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产地三七栽培加工技术调查△

2014-11-02 08:40郝庆秀金艳刘大会郭兰萍黄璐琦
中国现代中药 2014年2期
关键词:长势样地栽培

郝庆秀,金艳,刘大会,郭兰萍,黄璐琦*

(1.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资源中心,北京,100700;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药用植物研究所,昆明 650205)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I29B02),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81130070,81072989),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科研专项(201107009)

△*

黄璐琦,研究员,研究方向:中药资源学与分子生药学,Tel:(010)64011994-2955,E-mail:huangluqi01@126.com

不同产地三七栽培加工技术调查△

郝庆秀1,金艳1,刘大会2,郭兰萍1,黄璐琦1*

(1.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资源中心,北京,100700;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药用植物研究所,昆明 650205)

目的采集三七样品,对不同产地、小生境、农业措施、田间管理、病虫害和采收加工等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调查比较,以期为比较和优化三七栽培及产地加工提供参考。方法实地调查和走访调查。结果通过调查不同地区17个三七样地,发现栽培用种苗的种质均为购于云南文山的自繁自种种质,样地地理范围在北纬22°~25°、东经102°~106°之间,在760~2 114 m海拔高度的地方都有栽培;三七病害普遍存在,主要有黑斑病、根腐病和疫病;前作是玉米、花生或豆类的三七长势较好,前作是水田的三七长势较差,并且病害情况较严重。三年生三七天棚的透光度可达到30%以上;某些三七田间化肥用量较大,农药使用情况复杂。结论三七栽培已突破了传统的栽培区域,连作障碍及土壤污染严重制约了三七道地药材的可持续生产,技术传承和规范化程度低限制了三七栽培的现代化及规模化,应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和研究。

三七;样品采集;栽培情况;环境信息

三七为五加科Araliaceae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主产于云南、广西等地,又名参三七、田七等。三七历来作为伤科金疮要药,广泛用于各类出血病症,也可作为补品食用。《本草纲目拾遗》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人并称曰人参、三七,为药品之最珍贵者”。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三七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疲劳、耐缺氧、抗炎、抗肿瘤及提高免疫功能等多方面的作用[1]。三七是很多中成药的主要原料,在我国中药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

三七的人工驯化栽培已有600多年历史,目前,全部三七药材主要来源于栽培。云南文山为三七的道地产区。近几年,全国90%以上的三七产于云南文山及其周边地区。由于产地环境、小生境、大田栽培及产地加工技术不同,造成三七质量变异,严重影响了三七质量。本文全面调查三七产地、小生境、栽培技术、采收加工等信息,以期为比较和优化三七栽培及产地加工提供参考。

1 方法与仪器

采用实地调查和走访调查的方式,考察三七的产地、小环境、栽培措施、农业措施、田间管理、病虫害、采收加工等信息。

每个样地随机采样,分单株采集表型、遗传以及化学成分检测的三七样品,以及相应的土壤样品,所有样品对应编号。三七叶片用硅胶快速干燥;根茎采挖后除去泥土,装入网袋中悬挂通风处自然晾干。

仪器:GPS定位仪,罗盘,透光度测定仪,以及其他常规采样工具。

2 样地信息

三七产区的地貌复杂,地势起伏较大,样地的经维度跨度在北纬22°~25°、东经102°~106°之间,本次调查采样的17个样地地理和生态环境信息见表1。传统上认为最适宜三七生长的海拔高度为800~1 800 m。本次调查发现,各产区的海拔高度悬殊显著,海拔在760~2 114 m都有栽培,栽培在海拔2 000 m以上的二年生三七和三年生三七的长势良好;而在广西靖西海拔较低的产区,夏季可能出现日最高气温≥35 ℃的天气,除了田间管理经验外,气温较高、荫棚的通风排湿效果不好,可能也是导致三七病害严重、长势较差的原因之一。不同三七样地的施肥情况、发病情况和田间长势情况见表2。通过调查咨询,粗略估算目前三七的栽培规模见表2。

表1 采样调查的样地信息

续表1

表2 不同三七样地的施肥、发病情况和田间长势及栽培规模

3 结果

3.1 三七的生长习性

三七不耐严寒与酷热,喜温暖的环境,适宜于冬暖夏凉的气候,年平均气温16.0~19.3 ℃为宜。生长期间若气温在30 ℃以上持续3~5天,植株易发病。同时,三七生长发育期要求比较湿润的环境,植株的正常生长要求保持25~40%的土壤水分,并要求三七园内达到一定的相对湿度。由于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三七的生态适应性较差,地理分布区域狭窄,分布范围仅局限于北纬23.5°附近的云南省文山州和广西与文山交界的几个地方。多栽培于海拔800~1 800 m的山脚斜坡或土丘缓坡上。

三七的叶片随着三七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增多、增大,一年生三七仅有一片掌状复叶,掌状复叶有5片小叶。二年生三七一般有2~3枚掌状复叶,每枚有5片小叶。三年生三七有3~5枚掌状复叶或更多,每枚复叶有7片小叶。三七的茎直立,呈圆柱形,表面光滑,有纵行条纹,绿色或紫色,其高度和直径随三七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增大,一年生三七是复叶柄代替了茎杆,高10~13 cm,二年生茎高13~16 cm,三年生茎高20~50 cm。三七花为伞形花序,单生在茎秆的顶端,花序上生有众多小花,花朵的多少与三七的年龄有关。三七的果实为浆果,肾形或球形,未成熟的果实为绿色,分批成熟变成鲜红色的三七红籽。不同生长期三七见图1。三七红籽的果核为三七种子,种子长5~7 mm左右,黄白色,卵形或卵圆形渐尖,种皮厚而硬。三七药材分主根、支根、绒根及茎基。三七的生长周期较长,人工栽培为1年育苗,移栽大田再生长年2后采收。栽培的三七通常6~7月份现蕾,8~10月开花,三七花一般在8~9月份采摘,如果不采摘则结果实,10~11月果实分批成熟。三七种子具有后熟性,繁殖系数低、三七种子的自然寿命为15天左右,需经过湿沙保存处理后才能发育成熟。三七有“春三七”和 “冬三七”之分,在结籽之前采收的为春三七,或者是摘除花籉不留籽而采挖的三七称为春三七,春三七一般在10~11月采挖。结籽以后采收的为冬三七,或者是采摘红籽后采挖的三七称冬三七,冬三七一般在1~2月份采收。春三七比冬三七饱满,质量高。三七主根是肉质根,为主要药用部位,圆锥型(俗称疙瘩七)和萝卜型(俗称萝卜七);支根俗称“筋条”,茎基俗称“剪口”,三七剪口每年长出一节,节上有芽苞,新生的茎从此处长出,茎叶脱落后,节上留有一个“茎痕”,三七生长年限越长,剪口节数越多,可据此判断三七的生长年限,剪口中三七总皂苷的含量较高。

A.一年期三七 B.两年期三七 C:三年期三七 D:田间温度、干湿度图1 三七

3.2 栽培种质

三七栽培方式多为育苗移栽。一年生三七的根通常用来做种苗,传统上认为文山三七的种质较好,图2为云南文山三七种苗栽培基地之一。本次采样调查发现,云南、广西等地栽培三年期三七的种苗大多是购自云南文山的自种自繁种质。另外,在曲靖罗平也发现培育有三七种苗,但栽培户或栽培户聘用的药农均来自云南文山。广西靖西三七栽培基地也培育有三七种苗。

3.3 栽培技术

3.3.1 选地整地 选地对三七生长非常重要,三七生长喜欢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土壤,本次调查发现,三七园的土壤土层深厚,有的三七园土层厚度在1 m以上(见图2)。三七可在红壤和黄壤土中生长,也可以在的黑色砂壤土中生长。如果土壤含水量过多,通气不良,可能引起各种病害和导致烂根而死亡,因此,好的排水措施可以防止积水烂根。雨季时应及时排水防涝。本次调查发现,三七园的坡度一般在0°~8°之间,个别三七园坡度在20°,田内挖畦沟排水。三七园栽培面积主要依地形而定,有1~10 hm2不等;前作以玉米、花生或豆类为主,前作是水田的三七长势普遍比前作是玉米、花生或豆类的差,并且病害较严重。

A.三七苗 B.某三七园的土层厚度 C.云南文山三七种植基地 D.广西靖西田七种植基地图2 三七苗

整地对三七生长同样重要,本次调查测量,三七畦的畦宽一般在1.5 m左右,畦间距30~50 cm不等,畦高在20~35 cm之间,三七畦做成板瓦型,畦的长度依地形而定,畦面上用草或松针覆盖;三七长势好的样地,畦沟积水现象较轻或无积水,而长势差的样地畦沟中多有积水现象。

3.3.2 荫棚 三七是喜阴植物,栽培前要搭荫棚。荫棚多为平顶式。本次调查样地的三七荫棚情况见表3,棚高在0.9~2.0 m之间,杈距长1.0~2.5 m,杈距宽1.0~2.5 m不等,棚的四周设围篱;荫棚建棚材料有三七专用遮阳网,也有树枝、山草、作物秸秆等材料,其中以杉树枝做荫棚材料的最多,三七荫棚外观情况见图3。崔秀明报道栽培三七的透光率在7~12 % 为宜,超过17 %,三七的产量就明显下降,30 % 透光率已超过三七对光照的承受极限[4]。本次采样调查发现,经验丰富的七农会根据三七株龄及不同生长期对光的需求,通过调整天棚的疏密程度来调节园内的透光度,在三七生长旺盛期,透光度可达到30%以上,本次采样发现,三年生三七荫棚的透光率在30~45%,遮阳网荫棚的通风效果不如树枝等材料。

A.专用遮阳网荫棚 B.杉树枝荫棚图3 三七荫棚

编号荫棚类型透光度/%棚高/m杈距长/m杈距宽/m畦高/cm畦宽/cm12层遮阳网,1层塑料膜-0910101510022层遮阳网17182520202003草棚2018212201204草棚401824202018051层遮阳网42182520151606⁃1草棚(蕨草)40182018251406⁃2草棚(杉树枝)46181820151407⁃1草棚(杉树枝)21182020151607⁃2草棚(杉树枝)35182025151608⁃1草棚(杉树枝)22181618301508⁃2草棚(杉树枝)48201821301809草棚(杉树枝)5018222015140102层遮阳网4118191920140112层遮阳网121918181512012草棚(杉树枝)401620202014013草棚(杉树枝)452019183016014草棚(杉树枝)4418191925160

3.3.3田间管理 三七为浅根植物,适时施肥、浇水、及时拔除各种杂草等田间管理,对三七的生长至关重要。本次采样调查发现,施肥以少量多次为宜,以复合肥为主,一般情况每年施肥4~6次,有些园区每年施肥12次。栽培三七的畦面上一般都铺盖厢面草或松针来保持畦面湿润,经验丰富的七农通过调整天棚的搭盖来调整园内的湿度,管理较好的园区内三七长势精神,病害较少,缺苗较少,留种的七园内结实率高,结实一致、饱满,园内几乎看不到有杂草生长;而有些园区内三七长势较差,病害严重,有成片的缺苗现象,甚至有的七园内株苗稀落,结实的园内结籽不整齐,杂草较多,不同七园内三七的长势差别见图4。

A、C.长势较好 B.有成片缺苗现象,病害较多 D.株苗稀少,病害严重图4 三年期三七的不同长势

由于栽培三七的生长年限较长,又生长于荫蔽高湿的环境中,因此,病害较多且蔓延迅速。三七病害主要有黑斑病、根腐病及疫病。黑斑病表现为叶片、茎上出现浅褐色椭圆形病斑,或黑色霉状物,严重时出现扭折。根腐病症状主要为叶片垂萎发黄,拔出植株后会发现块根或根茎已腐烂。三七疫病表现为先于叶尖或叶缘开始出现水浸状病斑,随后病部迅速扩大,病斑颜色变深,病部变软,叶片呈半透明状干枯或下垂,茎秆发病后亦呈暗绿色水渍状,植株变软倒伏死亡。罗文富[5]报道三七根腐病是多病原复合侵染的过程,指出细菌在侵染中起了主要作用。王朝梁[6]报道三七根腐病发生与环境条件、荫棚透光率、栽培密度、施肥、田间管理等因素有关。本次调查发现,三七普遍存在根腐病和黑斑病,管理人员大多都能及时清除病株残体以防止病害蔓延。

3.4 采收

三七在栽培3年后采收,才能保证药材的质量。本次采样调查发现:个别留种的三七为四年生三七,采收的三七均为三年生。采挖三七的工具一般用铁镐、铁叉,人工采挖。

采收后的三七经去除茎秆和泥土,分别摘除须根、筋条和剪口,经过分拣、晾晒、堆闷、晒干或30~40 ℃烘干,再用荞麦、谷子打磨冲撞抛光加工,即成商品三七。图5为三七采收现场。

图5 三七的采收加工

商品三七按规格(俗称:头数)和感观进行分级,只有感观和理化指标均达到优级品要求的三七才能算是优级品。三七头数指质量为500 g的干燥三七主根的个数。如20头表示500 g重量的三七主根个数在20~29之间,40头表示500 g重量的三七主根有40~49个,头数越小表示三七主根越大。三七剪口中皂苷类成分较高,筋条、须根也都有药用价值,只是相对三七主根便宜一些。不同规格等级的三七价格不同。图6为文山三七市场上交易的三七、筋条、须根、绒根和三七花。

图6 文山三七市场上交易的三七、筋条、须根、绒根和三七花

4 存在的问题

4.1 连作障碍及土壤污染严重制约了三七道地药材的可持续生产

近年来,三七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但由于严重的连作障碍,文山地区适宜栽培三七的土地面积不断缩小,三七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尽管三七栽培投入较高,生产周期较长,但是,栽培三七的收益远远高于栽培其他经济作物。因此,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其他地区的三七栽培面积在逐年增大,例如在云南红河州、昆明、曲靖、楚雄等地,三七的栽培已有一定的规模,栽培面积有望超过传统栽培区文山州。但是,新的栽培区三七的品质和质量是否达到要求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克服三七的连作障碍,如何合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是实现三七道地药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本次采样调查发现三七园的田间管理情况差别悬殊,部分三七园内的病害有成片发生的状况。栽培过程中过量施用农药和化肥的现象给环境和药材的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威胁。三七的生长过程中普遍使用农药,而且农药的使用较缺乏监控,从部分样地田间地头的农药外包装情况可见一斑(见图7)。调查中大部分栽培户都不愿提供所用的农药种类和用药频率,只有个别栽培户说大约1周喷洒农药1次,或每10天用药1次,雨季每3天用1次药。绿色和平组织“中药材农药污染调查报告”[7]中三七药材农药残留超标,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三七农残污染情况。长期使用农药和化肥造成了土壤污染,进而造成三七农残重金属超标,严重制约了三七的生产和发展,这一点应是未来三七栽培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7 三七样地部分田间地头的农药外包装

4.2 技术传承及规范化程度低限制了三七的农业现代化及规模化

采样调查发现,栽培三七从种到收,完全依赖人工,面积大的栽培户,喷洒1次农药需要雇佣20多名劳力,持续数天才能喷洒1遍,人工成本较高。另外由于近些年,年轻劳动力持续向外转移、主产区劳动力严重不足。本次采样调查正值三七采挖季节,采挖现场以妇女、老人和少年为主,尽管劳动强度不大,但是,由于采挖效率不高,采挖期持续时间较长,若遇到阴雨天气,不利于三七的晾晒,极易造成药材发霉变质。调查发现三七多栽培在比较平缓的坡地上,机械化作业还是可以实现的,然而,目前三七规模化生产的投入和研究还远远不够。

由于三七栽培投入的成本比较高,目前的栽培方式一般是投资人进行投资,然后从传统栽培区文山聘请有栽培经验和田间管理经验的药农进行管理。这些药农都有各自的田间管理方法,他们相互间缺乏技术交流,并彼此保密,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栽培技术的改进和发展。

早在20世纪80年代,广西田七的栽培规模也比较大,有的地方几乎家家有三七栽培的经验和技术。但是,由于缺乏正确引导和无序的市场竞争以及出现的掺假现象,导致田七信誉降低市场萎缩,然后再少有栽培,时隔30多年,几乎没有了栽培田七的技术。近年来由当地政府投入进行田七示范栽培,但是,由于田间管理经验的遗失,目前田七的长势不乐观,可见技术经验的传承对三七的栽培非常重要。

在实际生产中,三七栽培户渴望得到科研信息的反馈和技术指导。本次采样调查过程中,有部分被调查栽培户不愿提供科研用三七样品的情况,其原因除了出于各自技术保密的考虑外,还有经常有不同的研究机构多次采样而不反馈研究信息伤害了药农的热情。长远看来,如何实现三七栽培加工技术的现代化和传承,是三七现代农业发展中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

5 小结

三七作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之一,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栽培效益高,市场潜力大。通过此次采样调查发现,三七的栽培区域已突破了传统上的道地产区,并且新的栽培区的栽培面积有望超过传统栽培区的文山州。此次采样调查在春三七的采收期,采样时间比较短,信息采集还不够全面,三七的生态环境因素和田间管理情况的差异与三七品质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由于三七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苛刻,生长区域比较局限,如何正确指导三七栽培,增加技术交流,加大技术研究力度,通过合理翻耕、轮作、间作等耕作肥地技术改善土壤结构,发展生态栽培,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有效地保护三七产区的土壤资源,克服连作障碍,才是有效保护三七道地药材、促进三七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 冯陆冰,潘西芬,孙泽玲.三七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师,2008,11(10):1185

[2] 崔秀明,朱艳,刁勇,等.三七的核心竞争力研究[M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12

[3] 张金渝,杨维泽,崔秀明,等.EST-SSR标记对三七选育品系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2):98

[4] 崔秀明,王朝梁,刘丹,等.三七荫棚透光度初步研究[J].中药材,1993,16 (3 ) :3

[5] 罗文富,喻盛甫,贺承福,等.三七根腐病病原及复合侵染的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1997,27(l):85

[6] 王朝梁,崔秀明,喻盛甫,等.三七根腐病发生与环境条件关系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8,23(12 ):714

[7] 绿色和平组织.中药材农药污染调查报告[R].信息来源:http://www.greenpeace.org/china/zh/publications/reports/food-agriculture/2013/herbs-rpt/

TheInvestigationofCultivationandProcessingTechnologyofPanaxnotoginsengfromDifferentProducingAreas

HAOQingxiu1,JINYan1,LIUDahui2,GUOLanping1,HUANGLuqi1*

(1.StateKeyLaboratoryofDao-diHerbs,NationalResourceCenterforChineseMateriaMedica,ChinaAcademyofChineseMedicalSciences,Beijing100027,China;2.InstituteofMedicinalPlant,Yunnan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Kunming650205,China)

Objective:To collect samples and carry on the detailed investigation ofPanaxnotoginsengfrom different producing areas,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ultivation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Panaxnotoginseng.MethodsField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iew investigation.ResultsBy survey of 17 different panaxnotoginseng sample plots,we found germchit of cultivatedPanaxnotoginsengare mostly from Wenshan region of Yunnan province.The geographical scope of sample areas is between north latitude in 22 and 25,east longitude 102-106,and during 760-2 114 meter altitude found cultivatedPanaxnotoginseng.Black spot,root rot and blight were common disease inPanaxnotoginsengfields.Pesticides and chemical fertilizersare used frequently inPanaxnotoginsenggrowing,which normally cause the products to be polluted.The condition of pesticide using is more complicated.ConclusionThe cultivation area ofPanaxnotoginsengis expected to break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cultivation areas.Continuous cropping obstacle and soil pollution are restricted the sustainable production ofPanaxnotoginsengseriously.Technology inheritance and low degree of standardization are limited modernization and cultivationscale ofPanaxnotoginseng.

Panaxnotoginseng; Sampling; Cultivatio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10.13313/j.issn.1673-4890.2014.02.008

2013-12-26)

猜你喜欢
长势样地栽培
结瓜盛期“歇茬” 恢复长势有“方”
山西270多万公顷秋粮长势良好
仁怀市二茬红缨子高粱的生物量及载畜量调查
额尔古纳市兴安落叶松中龄林植被碳储量研究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油麦菜栽培要点
基于角尺度模型的林业样地空间结构分析
15 年生鹅掌楸林分生长差异性研究
山西:夏粮总产增长秋粮长势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