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璇
〔关键词〕 预设;生成;和谐;统一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9—0077—01
一、“预设”是精彩课堂生成的基石
“预设”是指教师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原则,应用系统的方法,在把握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等实际状况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确定恰当的教学起点和终点,将教学过程诸要素有序、优化安排,为课堂教学做准备的一个动态过程。新课标课堂教学预设应注意学生的知识经验与学习状态,重点是精心设计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得到尊重,展现和发展的活动内容与活动的方式。一般情况下,预设的内容有:1.教学目标的预设,包括教学对象(学生)分析、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分析和制定教学目标,以及预定作业目标;2.教学策略的预设,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式预设、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教学媒体(教学用具)预设;3.教学评价的预设,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越是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么,他讲述就越是情感鲜明,学生听课花在抠教科书上的时间就越少。”新课程语文标准要求教师“用教材教”,即在仔细分析学生状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最终拥有者,这就是所谓的“研究型备课”,对课程的二次开发。例如,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所选刘禹锡的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我在预设时把白居易的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也设计在其中。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冬,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后也回归洛阳的白居易相遇,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四句,为刘禹锡长期被贬的不幸遭遇鸣不平。刘禹锡回忆往事,感慨万端,作《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答谢白居易,因此才有他诗中“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的诗句。这样的预设,不仅点明酬赠的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激,也是和友人共勉,而且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预设是备课环节中的主要内容。教学预设的表现形式是教案,它直接反映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教学预设应注意以下要求:1.创设情境,形成探究的氛围,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合作学习中来;2.选好突破口,设计有新意;3.突出发散思维,注重个体的感受和体会,进行创造性学习;4.以学生的学习和学生的发展为本位,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
二、生成是在预设的轨道上产生活力
新课标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建构焕发活力的有效课堂教学,重心是学生的“学”,其特点是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有效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指向学生自身内在的本体世界,使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有效生成是教学在预设的轨道中运行,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产生的结果是对预定教学目标的一种补充、修正、完善、升华。
我认为,课堂生成的动因首先与教学的对象有关。杜威曾这样写道:“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将是重心转移,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移到太阳一样的革命。”由此可见,学生不同于机器,他们是一个个充满情感,富于想象,极具个性的生命体,他们的学习是随机生成的。其次与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有关。课堂教学既是预设的课堂,更重要的又是生成的课堂。我在教学《音乐巨人贝多芬》时,有这样一句描写:“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我预设的问题是:“从头发的描写中,看出了贝多芬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当这样的问题提出后,同学们异口同声,“他懒惰”、“他不讲卫生”等出乎意料的回答。所以说,教学自然是动态发展的过程,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的课堂中,就会产生一些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情况。
那么,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生成?第一,要处理好“放”和“收”的关系。课堂教学必须要求教师开放,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发挥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做到有放有收,有自由有纪律,有个性有共性。第二,要借助学生的表现欲,因势利导。学生的表现欲是积极向上的体现,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激励学生,努力营造竞争的学习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地展现自己。
编辑:刘於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