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1872年至1881年,清政府派遣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幼童前往美国生活和学习,这是近代中外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为了便于管理,清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并由专人负责。这些幼童与美国家庭共同生活,与美国同学共同学习,并且接受清政府的统一管理。在此过程中,幼童逐渐西化,引起清朝官员的不满,最终导致留学计划提前结束。这一事件是中国向现代化转型的曲折过程的缩影,体现当时中国社会和中外关系的情况。
[关键词]留美幼童;容闳;教育;中外关系
早期留美幼童,指1872~1881年间清政府在容闳倡导下向美国派遣的官费留学生。这些学生共一百二十人,先后分四批抵达美国,居住在美国家庭,进入美国学校学习。为此,清政府设立了留学事务局(当时称“出洋肄业局”),专管其事。1881年,清政府裁撤留学事务局,召回在美留学生,此次留学行动遂告终结。
在那个时期,两次鸦片战争的战败在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洋务运动应运而生,中国开始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洋务运动不仅是清政府富国强兵的举措,也是中外关系新时代的开始,而幼童留美正是洋务运动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官派留学生,这些幼童在那样一个特殊的时代不得不面临激烈的文化冲突,站在中外交往的最前列,这次留学经历也使他们在近代中国具有特殊的地位。可以说,此次事件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期间的方方面面,尤其反映了建立在原有格局被打破的基础上的全新中外关系。本文拟凭借一些原始资料,对早期留美幼童的部分史事及其所反映的问题进行评述。
一、出国之前
1871年,曾国藩、李鸿章联名上书,提出“拟派员在沪设局,访选沿海各省聪颖幼童,每年以三十名为率,四年计一百二十名,分年搭船赴洋,在外国肄业,十五年后,按年分起,挨次回华”,同时列有“挑选幼童前赴泰西肄业章程”十二条,正式拉开了选派幼童赴美的序幕。可是这样一项宏伟的计划却在招生时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容闳只得亲往广东、香港等地游说,才避免了招生不足的尴尬。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并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远涉重洋,这一方面与中国人安土重迁的传统情结有关,另一方面则是长久的闭塞和天朝心态造成的。在当时人的心目中,美国不啻为蛮夷之地。留美幼童李恩富后来回忆道:“事实上,父母们并不情愿把他们的儿子送到一个离家那么远,他们并不了解的地方,时间还要那么久。而且听说,并且相信,那里的居民都是些野蛮人。”此外,对幼童的选拔条件也较为严格,规定“凡肄业学生必须身家清白品貌端正禀赋厚实资质明敏者方可入选,其身体孱弱及废疾者概不收录”,并且幼童要“稍通中国文理”,这既是为了便于管理,也是为了使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而考虑。甚至幼童的容貌也是选拔条件之一,因为他们代表的是大清国的形象。可以说,这一百二十名幼童,是在那样一个特殊年代中被推向时代前列的特殊人群。
所有通过选拔的幼童都须首先来到上海的预备学校,经过一段时间的预备学习后才能前往美国。此外,清政府规定:“当未出洋之先,学生之父兄须签名于志愿书,书中载明自愿听其子弟出洋留学十五年(自抵美入学之日起,至学成止);十五年中如有疾病死亡及意外灾害,政府皆不负责。”今存有詹天佑之父送子留学时所立甘结,俨然就像一纸卖身文书。由于是官派留学,因此幼童将来的命运与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符合洋务运动的需求。当时中国主要实行的还是传统的教育方式,与美国相比更是有着天壤之别,即便是这所预备学校也不例外。
在出国之前,学生们还需依照传统的礼仪来到上海海关道台衙门叩头谢恩,“那次接见使幼童感到如同觐见皇帝一般的震慑,因为道台是第一次特准他们可以抬头看他脸的大官”。这与多年后留学生在美国见到监督吴子登时无人下跪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反映了清政府对幼童留美一事的重视。幼童们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了信心。
二、踏上行程及初到美国
第一批幼童于1872年8月11日启程,六天后到达日本,稍事停留后乘坐“中国”号远洋轮,花费二十八天横渡太平洋,最终到达旧金山。
初到美国的幼童不得不面对强烈的文化差异的冲击,而服饰无疑是他们最明显的特征:“诸生蓝绉长衫、线绉马褂、锦帽、缎靴,鱼贯而前。中外之人,咸属耳目。安车四乘,保护诸生升车适馆,从而观者如云。”他们身穿清政府发放的统一的中国传统服装,头上蓄着辫子,被美国人错认为女孩。两国不同的习俗也使得幼童一时难以适应。李恩富在被交给美国母亲时,收到了“自襁褓时期以来未曾有过的第一个亲吻”,因而“十分窘迫,无言以对”。另外,语言不通也会造成一定的麻烦。一个周日午后,美国家长让李恩富做好去教堂礼拜的准备,李恩富却误认为是去学校。直到进了交谈,他才反应过来,“一步未停地跑回自己的房间”。
幼童们被分配到当地家庭住宿,其原则是“将学生分处于新英国省之各人家,每家二三人,但须相去不远,庶便于监视。俟将来学生程度已能入校直接听讲时,乃更为区处”。正是在这样温馨的家庭环境中,独在异乡的幼童真正开始了在美国的生活。
在国际交流方面,高层和政府间的官方交往固然重要,但下层和民间的交流也不可缺少。幼童留美是当时鲜有的中国人在外国长期生活并融入当地社会的事例,可谓民间外交,对官方外交起到了补充和辅助的作用。虽然面临巨大的文化差异,但适应能力极强的幼童们都快速融入了美国的生活。然而,当幼童们后来已习惯了美国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时,他们却发现自己所要面对的最大的障碍已经变成了来自祖国的压力。
三、学习情况
在进入学校之前,幼童首先要过语言关,“英文合格的幼童,直接进入美国学校,不合格的在老师家接受个别补习,做入学准备。”李恩富回忆:“我们学习英语采用的是实物教学法。在餐桌上,教我们认识每一道菜的名字,并且郑重宣告,如果我们记不住这些名字,就不能分享这些食物。用这种方法来教学,我们进步神速,成效令人惊奇。”
在幼童赴美之前,曾国藩就已向清廷上奏,不能荒废对幼童的中学教育,因此,学生平时住在美国家庭中,但须定期来留学事务所报到。留学事务所中藏有不少经史典籍,供奉孔子牌位。在此,学生们不但学习中学,“还要向北京皇帝寝宫的方向拜上几拜来表达对皇上的敬重”。
清政府严密掌控幼童的学习情况,尤其是对敦促其学习中国传统学问做出了细致的规定。这种“中体西用”的思想正是当时清政府在处理中外关系时的矛盾心态的体现:既要学习西方的长处以实现富强,又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遗留的优越感。
四、家庭生活
幼童虽然寄居在陌生的当地人家庭,但这些热情善良的美国父母扮演了幼童第二父母的角色。他们将中国幼童视为自己的亲生子女,不但细心照顾其生活起居,还帮助他们融入了美国的生活,在幼童的留学生涯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些美国父母的孩子们大多与幼童年龄相仿,他们自然成为了亲密的朋友。即便在留学生回国之后,他们与寄宿家庭之间的联系也没有中断,他们之间的情谊也没有因空间的阻隔和时间的流逝而淡化,这鲜明地体现在他们之间的书信中。
五、社会交际
积极参加各种社会交际活动,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幼童融入美国社会的重要标志。不难发现,这些幼童迅速就做到了这一点。
虽然来自后来被称作“东亚病夫”的中国,但是幼童们在美国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他们“打棒球、玩足球,有时不惜用拳头与挑战者较量”。其中梁敦彦是耶鲁大学棒球队的著名投手,钟文耀是耶鲁大学赛艇队的舵手,曾带领耶鲁大学连续两年击败哈佛大学。
从中外关系的角度看,幼童在美国的民间外交应该说是成功的。他们融入当地社会和文化,积极参加社交活动,与同学、老师和家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美国人对中国人的负面印象。虽然最终留学计划没有收到清政府的预期效果,但它对于在中外交往中改善中国人的形象和提升中国的地位还是有所助益的。
六、生活方式的西化
在十几岁的年龄来到美国学习和生活,幼童被同化应是无法避免的。清政府虽然制定了种种限制措施来防止这一现象的出现,但最后还是归于失败。
幼童西化最快的无疑是自身的服饰和外貌。他们初到美国时一身长袍马褂,“为了减少困扰,数月以后,幼童向‘出洋肄业局委员呈准改穿美式服装”。由此,“他们改着黑色或蓝色法兰绒西装上学,都把整齐的辫子,盘在头上,或则藏在颈后衣领中”。这种入乡随俗的做法无可厚非,“但陈兰彬认为脱下象征中国士大夫的长袍,令人匪夷所思。幼童也想剪去辫子,但政府严令禁止,因为辫子是忠君爱国的象征。由于自由环境之影响,后期确有几位幼童剪除辫子,均被立刻遣送回华,以示惩罚”。
最令清朝官员感到不可接受的,还是幼童思想和观念上的转变。即便在清政府中止留学计划后,仍有少数学生留在美国,不愿回国。更有甚者,如史锦镛、容揆两人,在因违规而被遣送回国的路上逃脱。可以说他们是最早受外来文明影响而叛逆的一批人。”
然而,清政府还是固守保守立场,把幼童的西化视为离经叛道,这也就预示着幼童们在美国的自由生活即将走到尽头。
七、清朝官员的不满
留学生的西化引起了监督陈兰彬的不满,甚至还因一些琐事与学生发生冲突,如“学生在校中或假期中之正杂各费,又如学生寄寓美人寓中随美人而同为祈祷之事,或星期日至教堂瞻礼,以及平日之游戏、运动、改装等问题”。每当陈兰彬与幼童发生矛盾,容闳只得居中调停,他形容陈兰彬“必以为其一己所受纯洁无瑕之中国教育,自经来美与外国教育接触,亦几为其所污染。盖陈对于外国教育之观念,实存一极端鄙夷之思也”。
第四任监督吴子登比陈兰彬更为保守,极力阻止留学事业继续进行。他曾针对幼童的西化现象颁布一份谕告,声明“功夫要上紧学习,规矩要不可变更”,督促幼童学习中学,并颁布了一份严格的规章。然而,这些措施似乎没有取得吴子登理想中的成效。吴子登“接任之后,即招各生到华盛顿使署中教训。各生谒见时,均不行跪拜礼,监督僚友金某大怒,谓各生适异忘本,目无师长,固无论其学难期成材,即成亦不能为中国用”,于是便坚定了向清政府奏请撤回留学生的决心。
当时正值美国颁布《排华法案》并掀起反华热潮,同时支持幼童留美的重要官员也已先后去世或去职,势力大增的保守实力便乘机迫使李鸿章同意取消幼童留美计划,召回所有学生。
幼童留美本是在容闳的倡导和曾国藩、李鸿章等洋务重臣的支持下进行的,但终究还是难以为继。虽然容闳受清政府委派在美国负责留学计划的具体事宜,但他只任副职,难免受到担任正职的官员的掣肘。这些官员本就是传统士大夫,对西方事物存有疑虑乃至排斥之心。即便是曾国藩、李鸿章这样的开明人士也无法完全摆脱传统思想的影响,更不要说陈兰彬、吴子登等人了,此乃时势之必然,中外关系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曲折发展。另外,幼童留美是官派留学,也是洋务运动的一部分,必然以国家利益为最终目标。当清政府意识到实际情况已可能背离原定目标,那么以强制手段将其中止也是十分自然的。
八、回国的状况
1881年6月8日,总理衙门奏:“臣等查该学生以童稚之年,远适异国,路歧丝染,未免见异思迁,惟特管带者督率有方,始能去其所短,取其所长,为陶铸人才之地。若如陈兰彬所称,是外洋之长技尚未周知,彼族之浇风早经习染,已大失该局之初心……相应饬下南北洋大臣,趁各局用人之际,将出洋学生一律调回……局中一切经费,即自裁撤之日,逐款划清,不准再有虚糜……”命令下达时,学生们正在进行暑假露营活动,这个消息对他们无异于晴天霹雳。他们“非常伤心,心情十分沉重。露营也关闭了。孩子们纷纷回到各自的家中,打理行装,准备回国”。如果说中国学生对于美国有着强烈的不舍之情,那么他们的老师、同学、朋友和美国家人对他们同样也是依依不舍,“故启行之日,幼童与童年朋友告别,人人均很伤感”。
美国方面也为了争取中国学生不被召回而做出过努力。获悉清政府将召回留学生的消息后,一些美国教育界人士联名向总理衙门上书,争取使他们继续留在美国。这份请愿书中对中国学生的评价很高,这其中固然有阻止清政府召回留学生的考虑在内,但更多地应该还是反映了真实情况。然而,这些努力并没能阻止留学计划的中止。
回国后,这些留学生立即经历了在美国难以想象的境遇。黄开甲在写给美国家庭的信中详细描述了他们遭到的轻视以及清政府的严密控制和恶劣待遇,最后甚至写道:“中国不值得被同情,她应该受一个惨痛的打击,彻底清除再改革的政府才适合治理她万千的子民……上海《字林西报》日前评论说,中国尚未适合接纳我们,建议最好再送我们出洋留学。”
在美国期间,幼童受到美国人的热情接待和精心照顾,他们作为中国的代表与美国社会交往,可谓成功的民间外交。然而,当这些染上鲜明美国色彩的中国人回国后,却遭到了祖国的冷待。这种强烈的反差体现了正处于从封闭向开放转型过程中的中国社会的现实,而幼童个人利益的牺牲则对这个过程起到了推动作用。
九、结语
幼童留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对幼童个人而言,这是他们一生的转折点。他们籍此成为那个时代思想观念最为开放的一批人,并用在美国的所学所得服务于自己的国家。虽然在当时他们基本不为人所重视甚至受到中国主流社会的排斥,与后来的留学生相比更是命运多舛,但他们永远为历史所铭记。
对国家而言,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官派留学,是中外交往过程中有益的尝试和突破,更是在现代化过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由于种种原因,这次留学计划提前结束,幼童们在美国的学业半途而废,但是它所起到的开拓性作用是无可置疑的。正如温秉忠所言:“幼童们当年不顾风险渡过太平洋,再横越三千里的美国大陆,他们远赴异国去学习语言、科学及文学。他们为中国同胞做了最佳的见证,他们对于商业及友好关系上,带给中国正确的方向和利益。他们促进中国的富强进步,而且使中国跻身世界友邦之中……留美幼童对个人及时代作了贡献,为建设新中国,他们贡献出生命中最好的岁月。”留美幼童中的大多数人在未来进入了政府机关,为官场注入了新鲜血液。此外,从改革教育、培养人才、解放思想等角度来说,幼童留美无疑起到了推动作用。
当然,在那样一个特殊的时代,这一留学计划本就是充满挑战和未知因素的实验。担负着“师夷长技”以富国强兵的重任,幼童受国家的派遣远渡重洋;为了不因“习染彼族之浇风”而忘本,幼童在政府的干预下结束留学。在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矛盾下,早期幼童留美可谓“早产性的诞生”,中国社会还没有做好准备来接纳它,但它还是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自己独有的角色。
参考文献:
[1]曾国藩、李鸿章:《奏选聪颖子弟赴美习艺并酌议章程》,引自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第2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
[2]温秉忠:《一个留美幼童的回忆》,引自高宗鲁译注:《中国留美幼童书信集》,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6年。
[3][美]李恩富著、唐绍明译:《我的中国童年》,珠海:珠海出版社,2006年。
[4]容闳著,徐凤石、恽铁樵原译,张叔方补译,杨坚校译,韦圣英补校,钟叔河标点:《西学东渐记》,引自钟叔河主编:《走向世界丛书》第1辑第2册,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
[5]钱钢、胡劲草:《留美幼童——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上海:文汇出版社,2004年。
[6]《申报》第83号第3版,1872年8月5日。
[7]祁兆熙著、任光亮整理标点:《游美洲日记》,引自《走向世界丛书》第1辑第2册。
[8]李鸿章:《奏派携带幼童出洋并应办事宜》,引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第2册。
[9]李圭著、钟叔河校点:《环游地球新录》,引自《走向世界丛书》第1辑第6册。
[10][美]史黛西·比勒著、张艳译、张猛校订:《中国留美学生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
[11]容尚谦著、王敏若译:《创办出洋局及官学生之历史》,珠海:珠海出版社,2006年。
[12]顾敦鍒:《百年留美教育的回顾与前瞻》,引自李定一、包遵彭、吴相湘编纂:《中国近代史论丛》第2辑第6册《教育》,台北:正中书局,1979年。
[13][美]里昂·菲尔普斯:《中国同学》,引自王焕琛编著:《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1册,台北:国立编译馆,1980年。
[14]《留美中国学生会小史》,引自舒新城编:《近代中国教育史料》,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15]石霓:《观念与悲剧:晚清留美幼童命运剖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作者简介:陈立尧,1993年12月,籍贯上海,男,汉,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