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课堂的互动教学可以训练学生的自主探究和逻辑思考才能,因此把互动教育应用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可以使教学变得事半功倍。
关键词:自主学习;自信心;小组学习
初中教师在课堂上融入生动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就会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中心,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以此来增加学生对数学解题的自信心和对知识点的掌握能力。
一、提高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学生也要对课堂知识有所反馈,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课堂学习过程。所以,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要适当地进行课堂提问、数字游戏等活动来活跃课堂气氛,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
例如,在学习整式的乘法规律时,学生很容易搞混an·am和(an)m的运算规则,教师可以在教授学生运算规律之后,在多媒体课件上显示出这类的题目,让学生进行抢答的活动。当教师显示出一题,学生就可以快速运算后举手说出答案,算得又快又准的学生可以得到小奖品。如题目是33×32,正确的运算方式是等于33+2,也就是3的5次方,而错误的算法得出的答案是3的6次方。通过抢答环节,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短暂的时间内集中思考、锻炼思维。更重要的是,经过抢答时的做题,巩固了学生对整式乘法运算的知识,加深了学生记忆,以后再遇到这种题型就会自然地想起解题的方法。
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由于初中数学存在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解题思维和逻辑能力,不少学生在面对难题的时候就会产生烦躁、逃避的消极学习态度。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加以引导,调节数学题的难度,确保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再层层递进地增加题目的难度。例如,在做三角函数应用题之前,教师要帮助学生再巩固一遍三角函数的运算方法,并要求学生自己写出表格,填上数值。加深记忆之后再做题,就会减少学生对难题的畏惧感,增加他们做题的自信心。
三、锻炼学习的合作思维
在数学课堂上,最好的提高效率方法就是对学生进行分组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分组,最好按座位来形成学习小组以便交流和讨论。形成学习小组后,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把一些问题都交给小组讨论完成。
例如,在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题方法之后,教师可以出几道练习题,如x2-9x-136=0、x2+28x+171=0给学生训练,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解答题目,如何分工合作由小组自己讨论决定,每个小组的组长要把解答过程统一写在组长的作业本上。解答完毕并在本子上做好的小组就可以举手告诉教师以便教师进行成果的验收。对于解答得又快又好的小组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奖励,而对于遇到解题问题的小组,教师就要加以指导,检查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纠正思维方式。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带动小组成员提高解题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达到共同进步的
效果。
通过课堂的合作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收获交流学习的乐趣,还可以意识到自己思维方式和解题方法的不足之处。教师也可以通过对学生的指导和互动加强对学生逻辑思考能力的训练和考验。
初中数学课堂的互动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课堂变得轻松有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让学生自觉地融合课堂,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在课外也能和同学进行交流和学习。
参考文献:
[1]鲁文霞.新课程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0.
[2]刘彩红.中学数学课堂评价标准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2.
[3]孙月梅.基于案例分析的初中数学复习课问题研究[D]. 首都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马玉兰,女,1984年4月出生,大学,就职学校:宁夏中卫市海原县李旺中学,研究方向:中学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