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语文生态课堂的三条路径

2014-11-07 03:57葛苏杭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白塔高级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学习者文本情感

■ 葛苏杭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白塔高级中学)

语文建构生态课堂,是指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灵活运用自主、探究、合作、诵读等语文学习方式,在教师引导和帮助下,根据自己已有的语文知识、经验、能力,通过与同学、老师、文本对话,以此获取新的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探究能力的语文高效课堂。其中“探究”一词最有魅力,很多教师常常用探究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收到理想的效果。可是,调研表明:在探究的时候,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诸如:教师预设的问题,或太容易或太深奥,学生几句话就说出了答案或无话可说;教师预设的一组问题没有层次性,致使整个教学流程无内在的逻辑关系,课堂教学产生不了高潮,学生探究的兴趣不断减弱;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有价值,有的则是假问题;有的则低幼化,有的则偏怪冷,很多时候师生对这些问题不加整合,就小组讨论、个人展示,课堂很热闹,效果却不理想。

不难发现,这样的探究是无效的。而有效探究,则是学生在教师引领下,围绕学习目标,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学习内容有所领悟,有所发现,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并时有情感升腾。那么如何做到呢?下面结合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实例,谈谈语文建构生态课堂,实现有效探究的三条路径。

一、学生参与,助力教师教学设计

学生的学情是决定有效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每个学生都是完整的、鲜活的个体,有其特殊的成长经历和复杂的心理需求。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掌握和分析学生的学情和需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做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设计,才能更好地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探究活动。每次教学设计前,教师可把自己的意图告诉学生,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将其收集起来进行筛选分析,然后选2~3名学生和教师一起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中预设的问题,来源于学生,难易就比较适中,便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我教《项脊轩志》时,出了一道这样的题目:用一副对联概括文章内容。用对联形式概括内容,就是学生和老师共同备课时,学生提出来的题目。结果课堂上学生思维非常活跃,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否则,在不十分了解学生情况的背景下,教师一厢情愿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来探究,自然就会出现上文所举的那几种情况。因此,语文课堂上,学生能够有效探究,课前学生参与教师的教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二、问题预设,拓展教学内容张力

(一)依据文本思路的层次性预设问题

语文建构生态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引领学生走进文章,解读文章,把握文章核心价值的过程。“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文章的思路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进程,以及人们的思维过程在文章中的反映。这种思路表现在文字的形式上是线索,是结构;表现在内在思维上是顺序,是条理。

线索是作品中将全部题材统一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脉络。如小说的线索是情节发展的轨迹,在小说的结构中起串联作用,依靠它,可以把丰富多彩的情节链条环环相扣。分析它,有利于把握小说思路,认识人物性格,理解作品主题。如教《林黛玉进贾府》,可以设计如下问题:1.本文线索是什么?2.“总借俊眼传出来”,众人眼中的黛玉是怎样的一个人?3.贾府生活风貌、人情世故,又是借黛玉一双俊眼传出来的,由此又表现了黛玉怎样的性格特征?本文以黛玉的见闻为线索,学生明白这一关键点以后,其余问题便迎刃而解。

结构在文章中表现为段与段、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由文章内容、作者视角、艺术风格等因素决定,主要有: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结构是思路的外部形态,要善于根据文章的语言特点理清思路。如教朱自清《荷塘月色》,可以指导学生,抓住文中的“情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法消受了”。学生很快能领悟到文本的主旨。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论述类文本的基本逻辑思路,根据这样的思路去设计问题,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二)依据个体差异的层级性预设问题

学生是鲜活的不同的生命个体,教师要承认差异性,实现有差异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机会。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层面上获得成功。教苏轼《后赤壁赋》设计了这样的几个问题:1.诵读课文,找出文中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说说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2.讲讲“道士化鹤“在文中的作用;3.山水游记,贵在表现主体与客体交流,即游人心灵与山水等景物的融合,结合《赤壁赋》《后赤壁赋》有关景物具体说明。由于这几个问题分别适合不同层次学生,全班学生都能全身心探究,都能在对不同问题的探究和解答中获得成就感。

(三)循序渐进,预设一组有梯度的问题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先易后难,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由知识到能力的过程。因此,一组问题的设计要注意阶段性,进而使整个教学流程具有逻辑性。比如教《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可设计这样一组问题:1.节选小说中主要人物有哪些,生活时代是哪个时代?地点在哪儿?2.文中核心人物是哪一个?结合文本具体分析该人物形象。3.作者、译者,评论者分别对伽西莫多和群众是这样评价的:雨果认为伽西莫多是不幸的人,受苦受难的人,可怜的人;陈敬容认为伽西莫多丑陋,有多种残疾,心灵却异常高尚纯洁、淳朴、真诚、英勇、机智。钱理群认为群众情感和行为麻木,混沌,实际上是显示了一种人性残忍。结合文本,就其中一种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4.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多处运用了对比,具体有哪些?有何作用?这一组问题设计有梯度,有层次性,由浅入深,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整个教学流程,紧扣教学目标,逐层展开,逻辑性很强,随着教学进程推进,学生在探究中不时有灵感产生,整个课堂高潮迭起,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三、师生对话,提升学生思维质量

课堂上学生提出问题的质量,不管是优劣、高下还是多和少,其中有一点应值得肯定,即学生是在主动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则是学生创造潜力得以释放的萌芽。因此,师生要积极地进行对话,在对话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使之进入思维的理想状态。

(一)交给学生提问的方法

1.注意文本的节点

在《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说“刘和珍是我的学生”,而另一处为什么却说“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同一篇文章里,抒发了那么多的悲愤之情,却又说:“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这是为什么?《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周瑜是风流人物,还是豪杰?利用文本中的节点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其潜能,促使学生深入文本去思考,从而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质量。

2.注意提问的角度

同样的内容,从不同角度去问,效果常常大不一样。因此,在提问中要十分注意角度。如,教学李煜《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独自莫凭阑”中的“莫”有两解:一读入声,解为“勿”;一读去声,同“暮”,解为“黄昏”。你赞成哪一种读音,哪一种理解呢?请诵读词作,想象词境,揣摩词情,谈谈你的看法。“莫”从哪个角度去解读,要考虑词作的意境、主旨,以及作者的写作背景,学生必须对该词有全面的理解,才能自圆其说。这样就训练了学生考虑问题的周密性。

3.注意提问的深度

文本的主旨、作者的情感,一般掩藏在作者对人、事、景、物的记叙和描述中,只有步步深入,才能抓住文本的内核,提出的问题才能一语中的。课文《寒风吹彻》后面的“品读与探讨”中,有这样一道题:《寒风吹彻》表达了作者对“寒冷”的真实体验和对人生、生命的独特感悟,仔细阅读全文,思考一下这里的“寒冷”包括了哪些含义。“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的过冬。我们帮不了谁。”你同意这样的看法吗?说说你的理解。这两个问题,就反映了文本不同层面的问题,很有探究的价值。

(二)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合

教师引导学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合,这个过程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整合出看似“细枝未节”,却又牵动主干的问题,然后师生共同探究。其中整合的最重要的做法,就是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教师再参与讨论。建构主义指出:“每个学习者由于发展水平和个人的经验背景不同,对同一事物有不同方面的理解和深刻程度的差异。学习者对问题理解的差异性,在学习者的共同体中恰好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这些学习资源可以通过交流、讨论和合作,被共同体中的每一个成员所享用,从而促进学习者的建构能力的提高。”教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时,学生上黑板写出了很多问题:1.“似花还是非花”有何含义?2.“杨花”有何特点?3.“惜”在词中的含义是什么?4.词中写“落红难缀”,有什么作用?5.词人要表达什么情感?很明显,这些问题是有价值的,反映了学生对该词在不同层面上的理解,但问题很散乱,没有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于是,我向学生提出:要整合出一个“主干问题”。接下来,让学生看苏词和章词有何不同,同桌或周边同学可讨论。后来有的学生发现,苏词虚实结合,杨花与佳人为一,化“无情”之花为“有思”之人;章词只是实写杨花。再指导学生分析,上面这几个问题有何特点,同学可自由组合成组讨论。很快,不少小组发现,前三个问题都涉及杨花,可以“同类合并”。水到渠成,一位同学主动站起来说:“可以这样整合:词人借杨花要表达哪些情感?另外,第四个问题可单独作为一个问题。”该生整合的两个问题符合要求,前者是一个“主干问题”,有开放性,适合不同基础的学生去回答,而要回答准确,就必须把全词真正读懂,才能悟出词人的情感。由此我们可得出一个结论,对问题的整合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所有问题同类合并,异类保留。当然,这个“合并”不是简单的加法或减法,而是一个抽象的思维过程;是一个由详细到简略,由分到总,删繁就简的表达过程。

(三)分组讨论,将思维引向深入

建构主义认为:“每个学习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相当多的经验,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这些经验,而是要把学习者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由于每个学习者的发展水平和经验背景不同,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看待事物,即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世界上不存在惟一的理解标准,但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教李白《将进酒》,出了这么一道课后思考题:此诗为何具有震撼古今的气势和力量?请从情感、艺术手法等方面加以说明。请同学课后做好准备,下一节课分组讨论。结果效果很好,学生讲得准确、深刻、全面。即情感方面,酒话里有如汹涌波涛般的郁怒情结,而且情感跌宕起伏,悲—欢—乐—愤激—狂放;艺术手法,夸张、想象,用典;句式,七言为主,三、五言辅之,错落有致,适合情感的表达。其实,学生也是一种资源,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分组讨论、展示,学生就有灵感,撞击思维的火花,享受发现的愉悦。

以上三条路径:学生参与,助力教师教学设计;问题预设,拓展教学内容张;师生对话,提升学生思维质量。能够使语文建构生态课堂的探究有效,课堂教学效果倍增。大家不妨尝试一下。

猜你喜欢
学习者文本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