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冬
[摘 要]《新疆1912》以历史事件为主体,各阶层人物为对象回顾新疆辛亥革命,将新疆近代革命与社会改革的历史场景做了再现。全书站在还原历史的高度,以人物为中心线索展开。坚持以是否损害国家、民族利益和政权的稳定、是否为社会发展创造机会为标准,来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最终实现“通过个体记忆恢复公共记忆”的研究目的。
[关键词]《新疆1912》;新疆;辛亥革命;历史记忆;重建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开启了20世纪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其历史意义不用赘述。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的研究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相关学术著作早已是汗牛充栋。但是,新疆作为唯一一个率先响应革命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其受到的关注却不那么深入和全面。相关的研究和出版物也大多难逃传统史学观点之系,多是在“炒剩饭”,而很难有“新思维”和“再发现”。因此,如何挖掘史料,并在此基础上对新疆辛亥革命史进行更为全面、客观的评价,使其成为有助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精神上的动力,也显得很有必要了。
1911年12月28日,在地处边陲的新疆爆发了迪化(乌鲁木齐)起义,1912年1月7日,伊犁革命继起并取得胜利,洪流般的革命浪潮席卷全疆。但时至今日,新疆辛亥革命却并没有得到史家像对武昌起义那样的重视与一再回味,且大多数新疆人可能只知有民国而不知有迪化、伊犁起义。“长期以来,新疆辛亥革命地位的边缘化,新疆辛亥革命研究碎片化,结下了一个苦果——辛亥革命在新疆没有形成公共记忆。”(1)这是新疆政协特聘文史专员崔保新在其新作《新疆19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0,以下称崔著。)中发出的感慨,也是崔著的研究缘起。
一
在《新疆1912》一书中,作者不仅对历史事件做了回顾,还对大小人物进行评议,同时还不忘对当时新疆社会历史的其他方面进行再现,显现了1912年前后新疆革命发生的环境和土壤。其中,作者有诸多不同于以往研究和传统看法的创新观点,却都是建立在史料的运用与论证之上,有较好的学术价值。
对于新疆辛亥革命期间的重大革命事件的进一步分析和评价,作者下了一番功夫。如对哈吐土农民起义的论述,作者对于传统的“哈密变乱”、“回变”等观点不以为然,而是引用赛福鼎的回忆录等史料进行分析,对比了哈吐农民起义与辛亥革命在爆发时间上的延续性、革命对象的一致性、革命目的的进步性、革命方式的暴力性、都获得哥老会的支持等方面的因素,特别探讨了两次革命对新疆政局和后继革命的影响,得出哈吐农民起义“是中国辛亥革命的一部分,而且为辛亥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2)同时,还强调:“评判一次大革命,要有大视野,不能简单以胜负论之”。(3)当然,这样的历史视野和分析方法是可取的。
另一个是关于迪化起义失败原因的新解释。以往对起义失败原因的探讨,无不脱离封建势力的凶残狡猾、革命党人没有军权又轻敌且脱离群众等视角。作者在大量分析史料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从迪化巡警制度的建立与运行入手,通过分析革命党人刘先俊被巡警捕获而泄密失败的事例,以小见大的分析巡警制度的建立与运行上的重要作用,说明以往研究对警政制度层面关注的缺失。“巡警的个人作用通过警政制度而被放大,这种制度力量又被袁大化掌握和利用,使他在与革命党人的较量中获得制度优势。”(4)
此外,作者考证袁大化的《新伊乱事本末》中关于举荐袁鸿祐为都督的原因,“保鸿祐即以保饷源,保新疆”(5),得出袁大化为了保持财税运转,保境安民而保举袁鸿祐的结论,而否定以往史家的“哥老会暗迫袁大化举荐袁鸿祐”和“袁鸿祐贿赂袁大化”的说法。全书中这样的实证考证比比皆是,无不是作者以客观史料进行的论证。
而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作者始终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以“主观论善恶,简单评是非”,注重从历史环境条件下考察人物对于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损益,对新疆政权和社会事业的发展的贡献。在对杨增新的考察中,作者考证了各种史料,对其整军治吏、铁腕治疆、成功避免内乱和边祸而保新疆17年不失一寸国土的贡献多加肯定。对其内斗手段残酷、行事刚愎、多失人心也做了客观的批评。“我们不能超越时代要求杨增新,也不能忽视民族危亡,而谈民权与民生。在一个民族遭遇亡国灭种之际,民族主义便成为社会的主旋律。”(6)这样的考察始终贯穿全书,使袁大化、志锐、袁鸿祐、杨缵绪、李溶、马达汉等人的功过是非有较为清晰的展现。这其中对李溶和盛世才的关系的剖析是作者的又一个创新的亮点。书中通过分析,认为李盛二人的关系是延续了中国传统政治中的“幕僚”关系,而非“李溶为盛世才的傀儡”一说。
书中的另一处特色,是对包括少数民族群众在内的“民间雄才”和官场小人物的关注,这使得辛亥革命前后各民族人民团结斗争和参与社会建设的画面再现。这些人中有维族革命代表肉孜阿吉、浴血抗俄的边永福和熊高升、爱国农民苏普尔格以及邓缵先、陶明樾、张馨三位县知事。他们在新疆辛亥革命期间的斗争和建设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张馨在新疆近代教育方面的努力,为新疆保留下了继续革命的火种,促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新疆的胜利。从某种意义上讲,作者进行了一次“改变不同民族各说各话的历史观”的学术尝试。
二
在书中,作者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论证和写作,在史料的选择、考证、运用与写作结构及内容的安排上,都倾注了自己的心血,也颇有特色。这些方法的运用使全书既不失学术的严谨与规范,又充满趣味与厚重感,历史研究的主旨,跃然纸上。
正是新疆辛亥革命不被学界重视、公众记忆缺失、历史传承困难的现状,才使作者有了写作此书的想法。所以,全书在的问题预设上也下了功夫。例如,革命前夜的新疆社会状况如何?新疆一系列革命事件和辛亥革命的关系如何?“五族共和”思想对新疆的影响如何?新疆人民在革命过程中遭遇哪些曲折?文人武夫们有怎样不为人知的一面?如何挖掘被湮没的各族普通群众的历史功绩?该怎样评价他们的活动?又该如何对待学界关于新疆辛亥革命的传统史学观点以及怎样重新定义新疆辛亥革命?所有这些工作对于我们多民族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有怎样的重大意义?针对上述问题,作者在书中都有解答。
在史料方面,作者“力图以文献为基础,以信史为证据,让史料说话”(7),以已有的文献为行文基础,又大量发掘引用了其他的史料。保存下来的日记、回忆录、照片和实物等,被用到还原其时其事本来面貌的实证中;而作者亲自到各地做的田野调查则使得一些因史料不足或受关注少而湮没的小人物的事迹,得以生动再现,如上文提及的对革命党人刘先俊的考察。
在全书的结构安排和写作方法上,作者更是打破常规,采用了以人物为中心线索来展开历史的方法,辅以纪实的写作风格。再加上史料运用的丰富多彩,全书无论是在结构的立体、论证的缜密还是内容的丰满程度上,相较以往的研究论著都有很大提高。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的评价视角和方法。崔著对大小人物与事件的品评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研究方法,实事求是的回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考察、分析和研究,对其中的功过辩证的看待,符合历史研究的宗旨。以杨增新的评价为例,作者能够站在当时国内外政治环境不利的高度,以是否损害民族、国家利益和政权稳定、是否为各项事业发展创造机会为标准中肯的评价杨增新,这一评价视角也是可取的。
三
当然,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因素,崔著中亦有不足与欠缺的地方,这也为我们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空间。
如在新疆近代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哥老会,文中却没有专门篇章进行研究,而只是在第八章中对哥老会首领边永福在策勒村事件中的英勇表现提及了一点,有点遗憾。以后若再版,可以对哥老会在新疆的革命活动以及其对于新疆辛亥革命的发生发展的作用方面做探讨。
又如,在第四章中“喀什噶尔军政体制”一节,作者本意为在前边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袁鸿祐被害的原因与影响,但内容多为军政体制在表面上的沿革,对袁受害的问题没有深入到体制层面的论证,文末不了了之,有些可惜。
就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说的“1912是新疆近代史的枢纽,上可溯至1762收复新疆、1884年建省,后观可延伸至杨增新、金树人、盛世才乃至国民党统治新疆时期。他们构成了一个因果相连的历史整体。”在辛亥革命胜利之初,孙中山提出“五族共和”的思想,而这个前提是他承认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如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新疆自汉朝以来就是我国各族人民融合与繁衍的圣地,几千年来的历史变迁也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空间去探求与感知。既然作者的本意为唤醒公众的历史记忆,加强人们对多民族国家的认同,那么单单一本《新疆1912》显然不能满足这样的历史任务了。本书也为以后新疆历史研究留下了无限的空间。
四
崔著以1912年为基础时间点,新疆辛亥革命的事件为主体,各阶层人物为对象,以小见大,深入挖掘,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宏大的新疆近代革命与社会改革的时代画卷。其中以人物为主线的写法也生动再现了人作为历史主体而创造历史的规律,展现了新疆各阶层人民为争取民主共和前仆后继的不懈努力。作者反复强调,要站在还原历史的高度,在历史环境中客观评价人物与事件,书中可以看到作者这一理念的一再体现。而全文始终是围绕一个基调来进行的,那就是“通过个体记忆恢复公共记忆”的研究目的。《新疆1912》一书为新疆辛亥革命的研究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在帮助我们回顾历史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
注释:
(1)崔保新.新疆19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16页自序。
(2)崔保新.新疆19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26页。
(3)崔保新.新疆19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27页。
(4)崔保新.新疆19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75页。
(5)崔保新.新疆19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139页。
(6)崔保新.新疆19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254页。
(7)崔保新.新疆19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17页自序。
(8)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519页。
参考文献:
[1]崔保新.新疆19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