

基金项目:

本文为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谭晶波.豫剧[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

[2]姚艺君.中国戏曲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3]陈小乡.常香玉演唱艺术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民族声乐借鉴运用
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声乐教育
戏剧之家(2016年20期)2016-11-09 23:33:16
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与方法
戏剧之家(2016年20期)2016-11-09 22:29:42
浅谈中国传统图案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企业导报(2016年20期)2016-11-05 19:33:09
探究我国音乐发展的“多元化”
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基本问题分析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57:03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探析集约化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
出版广角(2016年15期)2016-10-18 00:12:27
日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中国的借鉴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34:58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2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