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战略行动选择的创业投资双边道德风险防范契约研究

2014-11-03 06:46殷林森
软科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契约谈判

摘要:以选择替换创业管理团队还是维持管理团队的战略行为,作为分析创业投资双方围绕企业持续发展和企业控制权转移的关键,从结合战略行为选择和契约设计的视角,分析该战略行为选择框架下,不同战略行为的契约分配效果及相应的激励效果,从而设计相应的契约,防范创业投资过程中的双边道德风险。

关键词:双边道德风险;战略行动;契约;谈判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4)10-0043-04

1引言

2010年以来,阿里巴巴集团马云管理团队与雅虎集团围绕阿里巴巴公司的控制权争夺,在业界一度传得沸沸扬扬。阿里巴巴与雅虎的控制权争夺,焦点是雅虎集团是否利用控股权的优势,重新聘请职业经理人团队替换马云管理团队,还是在利益分配方面进行契约的优化,以进一步激励马云管理团队的努力。

事实上,关于替换管理团队还是继续维持现有管理团队的战略行动选择,是创业投资过程中创业企业与创业投资公司经常面临的一个困境。基于个人收益最优的“经济人”假设,创业企业家会利用实际控制企业的优势,采取以利于自己为最终目的的宗旨,可能会采取牺牲创业投资公司利益的行为。典型的方式即:当创业企业家拥有控制权时,创业企业家不管企业发展好坏,倾向于采取继续由其维持经营而不愿意被职业经理人替换,以确保控制权带来的私人收益,从而“套牢”创业投资家的道德风险[1,2]。

本文最主要的创新是:采取在创业投资双方合作过程中,引入战略行为选择,从动态的视角探讨不同战略选择的契约设计与优化。这是一种思路的转变。

4结语

契约工具的选择与安排是解决创业投资双边道德风险问题的重要手段。创业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的自然状态作为一个重要的不可确定因素,对创业投资双方的努力行为选择以及战略行动选择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在企业发展状态变化过程中,选择继续维持企业发展还是用职业经理人替换创业企业家,是创业投资发展过程中经常碰到的困境。利用这一战略行动选择,对于激励甚至约束创业投资双方的努力行为,是当前依靠契约设计来激励双方努力外的另一个重要的制度安排[4,5]。

将战略行动选择与契约工具结合起来,通过相机控制激励来调节或调整双方的收益分配,以此间接调动双方的努力程度,减缓或部分消除双边道德风险,是一种更为现实且可行的思路。

参考文献:

[1]Gebhard and Schmidt. Financing A Portfolio of Projects[J]. Journal of Finance, 2010, 78 (1) :1-54.

[2]Cornelli F, Yosha O. Stage Financing and the Role of Convertible Securities.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J]. 2003,70(1):1-32.

[3]朱立龙.政府-企业间质量监管博弈分析[J].软科学,2013, 27(1):47-49.

[4]殷林森.考虑私人收益的创业投资双边道德风险研究[J].软科学,2010, 24(3):127-131.

[5]殷林森.双边道德风险、股权契约安排、相机谈判契约[J].管理评论,2010, 22(8):10-29.

(责任编辑:冉春红)

摘要:以选择替换创业管理团队还是维持管理团队的战略行为,作为分析创业投资双方围绕企业持续发展和企业控制权转移的关键,从结合战略行为选择和契约设计的视角,分析该战略行为选择框架下,不同战略行为的契约分配效果及相应的激励效果,从而设计相应的契约,防范创业投资过程中的双边道德风险。

关键词:双边道德风险;战略行动;契约;谈判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4)10-0043-04

1引言

2010年以来,阿里巴巴集团马云管理团队与雅虎集团围绕阿里巴巴公司的控制权争夺,在业界一度传得沸沸扬扬。阿里巴巴与雅虎的控制权争夺,焦点是雅虎集团是否利用控股权的优势,重新聘请职业经理人团队替换马云管理团队,还是在利益分配方面进行契约的优化,以进一步激励马云管理团队的努力。

事实上,关于替换管理团队还是继续维持现有管理团队的战略行动选择,是创业投资过程中创业企业与创业投资公司经常面临的一个困境。基于个人收益最优的“经济人”假设,创业企业家会利用实际控制企业的优势,采取以利于自己为最终目的的宗旨,可能会采取牺牲创业投资公司利益的行为。典型的方式即:当创业企业家拥有控制权时,创业企业家不管企业发展好坏,倾向于采取继续由其维持经营而不愿意被职业经理人替换,以确保控制权带来的私人收益,从而“套牢”创业投资家的道德风险[1,2]。

本文最主要的创新是:采取在创业投资双方合作过程中,引入战略行为选择,从动态的视角探讨不同战略选择的契约设计与优化。这是一种思路的转变。

4结语

契约工具的选择与安排是解决创业投资双边道德风险问题的重要手段。创业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的自然状态作为一个重要的不可确定因素,对创业投资双方的努力行为选择以及战略行动选择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在企业发展状态变化过程中,选择继续维持企业发展还是用职业经理人替换创业企业家,是创业投资发展过程中经常碰到的困境。利用这一战略行动选择,对于激励甚至约束创业投资双方的努力行为,是当前依靠契约设计来激励双方努力外的另一个重要的制度安排[4,5]。

将战略行动选择与契约工具结合起来,通过相机控制激励来调节或调整双方的收益分配,以此间接调动双方的努力程度,减缓或部分消除双边道德风险,是一种更为现实且可行的思路。

参考文献:

[1]Gebhard and Schmidt. Financing A Portfolio of Projects[J]. Journal of Finance, 2010, 78 (1) :1-54.

[2]Cornelli F, Yosha O. Stage Financing and the Role of Convertible Securities.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J]. 2003,70(1):1-32.

[3]朱立龙.政府-企业间质量监管博弈分析[J].软科学,2013, 27(1):47-49.

[4]殷林森.考虑私人收益的创业投资双边道德风险研究[J].软科学,2010, 24(3):127-131.

[5]殷林森.双边道德风险、股权契约安排、相机谈判契约[J].管理评论,2010, 22(8):10-29.

(责任编辑:冉春红)

摘要:以选择替换创业管理团队还是维持管理团队的战略行为,作为分析创业投资双方围绕企业持续发展和企业控制权转移的关键,从结合战略行为选择和契约设计的视角,分析该战略行为选择框架下,不同战略行为的契约分配效果及相应的激励效果,从而设计相应的契约,防范创业投资过程中的双边道德风险。

关键词:双边道德风险;战略行动;契约;谈判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4)10-0043-04

1引言

2010年以来,阿里巴巴集团马云管理团队与雅虎集团围绕阿里巴巴公司的控制权争夺,在业界一度传得沸沸扬扬。阿里巴巴与雅虎的控制权争夺,焦点是雅虎集团是否利用控股权的优势,重新聘请职业经理人团队替换马云管理团队,还是在利益分配方面进行契约的优化,以进一步激励马云管理团队的努力。

事实上,关于替换管理团队还是继续维持现有管理团队的战略行动选择,是创业投资过程中创业企业与创业投资公司经常面临的一个困境。基于个人收益最优的“经济人”假设,创业企业家会利用实际控制企业的优势,采取以利于自己为最终目的的宗旨,可能会采取牺牲创业投资公司利益的行为。典型的方式即:当创业企业家拥有控制权时,创业企业家不管企业发展好坏,倾向于采取继续由其维持经营而不愿意被职业经理人替换,以确保控制权带来的私人收益,从而“套牢”创业投资家的道德风险[1,2]。

本文最主要的创新是:采取在创业投资双方合作过程中,引入战略行为选择,从动态的视角探讨不同战略选择的契约设计与优化。这是一种思路的转变。

4结语

契约工具的选择与安排是解决创业投资双边道德风险问题的重要手段。创业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的自然状态作为一个重要的不可确定因素,对创业投资双方的努力行为选择以及战略行动选择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在企业发展状态变化过程中,选择继续维持企业发展还是用职业经理人替换创业企业家,是创业投资发展过程中经常碰到的困境。利用这一战略行动选择,对于激励甚至约束创业投资双方的努力行为,是当前依靠契约设计来激励双方努力外的另一个重要的制度安排[4,5]。

将战略行动选择与契约工具结合起来,通过相机控制激励来调节或调整双方的收益分配,以此间接调动双方的努力程度,减缓或部分消除双边道德风险,是一种更为现实且可行的思路。

参考文献:

[1]Gebhard and Schmidt. Financing A Portfolio of Projects[J]. Journal of Finance, 2010, 78 (1) :1-54.

[2]Cornelli F, Yosha O. Stage Financing and the Role of Convertible Securities.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J]. 2003,70(1):1-32.

[3]朱立龙.政府-企业间质量监管博弈分析[J].软科学,2013, 27(1):47-49.

[4]殷林森.考虑私人收益的创业投资双边道德风险研究[J].软科学,2010, 24(3):127-131.

[5]殷林森.双边道德风险、股权契约安排、相机谈判契约[J].管理评论,2010, 22(8):10-29.

(责任编辑:冉春红)

猜你喜欢
契约谈判
俄乌第五轮谈判
哲理漫画
《绝地谈判》
如何培养学生的现代契约精神
第十三轮中美投资协定谈判在北京举行
契约精神在国企成长未央
群体认同调节下的心理契约破坏对员工满意度的影响
卖地的契约
传统中国不乏契约精神
对“债权契约”概念的逻辑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