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怎样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扩大学生音乐欣赏的范围,更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中,才是音乐教师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标;音乐;教学
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基础理念是:(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2)以兴趣爱好为核心。(3)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4)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5)提倡学科综合,理解多元文化。
然而,农村中学在音乐教学时远远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有着各个方面的差距:
一、音乐教师缺乏
农村学校缺教师,特别缺少“小三门”教师,已经是全国普遍性的问题。比如我所在的乡镇,总共只有三名专职音乐教师,镇中心校有两名教师,我则在下属的一所九年制学校,全乡镇很多学校是没有专职音乐教师的。每年县教育局都有教师招编考试,但因为各种原因,农村留不住教师,特别是艺体教师,即便来了过段时间也会走的。
二、农村中学的学生情况
农村中学普遍还是重视学生的成绩,为中考、高考做准备,学生的课业负担还是很重的,所以学生都很想开音乐课,这样他们就可以通过音乐课进行休息,真正喜欢音乐而想上音乐课的学生很少。农村的学生对于音乐的了解较之城市里的学生差距就更大了,他们对于音乐的概念还仅仅停留在网络歌曲上。因为环境原因,孩子们根本不接触正规音乐学习,从小没有上过音乐课,家里的大人也没有对孩子培养音乐的意愿,所以他们只能通过大人听的网络歌曲来进行欣赏。比如,我所在的学校唱歌不跑调的学生用一只手就能数过来。
三、学校的音乐器材有限
在高考机制下的中国,应试教育依然是重头戏,学校仍是以文化课为重,音乐课的地位不言而喻,因此,音乐器材、音乐教室等硬件设施都是达不到标准的。而城市里音乐课所必需的硬件设施农村中学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在上述条件下,如何实施音乐新课标,就是我想要讨论的问题:
(一)应先解决专职音乐教师的配置
各个中心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想出一系列既能方便教师又能方便学校的方法,争取每个学校都能开设音乐课,学生都可以有音乐课上。
(二)如何解决学生的问题
面对学生喜欢音乐课而不是因为喜欢音乐的问题,我们教师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真正走进音乐、喜欢音乐课才是最主要的问题。我认为,应该用学生喜欢的、了解的东西去吸引学生,从而把音乐课上得有声有色。比如,新班教材八年级上册,欣赏课《猫》的片段《Memory》,我考虑到农村的孩子对于“音乐剧”“百老汇”都没有了解,所以我以周杰伦自导自演的歌舞片《天台爱情》中的片段来作为导入,学生很快就理解了音乐剧的概念,对于那节课的教学还是很有帮助的。
对于音乐素养远远不及城市孩子的农村孩子来说,音乐对于他们是新鲜的,该怎样掌握音准、节奏,什么是乐理等等,都是他们从没有接触的知识。我记得,有一次在班里上欣赏课,学生听完了音乐作品后说了一句“等了半天也没人唱,这是什么啊?”我们这些农村中学的音乐教师所面对的学生就是这样的,一点也不夸张,所以在歌唱教学中,不能以新课标规定的对城市学生的要求来要求我们的学生,这就体现了“以兴趣爱好为核心”来因材施教。
(三)音乐器材缺乏的问题
农村学校缺器材是每科都面临的问题,我们音乐教师就应该发挥自己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身边有的物品自制乐器。我曾经了解很多幼儿园的教师会利用孩子喝过的小饮料瓶,装上豆子或沙子,再封口,就变身成小沙锤了。我们农村教师就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带领学生一起制造小乐器,用到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学习节奏,在演奏课中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鼓励学生进行创编节奏等等。
在平时的教学中,农村教师应该多多利用多媒体资源。现在网络村村通,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去寻找你想了解的知识,对于知识面狭窄的农村学生,我们应该多搜集一些资料,尤其是影音资料,给学生直观的冲击,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书本里那“遥远”的知识。比如,新版教材八年级下册,歌唱课《我和你》,学生对于2008年的奥运会记忆很模糊,当时他们才上幼儿园,加上农村里的大人对于奥运会也不是那么关心,所以学生对于北京奥运会的了解基本为0。在这种情况下,我找来了当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的片段,特别是刘欢和莎拉·布莱曼演唱《我和你》的那一段,播放给学生看,学生对于这首歌曲的背景、欣赏,直接就完成了,对于接下来的学唱,也容易了不少。
四、教学方法的改进方面
老旧的音乐教学方法是科班音乐学院的方法,老师讲、学生听,现在的教学理念是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参与到课堂当中。所以,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关注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锻炼学生合作与协调能力,才是现在的音乐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课堂上可以唱、奏、舞相结合,给学生多元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从各个侧面都可以感受、感知我们的音乐。比如,教师可以在歌唱教学中,安排小组练习并设计舞蹈,或组织伴奏,最后每组推荐几名学生上台表演并进行比赛,教师则在学生中进行引导。这样做就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师生一起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只有亲身体验才能真正地学会歌曲。
总而言之,农村音乐教育现状的改变,音乐发展水平的提高,音乐教师任重道远,要坚持不懈;当然也需要音乐教师、教研人员和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庭共同配合,相信只要我们与时俱进,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育人为本,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农村音乐教育也将是教育百花园里的一朵盛开的鲜花。
参考文献:
[1]金亚文.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7.
[2]唐玉玲.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师素质培养[J].吉林教育,2006(12).
作者简介:周伟娜,女,1982年7月出生,本科,就职于安徽省阜南县赵集镇大聂九年制学校,研究方向:初中音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