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白 芳
近年来,高校评估尤其是在2003年至2008年的第一轮教学评估中,虽然时有诟病,甚至有些人认为评估就是造假,“把原本没有的规章制度造出来,把原本没有的工作成绩编出来……”但不可否认,教学评估依然是引导高校内涵式发展、争创一流的“指挥棒”。
早在2008年6月,针对列入首轮计划的592所本科高校的评估全面结束。在充分肯定首轮本科教学评估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在我国,教学评估毕竟出现的时间还较短,还是新生事物,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或不足。当时,社会上有一种看法和意见,即认为现行的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比较单一,不利于分类指导;还有些人认为评估走过场,存在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的现象。
有高校教师吐槽说,“离评估还有一年多的时间,我们教师已经开始夜以继日地工作了,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造假,把原本没有的规章制度造出来,把原本没有的工作成绩编出来,把从未改革过的教学改革成果造出来,把从未搞过的学生座谈记录造出来,把没听过课的听课记录造出来,把没有过的教案、讲稿造出来……”这些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还严重冲击和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除了弄虚作假,铺张浪费也非个别现象。一些高校至少提前一年就进入评估准备工作,为“迎评”大拆大建、添置设备,为评估专家提供无微不至的接待服务,临走时甚至送上贵重礼品。2008年4月,教育部教学评估专家组秘书袁俏因一篇帖子《广西师范大学六位校级领导接见一位美女秘书》而引起广泛关注。原因是她本为湖南师大教务处一名普通教师,只是借调到教育部的。有网友质疑说:“一位大学教务处办公室的普通科员,由于担任了教育部评估专家组的秘书,便受到如此隆重的接待,以至于校级领导要倾巢出动来迎接,而且合影的时候居于中间的首席,连校长都要站在旁边,由此可见,评估专家组拥有至高的、不容置疑的权力,而假如所有的校领导对评估专家组的秘书,都要如此地毕恭毕敬,那么,评估专家组的专家所受待遇,可想而知。”尽管校方表示这是“重视迎评工作的一个表现”,但还是在主页上删除了那张合影照。
此外,由于评估专家主要从各校抽取的代表组成,这次你评估人家,下次就是人家评估你,所以结论基本都是“优秀”。在一些高校教师眼中,评估成了“学校领导作假、评估专家作秀”的过场戏。
迎接教学评估团 图/谢正军
国家财政部教科文司金贞淑曾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2期撰文指出,我国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学校自评具有突击性、应付性,缺乏以自评为基础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长效评估机制。第二,评估指标体系单一,不能有效实行分类指导。第三,标准设置不尽合理,尚未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国家关于高等教育的重点工作做出及时和必要的调整。第四,部分学校搞形式主义,存在找人说情打招呼、甚至弄虚作假的现象。第五,评估主体单一,社会参与不够,评估工作难以反映社会的教育价值观。第六,专家选择范围面窄,水平参差不齐,难以保证评估的质量。第七,评估中介机构发育不全,难以形成有效竞争。第八,评估理论与方法有待进一步加强。只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教育评估工作才能健康发展,才能更好地指导评估实践。
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开展高等教育评估已经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而我国从2003年至2008年的国家高等教育的评估,只是第一轮,很难要求一个第一轮仅仅有三、四年时间历史的一件事情,又是对全国那么大范围,涉及到全国这么多高校进行一次质量评估的过程,很难想象它是多么地完美,完美到了挑不出毛病,这是很难想象的。
因此,也不能把发生这些问题的账全都算在评估上面。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说,“高校本科教学评估进行5年以来,对提高教学质量还是起到了积极作用。这项制度不存在存与废的问题,关键是如何完善与改进的问题。我一直认为,许多评估政策不符合实际,也不利于真正的竞争。而且,现在的各种教育评估,尤其是学位点评估等,往往成了学校之间的公共关系竞赛。‘条件’不如‘关系’,许多学校的主要精力不是建设而是‘攻关’。”
经过首轮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强化了育人的质量意识,端正了办学的指导思想,保证了教学等各项活动能够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管理水平得到提高,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可以说,端正评估思想,明确评估目的是对过去的评估方式进行改革的先决条件。
北京大学教授、浙江师大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眭依凡认为,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的最重要目的,是促使高校坚持以学生为本、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使命的办学理念,按教育规律办学,按人才成长规律教学,按科学管理方式治校,确保教学和人才培养应有的质量。有些高校以应付评估为指导思想,评估目的不明确,评估的思想不端正,评估也因此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海口经济学院党委工作部副部长石林表示,本科教学评估对于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作用重大。能鉴定学校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还可以发挥评估指标的导向作用,引导学校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深化教学改革,推动产学合作教育深入开展;建立并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形成自我约束和监控机制;提升学校教学工作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共有7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其中有11个重要项目)、44个主要观测点,以及由学校自己申报的特色项目构成,基本涵盖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但仅有这些还不够,从首轮本科教学评估来看,特别需要关注以下问题:一是建立有差别的评估指标体系;二是定性与定量指标要有恰当比例;三是既注重物质条件建设,也要注重使用效率;四是必须注重对教学效果的评估。
在实施首轮本科教学评估的过程中,教育部先后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不断改进和完善评估工作:一方面加强了分类指导,在现行评估方案的基础上,制定了针对医药类院校、体育艺术类院校和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的补充说明,增强了评估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实施了“阳光评估”,在网站上公示学校的自评报告、整改方案和整改报告等材料,加强社会监督;此外,还改进评估方法,将原来考察评估中抽查近3年的毕业论文(设计)、试卷的做法改为只抽查近一年的,这一举措有效减轻了评估负担,受到了普遍欢迎。除了根据不同层次和类型高校的特点,制定不同的评估方案,以加强分类指导之外,教育部还准备改进和完善评估程序、评估方法与评估手段,在专家进校考察评估基础上,每年收集和发布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全方位动态监控高校教学状况,使之与定期评估相结合,促进评估工作的科学化与常态化。还要统筹实施各项评估,积极组织并不断扩大专业评估的试点范围,使评估在某一专业领域有更强的针对性,促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如,在2006年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常见问题解答》,从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学风、教学效果、办学特色等8个方面,回答了67个问题。
评估过程公开、公正,获取数据合法、客观,才能保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200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工作规范(试行)》,对评估专家组的考察评估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教育部公布专家组进校考察评估专家名单后至专家组进校考察前,专家不得接受参评学校的拜访,也不得到参评学校访问、讲学、作辅导评估工作的报告等。专家组进校一律住校属招待所(宾馆),在校内就餐。专家应遵守“两不”“两请辞”的规定(不接受参评学校宴请、不收受参评学校赠品;请辞上级领导接见,请辞参加学校举办的文艺演出等与考察评估无关的活动),以保证有充足的时间,集中精力做好评估工作。教育部设立评估专项经费,用于支付专家评审费和交通费。专家不得接受学校发放的任何形式的补贴和赠送的礼品。
第一轮评估结束期间,时任教育部评估中心主任季平说:“我们要从三个层面加强规范:第一,要规范评估组织行为,提高评估组织水平,建立公平公正选派专家的机制。二是规范参评高校的评建工作和接受评估的工作行为,保持正常教学秩序,避免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三是规范评估专家的评估行为,使专家坚持评估标准,客观公正评估。” 2009年10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对已实行5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进行修订。
在对高校本科教学质量进行第三轮评估(时间为2014年至2018年)之前,2013年12月,教育部发布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实施办法》,决定重点考察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教师和教学资源条件的保障度,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与前两轮相比,此次教学工作评估项目进行细化和调整。审核评估程序包括学校自评、专家进校考察、评估结论审议与发布等,审核评估实行信息公开制度,开展“阳光评估”,广泛接受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的监督,确保评估工作公平公正。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满意度成重点。
在同时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中,教师和教学资源条件的保障度、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将成为审核评估的重点。通知要求,审核评估实行中央和省级政府分级负责,中央部委所属院校的审核评估由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负责实施,地方所属院校的审核评估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逐步形成管办评分离的评估机制。教育部要求,审核评估专家应包括熟悉教学、管理和评估工作的教育专家,还应吸收行业、企业和社会用人部门有关专家参加,外省份专家一般不少于进校考察专家组人数的三分之一。
由于不断改进和完善评估程序,高校评估风气明显好转,认可度也大为提升。重庆科技学院、北京城市学院等学校认为,由于高教司制定了《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调研工作纪律》,评估中心加大参评学校和评估专家培训力度,重视过程管理,严格落实这些要求,使学校都能以“平常心、正常态”对待评估活动,呈现出“不劳民、不扰民、不攀比、不伤财、不虚假、不浮夸”的好风尚。在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评估中心对20所新建本科院校进行合格评估试点。根据评估中心对参评学校454份问卷调查结果统计,97%以上的人认为“合格评估方案是科学、可行和有针对性的”,96%的人认为“教学状态数据库非常重要,对教学评估有积极作用”;100%的人认为“调研专家组的工作也是规范有序的”;90%的被调查者认为“评估调研工作对学校正常工作没有影响”。
毕竟评估不是万能的,评估也有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有专家指出,一是评估专家在校考察时间有限,他们在规定的时间范围所能看到的是有限的,难以对学校予以全方位的指导。二是评估结束后,评估专家对学校、地方以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提出了很多建议。需由地方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落实的难于得到有效落实。三是评估只是一种手段,对一个学校而言,最重要的是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提高教学质量上来,真正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估工作方针。
为避免“被迫造假”“应付”等乱象,在评估前和评估过程中,许多学校坚持以“平常心、正常态”对待评估,严格按照评估指标体系,扎实开展自评自建工作,坚持将接受评估和日常教学工作有机结合,确保教学常态,不搞临时突击,不弄虚作假,不劳命伤财,不兴师动众。同时,坚持规范化管理是基础,在试卷、毕业论文、教学档案等方面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要求各二级院(系)严格执行,并通过中期教学检查、专项检查抽查相关材料,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各项材料真实、准确、规范。此外,不回避问题,不造假数据。甚至还有的新建院校主动把存在的问题向专家汇报,寻求专家的指导和帮助,虚心听取专家的意见与建议,共同探讨学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学校在评估中是否“被迫造假”,教育部的评估组织与措施很关键。经历过分类评估和多轮评估,可以逐渐使学校达到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合格评估提倡形成一种“风清气正”的评估新风尚,这不仅表现在公开透明的指标体系、公平公正的评估过程、求真务实的评估态度上,也体现在评估勤俭节约、严格评估纪律方面。
“这是由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特点决定的”,海口经济学院党委工作部副部长石林指出,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强调领导作用,要求学校各级领导班子遵循高等教育办学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落实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鼓励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强调经费投入,特别是政府和学校举办方对学校办学经费的保障;强调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形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强调对学生的指导和服务;强调产出导向,重视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师生和社会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
学校从“应付”走向认真很重要。有专家表示,尽管许多本科院校都经历了多次不同的评估,但仍然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学校本身也希望通过评建工作,使学校办学思路更清晰,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更加突出,教学条件得到改善,管理得到规范和加强。因此,学校也会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将评估过程视为专家为学校诊断把脉的过程,也是向专家取经学习的过程,虚心听取专家的意见与建议,共同探讨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寻求专家的指导与帮助,“有眼光的校领导”是不会应付和造假的。
由于尝到了评估的好处,许多高校对刚刚开展的第三轮评估表示支持并积极筹备。
近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召开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会议,在听取和讨论发展规划部与教务部共同起草的关于迎评工作的准备方案后,决定开展审核评估工作。教务部部长刘仁山表示:从2006年接受教育部的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评价,学校之后的整改及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但必须在适当时候接受教育部的审核评估。据了解,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接受教育部的审核评估,即是要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所规定的7大指标体系中的24个观测点和64个审核要素,对该校近40个处级单位(职能部门及教学管理和服务机构)、16个本科教学单位围绕人才培养所进行的各项工作进行客观评价。“因此,审核评估无疑是对我校办学情况尤其是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一次全面体检。”刘仁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