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维互动混合式学习的高职课程开发与应用

2014-11-01 11:13:56吴坤埔
教育与职业 2014年32期
关键词:导学导游高职

吴坤埔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全民教育、优质教育、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2012年3月,教育部颁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如何将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更好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更好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突破,如何更加充分体现在线学习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发挥教师或专家的引导作用,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迫切任务。基于混合式学习理论的网络课程开发就是有益探索。

一、混合式学习的理论

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指综合运用不同的学习理论、不同的技术和手段以及不同的应用方式来实施教学的一种策略,它通过有机整合面对面的课堂学习(Face to Face)和在线学习(Online learning或E-learning),将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这种“混合”在形式上是在线学习(On-line)与离线学习(Off-line)的混合,包括理论混合(基于建构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泛在学习等理论)、资源混合(包括在线课程、各类多媒体教学资源等)、环境混合(环境以学习者为中心,包括教学内容、平台工具、信息、技能评估等训练和协作环境)、方式混合(包括实时与非实时的教师面授、协作学习、小组讨论等)。混合式学习是学习理念的一种提升,会使教师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认知方式、教学策略、教学角色都发生根本性改变。这种改变不只是形式的改变,更是在分析学生需要、教学内容、实际教学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在线教学和课堂教学的优势互补提高学生认知效果的深层次变革。

二、三维互动混合式学习模式基本内容

1.当前高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高职学生学习能力不高的实际导致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师生相互交流少,教学内容缺少科学设计,以教材内容为主,较少利用网络资源,课堂面授时间有限,师生课后交流缺乏。这严重阻碍了高职教学质量的提升。

2.三维互动混合式学习模式内容。网络教育需要利用网络教学系统为学习者创建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网络课程是网络教学的核心,是网络学习环境的基础。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国家骨干专业建设项目组利用混合式学习的相关理论,在体现现代化素质教育思想的基础上,针对高职院校教学实际,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深度融合,同时设计相应的学习策略,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教学评价作用,以评价结果完善学习环节,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形成基于Moodle平台、体现高职特色、具有可推广应用价值的“学前导学+学中助学+学后促学”三维互动混合式学习模式,见下图。

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课程设计流程

学前导学:旨在通过教师开展课程设计引导学生做好自主学习的准备。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分析教学目标,对学习者和学习环境的特点进行分析,基于Moodle平台设计单元活动要素和内容,编写网络课程制作脚本。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好自主学习的准备。结合课程教学安排,教师在网络平台上要为学生提供课程导学、模块导学等学习引导,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要能够进入各个知识模块,系统学习相应的课程内容;通过“知识点导航”等模块选择性学习感兴趣的知识点;通过在线、自测及时检验评估学习效果;通过作业中心完成教师布置的网上作业,阶段性检验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程论坛、在线答疑与教师、同学互动交流,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学中助学:教师必须设计与提供符合教学需求的各类教学资源,设计学习活动,创设学习情境,教师首先要结合“导学”问题,了解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其次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解答”式的教学活动,即将教学知识点的讲解穿插在“解答”过程中。在助学过程中,教师点拨、引导学生通过问答、探讨等方式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多角度、多层次辨析,尽可能互相启发,破解疑难问题。教师适时抓住要害,讲清思路,点拨要点,并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过程是学生自主式学习、生生互学、师生互研的过程环节,也是教师引领学生完成教学从知识学习向能力提升,从而最终达成目标教学的核心环节。助学环节还应安排教师讲课与答疑,届时学生可以通过教室现场面授、网络同步实时收看课程直播,或者在课后网上点播、下载视频课件。教师通过实时课堂与现场学生交流,教师课后还可利用微信、QQ、App应用等方式远程非实时互动交流。整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鲜活生动,教师可根据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授课进度和授课内容,回复学生问题,对导学环节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改,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学后促学:指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监控和评价,是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通过理论考试、实训项目操作、自我评价、小组互评、社会评价等方式进行多元评价,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压力,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使学习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同时通过促学收集学生和社会对教学效果的反馈,有助于教师对导学和助学的设计及流程进行反思,有利于教学活动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3.三维互动混合式学习模式特点。一是根据高职学生学习特点,突出泛在学习理念,让学习无处不在。泛在学习是一种随时、随地、随设备学习的普适学习方式,鉴于高职学生存在注重学习内容实用性、学习基础差、学习缺乏主动性等特点,三维互动混合式学习模式突出泛在学习理念,将视频课件、教材、学习活动等按学习任务进行划分,形成碎片化的短视频课件、任务型学习活动,学习者可以使用PC、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进行跨终端的网络学习或移动学习,通过零散学习时间的积累,完成整个课程学习过程,实现学习无处不在。二是基于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一体化教学设计。与行业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设计基于工作过程和任务导向的课程设计思路,以课程基本理论为核心,引入新技术、新思想,满足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实用性与新颖性的要求。三是以学生为中心设计自主学习活动,构建学习支持服务体系。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学习活动中掌握知识与技能。构建多渠道、全方位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开发网上学习平台,通过多种手段为学生提供全面、及时、高质量、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

4.三维互动混合式学习模式教学策略。学前导学,注重目标引领;学中助学,注重过程与方法;学后促学,注重反馈与评价。导学中必须关注课程导入和学习目标设计引领;助学中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了解学情;促学中关注学生反馈,对课程设计进行完善。

三、三维互动混合式学习课程开发流程

1.课程开发原则。开放性原则。课程的开放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形式的全面开放。教学内容从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不同需求,通过多主体参与,提供多角度的学习资源。主体资源既有文本资源(含教材、网络文本和学习指导书)、视频教材、网络课程等多种媒体资源,又有QQ、微博、微信等开放式移动学习资源,充分利用多种媒体的优势多层次诠释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教学形式有教师引导学习、学生个别自主学习、学生小组协助学习等方式。实用性原则。高职学生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用性,强调工作过程对能力的培养,学生需提高岗位职业能力,实用性原则主要体现在适应必需岗位职业能力培养需求,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移动学习需要。互动性原则。基于对混合式学习的理论和VLEs(虚拟学习环境)展开深入研究,通过应用Moodle平台,丰富教学活动,提供多元化教学手段,并能捕捉学习记录供教师作为指导学生的参考及修正教学活动的依据,实现良性互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可检验性原则。按照“设计—实施—反思”思路实施项目,持续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及时发现和解决课程设计与开发中的问题,不断丰富研究成果。

2.课程开发流程。一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组合设计。依据学习目标设计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学习方式、考核方式。学习内容模块化,以“知识+过程+能力”来设计学习内容。如学习内容不单纯以某一教材的知识体系来设计,而是依据课程的学习目标所要达到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来设计知识模块、学习活动。学习活动交互化,以“学前导学+学中助学+学后促学”设计学习活动。通过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导学,通过实时与非实时学习方式来进行助学,通过学习过程记录来促学。学习方式移动化,以“网络+QQ+邮箱”设计学习方式。学习评价一体化,以“自评+操作+测验”设计多元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二是以学习目标为依据组织学习内容。以学习目标和学生需求为依据,以提高学生岗位技能培养为目的建设学习资源,基于工作情境完成工作任务。如“导游业务”课程整体资源的设计,从导游服务、导游人员、导游服务规程、导游服务技能、旅游者个别要求的处理、常见问题和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导游业务相关知识7个学习模块整合学习内容。三是组建科学合理的建设团队。网络课程建设项目组由学校专任教师、行业专家组成,运用“混合式”学习理论进行教学设计,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激发学习者网上学习的兴趣,把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落在实处,以实现教学设计一体化、资源建设模块化、支持服务多样化、学习监控过程化、教学评价多样化。四是实施“学—导—测—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学生根据课程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设计的学习内容,围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自主学习;教师通过思维导学、重点难点解析、知识导读、作业评析、实践指导等进行指导,围绕提高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导学。在学完课程知识内容后,学生通过自检自测检验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教师通过多角度、多主体、多方式来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三维互动混合式学习模式应用

以“导游业务”课程为例,课程总体设计如下:一是课程建设内容。课程以导游服务为核心,全面介绍与之相关的业务知识,重点研究导游服务程序、导游服务技能、导游服务过程中事故的预防及处理等方面的知识、技能。二是课程建设任务。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熟悉导游工作相关的知识,掌握导游岗位工作程序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操作导游业务,树立良好的工作态度,具备从事导游工作的素质。三是学习资源建设。课程团队基于Moodle平台开发了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源,包括视频课件、电子教案、在线答疑系统等,形成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混合型、立体化教学资源。四是学习活动的设计。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设计自主学习活动,围绕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展开学习活动,学习过程注重“导学、助学、促学”的有机结合,课堂教学环节围绕“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展开,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强调师生实时互动。网络环境及课后学习围绕“学生主体→教师辅导”展开,进行任务型自学及小组协作学习为主的师生和生生非实时互动。根据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反映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建议,帮助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通过后台数据统计与分析,帮助教师了解与评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行为,客观评价教学效果,进而有步骤、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五是学习评价方式。课程设计多种学习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激励学生循序渐进,注重学习过程,包括目标多元和主题多元的评价体系。学习评价体系包含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网上学习或移动学习中点播、直播、下载等不同形式的在线学习)、网上作业完成情况的形成性评价、课程学习效果的终结性评价(期末考试)。系统自动记录学生参加学习考勤(包括课堂面授、网上学习/移动学习点播和下载)、完成作业等学习活动的数据。

三维互动混合学习模式指导下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应用结合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安排,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充分展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适应高职学生特点,必将帮助更多的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导学导游高职
寻找火星导游
军事文摘(2023年14期)2023-08-06 15:39:52
Being a Tour Guide in Shuangqing Villa在双清别墅做导游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奇妙博物馆(2021年2期)2021-03-18 03:29:57
红领巾阵地之小导游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