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海宝 任常愚
基于网络公共空间的辅助教学平台的构建*
□ 李海宝 任常愚
针对专业网络教学平台,师生介入教学资源建设和开发技术难度大的现实,提出一种基于网络公共空间的课程教学辅助平台构建方案。文章分析了提出这一方案的背景,强调借助网络远程公共平台及其内嵌资源管理功能,降低教学资源建设和开发的技术难度。以“大学物理”课程为例,使用“QQ空间+360云盘”构建的主体架构,对这一方案进行了教学实验,收到了良好效果。
网络公共空间;辅助教学平台;智能终端;QQ空间+360云盘
教育部于2012年3月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指出,[1][2]“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工作者们已经能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同时也感受到驾驭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的迫切性。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领域,但由于存在技术门槛,融合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3]鉴于此,笔者以“大学物理”课程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公共空间的辅助教学平台方案,降低了技术难度,取得了良好效果。
网络公共空间,其概念被界定为:网民网上日常活动和虚拟社会生活所公共使用的网络空间或平台。如无特殊需要,一般不需要支付费用。它包括网络运营商提供的网络云盘、个人主页、微博、各种应用软件用户终端等。作为特殊网民的学生,可以在空间中广泛参与、学习、交流与互动。需要指出的是,文中所涉及的“网络教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可理解为只要是以网络形式进行交流学习,都称之为网络教学。
当前,教育技术领域研究的一个重点是降低教师教学资源建设和开发的技术难度,强调借助网络教学平台或资源库管理的功能,积累和整理、入库那些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创作或完成的资源,或者通过构建开放、标准、易用的资源管理、制作、整合与发布软件系统。[4]
如果将公共网络空间作为教育教学的一个空间,因其大众性和易用性,将极具生命力和吸引力。因为专业的网络教学系统,通常需要支付高额的使用费用和维护费用,同时经常面临软件升级和运行出现错误等技术问题。作为使用者,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技术问题通常都很难排除。相比之下,绝大部分网络运行平台都提供免费空间和一定权限,师生只需要合理设计和提供素材就可以使用,一般不涉及技术问题。换句话说,师生能够像使用office等软件一样,来制作不同类型的网络教学资源。
腾讯公司公开的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12月31日,QQ即时通信的活跃帐户数达到7.982亿,最高同时在线帐户数达到1.764亿。[5]正如其官网所说,腾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数以亿计网民的沟通方式和生活习惯。其实,腾讯等新兴网络媒体的发展,也深刻影响了网民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
一方面,学生网民是公共网络空间的重要参与者,同时也是各种信息的分享者和贡献者。学生往往对一些专门的网络学习系统并不经常使用,更多的时间是浏览于QQ空间这样的社交网络平台。很多学生尤其是90后学生在中学就已经开通了QQ账号,并坚持每天登陆。
另一方面,现在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教师自身也由于这些网络平台的快捷而活跃其中。这在客观上,拉近了师生在虚拟空间中的距离,架起师生联系的另一座桥梁。
现在智能手机已经基本替代传统手机,成为掌上的智能互联网终端。在中国,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有4.2亿人,这意味着它随时随地都是一个信息发布者,都是一个信息传播者,随时随地都可以变成一个通讯社。[6]当前,各种商用软件、网络游戏等都竞相开发出手机版本,积极抢占高地。然而专业的网络教学系统,可能因经济效益等原因,较难在手机终端使用。但是网络公共教学空间所依赖的云盘、QQ空间主页等都已经开发出了手机版。
只要教室中的一台电脑接入互联网,我们就可以创建WIFI热端,构建局域无线互联网络,即学生的手持终端、无线接收设备和教学计算机构成了课堂应答系统。[7]这样,学生通过WIFI访问教师提供的网络资源或网站,这将大大增进网络教学空间和课堂空间的融合。
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学习资源的总和,具体地说是指所有以电子数据形式把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储在光、磁、闪存等非纸介质的载体中。[8]
只有各种学习资源实现数字化,才能通过网络、计算机或智能终端等传输或再现。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共享者,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和制造者。然而,网络公共教学只依赖教师自身提供的信息,难以满足众多学生需要。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参与制造和挖掘一些素材,并将这些素材数字化处理,构建丰富的网络公共教学空间,是保障网络公共空间教学丰富多彩和可持续开展的物质基础。
仅由于网络公共空间的易用性和共享性,就将其应用于教学辅助平台,显然是不足的。因为网络教学平台通常是由多个功能模块组成。一般具有组织、跟踪、评估、发送、呈现、管理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促进学习者之间交互等功能。[9]
幸运的是,现在我们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可以供免费使用的网络云盘存储系统、视频点播系统、文件传输系统、问卷调查系统、在线考试系统……如果我们不考虑目标的针对性,可以说应有尽有。这些资源,经过合理的设计和链接,可能作为教学资源的承载体。专业的网络教学平台其功能也基本由这些模块组成,而随着网络云盘内嵌功能的不断升级,网络公共教学空间将变得更加简捷易用。
在QQ空间中,各种模块的布局是可以调整的,其中内容的编辑更是完全开放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以及自身的教育教学技能,对教学网页的内容进行自主编辑。个性化设计、开放式设计都有利于资源链接的便捷性和非线性。
选取“大学物理”作为试验课程,主要是因为这门课程具有代表性,是理工类课程的基础课。辅助教学设计所需要的素材,如影音视频、电子教案、工程案例、仿真程序等,在这一门课程中可以基本得到体现。在我们的教学实验中,建立了面向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大学物理”数字资源数据库。库中素材种类丰富、数量可观,网络教学平台正是这些素材的用武之地。
360云盘是奇虎360科技的分享式云存储服务产品,为广大普通网民提供了存储容量大、免费、安全、便携、稳定的跨平台文件存储、备份、传递和共享服务。QQ是学生最常使用的网络社交和即时通信平台之一。将这两个平台进行合理组合,加以利用,在完成其娱乐功能的同时,也能够充分体现教学价值。
我们基于360云盘存储空间无上限、流量无限制的客观条件,将360云盘作为网页的网络存储空间和信息素材的集散地;基于QQ空间中“日志”模块支持文本编辑、图片插入、影音链接功能的客观条件,将QQ空间主页中“日志”模块,作为向学生发布信息的网络主页,从而实现了“360云盘+QQ空间”模式的网络教学空间主体架构(图1)。学生登陆教师提供的QQ主页后,可以查阅相关“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信息,及时了解教学进程和教学要求,进行网络学习、资源共享与下载等。
图1 “360云盘+QQ空间”模式的网络教学空间主体架构
免费的QQ空间通常提供“主页”、“日志”、“相册”、“留言板”、“分享”、“投票”、“视频”等模块。在实验中,可以将这些模块,根据它们的属性,开发成与网络教学相应的模块(见表1)。与QQ邮箱绑定后,还可以实现在线上传作业功能。为了控制学生的访问权限,可以根据学生年级等特征进行分组。如果考虑利用超链接等功能,几乎可以实现一般网络教学的全部内容。下面根据我们的教学实验,分别讨论各个模块的设计实现。
表1 QQ空间各模块与对应网络教学功能一览表
1.通过QQ空间“日志”模块发布教学资源
“日志”模块是“360云盘+QQ空间”模式的网络教学空间呈现给学生的最主要的用户界面,几乎可以实现所有教学资源的展示或链接。
将教学文件、教学录像、演示动画、实验录像等资源,首先上传到网络云盘中,然后通过云盘内嵌的文件分享功能,制作超级链接,然后将这一超级链接编辑到QQ空间的一篇日志当中。这样,学生点击后,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查阅和下载。
“日志”在编写中,还可以将“百度百科”等知识节点的链接编入。这样,学生对一些概念不理解时,可以直接跳转到“百度百科”相应词条,极大地拓展和共享了教学空间。
2.利用“视频”模块进行课程视频资源的发布
“视频”模块是QQ空间中需要开通“黄钻”,取得发布资格才可以使用的。开通“黄钻”后,教师授课录像等视频资源可以直接上传到空间,或者将网上已经共享的视频,链接到“视频”模块中。
为了实现免费使用,设计者可以在免费的视频发布网站如“56视频”、“优酷”等注册账号,发布相应视频文件,然后将所发布的视频创建链接,编辑到QQ空间中,也可以实现在线播放。设计者还可以将视频存储于360云盘中,将资源设置为“共享”,同时邀请学生成为360云盘用户,来共享视频资源。通常学生通过手机等智能终端,实现在线播放。
3.利用“分享”模块进行课程资源发现和交流
“分享”模块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学习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发现资源、资源重构的重要平台。活跃其中的师生是资源的分享者,也是资源的贡献者。教师鼓励学生将“大学物理”课程学习的感受、感兴趣的视频录像、科学短文等,通过分享功能,实现群体内共享。
同时,鼓励学生利用智能终端拍摄随处可见的物理现象的微视频,鼓励学生彼此拍摄对某一物理问题的讲解实况,鼓励学生录制微电影等,通过视频共享,相互欣赏和学习。[10]有一个事实我们不能忽略,有时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更容易彼此接受。
4.利用“相册”功能发布学生学习状态信息
QQ空间“相册”主要为学生展示图片信息。教师将学生提交的优秀作业、考试答卷、课堂笔记等制作成图片,供学生学习和交流评论,起到示范作用。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状态信息,如成绩、课堂表现等,编辑成图片形式,利用相册进行发布。为了保护学生隐私,学生可以凭密码进行访问。
5.通过链接“考试酷”主页实现在线测试
在线测试模块,现在QQ空间个人主页中尚无相关模块。但是“考试酷”提供了免费使用的空间。设计者将这一登录界面超级链接到QQ空间个人日志模块当中,学生通过这一链接直接登陆“考试酷”主页,进行在线测试活动。当然,在这一环节中,设计者需要预先在“考试酷”网注册账号,并将问题准备就绪。
6.利用“投票”模块进行相关教学信息反馈
教师在QQ空间的“投票”模块中,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所关注的问题等,设置相关问题问卷,或对各选项进行定义。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情况,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进行意见征求等。
参考精品课程教学网站,我们可以看到,网站通常提供,包括教学文件、教学要求、授课录像、学生互动评教、在线测试,以及自助学习等模块,一般还可以提供在线播放、文件下载等功能。通过上面实践,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专业教学平台所包含的功能,均可以通过经过一定设计的网络公共空间来实现。下面,通过表格做进一步对比(表2)。
表2 网络公共空间辅助教学平台与专业辅助教学平台功能对照
从技术维护角度来看,网络公共空间辅助教学平台利于维护,而且可以重复使用。当设计者完成最初的编辑和素材上传工作之后,随后的维护工作量很小。维护者可以很方便地取消、添加、更改链接;可以通过QQ空间的访问权限设置,自由选择空间开放的面向对象和时间。
利用网络公共空间进行课程辅助教学的运行效果,需要从教师、学生、校方、毕业生信息追踪等方面进行评估。
从教师角度来看,网络公共空间成为教师进行教学的第二课堂。教师可以将各种教学资源,通过QQ主页进行链接或发布。针对某一学习内容,可以将虚拟课堂作为主要学习环境,通过自主、协作等学习方式进行基于项目、问题、任务等的学习活动。在一些特殊的章节内容中,完全可以尝试“虚拟课堂为主导、现实课堂为提升”的模式。[11]
同时,这一平台极大地方便了教师的教学管理。教师可以根据自身习惯和学生需求,及时向学生发布教学信息、传输教学文件;学生按照教师要求,将作业及时上传到绑定的邮箱。通过这一方式,甚至可以实现作业的无纸化批阅。
实际上,这一平台不仅是知识传播的通道,同时也是情感沟通、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桥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QQ空间动态信息,在必要时候对学生予以帮助。
从学生角度来看,这样网络空间平时就活跃其中,作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交往的第二社区,现在又成为他们学习的第二课堂。这个课堂显然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学生通过这一渠道,随时随地浏览学习内容、下载学习文件、在线观看视频、在线测试、提出疑问及信息反馈等。
学生对感兴趣的内容可以多次重复学习和消化,同时还可以及时将学习感受、对问题的疑惑及时反馈给教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经由阅读思考、交流讨论、归纳总结、运用和拓展等一系列自主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做中学”,[12]接受知识的效果会比较理想。
这种新知识获得通道还表现为,学习活动本质上是学习者和社区其他成员之间发生的对话;学习者从内容消耗者转变为内容创建者;学习从课堂走向环境;学习者从碎片化学习转向连通性学习。[13]这种学习还带有群体性、互助性和自助性。[14]
站在校方角度,为推进教育信息化,积极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通常要为课程购买专业的网络课程平台系统[15],这些支出费用是比较大的,同时还要投入人力维护。网络公共空间的开发使用,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相关费用支出,使用者本身就是维护者。只要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引导和给予一定的物质鼓励,并在适当时机,进行典型经验交流和宣传,使教师获得深入开发网络公共空间的动力,那么,由网络公共空间构建的教学辅助平台,将可以实现专业网络课程平台的部分或全部功能。
从社会大环境来看,基于“360云盘+QQ空间”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尽可能地使用了面向公众免费的网络资源,有效地避免了重复建设的问题,为社会节省了资源。
学生一般需要与教师建立QQ好友关系,才能更方便地访问教师提供的网络资源。当一门课程结束后,学生一般仍与教师通过QQ保持着联系,同时通过QQ群,还能与正在进行课程学习的同学建立联系。就是说师生之间这种联系可以保持长久,教师就可以随时了解毕业学生的动态。可以通过这一渠道,了解他们所遇到或用到的物理知识,以使所讲授知识更加紧密联系工程实际,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专业的网络教学平台,由于只面向在校生,在这一功能上完全是缺失的。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基于网络公共空间的“大学物理”课程辅助教学平台,与使用专业的网络教学系统进行比较,具有大众性、易用性、共享性等特征,对于直接相关方,教师、学生、学校,三方都将从中受益。利用网络公共空间搭建辅助教学平台,最大限度地使用了免费网络资源和平台,积极发挥了师生在这一平台创建和使用中的主动建构作用。这样,我们可以找到教育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技能紧密结合的一个切入点。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各种网络公共平台易用性和共享性的不断提升,此举前景广阔,值得借鉴。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DB/OL].[2012-09-05].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42/201203/133322.html.
[2]何克抗.学习“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2,(12):19-23.
[3]李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趋向[D].华东师范大学,2013:13-19.
[4]梁林梅.大学教师网络教学现状调查研究-以南京高校为对象[J].开放教育研究,2013,(2):74-84.
[5]腾讯网[DB/OL].http://www.tencent.com/zh-cn/at/abouttencent.sht⁃ml.
[6]李国新.中国网民现状[J].时事报告,2013,(6):17-17.
[7]卓晴,李海霞,赵昊熠.基于手机短信的课堂应答系统设计与实现[J].现代教育技术,2011,(9):98-102.
[8]陈琳,王矗,李凡等.创建数字化学习资源公建众享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1):73-77.
[9]李晓锋,王忠华.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调查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2,(2):67-70.
[10]王觅,贺斌,祝智庭.微视频课程:演变、定位与应用领域[J].中国电化教育,2013,(4):88-94.
[11]张丽霞,张立新.虚拟课堂与现实课堂互补互融教学模式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2,(12):99-109.
[12]吴刚平.知识分类视野下的记中学、做中学与悟中学[J].全球教育展望,2013,(6):10-17.
[13]祝智庭,管珏琪,刘俊.个人学习空间:数字学习环境设计新焦点[J].中国电化教育,2013,(3):1-11.
[14]万力勇,赵呈领,廖伟伟等.基于QQ群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社会互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9):54-68.
[15]王楠,乔爱玲.高校数字化校园规划体系结构与流程[J].中国电化教育,2008,(1):16-20.
G434
A
1009—458x(2014)04—0084—05
*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CDIO模式下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2)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课题编号:GBD1211055)和黑龙江省2011年度高等教育改革项目“CDIO理念下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
2013-11-30
李海宝,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任常愚。黑龙江科技大学理学院(150022)。
责任编辑 三 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