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品味哈尔滨的人文建筑艺术

2014-11-03 22:27越声
小演奏家 2014年7期
关键词:永嘉民歌哈尔滨

越声

奢侈的中央大街

哈尔滨的中央大街是条步行街,始建于1898年,现已成为哈尔滨的标志,也是亚洲最长的步行街。漫步在中央大街,脚下成立已七年的县民协聚集了两百多名民间文艺骨干和爱好者,他们中年纪最大的已近九旬,最小的方才二十出头,然而,在这两百多人中会唱永嘉民歌的很少。参加当天应山村演出的是大多已是爷爷奶奶辈的人,但他们大多都不会唱永嘉民歌,好在凭借较好的文艺功底,加上永嘉民歌通俗易学,稍加练习,倒也表演得有模有样。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永嘉县着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工作。其中,永嘉民歌的整编工作主要由当时在县文化部门工作的谷尚宝负责。由全县各乡上报,再上报市里,最后出现在记者眼前的是薄薄一本已经泛黄的《温州地区民歌选(选录)》及其复印本,选集的封面书名还是用钢笔手写上去的,书中内容皆为油印。这本小册共收录了二十来首永嘉、泰顺、乐清、洞头、瑞安等温州地区的民歌,其中永嘉民歌有七首。老谷说,他手头收录的永嘉民歌总共不过十余首,而他收藏的这本温州民歌选集很可能已经是“孤本”。

另据目前永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主要负责人之一汪凌霄介绍,大量以活体形式流传的永嘉民歌已在历史中消亡,虽然收集了一批以文字形式记载的民歌(具体数量不详),但会演唱民歌的人已很少,能完整将整首民歌唱下来的更是凤毛麟角。

而另一方面,珍视民间艺术的人正在试图改善这种情况。2009年,谷尚宝在其编写的昆剧剧本《永嘉太守谢灵运》(后修改成永嘉乱弹)第四场“移情山水”中,将描述楠溪江风光的民歌穿插其中,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近些年,永嘉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也在为挖掘和继承包括永嘉民歌在内的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不少尝试,包括对传统民歌进行再创作、下乡巡回演出、开展培训学习等。

该协会主席陈久道从2005年以来坚持进行永嘉民歌创作,在他自编的名为《我美丽的家乡楠溪江》一书中,还收录了诸多永嘉民歌,由他“再造”的永嘉民歌融入了更多时代和地方元素,曾多次荣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中国音乐家协会颁发的金奖,据说这些民歌还分别指定国内的知名音乐家进行了演唱。

在陈久道看来,永嘉民歌是非常具有保护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宣传楠溪江的一块活招牌,他唱起了自己改编的《撞歌》加以论证:“扭宕(意为哪里)山水清悠悠(哎)?扭宕山水藏山头(哎)?扭宕山水白漂漂(哎)?扭宕山水做好酒(哎)?楠溪江山水清悠悠(哎)。石桅岩山水藏山头。白水漈山水白漂漂(哎)。石介下山水做好酒(哦)。”

据悉,接下来,永嘉县民协要将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县旅游经济发展相结合,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活动载体。

链接

永嘉民歌大致可归为如下几类。

撞歌:从前村民们在山间劳作时为增添乐趣,互相之间打趣谩骂,语言较为粗俗。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不太文明的民歌逐渐遭到淘汰。

对歌:二人或多人之间的斗唱、陪唱或对唱,如上文提及的《撞歌》就是一首对歌。

山歌:顾名思义,山民在山间演唱,有独唱和多人对唱形式。

船歌:以前交通落后,楠溪生意人要将货物运到温州都需由楠溪江水路通过,江面上常见一排排舴艋船队,船老大们会唱着自编的歌来驱赶路途疲劳。还有一种说法是,从温州到楠溪江的蚱蜢船队途经沙头地带时,船老大看到在滩边洗衣的年轻姑娘,故意唱歌打趣示好,姑娘随之很有风度地对歌回应。

秧歌、打夯歌:农民插秧、打夯时唱的歌曲,铿锵有力的节奏激发出劳动者的劳动热情,同时通过协调劳动节奏,促进劳动效率的提升。

美食

生煎包、窝窝头、雪蛤酒酿山鸡蛋、紫苏香鱼干、楠溪江香鱼、田鱼干、盐卤豆腐、本地羊肉、笋干等。

踏迹寻音

旅游大抵分为人文旅游和山水旅游,而我恰恰偏重人文旅游,原因多种多样,或是职业原因,或是年龄原因。

对于做音乐传媒的我而言,“音乐是流动的建筑。”这句19世纪音乐理论家、作曲家豪普德曼道出的艺术家对音乐艺术与建筑艺术的理解是从小便知的。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音乐虽然在时间流动中不停演奏着,但它的内部有着严谨的结构和形式美,音乐和建筑的和谐都来源于一定的数量比例关系。

80年代有一首很著名的歌《太阳岛上》:“松花江水波连波,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歌因城而生辉,城因歌而飞扬,谁都知道我说的就是哈尔滨。

有文字描述:“哈尔滨的冬天是一个五彩的童话,她的夏天是一首绿色的抒情诗, 她的名字和一条江、一个岛联系在一起——江是松花江,岛是太阳岛。”

除此之外,打小我还知道哈尔滨是中国西洋音乐的发源地,某种程度上比上海还要早,当然,更令我向往的是索菲亚教堂,还有那冬天晶莹剔透和夏天的风和日丽。

我一向喜欢反其道而行之,逃离世博会的拥挤和上海的炎热,趁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举办之际,买了一张机票便飞到了避暑胜地、文明古城的哈尔滨。

一下飞机,27摄氏度的哈尔滨格外凉爽,徜徉在艺术的海洋,这座城市仿佛变得更加秀美出众,优雅别致。如果说上海是万国建筑博览会的话,那么哈尔滨可以说是俄罗斯建筑艺术展示会,到处洋溢着俄罗斯建筑的奇异色彩。

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哈尔滨的城市建筑别具风韵,蜚声中外,不仅有林林总总的欧式建筑,也有传统的中国古典建筑,近年来又耸立起若干现代建筑,使这座城市呈现出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查阅资料后得知,当年中东铁路开通后不久,大批欧洲移民陆续来到哈尔滨,将各自国家和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建筑艺术带到了这里,因而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上也兼容了各种风格:既有典型俄罗斯风格的华丽大教堂,装饰华丽、木质结构的俄式风情私人住宅、别墅,又有如铁路管理局、秋林公司等当时西方流行的折中主义建筑。街道两侧的大型建筑比邻争辉,精巧的木屋别墅掩映于绿荫之中,形成了雄伟壮观的景观,难怪哈尔滨被誉为“东方小巴黎”。endprint

猜你喜欢
永嘉民歌哈尔滨
永嘉2019·4·24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产前尿动力学改变及其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及尿失禁相关性研究
畲族民歌:《朋友,请你喝杯酒》
静听花开
“深入浅出”,以题载法
刘派
哈尔滨冰雪之旅
穿花衣 唱民歌
倘若,爱在哈尔滨
莫文蔚:民歌也可以很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