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状况与转型研究

2014-11-02 03:57张海水胡瑞文
教育与职业 2014年2期
关键词:蓝领中等职业毕业生

张海水 胡瑞文

一、二十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状况

(一)总体招生规模变动情况

如下图所示,1990~2012年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1990~2012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变动情况图

1.稳步上升期(1990~1998年)。该时期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数平稳上升,由1990年的300万人左右上升到1998年的近500万人,其中1996年我国第一部职业教育法的正式颁布与实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调整下滑期(1999~2002年)。该时期招生数呈现较大幅度下降,在2000年更是下降到258万人的谷点,其中主要是受1999年颁发的《教育部关于调整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的意见》影响,在此文件中提出采取合并、共建、联办、划转等形式调整中等职业学校的布局结构,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部分行业与企事业单位举办职业学历教育的能力。

3.快速发展期(2003~2012年)。随着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特别是2009年开始的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的逐步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数跌破800万人。总体而言,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能力取得了很大发展,在国民教育体系中也占据重要地位。

(二)各专业招生能力变动情况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03~2010年间,中职各专业大类中招生数增长最多的是农林牧渔类(94.3万人),其次为信息技术类(34.3万人);有三个专业大类招生数减少,分别是公共管理服务类(减少13.8万人)、司法服务类(减少1.8万人)、休闲保健类(减少605人)。以2010年为例,招生数最多的前三个专业大类分别是信息技术类(138.3万人,所占比重为19.5%)、农林牧渔类(110.1万人,所占比重为15.6%)、加工制造类(106.4万人,所占比重为15.0%)。

二、中等职业教育面临新挑战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毕业生的去向均发生大变化

1.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大幅增加,已超过中等职业教育。

1998年,高等本专科教育(包括普通本专科、成人本专科、网络本专科)招生数仅为154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高达496万人,接近高等教育招生数的三倍;2010年高等教育招生数达到1037万人,超过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169万人。此外,我们以18岁年龄人口(1998年18岁年龄人口相当于2000年20岁年龄人口,故此处以2000年的20岁年龄人口数取代。)作为分母,以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本专科教育总招生数作为分子,粗略估计适龄人口(适龄年龄人口数据来自《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与《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接受职业教育的比率情况:1998年为35%(高等本专科教育为8%,中等职业教育为27%),2010年为88%(高等本专科教育为48%,中等职业教育为40%)。也就是说,1998年每10个18岁年龄人口中有3~4人可以接受中等或高等职业教育,2010年每10个18岁年龄人口中只有约1人不能接受中等或普通高等职业教育。由此可见,经过近十年的发展,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本专科教育的机会已经大于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机会。这一形势的大变化,将使得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在十多年前所拥有的“天之骄子”的身份逐渐被今天的高等教育毕业生所取代。

2.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岗位“蓝领”化与技术“基层”化趋势明显。据最新统计,2011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为3514万人,当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30%,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的中期阶段。与此同时,伴随着高等教育毕业生数量的大幅度增加及经济社会发展对各岗位人才需求的变化,高等教育毕业生进入白、蓝领岗位的形势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1991~2000年,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可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前10%的高端白领岗位(在城镇就业岗位总量中的前10%为高端白领岗位,20%为中初级白领岗位,其余70%为技能型、操作型的蓝领岗位);在2001~2010年,只有不到1/3的高校毕业生可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高端岗位就业,另外2/3的毕业生主要转向劳动力市场的中初级白领岗位和高技能蓝领岗位就业;在未来十年(2011~2020年),只有1/5的高校毕业生能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高端白领岗位就业,还有2/5的毕业生面向中初级白领岗位就业,其他2/5的毕业生须转向高技能蓝领岗位就业。

与此同时,高等教育毕业生由原来的面向高级专门人才岗位为主的培养目标转变为面向中初级专门人才和高技能劳动者岗位为主。其中,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以高级专门人才为主,中级专门人才为辅;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以中级专门人才为主,部分高级与初级专门人才为辅;高职高专生的培养目标以初级专门人才和高技能劳动者并重。这些变化,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与功能定位方面作出调整。

(二)人才市场对高中文化程度人才的需求发生重大变化

1.从职业的角度来看。第一,全部职业岗位中,高中文化程度人员的进入量(进入量=10年在岗人数变化量+补充10年退休减员量)及所占比例下降明显。新世纪的前10年,我国职业岗位对高中文化程度人员的吸纳较之20世纪末的10年要少,取而代之的是对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的吸纳大大增多。1990年,全部在岗人员中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1%,大专及以上的仅占2%,相差9个百分点;2010年,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4%,而大专及以上的占10%,差距缩小为4个百分点。从两种文化层次人员的进入量来看,1991~2000年,高中文化程度人员的进入量为3192万人,占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进入总量的58%;2001~2010年,高中文化程度人员的进入量下降为2987万人,占比降为38%。

第二,进入白领岗位的高中文化程度人员数急剧下降。从存量来看,1990年白领岗位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1109万人)的拥有量不足高中文化程度人员(2562万人)的一半,2000年前者(2782万人)略低于后者(3008万人),2010年前者(5208万人)已经超过后者(2341万人),是后者的2.2倍,且从各自在白领总在岗人员数中的占比来看,2010年较20年前已出现倒挂。再从三大类白领岗位高中文化程度人员的存量来看,企业单位负责人类由2000年的393万人减少到2010年的346万人,专业技术人员类由2000年的1775万人减少到2010年的1162万人,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类由2000年的841万人减少到2010年的833万人,均呈现减少趋势。由此可见,高中文化程度人员在2001~2010年已出现难以进入白领岗位的现象,预计未来这一趋势将继续加强。

第三,蓝领岗位中高中文化程度人员存量上升明显。蓝领岗位高中文化程度人员存量,由1990年的4605万人,到2000年的6068万人,再到2010年的8084万人,增势非常明显。再从三大蓝领岗位高中文化程度人员的存量来看,商业服务业人员由2000年的1648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2968万人,工人由2000年的2322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3021万人,农民由2000年的2089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2095万人,也呈现较大的增长。由此可见,高中文化程度人员进入蓝领岗位的趋势比较强劲。从我国蓝领岗位现有文化程度结构来看,初中文化程度人员依然占据主体,但是可以预见未来我国蓝领岗位将逐渐提升为以高中文化程度人员为主体。

2.从产业、行业的角度看。过去二十年间,三大产业及相关行业对高中文化程度人员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高中文化程度人员进入量在三大产业的分布,由1991~2000年的13.4%、26.6%、60.1%转变为2001~2010年的12.0%、40.5%、47.5%。可见,补充进入第一产业的高中文化程度人员比重变动不大,第二产业对高中文化程度人员的需求增大。我们将第三产业分为生产流通服务业与知识服务业,生产流通服务业包含交通、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房地产、租赁、居民服务业等,知识服务业包含邮电、计算机服务业、金融、科学技术、水利、环境与公共设施、教育、卫生、社会福利、公共管理等。1991~2000年,进入第三产业的高中文化程度人员有近1/3(1123万人)是进入知识服务业,2/3(503万人)是进入生产流通服务业;2001~2010年,进入第三产业的高中文化程度人员几乎全部(约1830万人)进入生产流通服务业。

三、新挑战下的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困境

(一)中等职业教育整体功能定位不明

21世纪前,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职业教育系统中还占据半壁“江山”,其定位较广,是参与白领岗位,高、中级专门技术人才岗位的有力竞争者。这种状况与我国当时的职业教育能力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较相符合。21世纪以来,中等职业教育已成为职业教育系统的基层,且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却显得“含糊”。一方面,从相关研究来看,将中等职业教育定位于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等;另一方面,则是局部出现盲目鼓励“中职升高职”“中职升本科”,使得中职课程教学“本科化”、中职专业设置“学科化”、中职毕业生盲目进入高一级学校并进而与高等教育毕业生抢“饭碗”,而失去了中职原有的功能定位、特色与特长,造成我国既出现大学生就业困难又面临技术型人才短缺、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工人及一线服务人员的比例偏低且相应的文化层次提升缓慢等局面。

(二)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发展与人才市场脱钩严重

1.专业面向白领岗位的比重过高。整体来看,近十年(2001~2010年)白领岗位是以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进行补充,高中文化程度人员已无法进入;局部来看,即使是白领岗位中文化层次相对较低的企业负责人、文员、宗教工作人员、保卫人员等岗位,在过去十年间年均需补充的高中文化程度人员也仅为20万人(指相应的进入量)。未来十年,这些文化层次相对较低的白领岗位会面临来自高等教育毕业生的有力竞争,而真正可以允许高中文化程度人员进入的岗位数不足10万人。课题组以《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中专业所对应的岗位为参照,对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各专业招生数与相对应的岗位进行统计,结果表明,以面向白领岗位为导向的专业招生数高达250万人,占该年中等职业教育总招生数的1/3以上。其中护理、学前教育、会计及司法服务四类专业所面向的岗位,人才市场主要吸纳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但这些专业合计招生数依旧高达140万人。尽管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有近一成升入高一级学校就读,且在学历层次、知识结构提升之后有进入白领岗位的可能,但中等职业教育现有如此高比例以面向白领岗位为导向的专业招生数,不仅严重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如毕业生难以就业、就业领域与专业不对口、实际岗位与期待岗位存在“落差”),还会挤压我国蓝领岗位,特别是生产一线工人与面向生活服务人员的培养能力。

2.部分专业面向蓝领岗位“缺位”或招生过少。目前,我国蓝领岗位中依旧还有大量的瓦工、钢筋工、锅炉工、油漆工等工种,而受专业“学科化”等影响,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中仅能找到相关的且带有浓厚“学科”色彩的专业名称,而这些专业名称很难让学生将未来相应的就业岗位与上述蓝领岗位对应起来,造成真正进入上述蓝领岗位的毕业生数“大打折扣”。此外,2010年我国厨师在岗人员数高达618万人,该年中职相应专业招生数仅为6万人;家政服务与老年人服务人员近160万人,中职相应专业招生数不足5000人;美容美发人员近300万人,中职相应专业招生数不足3万人;橡胶与塑料专业的招生数也仅为对口岗位数的万分之二;木材类专业的招生数仅为对口岗位数的千分之一;纺织工人从业人员数占所有工人数的4.1%,而同期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涉纺专业的招生数仅为总招生数的0.2%等。尽管大多数岗位如厨师、美容美发等,准职业人可以通过非正规教育系统中的短期培训进行职前教育,但这些短期培训一般都存在培训体系不系统、人文品德教育薄弱甚或“缺失”、收费较高、学生安全保障不够等问题。而中等职业教育相应的学制又缺乏灵活性,影响了学生选报的积极性与学校开设相关专业的积极性。

3.专业发展未能适应三大产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动,特别是面向知识服务业的招生比重偏高。课题组对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各专业招生数按三大产业进行归类,其比例分别为15.5%、23.3%、61.1%。由前文所述可知,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各专业招生数在三大产业的分布与1991~2010年段高中文化程度进入量在三大产业之间的分布相符合,而与2001~2010年段差距较大。深入分析,即新世纪前十年第二产业对高中文化程度人员需求大增,但相应的中职专业招生并未随之变动,面向第二产业的招生比例还停留在20世纪末。同时,通过对第三产业高中文化程度人员进入量的变化进行分析,发现近十年知识服务业已无法吸收高中文化程度人员,但2010年面向知识服务业的中职招生数仍旧高达123万人,占该年中职总招生数的17.4%。我国第一、二产业及第三产业中生产、流通服务业从业人员文化层次依旧较低,以2010年为例,即使是文化层次结构较好的批发零售业,高中文化程度所占比例也只有25.8%。为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制造业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迈进及现代服务业水平的提高,需要大批拥有受过职业教育且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基础劳动者。

四、中等职业教育转型发展建议

(一)中等职业教育功能与培养目标重新定位

新挑战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功能与培养目标定位应着力于:一是就职业岗位而言,其重心应是培养初、中级技术工人和第一线服务人员及基础劳动者等蓝领岗位的骨干及基层人员;二是就产业行业而言,其重心应是面向第一、二产业及第三产业中的交通、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房地产、租赁、居民服务业等行业。

(二)调整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目录和招生计划、专业对应岗位等

开展各行各业人力资源现状调查和需求预测,并在此基础上较大幅度地调整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目录和招生计划、专业对应岗位等。在对各行各业人力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及需求预测的基础上,一是删除本科教育已基本能满足人才市场需求或人才市场对相应职业岗位已要求本科及以上文化层次的专业,如法律事务、播音与节目主持等专业;二是压缩本专科教育已基本能满足人才市场需求或人才市场对相应职业岗位已要求专科及以上文化层次的专业,如会计、中医、民族医学、表演类、管理类、金融类、语言类等专业;三是增加本专科教育及中等职业教育无法满足人才市场需求且面向基层岗位的专业,如建筑施工类、烹饪类、木材加工类、食品加工类、机电维修类、金属冶炼类、化工类、纺织类、休闲服务类等专业;四是调整部分专业所对应的岗位“期待”,如将护理专业、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岗位定位由过去主要培养护士、学前教师,调整为主要培养护工、保育员。

(三)将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作为战略问题研究

对各类型中职学校进行明确定位,有利于错位分工、各安其位,防止大批专业重复设置和不同类型学校间的盲目竞争,防止社会人力资源供求的结构性失调。鼓励部分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发展成有行业、职业特色的专门院校,发展有社会需求和行业支撑的优势专业,削枝强干,避免做“万金油”学校,不要开“杂货铺”,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率。中职学校毕业生已明显供大于求,专业也设置过多,主管部门要下决心对一些新上马、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进行整合。

(四)加强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及其与人才市场需求之间的研究,增加学制的多样化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中的成人中专、技工院校,由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是应届初、高中毕业生,故学制方面较为灵活。然而,从整体来看,中等职业教育学制不灵活的现象很突出。特别是从各专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往往采取“一刀切”的学制要求,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中职学校甚至用人单位的实际“期待”与需求。以旅游服务类的大多数专业为例,可以采取“1+1”模式,即一年的在校技能培训与相关的文化素养教育加一年的校外实习;以涉农中的大多数专业为例,可以采取“半农半读”模式等。为此,需要加强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机制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研究,为各专业提供符合本专业人才成长的学制。

(五)重新认识“立交桥”,并从政策上引导“立交桥”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通道的贯通,是“实现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在“中职升高职”“中职升本科”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学生盲目“镀金”、学校盲目“升格”与追求就业率等现象,不仅使得中职教育失去了原有的功能,也使得“立交桥”的意义扭曲,并加剧了人才的结构性过剩与结构性短缺。“立交桥”的应然状态是为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中职毕业生提供更高层次的技能培训与文化素质教育,并为他们最终在回归岗位后成为生产与服务一线的骨干打好基础。为此,应从政策等角度鼓励具有工作经验的中职毕业生走“立交桥”通道,严格控制中职应届毕业生走“立交桥”通道。

(六)从政策上鼓励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眼睛向下”“重心下移”

中等职业学校应多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多培养行业、企业和社会紧缺的蓝领技工和第一线服务人才,与高等专科学校错位分工。中等职业教育的专项经费和奖助学金要重点扶持培养技能型普通劳动者和艰苦行业、艰苦岗位实用人才的专业,对明显供大于求或培养目标与高等院校趋同的专业少支持,甚至不支持。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些政策应对城市与农村地区“一视同仁”。同时,鼓励教育主管部门将更多的中等职业学校委托给行业协会、企业集团或用人部门组成的理事会举办或管理,教育部门一视同仁地给予业务指导和财力支持。

猜你喜欢
蓝领中等职业毕业生
报告:中国蓝领群体月均收入5 000元至8 000元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王建清为蓝领代言
郭锐20年磨炼成“蓝领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