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建华 汤 聪 李慧莹
(1.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30;2.广州市恒盛园林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3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绿色办公理念的引入,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在高楼林立的“钢筋水泥森林”里,见缝插绿式的绿化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必须把更多的绿色空间引入到建筑空间,屋面作为建筑的“第五立面”,在屋面进行绿化能等面积的补偿建筑所占面积。在“寸土寸金”的当今社会,屋面绿化已成为人们缓解建筑面积和绿地面积之间矛盾的首要选择。绿色植物的种植不仅可以避免太阳光直接照射屋面,大大降低了屋顶的室外综合温度。同时利用植物培植基质材料的热阻与热惰性,可以降低内表面温度,从而减轻了对顶楼的热传导[1]。由于屋顶花园会加入亭、台、假山、水池、桌椅等各种园林设计元素,不仅要考虑传统屋顶绿化中关于屋顶荷载、屋面防水、植物选择等方面问题,还需要从设计的角度考虑如何将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巧妙融合、如何对种植层进行处理,使其既不易随水流失,又不影响周围景观,这些都是现有技术中未考虑周全或者是被弱化了的部分。在本文中,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屋面绿化的种植层结构,通过增设围护结构,提供一种有效阻止种植基质流失的方法,同时又不影响整体景观效果。
目前,绝大部分屋面绿化工程都并未在设计中考虑防止种植基质流失的问题。种植基质之所以容易流失,是由于屋面绿化需考虑新增荷载的问题[2],一般只选用容重较轻的轻型基质,如泥炭土、珍珠岩、稻壳等,这些轻型基质容易被雨水冲刷流失。而且屋面上种植的植物一般为植株低矮、根系较浅的植物,基质固着力较低;南方地区的台风和暴雨天气相对较多等等这些,都容易导致基质的流失。在现有的技术中,屋面绿化的种植基质可以采用遮阳网覆盖的方法解决种植层基质流失的问题(见图1),但缺点是不够美观,与周围景观不相融合。
图1 采用遮阳网覆盖的方法保护种植物
为了解决屋面绿化基质流失的问题,并且又不影响周围景观,我们采取了如下的技术方案:采用一种适用于屋面绿化的种植层结构,结构由下而上分别为:屋面防水层、阻根层、蓄排水板、无纺布隔离层、基质层(见图2)。通过在基质层四周设置围护和排水口的方式,保证排水通畅且使基质不易流失,围护材料与周围建筑小品等材料相统一。
图2 屋面花园的种植层结构图
其施工顺序为:
1)首先进行屋面防水层的施工。采用APP改性沥青卷材进行铺接;其上再铺设阻根层,防止植物根系穿刺防水层;再拼接蓄排水板,其平面图见图3。蓄排水板既可排出下大雨时多余积水,又可储存部分雨水用于植物干旱时吸收,还可有效防止植物因积水引起的根系腐烂。蓄排水板上铺设无纺布,分隔种植基质和蓄排水板;无纺布上置有5 cm~15 cm左右厚的基质层,栽培基质可选用质量较轻的泥炭土、珍珠岩、陶粒、园林废弃物等组成混合基质。
图3 蓄排水板平面图
2)在基质层四周设置围护结构,围护材料可根据周边建筑小品材质选用木板、竹条或者其他可弯曲变形材料,横向围护结构紧接屋面,比基质层高5 cm左右,竖向可根据设计风格进行搭接,起到固定作用。
采用这种种植层结构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遮阳网的方法,屋面景观效果差。而采用这种种植层结构,既不影响景观效果,又可有效阻止基质的流失。
2)这种种植层结构与一般屋面绿化的施工结构相比,增设了蓄排水板,能有效调节屋面蓄排水;增设了围护结构,能有效阻止基质流失。
在广州市恒盛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10楼的露天花园就采用了这种屋面绿化的种植层结构(见图4),且植被的浇灌采用太阳能自动灌溉技术[3]。施工前,先要对屋面采取防水处理,然后进行蓄水试验,再安装种植层结构,最后铺设管网和安装太阳能全自动灌溉控制器,调试后即可进行灌溉。
图4 公司露天花园采用的种植层结构
其中,太阳能自动灌溉系统是由太阳能电池、土壤干湿感应器、喷头、进水电磁阀、水源和水管等组成(见图5),该装置无需连接电源,通过太阳能面板储存太阳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和喷头的动能,同时通过土壤干湿感应器,当土壤湿度达到干湿临界值时实现自动喷淋。
图5 自动灌溉系统示意图
针对屋面绿化的种植层容易流失的情况,在本文中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屋面绿化的种植层结构,通过加设围护结构,可简单、快捷、有效的阻挡基质的流失,多余水分也可从围护底层的空隙及排水口流出,解决了屋面基质流失和积水问题;而且围护结构还可根据周围建筑小品等风格进行材质的选择,使其在风格上与景观相融合。
[1]张一峰,何俊泽.关于屋面建筑节能设计措施的分析[J].山西建筑,2008,34(23):242-243.
[2]潘 红,储劲松.屋顶绿化的技术关键[J].四川建筑,2007,27(4):21-22.
[3]B.Y.Ye,X.C.Liu,J.P.Liu,et al.New method of Pre-stress Grinding for Gearlike Cylindrical Surface[J].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2006(26):304-305,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