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朵
声名的长夜
陈列在那里
(自有它得体的归宿),
而不多费口舌自辩其由来;
应确信公正的评判
不会来自生前
——生前只是质素的堆积——
并远避公众。肉体陨殁,
啊,人的必死性,正是
诗抹掉光阴的积尘
显露其绝对品质的中间一环。
你必须认清这一点,
声名闭塞于无中生有的创作之中。
就是那个人
朋友的朋友从缅甸归来,
他已是翡翠专家,他的成功
无可验证,由他做东的
这顿十二人共享的奢华晚餐来言明。
大伙从他那儿取经。
他并不谈论关于翡翠的一切。
只是点明自己已是一位佛教徒。
他引导在座诸人回忆青春,
“青春最宝贵,青春的友谊最纯,
那时我们的罪孽轻微……”
人人附和他,纷纷举杯,一饮而尽。
烟雾缭绕之际,我中途离席,
去银杏树下透气。
而我的朋友比划不停,
正在玻璃窗另一面,指着外面说:
“就是那个人,
他认为世上只有一个诗神。”
赵氏孤儿
禁渔期开始了。
但他们夫妇罔顾禁令,偷偷下河,
放网、收网、晾网,
每天傍晚在岸边定点兜售渔利。
他们尚未感受到禁令的效力。
这只是一张纸,吓死胆小的。
情到深处,二人会辩解他们有权
践踏这不切实际的法规。
“这个规定有点蠢,他们不知
这几个月的鱼最为肥美。”
即使他们不捉,也会流入下游
——越过禁令去了另一个王国——
成为另一群捕鱼爱好者的美味。
“你们爱吃、敢买,我们就敢做。”
禁令的言下之意,不正是沉淀利益,
以便少数人坐收渔翁之利吗?
“更何况,他们对这条河的认识
远不及我们。”他们很可能出错。
河面被搅动带来浓烈的鱼腥味,
这一点危情,他们置之不顾。
一种现实的压抑得到了释放。
一种释放倒映出现实的压抑。
昨晚至今,噩耗弥漫整条河岸。
为了抢救女人失手掉落的渔网,
男人陷进了水草丰盛的、
他们熟知的、唯一的深坑,
命丧黄泉。而他的女人不会游泳,
只能注视挣扎中的恶的漩涡,
并最终丧失理智,一跃而入。
两条人命无声地教育着围观者,
禁令的尊严也由此侥幸维持。
犊子的哭泣淹没他们如干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