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佳骏
吴佳骏,著名作家,现居重庆。责任编校:晓 苏
多年来,我对散文情有独钟,可谓偏爱之至。曾有不少朋友劝我改写小说,我也尝试着去写过,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散文。究其原因,大概是我觉得散文适合我,我的生活状态和内心诉求,都适合用散文这种文体来呈现。它不需要过多的虚构,只需要真诚。而真诚恰恰是我所喜欢的。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落后、贫穷的小山村。父母均是地道的农民,没有文化,整日的劳动和对苦难的承担,构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内容。在我的记忆里,父母脸上的表情从来都是愁苦的,不见一丝笑容,像我们置身的那块土地,干裂、荒败、缺乏生机。他们除了种地,不善说话,畏惧权势,性格自闭,沉默是他们的品质。他们一辈子都不会也不需要去关心国家大事,他们只关心立春、秋分、寒露、霜降;小麦什么时候播种,果树什么时候杀虫,归仓的粮食应该怎样储藏过冬;天什么时候亮,什么时候黑,何时该睡觉,何时该劳动。他们只担心寒冷会不会冻死圈里的牛羊,黄历上预示来年是个荒年,还是丰年。除此之外的一切,他们是不会去关注的,包括他们自己的命运,也包括他们子孙的命运。这不是他们自私,不愿去关心更长远更深刻的人和事,而是没这个能力。
我不止一次地说过,童年经历是一块胎记,镶嵌在人的灵魂里,并时刻影响他现在的生活和思考。于是,我的文字就这样诞生了。我不是要借文字去刻意宣扬苦难,而是对记忆的唤醒,记录或见证一类人的生命历程——那种人与土地的关系,现实的无奈与精神的疼痛,以及生为底层人的苦乐悲欢,生离死别。
提到现实,我不妨给大家讲两个小故事,这两件事,都是我近年来回乡时亲眼见到的。一件事是我陪一个亲戚去镇上的卫生院看病,恰好这个卫生院的一个医生是我初中时的同学。因为多年不见,我们彼此都为突然的相逢而感到高兴。那天下午,他陪我说了很多话。从谈话中,我明显感觉他对自己现在的生活状况很满意。穿着打扮也很时尚。后来,可能是因为炫耀,也可能是因为真诚。他毫不避讳地说:“老同学,这几年我在卫生院也算没白干。我在县城买了两套商品房,车也有了。”说完,他用手指给我看他停在卫生院门口的车。这位同学的话,让我很是诧异。我想,我在城里辛苦打拼这么多年,都买不起一套房,他竟有如此大的能耐。再后来,我才真正了解到。这个卫生院实行的是自主管理,医生收入跟看病数量挂钩。为医院创收越多,自己拿的工资就越高。这里的每个医生都在想办法如何挣钱。有的病人本来生的是小病,可医生却故意说得很严重。动不动就要求病人输水、住院,或者尽开些高档药品。同时,他们还给县里面的一些医院介绍病人。介绍一个得不少回扣费。当得知个中真相后,再看看躺在医院病床上那些衣衫褴褛、神情沮丧的农民们,说实话,我的心情很不好。
第二件事发生在今年春节。一对长年在外打工的中年夫妇春节回家,决定要在镇上购买一套商品房。可他们这些年在外打工的所有积蓄,还不够交付5万元首付款。万般无奈之下,这对中年夫妇打起了他们父母喂养的几头猪的主意。可没曾想,当儿子儿媳刚一提出这个想法,即遭到了老人的坚决反对。老人用手指着儿子说:“这几头猪,是我跟你妈熬更守夜养大的,是我们的主要经济来源。这些年,你们俩口子在外头打工,不但没寄一分钱回来,还把两个孩子丢给我们抚养。你说,把猪卖了,我们吃什么?你妈身体又不好,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更没想到的是,老人的这番话却激怒了心急火燎的儿子。于是,父子间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吵着吵着,儿子跨步上前抡起手就给老头一耳光。老头当即被吓傻了。当天后半夜,那个挨了儿子打的老人,实在难消心中的屈辱,偷偷地跑去村前的池塘里自尽了。
这两件事深深地触动了我。我搞不明白,到底是这个社会的什么东西,使得现在的很多人失去了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什么东西导致了亲情的冷漠和人伦的丧失?
作为一名文学工作者,我觉得,我有责任把这些人的生存隐痛传达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在幸福生活之外,还有另一类人的存在。世界不是哪一个人的,历史的发展也不是哪一个人说了算。
活着的每一个人,都有享受正常生活的权利。我的文字,代表了我的写作态度和精神立场。自拙著《掌纹》 《院墙》 《在黄昏眺望黎明》等散文集出版以来,很多人都给予赞赏和鼓励,其中有专业的文学评论家,更多的则是普通的读者。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反馈信息,说看了我的文章,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我要感谢一直以来,对我的散文给予关注的朋友们。是他们,让我看到了人性的美好。同时,也给了我写作的力量和信心。
写作一旦找到了理由,要想改变是困难的。这好比让一个农民放下手里的锄头,去握一把小提琴一样,结果只能徒增笑料罢了。
倘若说故土是我文字的根。那么,那些在故土上生活着的人,则是我文字的藤。他们与我的关系,是血脉的关系,是骨肉的关系。他们的生存状态,决定我文字的走向。他们的精神处境,塑造我文字的内质。
基于此,我把自己对当下社会的感受和思考,转化成了笔下的文字,它们来自于我对生活的观察,以及生命的直觉。我的文字是从我的血脉里流出来的。有痛感、有抵抗、有挣扎、有宽容,它们是我心灵的“场”和精神的“核”。我所写的是我的生活观感和生命体验。拒绝虚蹈、拒绝浮华。我希望自己的文字所传达出来的,除了美,更是力量——向下的、金属般的力量。换句话说,就是在求善、求美之前,先要求真。
我尊重散文,就像尊重生活给予我的一切。散文不是一种小摆设,更不是供人轻蔑的小玩意儿。那么,什么样的散文才是真正的散文呢?我的理解是这样的:真正的散文应该是那种形式和内容完美统一的,具有强烈的文学性,诗意,睿智,深邃,饱满,能够触及人的心灵和灵魂的文体,是具有纯正的文学品质和写作难度的文字,让人读起来质朴,亲切,牵动心灵,启迪思索。当然,这只是我个人对散文的认识。于我而言,就其中的某一项标准恐怕永远也难于达到,但我不放弃探索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