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综述

2014-11-08 06:55张晓辉
长春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农民制度农业

张晓辉,周 凯

(长春大学 a.学报编辑部;b.管理学院,长春 130022)

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综述

张晓辉a,周 凯b

(长春大学 a.学报编辑部;b.管理学院,长春 130022)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普世亿万农民的系统工程,但我国各地区由于资源禀赋不一,必然决定了新农村建设从形式到内容、从发展路径到模式都具有多样性。本文对新农村建设发展轨迹、模式进行比较研究,探索农村经济发展过程的内在逻辑和共性规律,并对新农村建设的区域模式进行了系统比较分析,揭示出这些发展模式中具有共性的经验。

新农村建设;内容变迁;模式

1 不同历史阶段对新农村建设的论述

不同时期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需要我们确认两点:一是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正确认识;二是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国家对农村发展的目标确定的正确认识。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研究来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随着国家的进步及经济的发展,科技管理信息等对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大,可是科技管理信息等不是相互独立的,只能通过人及财物才会对生产力发挥影响。再有生产关系划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广义的生产关系,即通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来完成各种经济关系,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机统一构成为生产方式,这样使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1.1 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新农村”提法的变迁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法最早源于1956年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随后国家相继在1959、1960、1964、1973 年分别在人民日报以报告、文件的形式(见表1),阐述和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为农村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表1 改革开放前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内容的阐述

该时期主要是动员广大农民多交粮,用农业哺育工业,支持城市的建设,形成了城乡产品剪刀差,主要是为了建立工业体系。

从生产力角度来看,在全国解放初期,经济非常薄弱,社会主义制度刚刚确立,给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农民不再受压迫,劳动热情十分高涨,农业机械化在农村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国家也大力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从生产关系角度来看,生产者推翻了封建主义的集权制,生产资料实行公有制,也完全不同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实行私人占有制度。人类历史开辟了人民利益与统治阶级利益的统一、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目标一致。实际上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基础,消除了两极分化,彻底消灭了剥削。农村实行集体经济,使农民组织性得到加强,加强文化扫盲,改善农村面貌,使农民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

从土地角度看,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等制度都是试图进行社会化大生产,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但是完全采取土地集体所有、两权合一、统一经营、平均主义分配制度,严重打击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因此并没有取得期望的效果,反而使我国农业生产停滞不前,农民落入了贫困陷阱,因而很难把这种制度的出现归纳到诱致制度变迁里去。

1.2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容的变迁

纵观世界各国农业的发展轨迹来看,凡是农业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无不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农业生产,例如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传统农业国家都实施家庭经营制度。该制度具有历史性,同时在世界上也有普遍性。农业之所以要实行家庭经营制度,这是农业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1978年我国改革以农村为起点开始拉开序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在农村开始推广,国家相继出台多个关于农村经济建设的文件(见表2),主要意图在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农村生产关系,创新农业新体制,解决了生产上的“大拨轰”和生产中“搭便车”现象,在分配制度上打破了“大锅饭”。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在农村的实施,给农村经济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是我国农民的伟大的制度创新,此制度创新是新的生产力的萌发点,决定着财富的形成、存在及发展,是马列主义农业经济理论在我国农村实践中的新的发展路径。这一制度创新的目的在于满足农民生存和发展的新需要,摆脱了旧农村经济体制的束缚,形成了新的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只有新的农村生产力的产生和新的需求产生,才会有更高的新的农村生产力的产生,农村经济才能发展;这一制度创新之处是农民对土地的承包,从承包期15年到30年,又到“长久不变”的具体制度确立,稳定了民心,这有赖于对制度创新的积淀和对农民生产的持续激励,使农民耕种的未来收入有了稳定的预期。因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与集体间建立了极其紧密的利益联系,是对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创新和重大调整,是农业历史性的进步。

表2 改革开放后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容的阐述

续表

1.3 新农村建设不同时期的内涵比较

把农村经济发展的轨迹简单划分为3个时期:合作化时期、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时期与新农村建设时期(见表3)。

第一是合作化时期,目的是为工业化积累原始资本,国家从上到下控制着全部经济决策,再加上工业产品和农产品之间的价格剪刀差。在改革开放前,通过剪刀差政府从农民手里拿走六千多亿形成工业体系。但由于计划经济没有市场,更无从谈起市场竞争的考验,改革开放之后建立的一个一个工业都相继垮了。

第二是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时期,农民的负担增加,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农民的生活从温饱逐渐向小康目标发展,那么怎样增加农民收入成为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

第三是新农村建设时期,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提升农村的综合生产能力水平,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提供社会保障体系,依靠科技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表3 新农村建设不同时期提出的内涵

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文献综述

2.1 新农村建设研究的内容和主张综述

学术界有关新农村建设研究的内容和主张主要存在以下分歧,见表4。

表4 新农村建设研究的内容和主张

2.2 新农村建设的路径研究综述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路径研究,见表5。

表5 新农村建设的路径

2.3 新农村建设的优先顺序研究综述

学者对于新农村建设研究的重点和次序有着不同的分析,见表6。

表6 学者对新农村建设优先排序主张观点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综述

随着对“三农”问题研究的广泛深入,尤其是我国新农村建设提出以后,各地对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路径进行探讨,提出了不同发展模式,见表7。

表7 新农村建设主要模式

续表

总之,我们建设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各地经济基础、环境、民俗等方面差异巨大,不可能有统一的效仿模式。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由政府唱主角、农民参与、各方协同努力的惠民系统工程。因此,各地应因地制宜,注重环保,借鉴他省新农村建设成功发展模式,分析和商榷适合本地的发展模式的合理性,制定出比较优良的新农村发展路径。

[1] 林毅夫.“三农”问题与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03(1):19-24.

[2] 贺雪峰.坚持“低消费、高福利”的新农村建设方向[J].学习月刊,2006(1):12.

[3] 陆学艺.改革中的农村与农民——对大寨、刘庄、华西等13个村庄的实证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88-97.

[4] 刘刚.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四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模式初探[J].农村经济,2006(7):10 -12.

[5] 郭晓帆.新农村建设模式思考[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2):28-30.

[6] 朱新方.新农村建设模式的比较与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2008(9):95-98.

[7] 马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与任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十一五”规划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99-123.

[8] 陈锡文.当前的农村经济发展形势与任务[J].农业经济问题,2006(1):7-11.

[9] 程建平.中国与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比较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2007(5):20-22.

[10] 高珊.江苏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模式及启示[J].经济问题,2007(8):82-84.

[11] 郭蕊.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径选择[J].理论探讨,2007(5):93-95.

[12] 贺聪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综述[J].农业经济问题,2006(10):67-73.

[13] 蒋和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71 -77.

[14] 刘自强.乡村空间地域系统的功能多元化与新农村发展模式[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9):32 -36.

[15] 张利痒.可资借鉴的八种新农村发展模式[J].农业产业化,2006(4):57-58.

[16] 温铁军.新农村建设:挑战与反思[J].理论探讨,2006(6):74-76.

[17] 章合运.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模式的构建[J].农村经济,2008(9):35 -38.

[18] 李建桥.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

[19] 任庆国.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框架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2007.

[20] 李昌平.为农民松绑,农民增收的唯一途径[N].南风窗,2002-12-03(2).

[21] 叶敬忠.不同角色对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差异.[J]农业经济问题,2006(10):35-42.

[22] 王振.大城市郊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模式与政策思考[J].社会科学,2006(7):126 -132.

[23] 谢扬.新农村建设是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J].新视野,2006(4):10-12.

Research Review on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Mode

ZHANG Xiao-huia,ZHOU kaib

(a.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b.College of Management,Changchu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2,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is a systematic engineering project beneficial to millions of peasants.However,due to the different resource endowments of various regions in China,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has diversity from form to content and from development path to mode.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track and model of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explores the inner logic and common regularity in the course of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makes a systematically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regional model of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revealing the common experience in the developmental models.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content change;mode

F320.3

A

1009-3907(2014)01-0001-05

2013-10-08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规划项目 (吉教科文合字2013第255号)

张晓辉(1967-),男,吉林长春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制度经济学研究。

责任编辑:沈 玲

猜你喜欢
农民制度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