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2014-11-01 12:55刘美琪田艳谢建勋
教育与职业 2014年24期
关键词:校企人才培训

刘美琪 田艳 谢建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用、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扫除青壮年文盲。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构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2009~2020年职业教育指标如表所示:

2009~2020年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发展指标

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人群,给高职教育带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高职教育任重而道远。

一、中原经济区高职教育的现状

1.办学形式和规模有待开发,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不够完善。目前,河南省职业技术学院前身均为几所中等职业学校、职工大学、电大等。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都还很初级,还没有形成有竞争力和社会知名度的职业教育大专院校。而且,以学历教育为主,在职业培训、岗前培训、社区教育等潜在的培训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

2.师资力量薄弱。首先是专业教师数量不足,现有教师数量不能满足教学要求,还存在很大的缺口。其次,教师学历不达标,很多教师是从中学、小学或者中专学校里过来的,没有本科以上的学历,研究生学历的更少。由于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老化、知识深度和广度达不到要求、自学能力又有限等原因,造成有人教不了课,或者教课的水平有限等不合理现象。最后,教师的专业结构不合理,现有教师中很多是学文科或者综合性学科的,真正学理工的不多,特别是学工科的更少,对于很专业的课程无法适应。

3.教材设置不合理。职业技术学院现用的教材大部分是高校使用的理论研究型的教材,所讲的理论知识比较深,但对实际应用和生产技术、工艺方面的经验介绍和实际操作方面的总结比较少。特别是专业性很强的专业如航空机务、汽车维修、数控技术等。

4.实践、实训基础建设跟不上。学生在校期间,除了理论学习外,参加实践和实训的机会并不多,时间也很有限,就算是参加的实习活动很好,将来毕业后也未必从事这个行业,造成实习流于形式,实习学不到真才实学,积累不了操作和生产实践的经验。此外,开设的实习基地专业也不够全面,满足不了学校设置专业的要求,使得专业比较细化的学科得不到很好的实践。实习的要求落实不够,实习期间,很多学生没有严格按照实习要求去做,实习报告也多数是拼凑的,没有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更有些学生娇生惯养,和工人师傅不能很好地相处,为人做处事让同事反感,当然学不到真正的技术。有的仅仅是在车间做一些辅助工作,成了勤杂工。这些都是对实践资源的严重浪费。

二、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应对措施

1.依靠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的力量。职业教育必须争取政策方面支持和国家财政投入。政府投入是学校建设的基础,只有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倾斜,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才会有更快的发展;只有培养更多合格的技工与高级蓝领,才能为国家和社会源源不断地创造人才红利。

在学校与社会关系的层面,应鼓励在职教工参与社会科技课题攻关,充分利用学校优势和资源参与社会活动,从而争取经费支持。可以组织专项培训,利用学校的教学设备和师资优势,为社会团体和企业进行一些专项技术和人才培训,这样既增长了教师的教学经验,又为学校得到赞助和资金支持。

2.办学模式的转变、实现学历教育和技能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要发展与市场相匹配的职业教育、培养与市场相匹配的职业人才,形成“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双证书”制度,做到学以致用;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鼓励中外合作;积极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

在学历教育方面,实现订单式招生和教学。与企业联合,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制定招生计划,实现校企紧密结合,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业问题得到了解决,同时,企业急需的人才也能得到满足。就像企业以销定产那样,有目的性的培养人才。职业技术学院除了全日制专科教育以外,还有成人专科和本科学历教育,这里面包括广播电视大学的学历教育和现代远程成人学历教育,扩大全日制招生的规模,为学校的发展提供资金后备力量。此外,还应该加强技能培训、职业技术资格培训和考试评价业务,让培训和继续教育成为职业技术学院的新亮点和经济增长点。承揽举办国家级和地方的各种考试等,例如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考试、阳光工程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等业务。把考试和培训的业务做大,让职业技术学院对技能人才的培训效能做到最大化。

3.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李克强对职业教育推行“现代学徒制”比较赞赏:职教老师同时也是“师傅”,职校学生同时也是企业的“学徒”。他说,一定要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十八届三中全会为职业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是学校与企业零距离合作,按照“订单教育”培养人才的一种办学模式。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生命线。高等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应该是全方位的、深度的合作。要始终把为企业对口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力促校企双方和谐健康发展作为合作方向和奋斗目标。要根据经济社会和企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实习实训方法等,让企业直接参与学校招生、培养的全过程,在培养目标确定、人才规格设计、知识技能结构优化和教学成果评估诸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双方通过建立契约式合作关系,保证学校和企业双方合作,并确保具有明确的目标,保障双方合法的权益和校企双方稳定的合作,从而实现校企合作实现质变的飞跃。高等职业学校要成立有一定经验人员组成的校企合作部门,重点研究国家和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分析用工企业对职业人才的基本需求,对人才供需做出动态的评估,对专业的需求情况做出一定的判断,为高职院校调整专业、新专业的引进提供依据,并对高职院校调整教学内容、订单培养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有计划地培养人才,逐步实现职业技能人才就业的理性发展。同时,还要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调研反馈,掌握毕业生就业后的思想状况,是否能够适应岗位,所学技术技能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及是否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等方面,对不能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的毕业生及时返校培训,力求每一位毕业生都可以成为有用之才。当校企合作发展到更深一步的时候,就要谋求校企合作在更广领域的突破,建立校企合作的专业建设委员会,为高职院校各专业在教学内容、教材建设、订单培养、实习实训、毕业生就业以及对企业员工继续教育培训等方面开展工作,不断开创校企合作的新局面。

4.教材建设。着力自编教材,让教材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尤其是特种行业的专业教材,没有现成的版本和可参考资源,必须从生产实践中来加以总结。加上理论基础知识的融入,让学生在懂得原理的基础上,精通流程、快速提高实操能力。例如,培养数控加工中心操作技术人员,如果把加工中心所用系统的原理和原程序讲清楚,在专科学校是不可能的。但如果让学生懂得数控原理,学会加工编程和熟练操作,并成为一名优秀的操作工是很现实的。此外,如果国家有教学大纲的科目,教材可以按照教学大纲来编写或者采购。在多媒体教学方面的资源和网上教学方面,现有的职业技术学院还都存在不足之处,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力量和投入,同时还可以借用网络学院的资源来充实职技学院的资源库。

5.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中国制造”的差距主要是职业人才的差距。李克强说,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举措。由于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不够充分,使中国制造、中国装备质量还存在许多缺陷,与发达国家的高中端产品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首先是教师学历水平的提高。学历虽然不能代表能力,但它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教师所接受教育的指标。让学历不达标的教职人员参加继续学习和培训,是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拓展知识面必经之路。其次,发展双师型的教师,让职院的教师做到懂教学、会实践;在理论方面能做讲师、在实践方面能做技师、工程师。还可以从企业引进理论与实践兼优的人才,做兼职教师。通过学校教师与企业优秀技术人才的双向交流与融合,定能实现职业教育师资建设方面的跨越式发展。

6.高职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本科教育的有机衔接。加快现代高职教育发展,“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初中生的升学率仅为52%,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河南省,农村学生的升学率更低,一半以上的初中毕业生因底子差、基础薄而难以继续深造,然而更重要的是农村普通初中教育的课程内容与农业生产经营发展实际需要相脱节。初中毕业的农村青年不能运用所学知识,不能很快地融入当地的经济活动,导致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成了农村的富余劳动力。这种状况造成了社会需要的技术人才难以聘用,另一方面是大量的未经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初中毕业生,因为没有一技之长,难以就业。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或初中教育)的校校联合办学主要解决了在粮食主产区、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旨在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素质和基本的就业技能,有效地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高了就业率,增加了农民收入,从而推动城乡社会协调发展。再者,国家高考制度的改变,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可以参加普通高考或者对口升学,促进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沟通与衔接。校校联合办学加快发展了职业教育,特别是面向农民的职业教育,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因此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当前促进中国社会经济振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迫在眉睫,任重道远。

2014年2月26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关于现代职业教育的议题成为关注焦点,为了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会议提出了五条任务措施:一是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激发职业教育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创新职业教育模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三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做到学以致用;四是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五是强化政策支持和监管保障,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完善资助政策,积极推行直补个人的资助办法。

总之,未来十年中国的高职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了促进中小城市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关键在于坚持就业导向,只有满足社会需求、市场需求、企业需求,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才能为社会输送适合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力资源,才能为国家和社会源源不断地创造人才红利。

猜你喜欢
校企人才培训
人才云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