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明
一、热点综述
当地时间2014年6月22日,据央视报道,正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同意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第46个项目。据了解,此次大运河申报的系列遗产分别选取了各个河段的典型河道段落和重要遗产点,共包括中国大运河河道遗产27段,以及运河水工遗存、运河附属遗存、运河相关遗产共计58处遗产,河道总长度1011公里。
此前,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为京杭大运河保护和“申遗”作出了巨大的努力。2006年之前,人们心目中的京杭大运河似乎极为普通:在山东以南,它是一条内陆货运的水路;在山东以北,它则几乎等同于“排污沟”。2006年,国务院将京杭大运河整体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底,国家文物局宣布将京杭大运河与隋唐大运河合称为中国大运河,并正式将其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名单———“申遗”使流淌了两千多年的大运河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9月23日,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的“大运河保护与研究”项目,在大连举行的国际规划师大会上获得2008年度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协会“杰出贡献奖”,是6个获奖项目中惟一的一个中国项目。
二、热点设问
(一)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有位专家提出,“申遗只是个抓手,我们的根本目标是运河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经济常识角度分析京杭大运河联合申遗的经济学意义。
分析:京杭大运河联合申遗有利于促进沿大运河周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有利于统筹区域经济发展,促进沿大运河周边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国大运河沿线的环境保护及生态平衡,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 罗哲文等58位政协委员曾提交了关于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的提案。此后,国家文物局启动了大运河保护与申报世界遗产的工作。试分析58位政协委员关于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的提案蕴含的政治学道理,并从国家职能的角度谈谈对国家文物局启动了大运河保护与申报世界遗产的工作的认识。
分析:58位政协委员关于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的提案体现了政协委员履行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国家文物局启动了大运河保护与申报世界遗产的工作体现了我国国家机关履行的文化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等职能,同时也体现了我国对外合作与交流。
2. 朱永新表示:“在缺乏硬约束的情况下,还需要尽快编制一个譬如‘大运河保护总体规划纲要之类具体而有约束力的东西,沿线城市可以用类似公约的形式签名生效。”试简要分析朱永新观点中蕴含的政治学道理。
分析:依法治国的原则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显然朱永新的观点包含了要崇尚法律的权威;反映了需要坚强对文物的立法工作,立法机关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同时,中国共产党要坚持依法执政,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公民要依法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三)文化生活角度分析
1. 试从文化作用的角度分析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对运河沿岸经济发展会带来的影响。
分析: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对经济、政治又具有反作用。优秀的、健康的文化起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起阻碍作用。京杭大运河承载着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十分重要的纪念意义。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有助于促进运河沿岸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
2. 试结合京杭大运河承载的传统文化分析文化与物质载体的关系,并简要说明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的文化意义。
分析: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可见,如果没有京杭大运河,就没有运河文化,也就没有文化的继承、发展和享用。
文化意义: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们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有利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繁荣;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有利于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民族凝聚力
(二)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为加强对大运河遗产的保护,规范大运河遗产的利用行为,文化部起草了《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在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公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十分有利于大运河遗产遗产的继承、保护和发展。
(四)哲学生活角度分析
1. 大运河作为跨地域、大体量的文化遗产,有必要寻求适当的保护与申遗模式。大运河沿线涉及省和城市众多,文化遗产数量丰富,加上多部门交叉管理,联合申遗任务较重,难度较大。试分析大运河“有必要寻求适当的保护与申遗模式”的唯物论依据。
分析: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主观符合客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大运河之所以有必要寻求适当的保护与申遗模式,在于大运河本身的特点,即大运河是跨地域、大体量的文化遗产,申遗有较大难度。
2. 上世纪50年代,在确定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时,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长城学会名誉会长罗哲文教授就主张将大运河与长城一起列为国家文保单位。但争议声传来:文物是固定的历史遗存,大运河是一条流动的河,周围又在不断变化,怎么能称为文物?于是,大运河的文物价值就在争议声中被长期搁置下来。试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谈谈对关于大运河文物价值争议的认识。endprint
分析: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客观物质世界中各种具体事物到底作出何种性质、层次、时间的形式反映则取决于人的各种主观因素,如立场不同等。对于大运河文物价值的争论反映了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大运河的文物价值产生了不同的认识,产生了对大运河是否有文物价值的争论,体现了意识相对独立性。
3. 长城为什么好保护,因为它是不可移动的,你不动它就可以了;运河保护困难很大,就是因为它是一条活的流动的河流,它流经多个省市,受多部门管理,真正管理起来,没有沿线一盘棋的观念是保护不好的。试分析材料中关于运河与长城相比,保护难度很大的唯物辩证法依据。
分析:万物莫不相异,矛盾具有特殊性,这要求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长城与大运河的区别表明了不能大运河保护不能采取与长城同样的保护措施,应针对大运河保护难度更大的特点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4. 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表示,要还一河清洁、干净、美丽的运河水,沿线的省市最好也搞一个运河行动。“从治理水环境的角度看,现在大运河申遗参与单位还有一个缺憾,应该把国家环保总局也纳入进来”,朱永新建议说。试从价值观的角度分析把国家环保总局纳入大运河申遗的合理性。
分析: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导向作用,不同的价值观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对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起促进作用,这要求我们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当前我国正确的价值取向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大运河申遗和保护不仅是大运河沿线20多个城市的责任,应当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始终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坚决反对把地方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的地方保护主义,这是违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极端狭隘的小团体主义。
5.“30多年前,这里的水可以淘米、洗菜,水清得一眼能看到掉在河底的米粒”,在扬州大运河东关古渡,56岁的附近居民王女士诉说着运河数十年来的变迁,“20年前,这里的水开始变黑变臭,我们想再也不会有过去的清水了,没想到这几年市里开始大力整治环境,运河的水又慢慢变清了”。试分析“大力整治环境”的哲学依据。
分析: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统一需要肯定自然的客观存在,并服从自然的属性与规律的结果,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双重制约,因此,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一方面,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客观条件出发,另一方面还必须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不同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6. 曾包括中国大运河沿线20余个城市的市长签署“世界运河城市可持续发展扬州宣言”,明确提出“尽一切可能,把科学合理地保护、利用运河,促进运河与城市和谐发展作为神圣使命和永恒目标”,这可以视为大运河申遗的庄严誓言。试分别分析“尽一切可能”“科学”“合理”的哲学依据。
分析:“尽一切可能”表明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科学”表明要尊重客观规律,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合理”体现了要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客观实际,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相一致。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第三中学)
责任编校 李平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