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虻
王建中的钢琴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完成于1973年,由同名歌曲改编而成。全曲以五声民族调式为基础,在保留原曲朴实的歌唱性句式特点和浓郁的民歌韵味的基础上,巧妙地将钢琴音域宽广、音响丰满等特点融入其中,运用倚音、琶音、颤音、八度等钢琴演奏技巧,模拟了陕北民歌演唱粗犷的韵味和民族乐器伴奏的音响效果,形象地刻画出山丹丹花争艳开放时,陕北人民喜迎红军的热闹欢腾场面,同时也反映了陕北人民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美好精神面貌。
钢琴改编曲含有两个对比的主题,两个主题出自同一首民歌,三部性结构。
引子从Ad libitum开始,前五小节用虚线标出了大致拍数,演奏者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随意处理速度、表情和演奏风格。在三度叠置的主三和弦明确调性后,小引子动机通过五声性音阶为基础的琶音以十二连音的节奏跨越四个八度富有弹性地上行,直至B徵音上二分音符的颤音,模仿了竹笛连奏、震音、倚音的音色,情绪顿挫有致。随后又以十二连音的节奏在高音区装饰性环绕,既模仿了竹笛为民歌伴奏时旋律线跌宕起伏、情绪热情奔放的音效,又惟妙惟肖地展现了陕北人民演唱信天游时豪放粗犷的性格表达和高低长短、张弛自由的声腔特征;下方声部则以分解并保持的和弦与之呼应。这个小引子动机在f商音上自由模仿一次后上板。
第一主题以ab两个对比句为基础,后乐句重复一次,形成abb三句式的乐段结构,乐句的划分与歌曲句子的划分一致,每句均落于f商音。A乐段变奏一次构成第一部分。第32小节突然转入活跃的快板,12小节的连接将音乐带入情绪激昂的中部。
中部由第二主题及三次变奏组成。第二主题的首次陈述为起、承、转、合四句式乐段;第二次陈述时增加了复起、再收两句,扩展为六句式结构;第三次陈述时将后两句再重复一次,最后的f乐句只有两小节,通过旋律的和弦化加厚音响,将音乐推向高潮;第四次陈述情绪回归,最后乐句扩展两小节,为再现部做准备。
再现部是第一部分的简单再现,结束句升高八度,配合琶音、倚音与较自由的节拍,与引子的散板相呼应。
1.引子长度的计算。尽管钢琴改编曲开始部分以散板标记,但用虚线将其分隔为长短不一的5个小节,共含有29拍。这部分可以参照Ad libitum的标记自由处理速度、节拍重音,但仍应按照作曲家标出的虚线计读为5小节。由此,引子由散板的5小节与上板的3小节组成。
2.32~43小节的音乐在绝大多数文献中被认定为中部变奏曲式的主题,但其音乐性格与后面各变奏相差甚远,音乐明显具有连接、过渡的性质。
3.中部是主题加上三次变奏的变奏曲式,主题结构是乐段。尽管四次陈述中长度变化很大,甚至在小节数和乐句数上达到倍加的效果,但显然都是以起、承、转、合的四句式乐段为基础。变奏中扩展的乐句采用重复的方式发展,而原歌曲中,音乐与歌词也同样采用了重复的方式发展,符合中国音乐中衬词、衬句的特点。
4.本曲第一部分结构性质属于乐段,与典型复三部曲式第一部分的单二部曲式或单三部曲式不一致;三声中部采用变奏曲式,这些形成了复杂化复三部曲式的结构特征。
用钢琴重现声腔、乐器的意境:除曲调保持原民歌信天游明亮、优美的风格特点外,音乐中既有对西北民歌中甩腔、断腔、平腔的声腔模仿,也有以音区变化对男女声部进行模仿,还有对竹笛清脆而富有弹性的连奏、颤音的模仿。如陕北人与相距较远的人喊话时,习惯最后一个字加重。这使陕北民歌许多长音后面都加一个短装饰音,形成以假声为主的甩腔唱法,本曲最后10小节的装饰音即可看作是对甩腔的模仿①。
别具特色的散板:首先是散板的处理与西方音乐中Rubato“要求整体上保持乐谱上所指示的基本速度,而其中各单位拍速稍有不同变化”不同。中国传统音乐的散板的非律动性、非功能性不仅破坏了节拍的重音和节奏规律,变化也更加自由。其次是整体律动的布局:散-慢-快-慢-散,与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特点相吻合。
调式的双重性:作为清乐f商调式,既与原曲的记谱法一致,线性旋律又符合民族调式五声-七声性原则,只是对定调具有重要影响的宫音在第一主题中始终欲说还休,难见踪影;但如果按照f羽调式特点演唱,旋律似乎也舒展上口,第12小节的d音在雅乐七声音阶中属于变徵音,两种调式都有小调式色彩。事实上,陕北民歌演唱时极易形成上滑音、下滑音,这导致振动频率的赫兹数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出某些音的音高,尤其是西北地区民间音乐中的“苦音”之一的fa↑更是极有特色的偏音,由此在演唱中会模糊清角与变徵音高的界限。
[1]参见柳笛.指尖上“唱响”的“信天游”—— 陕北民歌改编钢琴曲演奏特点初探[J].艺术研究.2007(1):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