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体系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

2014-11-10 01:09
人民论坛 2014年29期
关键词:文明制度生态

姜 帅

制度体系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

姜 帅

当前,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公信力不足,公众参与制度落实不到位;对市场主体管理混乱,生态保护法治不健全;公民生态道德素质低下,生态意识缺乏。建设生态文明,制度是根本性保障,因此要从建设政治制度、循环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生态教育制度等方面下功夫。

制度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 根本保障

20世纪中叶以来,伴随着人类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全球性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显,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状况。环境问题的成因非常复杂,但制度因素是导致环境问题的最根本原因,它涉及的是环境问题背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需要由制度来解决,而由其他因素所导致的环境问题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制度方面找到原因。

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是制度体系问题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以改造自然、改善人际关系,从而为生存提供条件,促进人类自身的自由发展为总趋势的。这是一个进化和变革的过程,人类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也积累了丰富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生活的知识,这些知识就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制度文化,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它对人类与社会进行制约与规范,为社会发展提供方向,为建立稳定和有序的社会关系提供保障。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诺斯在《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一书中指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契约。”①

人类为了生活的便利对自然进行改造时,也给自然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人类在自身发展时,也导致地球濒临灾难边缘,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环境污染随处可见和生态系统恶化加剧。我们已经意识到生态危机的严重性,为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进行不懈努力,人们对于资源与环境的危急现状普遍有认同感,但是现在仍然是一个工业统治的时代,在工业中,不惜代价去赚钱的权利很少受到质疑。工业文明的经济是资源高消耗、产品低产出、环境高污染的线性经济②。这种经济发展的后果是资源的严重透支,人类为追求经济增长的高速度,却对空气、土地、河流和海洋受到了危险甚至是致命的污染,但是我们看到那些旨在保护环境及扭转环境灾害的种种努力却收效甚微,究其根源在于制度不健全。人的行为决定了人与自然关系能否和谐,又受到人与人关系的制约,所以人的行为要通过制度来约束,用正式的制度如宪法、法律、法规和非正式的制度如道德、禁忌、习惯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把尊重自然的理念落实到制度上,通过可操作性的具体规范使生态文明的设想变为现实。制度建设的滞后会导致环境破坏不可逆的发生,解决整个地球的环境问题必须要有制度在背后支撑,这是制度被设计出来的初衷,也是制度的重要作用。正确对待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以一时的经济发展来换取生态的不可逆的破坏是不可取的,我们要的经济发展是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在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从工业文明转型为生态文明,加快推进环境保护制度的健全,留下一个适合于后代生存的地球是加快推进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政府公信力不足,公众参与制度落实不到位。我国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决策部署制度,从整体上进行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如国土资源开发保护、环境保护制度等,通过政府监管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标。在制度逻辑上,政府是凭借国家权利具有强制性特征推行制度的,对各种相关主体的自上而下的约束是强力推动,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在现实执行中,政府工作人员玩忽职守,以权谋私等现象屡见不鲜,行政责任的追究敷衍了事,领导干部考核以“GDP”为核心。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在今天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逐步觉醒的情况下,生态文明的公众参与制度亟需落实,这是一种制度化的民主制度。而传统观点认为,经济靠市场,环保靠政府,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到主导作用,这种自上而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将社会公众排除在参与体制之外,公众参与成为了虚假和形式。不健全的制度是生态文明公众参与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缺乏参与的制度平台、公众参与借以实现的非政府社会组织不够健全、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导致政府不重视公众参与、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受到打击等等③。公众参与制度的落实将对政府和企业起到促进和监督作用,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立法、决策、社会治理等方面拥有参与权和监督权。公众参与成为制度,才会形成倒逼政府使公众参与从虚假走向真实,从形式返归实质的态势。

对市场主体管理混乱,生态保护法治不健全。自1978年第一部环境法问世以来,我国制定了40多部生态方面的法律法规。随着新情况、新事物的层出不穷,能源资源、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和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中没有体现出来,我国的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仍然处于在多地试点并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逐步加以明确的摸索试行阶段。法律层面缺少对排污权的合法性界定,各个企业间排污权的交易过程如何具体换算,不同单位排污权的配额的界定,排污权的交易市场和平台的规范都需要在实践中完善。

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落后于实际发展的需要,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正是通过制度化的设计来规范人们的生态保护行为,协调相关主体间生态利益及经济利益分配关系的政策和法律。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性质决定了生态效益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任何人在享受生态环境带来的福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生态保护的义务。我国现有的生态补偿制度的内容和运行机制存在着诸如政出多门,中央和地方制定的政策之间不协调、生态补偿仅限个别领域,对生态系统整体保护不足的问题。生态或环境服务付费的理念在国外已深入人心,在我国却是新鲜事物,在出现生态公害事件、资源保护区域的资源被严重的浪费和破坏的情况下,其后果却是由国家和公民来“买单”。

公民生态道德素质低下,生态意识缺乏。作为公民应具备的道德品德制度,包括生态道德教育、绿色消费等。纵观国际社会发展进程,我们可以看出GDP代表的经济发展对国家和地区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人均GDP处于1000~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时,是一个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动荡的关键期,能否合理应对人口、环境、资源的瓶颈决定了这个国家是继续发展还是停滞不前。而我国的人均GDP为1000美元,现在正处于这个阶段。2013年环保部宣传教育司启动了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工作,对公民的生态价值意识、生态道德意识、法制意识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高认同、低认知、践行度不够”。生态意识是人们在认知和保护环境的实践过程中精神水平和物质水平的协调程度。领导干部生态意识缺失会导致决策过程中生态环境考量的忽略;企业的负责人生态意识缺失会导致社会意识淡薄,漠视公共安全;全社会的生态意识的缺失使得生态文明建设缺乏社会基础。“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④”恩格斯强调坚持人“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的科学的、自然的观点,人属于自然界,是自然界中的一分子,人类的生态意识的高低影响着生态行为是否作为。公民有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但其环保行为滞后于环保意识,同时其行为缺乏自主性,多数公民并没有意识到自身的良好行为对环境保护的积极带动作用。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加强生态文明的政治制度建设,提高政治与生态的契合度。基于人类面临的严峻的生存环境危机,生态环境问题与政治的契合存在必要性与紧迫性。重新理解政治及其建设,从而寻求一种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其确保创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和谐社会。巴里·康芒纳提出了一个生态规则:“这个生态规则就是,生态圈的社会和全球性质,必定要确定一个依赖于它的生产企业的合作性组织。”⑤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在既存政治制度的框架内来寻求的,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格的法治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可靠保障。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对行政、法规、机制等政治体制进行完善。政治体制改革千头万绪,必须明确出方向和目标,才能扎实有效的推进,我们改革的目标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用制度来管权管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强化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制度建设,保障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来为人民谋利益。

邓小平曾明确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让人民监督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建成对权力运行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监督的制度体系。使国家和政府建立起一系列政策和法律制度以及环境保护组织,生态环境问题与政治的契合才能确实推动了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同时,政治制度建设中政治参与的广泛性和有序性要得到保障,公众要逐步从体制外走向体制内,给公民提供体制内的制度平台,掌握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公众话语权才能对政府的公共决策产生实质性影响,从而解决一些生态环境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政治进步。

加强循环经济制度建设。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人类环境行动计划》和 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签署的可持续发展宣言,标志着循环经济的诞生。循环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型经济。循环不是单调的周而复始,而是建立在发展的基础之上,呈螺旋式上升。⑥循环经济运行模式以资源分层利用或循环利用为特征。从线性经济到循环经济的发展,生产过程不再以单一产品生产的最优化为目标,而是以整体最优化为目标,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或循环利用。在生活方式上,它倡导生活的质量,而不是简单的需求满足,人类感受到对生态环境的依赖,对大自然存有感恩的情怀,在选择消费品时会做到对包装物和废弃物和合理处置,同时选择未被污染和有益于健康的绿色产品。在社会价值上,它主张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而不是以人为中心,马克思说:“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的”⑦。

加强我国生态文明的法治建设。197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从数量上看,我国的环境立法已经不少了,涵盖了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领域,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构成了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方面的法律体系;从质量上看,我国现阶段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还存在冲突、矛盾,法律法规的不足和滞后性导致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建设还存在诸多障碍,现实证明法律的公信力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法治的精神核心就是“法的统治”。宪法和法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为其他法律关系提供基本法律依据,为了体现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意志来促进,需要在《宪法》中确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生态环境危机和改善生存环境的是生态文明建设入宪的根本原因,用法律手段更好的缓解生态危机,这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体现了国家根本大法的时代要求,也符合法律生态化的要求。环境权是公民生存的前提,是最基本的权利之一,在健康、安全和良好的环境中生活是公民与生俱来的、不可剥夺的天赋人权。一直以来我们探寻的法治之路都是以西方经验为借鉴的,我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我们可以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持,强调“天人合一”、注重和谐、淡化对抗等理念,缓和中国法律制度与西方法治理念的冲突,探寻多元的法治化路径。生态伦理作为生态法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从道德方面约束人们的行为。但是,也有许多行动对共同体是有益的,但立法却不应该命令人们去做这些事情。同样,也有许多立法不应该去禁止的伤害性的事情,虽然道德正是这样做的。”⑧可见,伦理虽然不是法律的全部,但可以成为立法、司法的基础抑或核心。

加强我国生态教育制度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国在发展经济时,改造传统产业的过程中破坏环境的生产技术,中央和地方为此也制定了很详尽的法律和规范来制约企业,在资金方面给予支持,努力的引进和研究生态生产技术,但是市场经济下的经济合理性仍主导着民众的价值取向,这是生态教育制度缺失的体现。长期以来,人们理所当然地向大自然索取,认为自然界只具有生存价值,却忽视了它的审美价值和生态价值,这是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体现。这种观点的核心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始终是掌控自然的主宰者,只要服从人类的利益和需求,对自然界的任何行为就有价值,可以任意剥夺自然生物的需要和生存权利,这些理念成为导致地球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

因此广泛开展环境保护宣传、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弘扬环境生态文化,打造全民关心、参与、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势在必行。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素质教育目标下,当代教育不仅要培养受教育者具有较高科学技术知识,还要培养受教育者具有较高的思想理念,这包括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等,在教育过程中使其对生态文明观的认知逐步加强,力争把他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转化成为自觉、有序的行动。价值观是相对稳定的信念、信仰、理想,提升个人的价值观能有效的加强消费者的环保意识。⑨我国的生态教育就要以建设生态文明的取向为指导,把生态文明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以古今中外优秀生态文明建设文化为内容,培养受教育者树立符合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发展观、消费观。通过宣传生态道德知识的活动、学习生态道德知识的活动、保护环境的实践锻炼来传播生态文化理念,进行生态道德实践。使人们对自我生态道德教育内容的理解变得具体化、形象化和多样化,并最终完成自我改造。

(作者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

【注释】

①[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第3页。

②余谋昌:《生态文明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第153页。

③邓翠华:“关于生态文明公众参与制度的思考”,《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年第10期。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83~385页。

⑤[美]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侯文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40页。

⑥伍世安:“循环经济:生态文明的基本经济形态”,《企业经济》,2014年第4期。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621页。

⑧[英]吉米·边沁:《立法理论》,李贵方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8页

⑨韩天雯,杜建国:“价值观、环保意识与费者绿色购买行为关系研究”,《商业时代》,2014年第10期。

责编 / 张蕾

G12

A

猜你喜欢
文明制度生态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对不文明说“不”
某些单位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