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明
编者按: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受地理环境、教育教学质量低下与教育布局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地区出现了部分生源少、规模小的学校及教学点,造成校舍闲置、课程难以开齐开足、城镇学校班额过大等问题,影响了教育的均衡发展。如何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省一些地区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人口迁徙流动,农村适龄儿童入学人数骤减,农村学校办学规模急剧萎缩,‘小规模、‘小班额现象日益突出。乡村里交通不便,财力有限,完全撤并这些小学校推行寄宿制小学显然不现实,对此,我们在今年春季学期,通过充分调研论证、认真分析校情和学情,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带动、多措并举、特色办学的工作思路,在党原、红河两个乡镇开展了‘联校走教、‘片区管理试点,在挖掘学校办学潜力和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上下功夫。实践证明我们的思路是正确的。”
日前,记者在泾川县采访,该县教育局局长赵晓春这样说道。那么泾川县的小规模学校办学情况到底如何?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试点“联校走教”,促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
“同学们,用可乐瓶制作酒杯其实很简单,下面大家先想想如何做,然后老师跟大家一块做……”在泾川县党原乡陈坳小学记者看到,来自该乡高丰小学的美术教师赵红霞正在指导陈坳小学的学生进行手工制作,只见学生们兴致勃勃地相互讨论,个个跃跃欲试。
“我每天早上在本校上课,下午轮流到三所小学开展‘走教,虽然累,但将自己的专业所长发挥到最需要的地方,很值!况且,教育办还每天发放18元的交通补助,且在职称晋升、评优选模等方面优先考虑,很开心!”赵红霞说。
陈坳小学负责同志告诉记者,学校是一所四年制小学,有4个教学班、30名学生、5名教师,多年来,学校一直存在着“依靠录音机学唱歌,看录像学美术”、艺术课教学质量低的问题,今年乡上开展“联校走教”,学校与高丰小学结成发展联合体,高丰小学的两名音乐、美术专业教师到学校走教,原来寂静的校园内响起了嘹亮的歌声,可爱的孩子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走教的老师很专业,能跳能唱,能写能画,我们愿意跟着她们学、配合她们做,共同参与美术兴趣活动,她们在增强学生兴趣爱好、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我们的专业发展。”“新老师的课很有趣,充满了激情,充满了欢乐,我们喜欢学。”陈坳小学师生高兴地说。
据党原乡教育办主任张涛介绍,党原乡教育办下辖的16所小学中,100人以下的小规模学校达7所,这些学校普遍专业师资匮乏、经费总量不足、课程难以开齐、学科教学质量过低,制约了全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我们针对全乡地处北部塬区、交通较为便利、师资相对雄厚、设施设备充足的实际,实行了‘联校走教试点,在全乡选派7名音体美专业教师组成走教队伍,采取‘联校与帮扶相捆绑,走教和帮教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小规模学校音体美教师配备不足的问题,使原来薄弱的专业课程逐渐成为这些学校的特色课程。经过实践,我们探索出了‘一走三联四保障的‘联校走教发展模式。”张涛说。
“以往我们这些小学校的老师虽然只带十几个学生,但要教五六门课程,除了教自己会的,也要教自己不会的,普遍力不从心。实施‘走教试点之后,原来开不齐开不足的课程开齐开足了,音体美课让学生学得快乐、‘来劲,学校老师也减轻了负担。”谈到走教,该乡徐家小学的教师这样说道。
实施“片区管理”,提升小规模学校办学水平
“今天,片区的活动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我要在新课改工作中出点子、想办法,让学生喜欢我的课。”在泾川县红河乡,记者有幸参加了该乡的片区教研活动,一位刚刚参加了活动的青年教师如此告诉记者。
泾川县红河乡地形狭长,山川交错,道路崎岖,交通不便,教育办所辖的7所小学中有2所为四年制小学、5所为不足20人的教学点,办学条件落后,师资配备困难,管理不规范,发展不平衡。
为解决这些学校存在的突出问题,该乡积极探索实践了“六个统一”片区管理的模式,把辖区7所小学按照学校分布、地理地形特点划分为上片区、下片区2个片区,片区学校实行“管理同步、资源共享、捆绑发展”,并确定一所师资相对较强的四年制学校为中心校,片区内的小学或教学点改编为中心校的延伸教学班,实行“六个统一”管理,即统一教学计划,中心校对片区内学校的班级教学计划实行统一安排;统一教学活动,片区内开展的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等大型教学活动学生统一参加;统一校本培训,统一组织开展以“同题会课”为主要形式的联片教研活动,片区教师全员参与,帮助弱校弱科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能力;统一业务指导,将每周星期二定为“课改开放日”,由县教育局教研室或者乡教育办选派骨干教师开展“送教下校”活动,片区教师共同观摩高效课堂,参与课改、体验课改;统一考核评比,对片区内学校管理、教学质量等各类考核以中心校为主,实行捆绑考核;统一资金使用,片区内学校经费统一管理,统一使用。
“‘六个统一管理模式,对于解决小规模学校办学中存在的课程开设难、教师负担重、教学质量低、办学水平差、经费效益低等诸多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泾川县教育局副局长康君这样说道。
除了促进小规模学校形成办学特色、走内涵发展之路之外,泾川县还针对小规模学校在办学条件方面的投入不足和历史欠账,以及师资配备不足而形成的硬件、软件薄弱等问题,积极启动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试点,确定重点实施红河乡龙王桥小学等44所薄弱学校的标准化改造工程,并努力做到“四个优先”,在基建项目改造、经费投入、教育装备配备及城乡师资交流任教方面向薄弱学校倾斜。
“尽管我们在推进小规模学校规范办学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是距离上级要求和群众期待还有较大差距,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采访结束之际,赵晓春谦虚地对记者说,“今后,我们将认真研究分析,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努力在扩大联校走教的学科覆盖、完善片区教师动态管理配备、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和标准化学校建设方面积极创新、大胆尝试,努力取得更大的成绩和进步,全力促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