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世界读书日的读者文化活动可持续化机制构建

2014-11-05 00:31易红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机制构建可持续发展高校

关键词:读者文化活动;高校;可持续发展;机制构建

摘要:文章阐明了构建基于“世界读书日”的读者文化活动可持续化机制的重要意义,剖析了制约高校读者文化活动可持续化机制形成的相关因素,提出了高校读者文化活动持续化发展的策略,指出构建高校读者文化活动可持续化机制需要上下一心、各方合作,强化读者组织建设,建立规范的管理和引导制度,保障资源合理配置,构筑好增进读者了解、交流的互动平台和交互网络。

中图分类号:G252.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9-0013-03

作者简介:易红(1968-),湖北民族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1背景

可持续化即一种可以长久维持的过程或状态,包括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1]。“世界读书日”迄今已过18个,每年4月23日前后,几乎所有高等院校都会举行各种各样与读书相关的活动,目前,各地高校读者文化活动虽然蔚然成风、十分活跃,但大多数都是临时即兴活动,难以为继[2]。要确保高校读者文化活动长期、稳定、有序地开展,除聚集世界读书日这样一个特定时间外,更主要的是必须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机制[3],现就相关理论依据和实践思路提出一孔之见,以抛砖引玉,求教于专家和同行。

2构建读者文化活动可持续化机制的意义及条件

2.1构建读者文化活动可持续化机制的主要意义

无论是“世界读书日”的设立,还是各种围绕“世界读书日”开展的读者文化活动,对传承文明、更新知识、提高民族素质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使读者文化活动可持续发展无疑会使这一作用得以增强和延续[4],从这一特点上说,高校读者文化活动可持续化机制的构建最显著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2.1.1确保阅读推广取得实效。阅读是人接受教育、发展智力、获得知识信息的最根本途径,高校学生的文化素质、创造能力和发展潜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阅读力和阅读水平的高低。事实上,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的阅读力和阅读水平并不尽如人意,有调查[5]显示:我国当代大学生对传统纸质媒介的阅读率平均仅为55.3%、电子文献阅读率仅仅为41.6%。在现代信息社会,在高等学府的环境中,学生阅读数量不足不可能是资源匮乏、学生无书读或读不起书,主要还是有书不愿读,而增强学生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意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显然不可能通过几次浅层次的读者文化活动所能实现的,需要建立一种可持续化机制才能确保阅读推广和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并取得实效。

2.1.2有利于强化图书馆职能。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王余光教授指出:“图书馆有两大任务,一个是推动社会信息化,一个是推进社会读书。”[6]。图书馆的组成要素及存在价值决定了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读者文化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大部分基于“世界读书日”的读者文化活动都是由图书馆组织实施,但如果这些活动是阶段性、形式化的,那么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就难以建立一种长期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构建起读者文化活动可持续化的机制才能全面体现图书馆的性质、职能、方针和任务,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7]。

2.2构建读者文化活动可持续化机制的基本条件

机制的构建不可能一蹴而就,构建读者文化活动可持续化机制更不能是盲目和随意的,它需要特定的条件、环境和采取多种措施。高校构建读者文化活动可持续化机制的基本条件包括:首先,需要健全组织和培育一批忠诚的读者队伍,这支队伍不仅会经常性和长期性地使用图书馆馆藏资源,主动关心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积极参与各项读者文化活动,还要在读者组织的引导下,充分展示阅读文化的内涵,体现出活动的感召力和读者组织的凝聚力,形成促进活动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8]。其次,所开展的活动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内容、创新形式,能充分激发读者的参与兴趣和交流热情,这需要经常性加强调查研究,把握读者的需求心理,满足读者求知求快、求全求新的心理。再次,要打好基础、提供条件、营造环境、形成氛围,活动要满足每个参与者求知与欣赏的个性需要,不仅要为读书系列活动、专题展览、各类知识比赛和竞赛、观摩与讲座、专题培训等常规交互形式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还要增强海量电子文献信息库、信息共享空间与现代交互网络和其他新型交互平台[9]。3读者文化活动可持续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及面临的问题3.1组织力度差,骨干力量缺乏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基于世界读书日举行的读者文化活动都存在组织的自发性,组织者和举办者五花八门。除图书馆外,还有二级院校、学生会、各个学生团体,甚至一些出版机构和书店也以书展等形式开展了相关商业活动;参与活动的学生更是流动性大、随机性强,长期坚持、致力于推广阅读文化的骨干则凤毛麟角,致使活动难以深入持续开展。

3.2目标不明,周期过长

许多读者文化活动,即使是图书馆举办的活动都是出于跟风、流于形式,缺乏明确的指导方针和活动目标,随意性大、计划性差,一遇困难就大打折扣。此外,活动普遍存在周期过长的问题,往往是一个学期、甚至一年才举办一次活动,读者文化活动缺乏系统性、整体观和连续性,对推广阅读产生的效应非常有限。

3.3宣传不力,忽视内涵

易红:基于世界读书日的读者文化活动可持续化机制构建易红:基于世界读书日的读者文化活动可持续化机制构建由于活动本身存在随意性,对活动的宣传存在片面和简单化,有的是宣传措施不力,甚至没有采取宣传攻势;有的是只为扩大某一活动的影响力,片面追求规模和轰动效应,没有很好地体现强化阅读水平和能力培养、利用图书馆推广阅读这一内涵,导致活动准备不充分,举办层次偏低、活动无序。

3.4方式单一,缺乏创新

由于没有充分把握读者的兴趣,许多读者文化活动形式老化、互动性不强、趣味性不够、参与性弱化,如学术报告与一般上课无异,演讲和知识竞赛千篇一律,重技巧、轻内容,活动主题选择和引领利用图书馆的作用几乎失效。在信息爆炸、4G时代到来、手机阅读逐渐成为主要阅读方式的今天,计算机网上阅读和手机阅读活动反倒很少开展,活动形式单调乏味、缺少新意、不与时俱进,活动必然会丧失感召力、吸引力、影响力,长此以往,会导致读者参与组织活动的持续性下降,热情逐渐消退[10]。

4构建读者文化活动可持续化机制的策略与手段

4.1统一认识,建立规范的管理和引导制度

受其他传统校园文化活动的影响,读者文化活动、尤其是基于纪念某一特定日期的活动往往会表现出一定的临时性和随意性,这极不利于构建可持续化机制。可持续化绝不仅仅是时间和形式的延续,更需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活动目标,如培育阅读理念、丰富阅读内容,提高阅读水平、增强阅读能力,优化阅读方式、创新阅读手段等。在这一目标下,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尤其是活动的组织者和举办者必须先统一认识,有组织、有计划地分阶段展开活动,读者文化活动不仅要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更要被纳入图书馆事业的总体发展规划和纲要中去长远考虑。读者文化活动是群众性的,但绝不是自由化和娱乐化的活动,因此其活动内容应当赋予较深刻的文化内涵,活动的组织、内容、规模、方式和效果等都要以一定的制度和规章进行约束、管理和引导[11],只有组织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活动才有可能真正深入、持续坚持下去。

4.2谋求合作,营造浓烈的联动和互动氛围

可持续化机制包含了资源保障机制、宣传辐射机制、运作策划机制、开展参与机制、巩固推广机制,要达到机制统一、环境和谐、氛围浓烈,必须上下一心、各方协助、通力合作。首先,要争取学校领导在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吸引学校周边相关企业给予经费和物资上的赞助及出版发行部门提供信息资源和优质出版物的支持,为读者文化活动提供资源上的保障和支撑。其次,要调动一切宣传手段,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宣传,要充分利学校的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大造声势,不仅要强化活动前、中、后各阶段的宣传,不断形成宣传高潮,增强活动的辐射力和感召力,还要精心策划、挖掘亮点,进行多形式的深度宣传,如发布活动信息,做好舆论导向,增添阅读与知识传播方面的公益广告,组织信息检索知识讲座,增进图书馆与学生的情感等,实现活动与媒体合作共赢的局面[12]。再次,积极争取学校相关部门的配合、学生团体和其他组织的帮助。要争取学校各级团组织将阅读文化纳入整个青年文化建设的布局中,发挥其引导功效;要主动争取学生会和各学生社团通过网上论坛、QQ群、微博、手机短信、微信等信息手段,搭建全方位、多层面的交流平台,既帮助组织,又凝聚力量,形成全面整合、通力配合、协同共进的长效机制,推动读者文化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最后,上下齐心、各方响应,活动本身要坚持点面结合,把握好开、闭幕式两头;要充分调动学校老师和专家指导、协助和积极参与的热情,要协调好班级间、院系间、学校内外的关系,各个活动项目间要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形成参与面广、层次多样、时间持久、互动性强的活动态势。此外,要做好督促指导工作,做好活动的走访调研、综合评价和经验总结,为下次活动打好基础。

4.3拓展组织,实施持续的带动和发展战略

读者组织的建立和可持续化发展是构建读者文化活动可持续化机制的重要保障之一,广泛缔造高校读者组织,既可通过成员收集读者文化信息需求,做好活动信息反馈,还可以以组织为依托直接开展活动,确保各项读书活动策划的主题性、趣味性、新颖性和学术性,增强活动举办频率。拓展读者组织必须注意管理上的规范化和程序化,既要广泛动员,又不能盲目征召、管理失控,防止出现开头热、后边凉的局面[13]。在发掘和培养读者组织中的骨干和核心成员时,要精心思考、精心设计、立足长远,拓展读者组织之间的互动平台。

4.4创新手段,增强理想的活动效能和文化效应

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高校读者文化活动的基点在促进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深读书。因此,除了继续开展读者座谈会、读书演讲、阶段性书评等广泛性、整体性的阅读推广活动,加强文献信息和馆藏资源的完备性,改进图书馆服务等基础性工作外,还必须不断提高活动效能、增强文化效应,这就非常需要在活动方式和手段上不断创新。当前最迫切的是要适应时代发展,构筑好增进读者了解、交流的互动平台和交互网络。一方面,图书馆要充分利用主页、数据库和网络资源,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通过馆际合作的方式获取各种高需求的数字资源,扩大全文本数据库及电子期刊,确保读者有书可读、有资源可用;另一方面要积极开辟读者推荐专栏,推荐热门网站,通过设立网络导航栏目、设置一键查找馆藏资源与个人借阅信息、完善预约与续借服务等方式,为读者提供及时快捷周到的服务,使读者易于查询、自行互借、广泛交流[14]。要建设好新兴的掌上图书馆,适应学生利用手机进行阅读的新方式,借助于图书馆移动代理服务器(MAS),应用新型的3G技术进行知识信息传播,挖掘引用图书资源,向学生提供读者调查、新书定制、展览讲座、古籍浏览甚至是多媒体阅读服务。创新的目标既要放在提高人们对书籍、对知识的热情及激发阅读兴趣上,更要坚持博专结合,培养学生由“浅”入“深”的阅读习惯,促使读者通过阅读自我提升、自我领悟、自我创新。

5结语

读者文化活动可持续化形势所迫、意义重大,只有充分了解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心理,牢牢把握读者文化活动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紧随高校阅读文化及整体校园文化的新趋势,保障资源合理配置,不断创新活动的工作模式,提高活动的组织水平,建立规范的管理和引导制度,才能助推阅读活动制度化、常态化,为读者构建更多更好的交互平台,推进阅读文化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欣.常态化阅读推广活动机制的构建探索[J].图书与情报,2011(6):111-116.

[2]王彩云.论高校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1):26-29.

[3]刘久昌.读者工作[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1-22.

[4]王余光.图书馆与阅读推广[J].公共图书馆,2009(4):67-68.

[5]王永忠,牛淑红.浅谈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现状和保障[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11):98-99.

[6]彭小平,何琳.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问题的研究[J].图书馆,2010(3):131-132.

[7]庄雷.读者组织的可持续性探究[J].图书馆建设,2008(6):71-74.

[8]杨艳君.论高校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有效参与[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9(6):35-37.

[9]詹自强.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社会化探析[J].中国信息界,2010(4):59-61.

[10]龙军,吴丽娟,蒋文晖.构建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J].当代图书馆,2011(1):24-26,35.

[11]赵玉贞.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初探[J].图书馆界,2008(3):21-23.

[12]严向东.美国图书馆协会年会可持续发展因素探析[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2(4):90-96.

[13]陈钟彬.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研究[J].河北科技图苑,2013(3):10-12.

[14]张誉腾,唐毅.P2P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J].情报探索,2011(1):88-90.

(编校:崔萌)

猜你喜欢
机制构建可持续发展高校
风险社会治理下网络理性参与机制构建
高职院校大学生资助措施及思考
浅析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创新举措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