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晨
今年起,在大、中学校每年开展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将取消选测项目,同时将长跑作为必测项目。根据测试结果,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3年下降的学校,体育工作等级评定结果将“不合格”。(《新京报》)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声音1】
家长的支持是“提质”的底气
泰来县四里五中心学校 王大龙
关于“长跑必测”的话题,引发了人们的热议,支持者占主流。2014年5月30日,《南方都市报》调查结果显示:8成受访者支持每年体测,大多数教师和家长极力支持。
很多时候,学校的一些做法很难得到绝大多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这就出现了家校合作1+1≤0的结果,严重影响了教育的有效性。而“长跑必测”的刚性要求却被绝大多数家长点赞,这说明家长对孩子体质健康持续下滑和我们一样深感忧虑。有了家长们的支持,就会发挥教育“同盟军”的积极作用,定会为学校顺利、有效地开展体育锻炼活动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宁波网”曾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对孩子学习成绩、热爱劳动、身体健康、认知能力、艺术熏陶、人际交往能力等各项问题按关心程度排排队。”结果表明,家长们不约而同地把“身体健康”“道德品质”“学习成绩”列入前三位。“身体健康”压倒“学习成绩”,排第一!
看来,重视学生体质健康的问题已经深入人心,并且长跑对人体健康的有益影响已经基本得到了认可。
科学实验已经证实,长跑有助于锻炼人体的心肺功能,当肺部的氧气吸入量达到平时呼吸的8倍左右时,肺活量可以得到质的提升,如果坚持一段时间,肺活量和以前相比或可提高到更高的层次。另外,长跑对心脏的有益作用也是很明显的,心脏是人体工学的核心器官,长跑过程中血液快速流动,对血液的要求很高,才能够及时吸收氧气供给。心脏快速跳动对心肌的锻炼是很有帮助的,心肌纤维在收缩过程中可以变得更粗、更强大。
既然如此,学校应在家长的支持下,树立“重过程、轻结果”的思想,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把平时的工作做真、做实、做细。体育既然是一门科学,就要求体育教师有科学的精神,做好体育工作。学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以防止运动伤害;要认真搞好学生的体检工作,为不适宜长跑的学生安排适合的运动。
【声音2】
愿“长跑必测”能使学生早日奔跑起来
湖南省武冈市湾头镇泉塘中学 林日新
近几年来,学生学习任务重,压力大,体质弱的状况普遍,全国各级学校因害怕学生受伤或出意外,纷纷取消了长跑比赛。这种因噎废食之举曾受到媒体的普遍质疑和强烈批评,认为此举是“削足适履”,迁就学生的集体偷懒。殊不知,学校怕学生“受伤”,就会使体育项目“受伤”,学生的身体素质就会“受伤”,国民体质也就会跟着“受伤”。这样下去自然会产生一系列的恶性循环,其后果只会让学生的体质更弱、耐力更差、意志更薄弱……长此以往,只怕那顶早已丢进太平洋的“东亚病夫”的帽子,又会悄然回归国人头上——那么,人将不人,国将不国,复兴中华的中国梦又从何谈起?
“长跑必测”这一硬性规定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可能会引起一些懒惰人的反感,也会让一些过于溺爱孩子的家长心疼和纠结,但这一决定却是一种良性导向。首先,学校为了学生的升学成绩不得不重视学生的长跑锻炼,以前可以“选测”,教师自然会鼓励学生避重就轻、投机取巧。其次,可以让学生和家长重视长跑锻炼,在我们这个把升学看得十分重要的国度里,家长自然会想方设法把那些喜欢窝在家里的“小王子”“小公主”们带出门来,为孩子的体育加分。
“长跑必测”虽然会引来众多异议,但结果却是肯定的。众所周知,长跑训练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力、忍耐力、爆发力,还能够增强团体的凝聚力……这是其他许多体育运动项目无法比拟的优势。此外,长跑运动的门槛非常低,只要拥有双腿就可以参与,不像其他运动,须要一定的设备和合适的场地——但愿“长跑必测”能让学生早日奔跑起来,为学生体质加分,为学校教育增色,为中国教育添彩。
【声音3】
学生体质,不必与长跑捆绑
安徽省无为县襄安中学 朱立平
长跑可以很好地锻炼耐力,而且集体长跑也有利于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培养团队精神。然而,长跑并非拯救学生体质的唯一良方,如果仅仅把长跑与体质健康监测捆绑起来,显然是不合理的。
首先,长跑耗时多,对耐力的要求比较高,而且长跑与其他许多运动项目比较起来也显得比较单调,要学生一年四季坚持长跑难度较大。相反,跳绳、武术、乒乓球、羽毛球,甚至比较传统的斗鸡、踢毽子等体育运动都不像长跑那样枯燥无味。学生大多能在这些体育运动中找到自己喜欢的项目,运动效果一定会比长跑要好。
其次,单一选择长跑,场地的问题也不好解决。如果每天组织学生大规模地在操场上练习长跑,人口密集度太高,会造成人为的空气污染,长期这样做,会对学生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如果组织学生到校外公路边长跑又给管理增加难度,安全方面也不好把握。而跳绳、武术、乒乓球、羽毛球、斗鸡、踢毽子等体育项目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分成小组,利用校园的边边角角去进行锻炼,运动场地问题比较容易解决。
即使像武术、健身操、韵律操这样的运动,也既能搞成大型的体育活动,可以分散训练,它们也比长跑更加受学生喜欢,而且运动效果也不错。
比较合理的做法是,把长跑与其他体育运动结合起来,而不是用长跑限制其他的体育运动。而且,各地、各校应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合理地规划学生的锻炼方式、锻炼时间,安排好学生的学习和锻炼问题。完全没有必要强制性地搞一刀切式的长跑运动。
总之,长跑虽然是运动的基础,但学生体质下降与参加长跑与否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大多数学生的体质下降与长期不运动是有关的,并不能说是没参加长跑造成的。因此,没有必要把长跑与学生的体质健康监测捆绑起来。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从实际出发,制定更加合理的体育考核方案,而不能不顾实际地搞一刀切式的长跑考核制度。endprint
【声音4】
学生体质测试,长跑不是唯一
安徽省芜湖县第二中学 范德洲
将长跑定为大、中学生每年体质健康测试的“必修课”,这也是事出有因的。在发生了一些因为长跑而导致的突发事故之后,许多学校直接将长跑取消,更有甚者,连体育课也不敢开设。这样小心翼翼的结果只能是,学生的身体素质越来越令人担忧。
“两会”期间,新华网报道,在近几年世界男性平均身高排名中,韩国排第18位,日本排第29位;中国排第32位,1.697米。7岁到17岁的中国男孩平均身高比日本同龄男孩矮2.54厘米。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将长跑纳入体质健康测试,也算是应急之举了,当然,也只是应急之举。
新成立的青少年健康评价上海研究基地负责人、华东师大体育学院教授季浏表示,以往的测试可能存在一些方法上的问题。“评价体质的指标是多种多样的,但过去的一些测试存在着指标不全面的问题,还有的测试偏重于跑、跳、投等项目,这样得出的数据有些并不完全反映体质状况,甚至只反映运动能力”。
评价学生体质不能只测“跑得快不快”。能跑动,确实能测评体能,但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却无法得到科学全面地测评。我们一直强调与时俱进,那么,体育锻炼时,也应该融入时代因素,才能深得学生的喜爱。教育中的“亲其师,信其道”的原理,同样也适用于身体锻炼。这方面,许多学校都为我们作出了成功的示范。《解放日报》曾报道,上海浦东新区康城学校推行“大体育”教育,通过对坐、站、走等日常姿态的要求与引导,提振学生的精神状态。经过站军姿、排队、行进操练等“养成训练”,很多新生从懒散无序变得行动利落、举止得体,眼睛也开始变得炯炯有神。而重庆巫山县笃坪小学的课间活动则是大跳迈克尔·杰克逊的热舞,得到学生的“狂热追捧”,也被网民誉为“最潮课间操”。
由此可见,相比于单调的长跑,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地开展体育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当然,如果整个社会能够为校园开展体育活动创设良好的环境,那么,越来越多的学校自然也就会越来越乐意开展各类体育锻炼活动。如此,孩子们体质下滑的趋势,才能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思考】
“一群人”走得远
“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实现中国梦的大事情。然而,学生体质健康却连续30年持续下降,近三年有所改善,但总的趋势是下滑的。
中国可能成为一个拥有因运动不足而引发的非传染性疾病患者最多的国家。2010年的调研显示,中国7-22岁青少年肥胖率城市男女分别为13.3%和5.6%,超重率分别为14.8%和9.9%,达到流行病的程度。一个庞大的青少年肥胖群体的存在,无疑对国民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青少年意外伤害持续增加。统计显示,中国青少年儿童死亡原因有1/4是意外伤害,并且,意外伤害以每年8%的比例增加。与国外相比,中国青少年的一些普通意外事故原因是自身反应迟钝、抗击力差、耐受力低。
中国的“男子汉”将越来越少。生理学研究证实,如果男孩子的肌肉成分太低、脂肪成分太高,会引起男性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激素分泌减少,从而影响其生殖系统的发育,轻度的危害是发育迟缓,严重的危害则是影响其将来的生育能力。
这些问题,不得不让我们为民族的未来担忧。近日,教育部向各省区市教育主管部门印发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3个文件,同时即将公布新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这些文件的出台,预示着国家为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而“重拳”出击。然而,现实的问题是,若想以“长跑必测”为突破点而达到提高学生体质的目的,应着力解决三个瓶颈问题。
一、解决师资问题,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效度。据调查,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队伍编制总体超编100多万,但其中体育教师却缺编30多万。体育师资严重短缺,无疑会严重影响学生科学锻炼身体。因此一要增强体育学科的吸引力,采用评职晋级等优先考虑的方式,让具有体育特质的教师或已经转教其他学科的体育教师担任体育课教师;二要吸引体育特岗教师从事体育教育工作,或积极开展体育农村支教工作,以缓解师资压力;三是可以借鉴湖南省的做法,将体育教师由“学校人”变为“中心学校人”,即中心学校负责体育教师的管理与考核工作,并按照课表分别到各分校上课,以改善体育师资不足的窘境。
二、呼唤建立校园体育法,走依法提质的道路。建立一整套的校园体育法规,包括上好体育课,保证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加强体育教师的培养和配备;加大学校体育投入,落实体育场地设施;建立健全学校体育评价机制等。还要建立健全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责任法规,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责任追究法规,进一步明晰事故责任,为事故的责任认定提供依据。国家积极倡导学生入保险,能化解一些因体育伤害而带来的医疗纠纷,但是,如果遇到学生重大伤害或难缠的家长,这点钱也显得捉襟见肘,相关人员更是身心俱疲,于是就有了“宁愿让学生坐死,也不能跑死”的说法和做法。因此,建议国家要加大学生保险和政府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来“化解”一般的体育责任事故,这样可以避免学校投入过多的资金、牵扯过多的精力,还可以帮助“弱者”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学校不能唱“独角戏”,应打好“组合拳”。一个人跑得快;一群人走得远。学校若想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短时间可能会奏效,但是若想全面地长久地提高,还须家庭、社会、政府部门的通力合作。学校要把这一工作提到重要日程上来,接地气地创新活动方式,并与校长的聘任挂钩;通过引导式培训,让家长知道健康比分数更重要,从而更加关注并教育学生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社会要开放学生锻炼场地,发展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
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任重而道远。这个路途需要联动机制,方能以“长跑必测”为切入点,突破瓶颈,从而达到持续提质的目的。
下期互动话题:同理心,您会用吗?
同理心是指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和位置上,客观地理解当事人的心理感受,且把这种理解传达给当事人的一种沟通交流方式。
沟通是教师从教必备的素质之一,而运用同理心更是助力教师成长的利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同一个问题,不同教师去沟通,其结果却大相径庭,究其原因,是否会运用同理心是重要的一点。
E-mail:51213148@qq.com
编辑/王一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