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刚
提 要:具有操作技能的教师,因为有在生产一线工作经历,能将生产一线的生产环境、生产作业流程、生产设备及生产操作,结合教材上的理论,利用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学中教给学生,使技工学校学生们在走出校门前,就能熟悉生产一线,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帮助学生就业时有优势,以后在企业一线提高操作技能水平,打好基础。
关键词:技工学校 操作技能 教师 学生 就业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b)-0150-01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社会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主。而技工学校是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培养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多功能的教育学校,是技师、高级技师的摇篮。因此,技工学校为职前教育,主要以为企业培养具有高技能的技术工人为主要目的。
1993年7月原劳动部颁布的《职?业?技?能?鉴?定?规?定》[1]中,将职业工种主要分为社会通用工种和行业特有工种两大类。社会通用工种在实验等实践教学上,虽然教学设备滞后于现代化企业的先进设备,但毕竟有相应实训的设备。行业特有工种所使用的设备,比如金属压力加工专业中的轧机、水压机等,因相对复杂精密、价格昂贵,学校不具备条件拥有。这种情况下,在行业工种的某些专业课教学中,因学校无专业设备或者生产线,无论课堂、实验课、实训课,如果只依靠一般无操作技能的教师讲解理论,而学生没有或者较少有实际的动手操作机会,将无法满足对学生的操作技能的培养。
在技工学校的实践教学中,学校开设的实验课程与生产实践相距甚远。学校通常又将教师分为理论课教师和实习教师。这样的区分,又会带来不少弊端,如而专业理论课教师,对专业实践技能不熟悉;实习教师仅仅指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导致学生理论和实践技能脱节。而技工学校的学生在专业知识上,是无法跟大学生的理论水平相比较,又因为不能满足企业对用工必须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的要求,就业形势将面临很大困难!2005年10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提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因此,国家大力发展双师型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这样的状况。
做为生产企业,通常希望招收到的新员工,能尽快熟悉生产作业流程、熟悉生产线及设备操作规程、掌握和使用生产操作技能,能尽快顶岗。本人曾在企业生产一线工作多年,接触过很多新员工。了解到,部分刚进企业的新员工,由于对生产现场、对生产流程、对设备操作等不熟悉,在工作中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如果技校学生进入企业也出现这样的状态,将严重影响技校学生的就业。
对于以上情况,我认为,教师既拥有丰富的理论教学经验,又具备丰富的实际操作技能,通过教学,弥补学生去生产现场少,接触生产设备少,影响操作技能培养的缺陷,能有效提高学生对生产现场的熟悉,进一步掌握操作技能,为今后就业时有优势,在企业工作时,不断提高操作技能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对一般教师,有实际操作技能的教师有较大优势。
1 熟悉生产现场环境
具有生产一线操作技能的教师,因为自己多年在生产现场的工作经历,熟知生产现场环境,生产线及各设备布置;熟知水、电、压缩空气、蒸汽、循环水等各能源网络,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熟知生产现场安全等知识。这些知识是在教材上找不到,但企业要求生产员工必须掌握的。具有生产一线操作技能的教师把这些知识结合教材上的内容,在教学中,展现给学生,使学生熟悉生产现场,在进入企业后,能很快地融入企业的生产活动中,结合已经掌握的操作技能,满足企业用工的要求。
2 熟悉生产流程
具有丰富一线生产操作技能的教师,非常熟悉生产流程:从生产任务的下达,到物料的交接,原辅材料的准备,各工种、岗位人员的协作,半成品、成品、待处理品及废品的处理及存放等。在教学中,结合专业课程,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结合教师自身的实际生产经验,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给学生还原一个生产现场,让学生有身有感受,使学生对一线生产流程熟悉,将来对学生就业,走进企业,做准备,这样能更快融入企业生产一线,担当相应岗位上的工作,为以后提高操作技能,都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3 熟悉生产设备
具有生产一线操作技能的教师,熟悉设备的内外部结构、原理和功能,熟悉设备参数及设备操作,教师将教材中的理论、工艺和设备相结合进行教学,让学生加深理论工艺与实际应用的联系。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熟悉设备的功能和内外部结构,了解并尽量熟悉操作步骤,为今后就业、进入企业一线,尽快顶岗、上岗打下良好的基础。
4 熟悉生产操作技能
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的教师,熟知工艺上的生产要素、生产技术参数、质量控制、异常工况的处置,包括熟知必要的生产现场安全常识和安全应急措施,有些还有操作上的窍门。并且,还需要懂得,在生产前,要根据生产任务单,了解当班的生产任务,并查看生产卡片,根据生产工艺,选择生产辅助材料。熟悉各生产要素的工艺参数值,包括:水、电、压缩空气、蒸汽、循环水等生产要素,满足工艺要求才能启动设备,开机进行生产。点动生产线各设备,检查各部位是否正常。学习这些操作技能、经验,帮助技校学生树立就业优势。
5 在未来教学发展方向上
未来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在职业教育,甚至包括高等教育中,将会普遍使用模拟仿真系统,这是个大趋势。所谓模拟防真系统,就是将实际生产场景、生产流程、设备、操作技能在电脑上模拟实现。学生通过学习与实际生产一线相同的工序流程和工艺流程,用与实际生产要求相同的工艺参数对模拟防真的设备进行控制,完成一系列的生产任务,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由于模拟系统是模拟实际生产环境下的操作,需要有实际操作经验和技能的教师,才能完成演示教学,并且学生在训练的时候,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对学生讲解操作技能及要领。这样,即使学生在没有实际接触生产一线的情况下,通过模拟防真系统,完成对生产一线的熟悉熟知和对操作技能的掌握。
由于具备以上优势,有操作技能的教师,教会学生熟悉生产环境、生产流程、生产设备,特别是学习到了一定的生产操作技能,这对技工学校的学生以后在就业时,具备竞争优势,并在企业生产一线提高操作技能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些都是一般教师所不具备的。由上述比较可见,相对一般教师,具有操作技能教师在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劳动部.劳部发[1993].134号文件.
[2] 国务院.国发[2005].35号文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