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武威地区的宗教与民族关系探蠡

2014-11-10 13:58崔博李杨
黑龙江史志 2014年16期
关键词:武威宗教民族

崔博+李杨

[摘 要]明清作为我国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正统宗教与民间信仰亦得到空前的繁荣发展。古武威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中国的西部重镇,这里民族成分复杂,宗教派别林立,民间宗教亦在适应社会需要、迎合群众心理的情况下遍地开花。本文旨在对明清两代武威地区之各民族及其所奉宗教进行描述,探蠡各教派以及政教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武威;民族;宗教

明清两季,为我国封建王朝专制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我国农业文明由盛转衰的关键所在。武威,亦名姑藏,又称凉州。早在汉武帝时,便已设立凉州郡、姑藏县实行行政管理。在此之前,戎、羌、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亦先后对其进行统治与开发,汉后更有党项、藏、蒙、回、满等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共同开发着和繁荣着这片土地。丝绸之路开通后,武威更以其独特的地理要冲位置,外来宗教如佛教、袄教、景教、伊斯兰教先后由此东传入中原,而汉地的道教、儒家文化,也由此向西传播开来。东西方宗教与文化在此交会、冲撞与发展,为武威地区多民族、多宗教共同兴盛的现状奠定了基础。

一、明清时期武威地区的主要民族成份

明洪武五年(1372)明宋国公冯胜进军河西地区,从元政府手中接管武威地区,至明思宗崇祯十六年(1643)武威为李自成所破的271年间,明政府对武威地区的民族与宗教事务进行了有效的管理,由于战争和互市,促进了武威民众与草原蒙古族同胞的交流与民族融合。清政府作为由少数民族组建和主政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统治政策亦对武威地区的民族与宗教成份有着显著的影响。

武威地区在明清两季,已形成多民族交合杂居的状况,各民族所信奉的宗教也各不相同。大体来说主要有以下民族与宗教:

1、蒙古族

蒙古族与我国古民族东胡、契丹、鲜卑、室韦有极深渊源,而蒙古族作为一个民族大规模进入武威地区,则始于在公元1226年蒙古汗国创始人成吉思汗率军自兀刺海(今内蒙古五原北)西进入河西地区。此后,元政府为统治需要,派阔端率军屯扎于武威,设立军民屯田,蒙古军士、家属遂至武威定居。蒙古族作为游牧民族,其本初信仰为萨满教。自阔端与藏传佛教萨迦派萨迦班智达武威会谈后,双方正式建立政治隶属关系,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受到礼重,并开始在蒙古族民众与上层统治中传播开来,成为他们所信奉的主要宗教。明清两季中,蒙古族依然定居于武威地区,其主要宗教信仰并未发生太大改变。

2、回族

回族正式形成应该开始于元朝时期,时称“回回”。其时“回回”主要是由蒙古在1219-1259年间3次西征时从中来、波斯等地俘掠的工匠、平民以及先后调拨回来军队与本土各民族融合而成,它的形成具有多族源、散点式、多地源、同信仰的特点。而武威地区的回族形成,除与上述大环境相关外,武威作为东西方商道——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亦有大量中亚地区东进至此的穆斯林商贾定居进而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回”。基于回族与伊斯兰教的密切关系,所有回族人民集聚的地方,皆形成了回民上寺做礼拜的宗教活动场所。明清两朝,武威穆斯林伴随人数的增加与经济实力的增强,修缮和新建了诸多清真寺。

3、满族

满族发源于我国东北长白山、黑龙江地区,最早以狩猎为生。在16-19世纪间,由于清王朝的建立,满族在我国历史上开始占据重要地位。武威地区的满族是清王朝为巩固统治分派至此驻防的满州八旗兵与武威当地蒙古族合驻而来的。在驻防旗人中,满族为主要部分,清政府为了驻防的长期性、稳定性,要求八旗官兵全部“挈眷带领”发往防区。满族与蒙古族相同,最初的宗教信仰为萨满教。但由于满族统治地位的确立,其文化与宗教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原宗教与文化的影响而与中原文化与儒家信仰趋同,在保留少量萨满教习俗的基础上,开始从事祭天、祭孔、祭祖等宗教性活动。

4、藏族

藏族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源、兴盛于青藏高原,自唐朝开始,藏族政权开始陆续对古武威地区进行治理。现代武威的藏族应与明清时期相似,其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7世纪后吐蕃占领吐谷浑与河西以来进入的吐蕃部落后裔;二是在吐蕃政权统治和藏传佛教影响下逐步改变自身习俗与语言而后成为藏族人的当地原住民,也称汉蕃;三是吐蕃人与当地原住民结合繁衍而形成的藏族人。他们的共同信仰则为藏传佛教,明清两代由于藏传佛教中黄教(格鲁派)兴盛,武威藏族亦多数改信其宗。

除汉族与上述四个少数民族外,明清时期,武威地区亦有诸多其他民族,由于人数较少,不再一一叙述。

二、明清时期武威地区所流传的主要宗教

由上可知,在明清时期的武威,由于民族成份的复杂性而带来宗教派别的多样性是十分显著的。大体上来说,此时的武威地区流行的宗教派别主要有以下几种:

1、佛教

佛教作为一个外来宗教,早在两汉时期已传入我国。汉武帝开通丝绸之路后,佛教开始由西域大量传入中原,武威地区作为丝绸之路的东西要冲之地,更是首当其冲,且佛教的传播更有可能早于此时。武威地区目前所留佛教相关遗址为武威天梯山石窟中的南山崖佛像,据《武威府志备考》转引《北凉録》载:

“先是蒙逊有凉土,专事弘佛,於武威南百里崖中,大造形象,千变万化,惊人眩目。有土圣僧可如人等,常自径行,无时暂舍,遥则行人到便止。观其面貌,状如其中泥塑形象,人咸异之。乃罗土于此,后往看之,足迹隐隐,今见如此。”

由此亦可证得魏晋十六国时期佛教在北凉政权治下的武威地区已颇具规模。此时佛教在武威地区的传播,契合了佛教初传中国的路径之便和少数民族政权新立后创建意识形态的需求。此后更有诸如鸠摩罗什、玄奘法师等高僧都对姑藏地区佛教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蒙元时期,由于阔端与萨班进行的凉州会谈,使藏传佛教在武威地区有了长足的发展,并盛极一时。大批汉地佛教的寺庙改为藏传,又修建、改建了诸多佛寺,著名的有武威四寺。

至明清两代,明王朝尊崇汉地佛教,元时随势改宗藏传的一些寺院重新回复到汉传佛教寺庙,并对一些因战火损毁的藏传佛教寺庙数百座进行重新修缮。另据《明实录》载,明英宗朱祁镇于正统十年(1445)敕书赐武威罗什寺《永乐北藏》一卷,计385类,685函,3584卷;明成化间年(1465-1487)太监张睿重修海藏寺,历时5年完工,请命敕赐“清化禅寺”。至清朝,则继续对汉传佛教给予支持,其做法基本沿袭明代。汉传佛教在两代再次得到了长足发展。据乾隆十四年刊《五凉全志》(建置志·寺观条)载,武威城乡时有“奄5、寺37、阁8、洞1、台3”,僧尼数以千计,较有影响的有达摩奄、文殊奄、慈悲奄、净土奄;百塔寺、金塔寺、莲花寺、海藏寺、大云寺、海潮寺、安国寺、西来寺、拉引寺、普济寺、法雨寺、光照寺、弥陀寺、宏化寺、菩提寺、延寿寺、善应寺、大佛寺、洪济寺、铜佛寺、东竺寺、西竺寺、伽蓝寺等。

而对于藏传佛教,明清两代统治集团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明朝大量委任藏族僧俗首领为官员,大力封授各派宗教首领和著名人士,推行僧纲制度,通过对宗教的控制加强明朝对广大藏区的影响。清王朝同样对于藏传佛教给予高度关注和尊崇,册封了诸多国师与法王,其中最为著名的应是武威籍的章嘉·饶必多吉,且此时武威南部山区也出现了一些藏传佛教的高僧大德,如青海乐都瞿昙寺智合仓活佛系的二世罗桑丹贝尼玛、三世喝桑丹增嘉措。明清两代,武威境内的藏传佛教寺院众多,据清修《武威县志》与《安多政教史》载,主要有广善寺、白莲寺、上方寺、土佛寺、庄严寺、宏化寺、弥陀寺、金刚亥母寺、金塔寺、宝顶寺、莲花寺、海藏寺、大云寺、清应寺、藏经阁、安国寺、金刚寺、徐府寺、罗什寺、蒿家寺、达摩寺、松涛寺等。

佛教在武威的兴盛还体现在河西宝卷与民间写经的流行。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了对河西宝卷的发掘与研究,其中在武威地区的收获尤其丰富。虽然在河西宝卷的性质上学界多有争论,但其内容中包括大量佛教故事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些佛教类宝卷,是从敦煌佛教变文发展而来的,是演释经文、宣扬教理、劝世行善的宝卷。这类宝卷,通过“说因果”、“讲姻缘”,达到佛教悟俗化众的目的。如《目连三世宝卷》、《唐王游地狱宝卷》、《观音宝卷》等。在抄经与传经方面,武威市在1987年进行的少数民族古籍整理中所得8万余页经文,全部是民众出资请喇嘛抄写的藏文经卷,主要内容是大藏经《甘珠尔》与少量的《丹珠尔》,另有藏传佛教先贤莲花生大师的传记一部,共500页10万多字。据考证,这些宝卷与藏文经卷多为明清时期的手抄本。

2、道教

陇西地区早在战国时期就成为神仙方士的活动区域,有记载的最早的道家人物应该是尹喜,即关尹子,而道教最早进入武威地区的时期的暂无考证。

明清两代,道教有所衰微,但其作为本土宗教已与民间信仰、民俗连为一体,在武威地区仍旧发展与兴盛。明肃王朱瑛镇守甘肃期间,崇信道教。在他的影响下,武威城乡修复与新建大量道教宫观庙。据清修《武威县志·寺观》载,明代在武威修建的道教宫观庙宇方位明确、标明修筑年代的有:城隍庙,西街,洪武二十年(1506)建;南岳庙,东南隅,永乐五年(1407)建;火祖庙,西街,正德元年(1506)建;太行宫,东南隅,万历元年(1573)建;三皇庙,西街,天启三年(1623)建;玉皇庙,西北隅,崇祯三年(1630)建。除上述新建庙宇宫观外,另有太白宫、玄贞宫、雷台观、东岳庙、关帝庙、吕祖庙、马神庙、文昌宫、春秋阁等。而农村则达到乡乡有大庙,无庙不成村的地步。武威地区庙宇虽多,但主要由全真与正一两派道士所掌管。参考清修本《武威县志》与《武威金石録》所录碑文可知,玄贞观、吕祖庙、西岳庙、东岳庙、雷台观、仙姑庙、玉皇庙、城隍庙、老君庙、马神庙、财神庙、文昌宫、三元社、羊祀庙等所住道士为全真派,而勒马庙、关帝庙、火庙、太行宫、七坝庙等均住有正一派在家道士。但由于各种因素,也存在一庙两派和先此后彼的情况。

清朝政府崇信佛教,且农民起义此时多以道教为旗号致使道教受到政府打压。清乾隆四年(1739),正一道被禁,道光年间,张天师入觐制度也被取消,道教地位下降,武威道教的发展也受到极大的影响,但道教信众与道士依然存在并开展着自身的宗教活动。

3、伊斯兰教

我国西北地区的伊斯兰教的传入主要与经商和战争相关,其信仰者最多者为回族、维族同胞。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名称多有变化,自唐起到清止,先后被称为“大食法”、“大食度法”、“回回”、“回纥”、“回回教门”、“天房教”、“清真教”等。武威地区的的伊斯兰教史最早可能要追溯到唐未,《甘宁青史略》说:“终唐之时,唯甘、凉、灵有回族”,而上文说到,回族的共同特征之一就是共同信奉同一个宗教——伊斯兰教。《明史列传》有载:“元时回回遍天下,及是居甘肃者尚多。”

除上述各大宗教外,明清时期武威地区还存在着诸多民间信仰。并且在清朝中后期,天主教、基督教也开始进入河西地区,在此由于篇幅有限,不多赘述。

三、结语

武威地区基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间便在此相互交流与融合。而民族之所以将其称之为某个民族,除因其有着相同的血缘、共同的经济、统一的语言文字之外,其共同的文化与风俗则是民族认同的主要原因。而宗教作为一种人类文明的结晶,其存在的价值便在于此。武威作为一个民族交融的典型地区,各民族的到来或形成,必然伴随着各宗教的兴起与发展。而该区各宗教的发展状态也是随着各民族在武威地区的此消彼长而逐步改变的。

猜你喜欢
武威宗教民族
重任在肩
MINORITY REPORT
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绢缘印花草编盒的修复研究
武威觅古
Study of History is Essential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民族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