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格尔的《桃花源》遭到质疑

2014-11-07 05:33:52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年13期
关键词:腾格尔渔夫桃花源

据《中国艺术报》报道,2014年3月24日,苏州大学音乐学院张平教授发表了题为《艺术天性的护持为委弃》的文章,对我国著名歌唱艺术家腾格尔创作并演唱的MV《桃花源》提出了质疑与善意的批评,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现将该文节选转载如下:依然是那个腾格尔,依然是那个人们熟悉的撕心裂肺、呕心沥血的演唱姿态,歌唱的内容却与以往迥然不同:一个扮作渔夫的老男人闯入传说中的“桃花源”,这个“桃花源”已经不是陶渊明那个民风古朴、世道淳厚、“相命肆农耕”、“衣裳无新制”的乡村,而成了美女如云、艳歌冶舞的夜总会。老渔夫也忘记了自己的本分,一味陶醉于脂粉堆里,搔首弄姿、打情骂俏,“捕鱼”变成了“渔色”。一些网友在追发的帖子里拍案惊奇:原本是“武陵人误入桃花源”,在腾格尔这里变成“猪八戒乐闯盘丝洞”了!对于从“草原歌王”到“风月花痴”的变脸,据说腾格尔自己尚能坦然、淡定。而我颇感痛心。腾格尔是在以他多年来在中国歌坛积累的感召力做赌注,在人们的不经意间巧“赢”一把。他得到的或许是一笔丰厚的利润,失去或将要失去的是自己的艺术本色、艺术天性、艺术良知,终将失去的还有他在歌唱艺术领域那一精粹、厚重的席位。按照某些网友的说法,那是“自杀式的卖萌”。当初的腾格尔是自信的,相信自己的“艺术个性”比“市场利润”的威力更强大,甚至可以泰然面对市场的“冷遇”,护持自己的艺术真诚。可惜的是当市场“冷遇”真的到来时,这位蒙古族汉子却抵挡不住了,终于放弃了自己的艺术天性,以“贱贱的萌态”恶搞中华民族的伟大诗人陶渊明,顺应“市场营销”与“大众消费”,换来自己的“热遇”,即一般歌手梦寐以求的“轰动效应”。市场对于艺术的威压是如此之大,强悍如腾格尔者仍然不能不放弃自己的初衷,我在对他施加上述指责后,仍然对他充满同情。在他重逢“热遇”之际,我只是想提醒他以及所有拥有自己艺术天性的歌者:有为有所不为,无为而无不为。

猜你喜欢
腾格尔渔夫桃花源
走进桃花源
再造“桃花源”
现代装饰(2021年5期)2021-12-02 02:19:00
Distinguish Fritillaria cirrhosa and non-Fritillaria cirrhosa using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wood materials using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combined with feature selection
《四季桃花源》独幅版
大众文艺(2021年6期)2021-04-22 01:58:18
腾格尔, 从老炮儿到萌叔
环球人物(2020年21期)2020-11-09 07:28:52
渔夫和小猫
隐匿的桃花源
渔夫之利
金桥(2018年7期)2018-09-25 02:28:28
天皇版“渔夫”
环球时报(2009-09-16)2009-09-16 1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