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我国教育发展的现状有一个基本判断,即不能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能适应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现实确实如此:大学千校一面,创新人才难冒头,应用技能型人才匮乏,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等社会现象,折射的实际是高等教育的系统性失衡和功能性失调。要解决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两个不适应”问题,就必须对高等教育的体系结构进行“大手术”。而改革创新高等职业教育,正是这样一个“手术”的“切口”。职业教育一边连着经济与产业,为社会提供劳动力资源;一边连着老百姓的生活,为广大的青年奠定未来就业的基础。然而,在目前的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地位不高,规模过小,质量欠佳,上下左右不贯通,与社会的关联度低,既不能与产业需求很好地对接,也不能很好地与青年人发展需求对接,造成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梗阻。因而,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地位,扩大高等职业教育规模,改善高等职业教育品质,理顺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普通教育的关系,有利于改变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面貌。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正在转型,产业更新换代加快,对应用性高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而高等教育学龄人口的相对减少,接受高等教育的可选择性增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市场化要素的增加,社会人力资源的流动加速,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性的加强、竞争压力加大,这些都是促进改革的现实条件。按照改革的顶层设计,未来的职业教育是一个开放、多元、多层、多样的系统,高等职业教育可以有专科、本科层次的,也可以有硕士、博士层次的;可以在专门高校中实施,也可以在普通高校中实施;普通高等教育中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中也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可以构架立交桥。所以,不论哪类高校,都可以争取获得改革的红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