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声音”漫议

2014-11-03 12:29彭根发
小演奏家 2014年8期
关键词:好声音器乐声乐

彭根发

近期,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节目引发观众关注,并赢得广泛好评。然而,由于导师、评委个体审美趣味、审美标准的不同,对“好声音”的评定也不尽相同,这倒引起笔者对其内涵及标准进行探索的兴趣。

我心目中的好声音应具备哪些标准呢?我想大概包含以下内容:

人类声乐、器乐表演中的好声音应是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人体(由人体或由人体操作乐器发声)发出的有内涵、有意味、有准确音高和节奏、有迷人音质、自然通畅、有个性、有感染力的声音。这自然超出了作为电视节目“好声音”的标准,而涉及音乐表演艺术(声乐、器乐)的普遍性标准,这也是本文漫议“好声音”的本意。

好声音具有审美性。它是人类审美需要、审美活动的产物。于丹在一次讲演中讲道,山坡上长满了青草和野花,这在人类看来是一幅多么美的自然画卷,而对于牛羊而言,这些只不过是用于饱餐的饲料罢了。人类是需要自我实现的高级动物,在这一层面就包含审美方面的精神需求,人们需要通过歌唱、演奏抒发情感,愉悦身心,更需要好的声音、美的声音酣畅淋漓地释放情怀,获得审美享受。人类声乐表演、器乐表演的历史,也正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不懈追求好声音、实现美好音乐表达的历史。

好声音具有时代性。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标准,在孔老夫子的时代,老人家“闻韶乐三日不知肉味”,可见他对韶乐的痴迷,而在另一方面又主张“放郑声,远佞人”,视郑声为商纣之乐,为靡靡之音、亡国之音。实际上,郑声是春秋时期在各诸侯国兴起的民间音乐的总称。若依孔老夫子对“好声音”的标准,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各民族原生态民歌都将消失殆尽。文化大革命时期,一切抒情歌曲、优秀民歌尽在荡涤之列,改革开放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茉莉花》《乡恋》回响在神州大地。由此可见,时代的审美标准对“好声音”的取舍。

好声音与人的身体动作有着直接的关系。声乐是以人的身体器官作为发声体进行歌唱实践的艺术,器乐则是人通过手、口在大脑的指挥下进行演奏的艺术。音乐表演艺术离不开身心一体的人体,演唱或演奏时的姿势、身体的放松和舒适感、力的运用、呼吸的控制等,都直接影响到演唱或演奏的质量,影响到声音的好坏。因此,身体美学的出场对好声音塑造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

人类在自我实现的社会实践中需要丰富的精神生活,需要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让我们培养一对好耳朵去聆听、去创造好声音,在美的声音中歌颂中国梦。

猜你喜欢
好声音器乐声乐
声乐技巧与声乐表演的相关性分析
“意”在器乐演奏中的作用分析
新媒体视角下的中国民族器乐文化传播
浅析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台媒关注“好声音”李代沫吸毒被抓
大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