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梅玲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积累了很多经验,“‘十一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的投入超过100亿。”①评选了1000多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建立了一大批国家级实训基地。然而,我国技能型人才缺口依然很大,市场供需状况依旧不平衡,尤其是很多IT类企业抱怨找不到合适的员工,学生抱怨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据麦可思调查报告显示,近几届毕业半年的毕业生中,只有近六成的学生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不足三成的IT类学生从事对口工作。上述情况都是由于学生就业能力欠缺造成的,对IT类学生就业能力进行分析,构建IT类学生就业能力模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生源数量和质量的下降,职业教育被称为“低层次教育”和“断头教育”,在如此艰难的生存条件下,高职院校培养能得到企业认可的学生显得尤为紧迫。
就业能力的概念最早是1909年由Beveridge(贝弗里奇,英国经济学家)首先提出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业能力问题的研究一直是欧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一个焦点,就业能力的内涵得到不断的深化,从资格型就业能力到绩效型就业能力,再到当代构建型就业能力拓展,“就业能力是一系列的技能、理解力和个体特质的组合。”②目前,我国逐渐重视对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如黄敬宝、朱新秤和沈建红等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要素(基础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个人素质能力和实践能力),就业能力模型构建和培养对策进行了一系列探索。笔者认为就业能力的探索应该关注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核心能力)两个方面,也即本文所提到的纵纬度能力与横纬度能力。
本人采用了经验总结法、问卷调查法、因子分析法,针对IT类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结合麦可思调查数据和一些专家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首先通过网络途径收集相关调研报告及学术论文,对高职就业能力因素进行分析筛选,尤其关注了麦可思公司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分析及专家意见,形成了包含学习能力、压力承受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等20项侧重于“就业力”的问卷调查。其次,通过E-mail方式和实地走访方式,对不同规模IT企业工作人员和IT专业毕业学生进行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调查。
向多家IT企业(包括软件公司、网络公司、电子信息类企业),不同岗位负责人(包括人力资源部、软件开发人员、网络管理员)和IT类毕业生(不同专业不同届毕业生,从事专业相关的和不相关的毕业生)发放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50份,回收47份,有效问卷45份,通过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期望、毕业生对用人单位及工作的体验两个角度,了解学生各项就业能力的重要程度,并形成具体数据。
对调查数据进行收集、汇总、分类与归纳后发现,就业能力由两大部分组成,即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核心能力)。调查数据显示,这两类能力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相互交叉联系,因此笔者把这两类能力称为“纵纬度能力”和“横纬度能力”。另外,调查数据还表明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和学生的就业标准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一是择业态度的差异,企业不认可大多数学生及学校推崇的“先就业后择业”观念,企业更看重员工的忠诚度。二是就业要素的差异,学校和学生看重专业技能、专业成绩和社会经历,企业更看重学生的综合能力、潜力和品德。三是择业立足点的差异,学生认为在企业中立足要依靠自身的才智,而企业更喜欢德才兼备的人才。
1.冰山模型。IT行业充满竞争与合作,裂变与整合,创新与颠覆,学生进入IT企业并能长久地在这个行业工作是专业能力和职业综合素养的体现,两者缺一不可。学校要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内涵,以胜任力为根本取向,利用冰山模型构建就业能力模型。胜任力最早由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 Mc⁃Clelland)提出,目的是有效区分“好员工”与“差员工”,从什么类型的员工能够取得卓越绩效的角度,对人的素质特征进行描述和分类。麦克利兰把人的胜任力描述为一座在海上漂移的冰山,并将其分为1/8表面的“水面以上部分”和7/8深藏的“水面以下部分”,这就是著名的冰山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冰山模型
根据冰山模型,基于胜任力的就业能力模型主要包括纵纬度能力要素和横纬度能力要素(如图2所示),纵纬度能力要素就是冰山模型水面上的部分,表示员工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横纬度能力要素是水面下的部分,表示员工的综合素质,只有纵横交错,专业能力与职业综合能力兼顾才是企业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图2 就业能力模型
2.纵维度能力要素。纵纬度能力是指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是企业聘用学生的首要标准。第一,想在IT企业工作的学生首先要有一技之长,这是立足的基础,“技”可以是计算机通用能力,软件、硬件、网络等职业特定能力和跨行业能力。第二,学生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外,还要掌握行业通用能力,否则就很难满足IT单位的需求,IT行业通用能力包括计算机基本操作、OFFICE办公软件使用、计算机网络基本使用等。第三,学生还要有职业特定能力,不同专业应具备的职业岗位能力不同,如网络技术专业学生应具有的职业特定能力包括组网能力、建网能力、管网能力和用网能力。第四,专业并不代表职业,“无边界职业生涯占据主流,要求就业者能够在不同岗位、专业、职能、角色和组织间流动。”③跨专业跨行业的就业现象屡见不鲜。
3.横维度能力要素。我国常用学生的应试分数来代表学生的能力,但一些高分学生存在能力欠缺、心理脆弱、态度自我等问题。在对IT及相关企业的调查中发现,企业管理者普遍认为学生是可塑的,因此他们更加看重专业能力之外的“软能力”,包括应聘者的职业素养、职业精神和职业潜力,如诚实自信、责任心、沟通交流、团队合作、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执行力等,这些也正是促成就业成功的核心能力(关键能力),也就是横纬度能力。核心能力强的表现即胜任力强,在一定程度上,核心能力在就业能力中比专业能力更重要,是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所以,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把核心能力(关键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
IT行业门槛高、变化快,所以员工的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被许多企业认为是最重要的两种能力。针对IT类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不仅要关注就业岗位的纵纬度能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应重视岗位成长、重新选择和获取新岗位所需的横纬度能力。由于横纬度能力与纵纬度能力间的交错关系,横纬度能力又是核心能力,它们是在具体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能力,是完成任务过程中的执行能力,因此,就业能力的培养应该是过程性、全程性的动态过程。考虑到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特性,笔者架构了基于就业能力的三层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如图3所示),把高职IT专业教育的三年时间分成三个阶段,促成学生在不同阶段开展自我与专业的认知、专业基础素质训练、职业能力训练等,实现全方位提高就业能力。
图3 “基于就业能力”的IT专业三层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该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以下观念:
1.就业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就业能力的形成需要长期积累,其培养应贯穿于三年的学习中,并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第一阶段(一年级)的认识实习,安排职业规划和核心能力课程,开展专业认识讲座、企业认识实践或生产性实习,提供创业社团或虚拟企业等,学生在这个阶段可完成对自我的认识和对专业、行业的认识,清晰自己的就业意向。第二阶段(二年级),注重专业能力(重点是行业通用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IT业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要求,学生在这个阶段要注重专业能力的学习和积累,可参加企业的岗前培训、职业技能训练和认证,以丰富自己阅历,并提高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等横纬度能力。第三阶段(三年级),职业特定能力、跨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的培养,主要通过综合实践、企业实习等途径提升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同时针对目标岗位进行求职准备,最终实现成功择业。
2.开展就业指导是提升就业能力的基础。“就业迷茫”是当今高职学生的普遍现象,他们对自己适合做什么、能做什么都很迷茫。科学的职业指导是成功就业的关键,就业指导要帮助学生对自我能力及岗位要求有清晰明确的认识,要通过就业指导实现学生由被动就业转变为主动就业。
3.重视工学结合是提升就业能力的关键。企业不认可毕业生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工作经历、角色转换慢、适应期漫长,工学结合从某种程度上能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工学结合,在三个阶段中开展不同层次的工学结合实践活动,第一阶段开展松散型工学结合,第二阶段安排紧密型工学结合,第三阶段安排融合型工学结合。让每一位学生在毕业前至少在企业参加过一个实际项目的设计或体验,实现学校与用人企业的无缝对接,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和顺利就业铺设宽广通畅的道路。
4.养成良好职业素养是提升就业能力的根本。职业素养包含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IT行业良好的职业素养包含诚信敬业、善于学习、肯于钻研、勇于创新等精神,这不是一朝一夕造就的事,所以学校要在平时多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总之,高职院校IT类专业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艰巨而又复杂的工程,不但要对就业能力构成要素进行分析,了解培养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还要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业保持紧密的联系,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注释]
①潘光.加强职教实训基地建设 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7-06-21.
②王培君.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研究综述[J].职业与教育,2009(11):21.
③石伟平,唐智彬.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9(Z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