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光
黄厚江老师认为:“语文素养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认识能力紧密相关。”教师要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独立思考,拓展其思维和认识的广度、高度和深度”。课堂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主阵地,如何取得最大效益,主要看学生在这节课上思维活动的品质如何。传统课堂以师生问答为主的教学方式固然有它的好处,也有许多不足。比如形式单一、无明显的思维训练的层次感和渐进性,教师预设多、课堂生成少,缺乏生生之间的对话等。如何让课堂提问不止步于蜻蜓点水,而是依据逻辑向思维的深处迈进,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的课堂追问。
追问,顾名思义,就是不满足于学生已有的思维结果(答案),而是结合学生的浅层回答,教师提出更深层次、更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期望进一步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点燃思维火花,培养学生追究到底的思维习惯,从而得出更有价值的结论,在实现“个性化解读”的基础上得以提高语文素养。追问的形式是多样的,往往是教师表现出对学生的“已得”的不满意,用“是这样的吗”“为什么呢”“有没有更准确的理解”这些话语来激励学生,在学生自以为无疑处设疑,从而有效 “诱导”学生向“未得”迈进。《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得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通过课堂由追问所形成的“问题串”能够把多重对话引向深入,促进学生思维不断发展,让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提升。
童话《皇帝的新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经典著作,也是中国读者耳熟能详的名篇。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当学生在初一课本上读到时,大都是一目十行,一翻而过,很少做出深入的思考和细致的分析。他们认为这篇文章简单易懂,没有需要思考的地方,整个故事不过就是骗子做新装,大臣看新装,皇帝穿新装,一个小孩揭穿假新装。学生评价说:皇帝很愚蠢,骗子很狡猾,大臣很狡诈,孩子很诚实。全班同学的观点和看法几乎是一致的。再让他们说点自己的阅读思考时,却再也说不出什么了。作为初一的学生,《皇帝的新装》理解到这样的程度够了吗?他们对文本的内涵理解是正确和深刻的吗?他们对童话这种题材了解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如果课堂上只满足于问“讲了什么故事”“皇帝、大臣、骗子、孩子是怎样的人”而缺少必要的追问,学生的课堂收获算不得“新收获”,只能是“已有收获”,更谈不上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了。在这种情况下唯有教师不断的追问,方能促动学生的思维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一、通过追问,深入挖掘文本内涵
课堂上当我问 “你如何评价去看新装的两位大臣”时,学生纷纷说:“很虚伪、狡诈,自己明明看不见新装却说谎。”我立刻追问一个问题:“文中4次用诚实去形容那两位大臣,是怎么回事?”一个学生说:“这里的诚实是用的反义,实则是不老实的意思。”一位同学立刻反驳:“不可能,皇帝不可能选不老实的大臣去的,而且作者不仅是用了诚实去形容他们,还用了善良、有理智、称职这些褒义词。”我又追问:“为什么原本老实的两位大臣突然集体撒谎呢?”学生再次进入文本,与文本细致对话,结果找到一个词语“没敢”,因为害怕被皇帝看成是‘愚昧或不称职。我接着追问:“为什么害怕被皇帝看成是“愚昧或不称职”呢?学生的答案是:怕丢了官被撤职。怕名誉受损,怕没有了薪水等等。我又问:“文中最后的小孩是诚实敢讲真话的,但是这两位大臣以前不也是小孩吗?”学生顿时愣住了,过了一会说:“因为他们长大了。”我接着问:“为什么长大了就学会撒谎了呢?”学生总结:这件事情关乎两位大臣的切身利益,在当时的情况下不说谎是不行的。我紧接着问原因。学生回答骗子的骗术十分高明,书上有句话“这件衣服的奇怪特性是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里的“不称职”和“愚蠢得不可救药”给两位大臣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和恐慌,要想摆脱这种压力和恐慌,只有撒谎,别无选择。我追问:“为什么别无选择?”学生说骗子抓住了普遍存在的人性的弱点,出了一条规定好唯一答案的题目。因为人在切身利益面前,会动摇,会屈服,会撒谎,哪怕原本是善良的、有理智的、称职的。文中皇帝游行时所有的“看客”(孩子除外)他们也在称赞裙子的美丽,他们也在撒谎,也是证明了人性弱点的普遍存在。学生分析到这里,我还是不满足,继续问:“写第一位大臣的时候,作者有一个词语已经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是哪个词?”学生细读,找到了“可怜”这个词。这几番追问,学生恍然大悟,读懂了安徒生这部作品的深层次内涵:对纯真人性在世俗利益中被磨灭,成人世界“不由自主”的同情与哀叹。又通过文中敢讲真话的孩子来启发我们要保持孩子般无私无畏的心灵,勇于讲真话。这样的文本内涵挖掘远比批评大臣的虚伪、奸诈要准确和深刻得多,而这一切“新得”都要归功于基于文本的连续追问。
二、通过追问,清晰了解童话的体裁特点
在学生对文本内涵有了新认识之后,我又问:“在现实生活中,这个故事会发生吗?”学生说:“不可能。”我又问:“像大臣这样的人还存在吗?”这个问题,学生经过讨论之后认为现实世界里“大臣”们还普遍存在,骗子的骗术也没有过时。人们掩藏真心说假话、造假的行为还很多。于是我抓住这个契机讲解童话的体裁特征:童话是通过幻想和想象来反映生活的,童话所反映的故事都不是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或发生过的,但它们却是对现实生活最大胆、最夸张、最浪漫的艺术概括。我又问:“课文哪一种方法写作方法运用的很成功?”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童话常见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很快抓住了第一节的描写“皇帝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是运用了极度的夸张。我追问道:“这一节的夸张和古诗中‘白发三千丈有何不同?”学生通过比较得出了童话中的夸张与古诗中的夸张的区别所在:童话中的夸张手法作用较多,既表现了皇帝骄奢淫逸的本性,也是下文骗子行骗的抓手,更是文章故事情节得以开展的引子。如果没有这部分的夸张,文章后面的情节很难延续,故事便无法开展。诗歌中的夸张作用比较单一。“白发三千丈”是夸大头发的长度来表现乡愁的深度。通过追问,学生能清晰地明了幻想和想象是童话的灵魂,能传递出生活中的真实,同时童话中的夸张作用是巨大的,童话的故事情节有时需要它来推动,童话的荒诞之美依据它得以展现。到这里不难看到,学生对童话体裁特征的清晰认识,仍然要归功于教者的课堂追问。
三、通过追问,有效把握童话的结构特点
为什么文中要写皇帝先后派两位大臣去看新装,然后又写到自己亲自出马,是否是多此一举?学生带着疑问再次进入文本,他们在寻找三次描写的同与不同时更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相同之处:都是紧扣三个人物的心理描写来展示他们基本相似的心灵活动过程。对第一个官员所花笔墨较多,描写更为细致丰富,表现他面对毫不存在的衣服时的震惊、怀疑、慌张、掩饰的复杂心态。正是这看似重复的描写推动故事情节的层层进展,使行文疏密相间,紧凑又富于变化。学生的“所得”已经很全面了,但我还是不满足。我提示他们阅读下一篇童话《七颗钻石》,学生发现文中有多达7次的反复的内容。我又让他们回忆《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在圣诞夜被冻死之前曾经划亮3根火柴,每划亮一根火柴,小女孩眼前就会展现一幅美好的画面,这也是3次反复。通过一次次追问,学生越来越理解和把握住了童话的结构特点:童话的情节结构往往通过“反复”来表达。童话中的 “反复”既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孩子对反复出现的人、事、物印象深刻),又是故事情节的呈现方式。没有了“反复”故事就不丰满、不细致生动了,也不能层层深入地传达故事的内涵。我们在阅读童话的过程中,要十分注意分析人物性格的载体情节,通过分析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概括文本的思想意义。
《皇帝的新装》是一篇老课文,如何上出新鲜感和深度感?通过追问所形成的“问题串”能挖掘童话这种体裁的结构特点、艺术表现等形式层面,同时通过追问又能深入到人文内涵,直达人性深处,实现对学生的“风雨润化”。
无论文本是何种体裁,学生如果对文本阅读浅尝辄止,那么他们的“得”是肤浅的、片面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惟有教师有逻辑有梯度的追问,方能使学生的“得”走向深入、全面和准确。惟有在“问—答—追问—再答—再追问—再答”的激烈“交锋”的课堂中,学生的思维训练的量和质才能双丰收,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多向多维度的对话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才能得以实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