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生花 邹国辉
摘要:该文从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录像的摄制技巧出发,分析其重要性,讨论了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录像的拍摄原则、前期准备工作、教学录像制作流程及发展方向,并结合本校情况,详细介绍了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录像的拍摄方案。
关键词:精品资源共享课;景别;后期编辑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28-6745-03
2012年2月15日,教育部正式发布教高函[2012]2号文件,批准组织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等多个项目同时启动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正式在全国启动建设。现在高等院校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和申报工作都非常重视,竞争可想而知。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时要求在网上传课程全程的现场教学录像,每部教学录像的时间长度不少于45分钟。教学录像要反映教师的风范、实际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摄制课堂教学录像不仅是一个较为专业的技术过程,需要专门的人员和专业的设备、各方面的大力支持。还需要任课教师的积极投入和配合。
本文根据九江学院不同学科申报校级、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课堂教学录像的摄制实践,主要介绍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录像的拍摄原则、前期准备工作、教学录像制作流程及发展方向。
1 教学录像的拍摄原则
我校教学录像的现场录像根据教学实际需求,目前有两种录像方式,即传统录制方式及多媒体教室录制方式,笔者认为录制教学录像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教学录像要以不干扰课堂正常教学过程为前提。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教师授课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在教师上课的过程中,设备、工作人员及拍摄过程都不应该干扰到课堂教学。摄像机机位的摆放,要照顾到光线、取景及教学场所的格局,根据需要可以在现场加几盏演播室三基色专用的灯进行给环境、教师、学生补光。所以在教学录像之前,工作人员应了解教学环境和熟悉教学内容,布置合理的摄像机位,与任课教师进行充分沟通,以便了解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2) 摄像师懂得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摄像师最好是教育技术的专业人员或具有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背景的摄像师。在工作中,不仅能够熟练操作摄录编设备,精通摄像和编辑理论,还要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否则难以制作出令人满意的课堂教学录像。在摄录方面,摄像人员注意不要从影视艺术的角度去进行场面调度,过多地运用影视艺术的表现手法去拍摄,从而忽视了教学情境的创设,忽视了教育教学的效果,不清楚什么时候的师生互动是有价值的,不清楚主辅机位拍摄的最佳时机;摄影师要有编辑意识,当老师强调重点的时候应给教学内容特写的镜头,当老师在多媒体教室演示PPT课件时,知道什么时候给PPT的画面,不跟随教师讲解的教学内容从影视艺术的角度拍摄课堂教学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达不到教学的效果。
3)选多机位进行摄录。在多机位系统中,最少有三个摄像机,2个固定机位主要拍摄主讲教师的全景、中景及特写等;1个固定辅机位置作为主机补充,如师生互动时捕捉细节表现、学生听课画面等。
2 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录像的前期准备
1) 提前与任课老师交流。拍摄前与任课老师的沟通很重要,可以让教师办理好相关的手续,确定拍摄的时间与地点,也让摄像人员了解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便安排好机位和录制时对镜头画面的把握。在开始摄录前要与任课老师进行协商,用手势进行配合开始与结束讲课;在教师的着装方面给予指导性的建议,比如教师穿的衣服要与拍摄背景不能太相似、最好不要穿条纹的,以免反光等,教室的灯光一般以白炽灯为主,衣服颜色避免跟周围环境颜色混淆在一起。了解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环节,切换好现场的画面和声音。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强调不偏废传统教学手段, 强调教师的手势语言、形体语言,教师制作的课件文字与背景有对比,字体大小要合适等力求简明扼要、提纲挈领、言简意赅,选用合适的多媒体形式来表现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沟通是告知他们在摄录这节课当中,将手机调成静音或关掉,以免中间出现铃声破坏录制效果;其次就是不要擅自起身离开教室,以免破坏画面;再次就是上课要有精神状态,不能有低头、打瞌睡等现象,对教师的提问要积极回答,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2) 录制设备的准备与调试。认真检查摄像机、录音设备的状况。我校教学录像采用的摄像机是Panasonic AVCCAM AG-HMC83MC高清摄像机。此数字高清摄录一体机采用3CMOS感光元件,并配合AVCHD格式支持高达24Mbps的码流,完成对全高清1920x1080i、1920x1720p及标清信号的记录;奥威亚便攜式录播系统可以在主机上输入三路高清摄像机信号及VGA获取计算机视频信号,进行现场选择编辑点,使镜头切换自然、顺畅并实时录制;在声音的采集上,用SOUNDTOP 调音台EPM8与无线领夹麦的配合,既能保证音频效果,也使画面的效果更加清爽。在正式开始录制之前,所有摄像机、奥威亚全高清录播系统、多媒体电脑及无线麦等调试好,准备好电源等,保证录制过程的流畅性。
3) 拍摄准备。拍摄准备主要包括机位的选择,光线效果、景别及运动镜头的应用等。由于学校录制教学资源共享课的专业多、校区多、授课地点也多,比如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室外等,我校在主校区专门建了多媒体教室用来拍摄教学资源共享课。以图1中多媒体教室机位布置方式为例来确定摄像机的位置,固定在教室中后方的2台机位为主机位,1台全景连续不间断地记录整节课的教学过程;1台拍摄教师的中、近景;活动机位在左前方,拍摄教师的侧面、师生互动及学生听课镜头。
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录像不是艺术片,也不是广告片,不应该频繁地运用运动镜头,但在引导学生观察板书、教师的动作表情、学生回答问题以及实验现象等情况下可用推镜头突出人物形象或教学环节;在表现学生专心做实验时,可以从学生专注的眼神,然后慢慢拉开至学生的近景,它表现了空间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具有无可置疑的真实性和可信性。在实际拍摄中,我们还是以大量运用固定镜头为宜,最后还需注意镜头的平、稳、准、匀等基本要求,该文不再赘述。
3 教学录像制作流程
根据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录像的需要,结合我校教学录像制作的实际,流程图总结如下(如图2) ,将其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 前期准备阶段。包括前期与任课老师的沟通、录制设备的准备与调试、拍摄准备。充分研究教案,掌握课堂教学的进程,把握课堂全局,为摄制好每堂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2) 现场录制阶段。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选择传统录制方式与多媒体教室录制方式。
多媒体教室录制方式相对来说要更轻松一些, 线路、机位、奥威亚便携式录播系统录播系统等都已安装调试好的,只要提前与老师沟通好教学环节,老师讲完课,录像即可制作完成,但是传统录制方式由于是要到实验室、普通教室等的场所去,环境相对来说要差一些,而且都是几个机位的拍摄都是需要后期来剪辑,所以在这里笔者有一个经验就是除了固定机位全程录制外,活动机位也是全程录制,在后期编辑的阶段利用软件中的多机位来剪辑,这样将活动机位中不需要的镜头用固定机位的镜头来代替,会使办事效率大大提高。
3) 后期编辑阶段。
在完成现场录制之后,对于教学录像中一些有瑕疵的镜头,后期用Eduis、Premiere等非线性编辑软件进行后期编辑,每节的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录像是某一节甚至某一章教学内容的教学全过程记录,它必须是真实客观的,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用于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评比才有意义,因此我们本着这样的理念来进行后期剪辑。
①尽管前期准备工作都做到位,但由于是长达40-45分钟的课堂录像,在拍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一般教师在面对摄像机镜头时,会出现心理紧张,缺乏临场感和缺少镜前训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讲课过程将那些繁琐、拖沓、重复的内容加以精简,这些画面在不违背科学性和教学性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技术与艺术的手段对这部分素材进行适当的剪辑加工。
②教学过程编辑完成后,应该加上片头及字幕,片头一般在5秒的动态背景上叠加字幕即可,力求简单朴素,字幕信息包括申报学校、授课内容、主讲教师及职称等基本信息,片尾一般有5秒的淡出就可以。
4) 生成流媒体
我校在满足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的基础上,根据申报要求视频压缩采用H.264(MPEG-4 Part10:profile=main, level=3.0)编码方式,码流率256 Kbps以上,帧率不低于25 fps,分辨率不低于720×576(4:3) 或1024×576(16:9) ,采用MP4格式。音频的采样频率不低于44.1 kHz、量化位数大于8位,码率128 Kbps, MP3格式。
5) 发布或刻盘
做好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录像的网上维护,及时发布上传,保证链接的正确性,可以保障精品资源共享课在资源网上的共享以及信息的更新。教学录像制作完成后同时对每位任课老师刻录教学录像的数据光盘。
4 展望
国家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微课及翻转课堂等都需要进行教学录像的制作,这对教学录像的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作为拍摄人员应在课前熟悉该堂课的内容、教学过程、重难点等,有条件的話应当提前进行观摩,这样在实际录制教学录像课堂的各个环节上作出预判,以便进行最佳机位、焦距的调整。课堂教学录像的后期剪辑工作将那些繁琐、拖沓、重复的内容加以精简,对一些同一动作的内容(如学生活动、分组讨论等)通过镜头的转换来删除中间不必要的过程,使整片达到规定的长度。
参考文献:
[1] 王智勇,鲜力东.浅淡非线性编辑系统在我院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制作中的应用[J].职业圈,2007(18).
[2] 谭祥志.精品课程制作的几点想法[J].天津职业学院联合学报,2009(11).
[3] 邓守城,蒋华权.简论精品课程教学录像的制作[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3).
[4] 李宪武.两种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制作方式比较[J].现代教育技术,2009(9).
[5] 赵强,王国珍.探求高校精品课程教学录像的摄制思路[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