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泽照 田海峰 王惠杰
Logistic回归模型支持的学分银行认同研究*
——面向陕西省11所市级电大教职工的调查
□ 刘泽照 田海峰 王惠杰
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是继续教育学分银行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而教职工的制度认同取向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该项制度的推进实效。本文通过面向陕西省11所市级电大教职工的调查,采用Logistic模型统计方法对制度认同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学分银行认同态度在不同个体中存在差异性,整体上受到个体主观特征和客观环境两个层面的共同影响。基于此,提升基层电大系统教职工对于学分银行的制度认同,需要强化基层电大基础能力建设,加强系统宣传及资源保障,落实政策供给支持等方面支撑。
学分银行;认同;Logistic模型;陕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建立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建立‘学分银行’制度”[1]。作为我国成人继续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广播电视大学系统近年来积极探索顶层设计与具体框架形式的研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国家开放大学”)早在2010年即提出了按照“学分银行”理念构建可供学习者终身学习的、开放的课程平台构想,期望通过该平台的建设使不同时期修读的课程成绩进行学分累积,达到一定学分后可申请相应学历证书[2]。2012年5月,陕西广播电视大学与西北大学等16所普通高校共同签署了《陕西高等继续教育学分银行院校公约》,以期构建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全民终身学习“立交桥”[3],在省级电大学分银行建设中迈出了重要一步。
然而,整体而言,学分银行制度在电大系统内目前尚处于探索论证阶段,在课程标准制定、选课机制、教育资源开发与共享、学分互认与转换以及管理技术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障碍,甚至“雷声大雨点小”的争议声音亦客观存在[4]。在该领域,已有研究集中着眼于从省级广播电视大学宏观层面进行分析,探讨反思系统集成、机制建设等框架层面,但整体而言相对缺乏对于基层电大微观视角的讨论,尤其缺乏对广大一线电大教职工的隐性意愿的关注。事实上,市县级电大作为“学分银行”制度的主要实践者和执行方,在整个制度运行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而该领域鲜有研究成果,相关实证研究更为稀少。为深入了解基层电大教职工对“学分银行”制度的看法,更好地推进“学分银行”平台在系统建设中的研究实践,笔者通过对陕西省十三所市级电大一线教职工的现实调查,尝试立足基层对影响学分银行制度认同取向的因素进行研究,以期提供一定程度上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目前,针对电大教职工学分银行认同度的研究尚未发现有成熟的量表设计及实证性调查,本研究尝试在借鉴其它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调查问卷,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索性分析,并进而检验若干影响关系。首先,参考吸收Claes F.等创设的目标群体满意度ACSI模型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和架构,如期望、感知质量等[5],将其融入教职工对学分银行制度认同度的解释框架;其次,广泛借鉴近年来学分银行研究领域中的已有成果,尤其关注实践中学分银行存在系列瓶颈问题及挑战的主要研究[6][7][8][9],从中提取一些有价值的概念因素及可能的影响因子,如群体特征、系统办学、外部机制等因素;再次,听取长期从事远程教育教学科研的专家和电大一线教师的意见,筛选并整理出若干题项,在部分教工中进行针对性预调查,以形成初步问卷。整合以上工作,我们确立了本研究学分银行制度基层认同度问卷的基本选项及测试变量,涵盖:个体特征变量,包括年龄、受教育程度、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工作年限;工作单位(部门)特征变量,包括教务流程、信息系统完备性、基础设施水平、生源状况、领导重视度、上级政策支持、部门协调等指标问项。
本研究以市级电大教职工对学分银行制度的认同取向进行考察,故以其作为因变量,按照Logistic经典计量模型设定规则,该变量为定序变量,具体设置为认同(y=1)与不认同(y=0)。与此同时,为观察模型递增的边际效应,模型中特别抽取加入了年龄的平方项(AGE2)。在控制变量选择方面,根据前期文献梳理及相关预调查结果,我们最终确定了三类属性变量,包括:教职工对学分银行框架了解情况,地区内外合作办学情况,教育机构学分互认状况等(参见表1)。
表1 部分变量描述性统计
考虑到研究对象特殊性及资源渠道的客观限制,调查问卷投放选择了陕西省11所市级电大(分校)。为了最大限度提高问卷回收率及获取调查者的真实想法,同时降低文本回收成本,除了问卷设计表头强调匿名填写外,问卷特别扩大了网络媒介传送、人际关系投放[10]等针对性措施,这包括运用电子邮件、QQ群传送并限时督促回收,利用期末考试巡考、基层教研交流之际现场调访及回收,利用系统内部网络平台传递以及特殊关系人员留置等。问卷收集后,对各单位/部门领导及下属关系专门进行数据汇总并核对,以确保信息准确有效。调查时间为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
本研究共投放纸质和电子问卷220份,实际回收171份,回收率70.9%,回收后统一采用Epidata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处理,其间遵循以下原则:填写率小于80%或连续出现相同答案视为无效问卷。对于缺失值较多及雷同卷进行删除处理,对缺失值较少的问卷再根据前后填写情况进行补缺处理,反复核查后最终确定有效问卷156份,有效率88.37%,有效样本符合有关统计分析对样本容量的要求。其中,调查对象基本人口统计特征如下:男性占52.7%,女性占47.3%;年龄介于21-30岁的占11.5%,31-40岁的占41.6%,41-50岁的占38.3%,50岁以上的占8.6%;教育程度方面,大专及以下、本科、研究生分别为:51.7%,39.2%,9.1%;在行政级别方面,普通教工、科级、处级分别占56.2%、35.6%、7.9%;在电大工作年限方面,5年以下的占23.8%,5-10年的占52.3%,11-20年的占20.7%,21年以上的占3.2%。
按照本研究所涉内容及变量特征,我们选用Lo⁃gistic模型来研究基层电大教职工对学分银行制度的认同取向,以下设Z为对个体认同产生影响的变量线性函数。
其中, μ为服从极值分布的随机变量, χi表示第i个影响因素,α和 β表示待估参数。依据二项Logistic模型,可得:
Logistic模型的应用适当性一般以三个指标进行评价:一是2检验,即若2检验统计显著,则认为自变量所提供的信息有助于更好地预测事件发生;二是类R2指标,描述因变量的变动中由自变量所解释的百分比,本研究结果中报告Nagelkerke R2值;三是拟合优度,评价模型与数据的整体拟合程度[11]。
本研究选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获取数据进行分析,模型输出结果显示(见表2),经Hosmer&Lemeshow检验,P值>0.1,说明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χ2检验P值<0.01,说明自变量的解释效果较好。模型中受访者年龄、受教育年限、电大工作年限、职务、教学信息系统状况等变量对被解释变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而合作办学、学分互认等辅助变量发挥了客观的“控制”作用,与预期判断基本相符。具体来说:
第一,年龄与制度认同正相关,性别与制度认同显著性不明显。之所以本研究中选择年龄因子,目的是期望探测随年龄的增长,是否对学分银行这一新兴的创新制度产生认同影响,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发生变化。模型p值为0.023,相关系数为0.236,而平方项AGE2回归对应值相对降低,这表明年龄对群体的制度认同有着正向相关性,换言之,年龄越大越倾向于制度认同。而当加入“学分银行框架了解”变量的控制作用时,年龄变量的显著性降低,这也意味着,对于学分银行制度框架的整体把握程度将影响年龄因素发生作用的分化变异,扩大科学、完整的学分银行制度宣传和学习培训对于一线电大教职工而言非常必要,是增强对该项制度了解和心理认同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结果也显示性别因子未对制度认同发生明显影响,统计意义层面不显著(p=1.227)。
第二,受教育程度(r=0.417,p=0.012)、电大工作年限(r=0.139,p=0.000)两个变量因子与制度认同正相关。经过进一步访谈与讨论,一个初步解释是教职工受传统模式教育年限越高,在电大系统工作年限越长,对现行教育体制下学分制的内涵及应用了解更为深刻,对学分在个体学业评价中特殊地位的认识,以及对电大继续教育环境下学分储存、转换、兑换的现实价值的理解就更加充分,并由此影响到学分银行制度的隐性认同。当“地区合作办学”变量控制作用加入后,结果显示强化了上述两个变量的正向作用。
第三,教务信息系统完备状况显著影响教职工对于学分银行制度的心理认同(p=0.002,r=1.451),而加入“教育机构学分互认”控制变量作用后,发现上述显著性进一步提高。该结果亦表明,电大教务信息系统建设与学分银行制度推进密切关联,是制度产生效用的关键步骤,占据了关键角色。在后期的访谈中,我们也进一步确认,电大教职工潜意识中极为看重内部教务信息系统的发展状况,认为完备、先进、功能强大的教务信息系统是学分银行制度能够实现及科学实现的必然保障。
第四,生源状况在基层电大工作中一直处于核心位置,这一现实也直接影响到一线教职工对学分银行的认知,换言之,学分银行制度的实施能否实现学校生源数量及质量的有效提升,能否有助于提高学校对外宣传效果,将显著影响电大教职工的制度认同(p=0.002,r=0.732)。这反映出一线招生工作的特殊角色,学分银行的招生吸引度对基层电大教职工的制度认同起到关键的支撑作用。
第五,教学基础设施完善变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1.239,p=0.000,显示出教学硬件设施配置与个体学分银行制度认同的心理感知具有一致性。换言之,电大教学基础设施越完善,配备越科学,对于基层学分银行制度的执行实施愈具有后备保障作用,从而影响到一线教职工对学分银行制度的接纳程度。
根据对部分教职工的访谈,当代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将不可避免地对配套硬件、教辅设施提出更高的要求,二者具有相辅相成的支持关系,任何创新型改革制度的实施离不开相应基础设施手段的支撑。长期以来,基层电大教学基础设施与硬件环境发展滞后,甚至部分工作站(教学点)不具备开展正常教学内容的基本条件。在此状况下,如果以学分银行实践为契机,带动与此相关的基础环境的提升,教职工推进该项制度的隐性动机将更为强烈,制度认可度也会相应提高。这同时也侧面反映一个问题,学分银行作为一项重大创新型教改制度,其实现是一个系统的发展过程,需要强有力的外部支撑,不会一蹴而就,自然不宜急于求成,应根据各地客观条件有序推进,避免基础保障、管理机制的缺陷而唐突运行。
表2 模型回归结果
本文根据在陕西区域市级电大教职工中的调查,运用Logistic统计模型方法对学习银行制度认同进行了探索性实证考察,试图以此把握若干重要影响特征。研究结果发现,基层电大教职工学分银行制度认同受到个体主观条件和客观环境两个层面的共同影响:年龄、受教育程度、电大工作年限与制度认同正相关,而性别因素的显著性则不突出;教务信息系统完备度、教学基础设施完善情况等基础环境显著影响一线教职工的制度认同,与个体的隐性感知存在内部一致性;此外,学分银行对于基层部门生源状况提升的可能性成为制度认同的关键一环,作为一项复杂的教育系统工程,离不开教育主管部门的协同合作与政策支撑,推进中不容忽视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基于上述研究,我们认为,针对学分银行在基层电大系统的变革应当建立多维的实践思路,重在夯实一线教职工对于该项制度心理认同的内外部基础,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坚持学分银行与办学实际相契合,强化基础能力建设。
“学分银行”制度本质是一种体现个性化需要的分类差异化学习安排,但在实际操作中,人们往往倾向于一种固化的系统模式,很容易聚焦于制度而不是机构需要,即将学分银行片面理解为仅是提供一个技术管理平台却忽视不同层级组织的实际需求特征。学分银行制度框架实际涉及因素相当复杂,需要一线教职工强有力的思想认同及积极的隐性支持,而这离不开规范的制度设计、资源保障和管理服务。从研究结果来看,不少电大基层教职工对于学分银行认识存在偏差,在教学设施、教务信息系统、管理模式变革等层面存在诸多疑虑,这恰恰也反映出一线教职工若干客观需求及基础环境的变革愿望。换言之,在电大系统推进学分银行制度必须高度关注众多基层组织,尤其是广大基层教职工对基础环境变革的现实期望,寻求科学制度设计与基层办学发展的契合度。
当前,需要在关注学分银行省级制度设计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市县基层运作等执行层面,在制度的初创时期,宜以相关基础设施及配套项目建设为抓手,构建基层电大学分银行推进的基础设计模块,尤其省级电大要积极协调,扶持基层电大在教学信息服务平台、教研硬件设施、基本软件环境的保障性建设,以现有开放教育资源数据库为基础开设学员个人学习账户,通过信息系统的构建强化学分银行与学习者的成果融合,更加突出基层学员学习便捷性和实用性,从而也有助于提高一线电大教职工对于学分银行实施的隐性认同。
第二,加强学分银行系统宣传,缩小个体制度认同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学分银行制度在基层电大教职工年龄、受教育程度、工作年限等统计层面出现明显的差异性,这固然与不同教工认知程度有关,也与该项制度系统宣传不足、资源保障不到位、个体缺乏科学深入了解有很大关联。为此,首先应加强学分银行体系在市级电大系统,特别是所属各级基层教学点(工作站)的一线正面宣传,强化学分银行制度在现代终身教育、公平教育、远程教育机制完善与教学信息系统改造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使其正确把握当代教育改革创新的新形势及学分银行对优化电大生源结构、促进教学的重大意义,进而营造良好的内部认同氛围。其次,宣传工作与扶持机制相结合,当前可借助省级以上电大平台设立学分银行补贴专项和基础配套供给,尝试通过建立“保障+考核”的点对点激励模式促进学分银行在基层电大教职工中的科学认知提升及工作实践,亦可选择一批基础较好、条件较优的地区机构作为先期扶持试点,并扩大系统内部宣传,以若干典型带动学分银行制度实施环境优化。此外,要创造条件,激励更多其它层次的高等教育机构参与到电大学分互认及转换的行动体系,改变传统“闭门造车”的弊症,扩大学分银行在不同教育框架内的现实认可度和吸引力,提升其正向外部效应。
第三,探索学分银行与生源提升的融合路径。
近年来,招生与生源质量成为基层电大办学的“生命线”,从调查访谈及研究结论中得到验证,一线教职工期望学分银行制度能够带来招生与生源的改善,期望学分银行“不仅要好听还要好用”。近期,省级电大可统筹联系各市县级电大,积极促成各方关系协调,扩大学分银行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正面导向宣传,大力支持地级电大区域内合作办学及不同教育机构间联合办学实践,并鼓励扶持机构间学分转换、兑现机制的地区创新,探索跨区学分获取、存储的新途径,通过促成跨区域、覆盖多种学习形式的便捷、自主,增强学分银行制度的现实感召力与地区影响,并间接带动生源结构的提升。当然,这一过程需要省级电大着眼于各基层电大实际,在转换技术、人员培训、信息平台、组织体系等层面给予有力扶持与指导,循序渐进,分类发展,切实扩大学分银行影响,提升一线电大教职工学分银行制度认同的必然路径。
第四,落实政策支持。
限于历史等原因,基层电大办学资源、基础设施及教学实力普遍较为薄弱,教工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受到一定抑制,在学分银行制度推进的重大问题上,特别需要省级以上电大机构和当地政府发挥导向性支持作用,着力完善各项政策扶持手段。为此,教育行政部门在积极实现“学分银行”建章立制的同时,应加大专项财政经费的建设支持力度,依托必要的行政手段和市场化机制推动并促成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专业培训等各级教育机构参与基层电大学分银行建设,以关系互补、协同共建、合作共赢的机制优势实现学分银行运行模式的科学化、系统化,并由此增强电大一线教职工个体的制度认同。
[1]中国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2010-03-01].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19492625_3.htm.
[2]郭青春.论开放教育实现终身学习学分银行理念的可行性[J].开放教育研究,2010,16,(3):156.
[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陕西电大筹建”学分银行”,签订《高等继续教育学分银行院校公约》[EB/OL].[2012-06-04].http://www.cmr.com.cn/html/xydt/hyxw/6843.html.
[4]贺林平.学分互认,无人喝彩[N].人民日报,2011-07-18.
[5]Claes Fomell,Michael D.Johnson,Ergene W.The American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Nature,Purpose,and Findings[J].Journal of Marketing,1996,60(4):7-18.
[6]吴钧.“学分银行”实施的困惑与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1,(13):89-92.
[7]张德明.上海建设学分银行的基本构想和战略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12,(1):52-55.
[8]杨晨.我国“学分银行”建设的三大问题[J].中国远程教育,2012,(6):41-46.
[9]学分银行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应对策略[J].开放教育研究,2012,(2):6-8.
[10]汤建影,黄瑞华.基于网络人际关系的E-mail问卷调查方法及仿真[J].系统工程,2004,(5):90-93.
[11]卢纹岱.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第三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279-281.
G642.0
A
1009—458x(2014)04—0035—05
*本研究为陕西广播电视大学重点规划项目“陕西省远程教育学分银行制度创设研究”(课题编号:FJB110131)的阶段性成果。
2013-09-30
刘泽照,讲师;田海峰,教授。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工商管理系(710119)。
王惠杰,西安培华学院(710125)。
责任编辑 池 塘
中国内地高校首门全英文课程登录慕课平台
据报道,由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主讲的全英文视频课程《中国语言与文化》成功上线全球MOOCs(慕课)平台open2study。据悉,该课程为中国高校首门登陆慕课平台的全英文课程。
据了解,open2study是澳大利亚开放大学打造的具有国际领先地位的慕课平台。该平台课程涵盖艺术与人文、科学与技术、教育与培训、市场营销与广告、商业、财会、健康与药物、管理等领域,每年新增课程30门左右,目前已有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25万名学生注册学习。
(碧荷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