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敏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背影》一文进入中学课本已很多年了,很多读者都试图提纲挈领地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多数鉴赏类文章都是从四次“背影”入手来解读本文的情感内涵。笔者认为文章四次出现的“泪”是最好的走进作者感情世界的门,每一次出现的“泪”背后的感情世界都不一样。
一、第一次流的泪是悲伤之泪
“到徐州看到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的死,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这句话出现在文章第二自然段。根据第三段的内容得知,这次流泪主要是由于“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这就是家景惨淡的原因。
“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朱自清的父亲叫朱鸿钧,字小坡,1869年出生,是个读书人,做过一些小官。他的官职不大,曾在江苏东海、高邮、扬州、徐州等地做官,最后在徐州做到“烟酒公卖局长”。“烟酒公卖局长”的差事交卸后,朱鸿钧不仅仕途中断,而且生活处处拮据。年老后遭遇如此颓唐,真令人感伤。父亲的失业对一个人口众多、靠父亲独立支撑的大家庭来说,几乎是倒了擎天柱,生活的艰辛可见一斑。
作为长子,朱自清也应该撑起家的重担。可父亲是体贴他的。父亲把家中的种种艰难对朱自清屏蔽了。但朱自清还是有所察觉,这年他放暑假回家,对家事了解得一清二楚。从此,朱自清暗下决心帮家里减轻负担,他学习更加刻苦,把本来应读两年的预科提前一年学完,投考北大本科,进入了哲学系。
另一个原因是“为了丧事”。1918年冬朱自清的祖母病逝,朱自清接到噩耗后,连忙赶到徐州与他的父亲会齐,一起奔回扬州发丧。据资料记载,为了安葬祖母,朱自清的父亲朱鸿钧变卖、典当了许多家产,连珍藏的郑板桥手迹也被送进了当铺。除了变卖家产,又借了一笔高利贷,才勉强办完了丧事。
当家里失去了主要的生活来源,当父亲老年失业,当祖母离去,当只能靠借债办完丧事,当想到这个家以后的日子和父亲的老境颓唐,还是北大学生的朱自清怎能不悲伤,怎能不流泪?此时的眼泪一半是为了父亲,一半是为了家境的变故。
二、第二次流的泪是感动、疼惜之泪
“这时我看见了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句话出现在文章第六自然段的前半部分。
根据文章三、四、五、六自然段的内容,笔者归纳了此次朱自清流泪的原因:
1.“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但“放心不下”,“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此时的父亲人到老年,已失业,为了支撑家庭要外出谋生,自己也是需要安慰和照顾的。朱自清“那年已过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得了”,可父亲不顾自己,只想到孩子,这是中国传统亲情观的体现。
2.朱自清的父亲不仅抛下自己的事情送儿子,而且一路上对儿子无微不至地照顾。“他忙着照看行李”,“忙着和他们讲价钱”,“送我上车”,“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嘱我路上要小心,夜里要警醒些”,并“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正所谓:无论孩子有多大,在父母面前永远是孩子。父亲诠释着这朴素而又伟大的亲情,这一系列举动和话语都悄悄地湿润了朱自清的心,为后文“流泪”作了铺垫。
3.父亲给我买橘子的背影,一下子打开了儿子对父亲的感动和疼惜的心。这一部分是文章浓墨重彩的一部分,朱自清最难忘的是父亲的穿着和他爬月台的动作。
“父亲戴着黑色小帽,穿着黑色大马褂,深青色棉袍”,这是这个背影的整体色彩:深色,并且是布衣。这个深色的背影渲染着沉重,诉说着悲伤,暗示着父亲的老境颓唐,也是朱自清对这个背影的整体印象。如果父亲锦帽貂裘,他也许不会那么疼惜!
“父亲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的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时隔七、八年,朱自清依然把那时的动作写得如此细致,可见这是刻进心里的画面,他永远忘不掉的画面。这个画面中,父亲用沉重的、艰难的、蹒跚的背影换取了几个橘子。也许几个橘子就能免去儿子路上的口渴,也许橘子能带来吉祥和幸运。这是父亲朴素的愿望,所以无论多难他都要去做。这时的朱自清也许还想起了父亲一路的悉心照顾、父亲给他做的紫毛大衣和那有些“迂”的父爱,各种画面在脑中放映,他怎能不被父亲感动,怎能不疼惜父亲?如果眼前是昂首阔步的父亲。他可能会好受些!
到了这里,作者的感情涌向了一个高潮。
三、第三次流的泪是不舍、惆怅、无奈之泪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下来了。”这段文字出现在文章第六自然段的最后。
1.父亲送我上车后,父子俩就面临着分别,也不知何时才能相见。于是朱自清看着父亲的背影混入人群中,看了好久,最后找不着了,他的眼泪再也绷不住了,于是眼泪“又来了”。人总会因为分开才更念着彼此的好,如果买完橘子,父亲一直相伴去北京,他可能不会如此惆怅。由不舍引发惆怅,由惆怅引发更多的不舍,这就是此时朱自清的心情,说不清,也道不明,但他真切的刻在了他的心里,一辈子挥之不去。
2.即使千般不舍、万般惆怅也不能改变此时家道中落的现实。父亲老年失业,依然要离家谋生,依旧要想办法偿还债务,还有要筹措孩子们上学的费用。此时的朱自清像天下所有想帮父母减轻负担的孩子一样,心有余而力不足。心里一阵阵翻腾的愧疚和无奈,加上因离别引起的不舍和惆怅,他的眼泪是再也忍不住了。
第三流泪写得那么真实,那么生活化,却比前一段“流泪”的情节更深情。虽然我们与朱自清生活的年代相差近一个世纪,但这种心情我们并不陌生。我想这也是《背影》一文成为经典的原因之一。
四、第四次流的泪是自责、思念、理解之泪
“我北上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这段话出现在文章结尾。endprint
相信每个人读到最后一段都有一些疑问,“家庭琐屑”指的是什么?“忘却我的不好”中“我的不好”指什么?先来解开这些疑问吧!
1.“家庭琐屑”
前面说到家庭的重担由父亲支撑,但此时,朱自清已从北大毕业,家的重担,特别是经济的重担自然要落到他的肩上。
他能承受多少呢?对于那时在扬州八中教书的他来说怕依然是心有余力却不足。还带有封建家长专制思想的父亲凭着自己的社会关系,直接从校长那里支走了儿子的工资。这激怒了受过自由思想教育的朱自清。和父亲发生了一次口角后,他愤然离开扬州,去了别处谋生。从朱自清的反应看,这绝不是小矛盾。
曾经相互体贴的父子从此失和,这年冬天朱自清不得不接出妻儿,在杭州组建了小家庭。懂事的儿子也想主动缓和父子关系。1922年暑假,朱自清带着妻儿回扬州,但父亲先是不准他进家门,后则不予理睬。朱自清过了几天没趣的日子又悻悻而去。以后父子之间的裂痕越来越深,这就是朱自清的诗歌《毁灭》中所说的“败家的凶残”“骨肉间的仇恨”。1923年暑假虽又回家一次,但与父亲的关系仍未好转。
2. “忘却我的不好”
父亲就是父亲,他怎能放下在外的儿子?
晚年的父亲朱鸿钧表面上对朱自清很冷漠、很苛厉,实际上一直挂念着这个在外生活的长子。可传统的“父子纲伦”使他不愿低下为父之头向儿子认错,父亲朱鸿钧就以惦记孙子的名义和朱自清书信往来。这也就是《背影》里所说到的“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1925年朱自清在北京大学任教的时候,十月的一天,接到两年多“不相见”的父亲自扬州寄来的一封家信。父亲在信中提到:“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这封家书触动了朱自清,那种父子骨肉相连的情感使他不禁悲从中来。毕竟血浓于水。于是,朱自清回忆着八年前与父亲离别的情景,含着泪水,写出了记录父子情深的著名散文《背影》。这就是《背影》一文末尾的流泪。
由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朱自清与父亲已几年未好好相处过。这几年,他没有尽到一个儿子的孝心,想起父亲的境况,想起八年前父亲在车站的细细叮咛,想起买橘子时那个蹒跚的背影,想起依然挂念着儿子的年迈的父亲,他怎能不自责?怎能不思念?
此时的朱自清由八年前的学生变成了教师,由一个儿子变成了父亲,他除了具有了个性解放的思想外,更有了一颗理解人生、理解亲情的心。他变得更成熟,更宽厚,更深沉,也更能理解父亲的一切好与不好。所以,此时的眼泪中有一个父亲对父亲的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背影》一文刊登后,给父亲也带来了幸福感。看到朱自清的四次“流泪”,想必父亲也一定会感到感动和欣慰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