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肺静脉消融联合去迷走神经化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

2014-11-01 06:23:54于宏颖潘震华李艳红邢丽娜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4年7期
关键词:肺静脉神经节心房

于宏颖, 潘震华, 李艳红, 邢丽娜, 黎 辉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占人口总数的1%~2%,老年患者房颤发生比例更高。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风险分别是正常人群的5倍和3倍。在过去的10余年中,导管消融治疗是房颤治疗领域最具突破意义的进展。然而,目前各种房颤消融策略已趋于稳定,波动于60%~85%之间,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成功率。自主神经活动与房颤发生维持均有很大关系,本研究回顾性总结了房颤射频消融过程中发生去迷走效应(vagal denervation,VD)的病例,为提高房颤消融的成功率寻找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收集2011年6月—2013年6月本院住院行射频消融(RAF)治疗的心房颤动(房颤)患者50例,其中男3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2.8±8.9)岁。入选标准:症状明显、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应用华法林抗凝,术前3 d改用低分子肝素5 000 u皮下注射,2次/d,手术当天停用1次;术前常规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术前1 d常规检查经食管心脏超声排除左心耳血栓。术前6 h禁食。

1.2 手术经过

所有患者局部麻醉后常规穿刺左锁骨下静脉及右股静脉,分别置入10极至冠状静脉窦。穿刺房间隔,置入2支SWART S-SL1长鞘至左心房,于前后位造影显示各肺静脉。在三维标测系统(EnSite-Velocity,St.Jude medical公司)指导下建立左心房图像,行肺静脉前庭隔离,消融温度上限43℃,功率上限30~35 W(4 mm大头电极导管),维持冷盐水(肝素盐水)灌注(17 ml/min),保证消融导管远端与心房壁贴靠良好的情况下,放电逐点消融并取点,每次消融30 s左右,或局部心房电位幅度明显降低(下降 >80%或电位振幅绝对值 <0.1 mV),每例患者的消融终点达到肺静脉完全隔离。观察并记录消融术中发生VD的情况,其定义为,消融后10 s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心率 <50次/min,房室阻滞或伴有低血压,此时在70次/min起搏下,继续消融直至迷走反射消失。记录发生VD的消融靶点位置。出现VD的患者归为VD阳性组,其余为VD阴性组。

1.3 术后处理和随访

患者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3个月,给予普罗帕酮450 mg/d,共3个月;华法令抗凝治疗调整药物剂量达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正常化比值(INR)2.0~3.0,治疗3个月。术后3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术后早期心律失常复发的处理:术后1周内发生房颤、房性心动过速(房速),不论阵发性或持续性不进行再次消融,可加用美托洛尔等药物控制心室率,1周后仍持续发作的房速或房颤则给予电复律。再次消融在术后3个月以后进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组间比较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50例患者中,36例患者的房颤被消融终止且不能再被诱发,19例患者在术中出现VD,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长RR间歇2 350 ms,平均心率30~40次/min(图1)。平均随访6个月,VD阳性组和阴性组分别有84.2%(16/19)和64.5%(20/31)的患者不服药物亦无房颤发生。VD阳性组疗效明显高于VD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生VD的消融位点多位于右上下肺静脉口(图2)。

图1 术中迷走反应RR间期2.3 s

图2 左心房三维图像及消融靶点

3 讨论

近年的研究表明,迷走神经过度兴奋与一部分房颤的发生机制密切相关。以迷走神经丛为消融靶点,实现心房去迷走神经化,或与其他消融策略联用能进一步提高房颤治愈率。迷走神经的节前神经元位于延髓的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节前纤维与其他神经混合后汇成颈迷走神经干下行至心脏,在心脏表面形成神经节(ganglionatedplexi,GP),神经节分布在心脏表面的脂肪垫中,人类至少有7个神经节,其中4个主要的神经节临近肺静脉与左心房交界外侧1~2 cm处,分别为左上神经节、左下神经节、右上神经节和右下神经节[1-4]。上腔静脉神经节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后壁连接处[5](图3)。每个神经节内含有200~2 000个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发出节后纤维支配心脏。本研究记录发生去迷走效应的消融靶点多位于右上下肺静脉口,与图3中神经节分布位点相似。

图3 心脏表面神经节示意

房颤的发生与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增高有关,房颤的维持在更大程度上则有赖于心房肺静脉肌袖动作电位时程(APD)和心房有效不应期(ERP)的缩短,而APD和ERP的缩短则主要由迷走神经末梢释放其递质乙酰胆碱所介导[6]。这成为很多心脏中心房颤RFA治疗过程中以神经节为消融靶点的理论依据。Pappone等[7]在房颤RFA治疗过程中,发现297例患者中的34%左房内某些位点对高能量射频电流产生显著心动过缓等迷走反应,针对这些位点继续消融可使迷走反应消失。经过12个月的随访,术中有迷走反应的患者99%无房颤复发,而术中没有迷走反应的患者仅有74%患者无房颤复发。唐闽等[8]研究发现肺静脉口周围消融过程中发生VD可伴有房颤消融成功率的明显增加(VD阳性组与VD阴性组比较96.17%比58.18%)。根据GP解剖学定位,并结合消融过程中出现VD,即消融后10 s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心率 <50次/min,或房室传导时间>2.0 s,房室阻滞或伴有低血压,确定为迷走神经节分布区。本组50例患者中19例(38%)出现迷走反应,经肺静脉口联合去迷走消融后,VD阳性组疗效明显高于VD阴性组(84.21%比64.51%,P<0.05),随访6个月VD阳性组房颤成功率明显高于阴性组。因此,可推测在房颤RFA中联合去迷走化,可提高房颤RFA的成功率,但仍缺少进一步长期随访数据,无法证明长期效果。此外,消融神经节同时存在一定的风险。由于左房后壁的两组神经节与食管均紧密相邻,因此,当经心内膜消融神经节时,消融能量有时会影响到食管,轻则会损伤分布到食管的迷走神经纤维,导致胃运动减弱,胃排空障碍等胃麻痹症状[9],重者则可能导致左房-食管瘘这一致命性并发症。虽然,这一并发症少有报道,但房颤去迷走神经节消融的长期效果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1] Po SS, Nakagawa H, Jackman WM.Localization of left atrial ganglionated plexi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J].J 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 2009, 20: 1186-1189.

[2] Katritsis D, Giazitzoglou E, Sougiannis D, et al.Anatomic approach for ganglionic plexi ablation in patients with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J].Am J Cardiol, 2008, 102: 330-334.

[3] Danik S, Neuzil P, d’Avila A, et al.Evaluation of catheter ablation of periatrial ganglionic plexi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J].Am J Cardiol, 2008: 578-583.

[4] Pokushalov E, Romanov A, Shugayev P, et al.Selective ganglionated plexi ablation for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J].Heart Rhythm,2009,6:1257-1264.

[5] Pauza DH, Skripka V, Pauziene N, etal.Morphology,distribution,and variability of the epicardiac neural ganglionated subplexuses in the human heart[J].Anat Rec, 2000, 259: 353-382.

[6] Patterson E, Po SS, Scherlag BJ, et al.Triggered firing in pulmonary veins initiated by in vitro autonomic nerve stimulation[J].Heart Rhythm, 2005, 2: 624-631.

[7] Pappone C, Santinelli V, Manguso F, et al.Pulmonary vein denervation enhances long-term benefit after circumferential ablation for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J].Circulation, 2004,109:327-334.

[8] 唐 闽,姚 焰,张劲林,等.肺静脉口周消融造成去迷走效应对心房颤动消融效果的影响 [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5, 9: 110-114.

[9] Pisani CF, Hachul D, Sosa E, et al.Gastric hypomotility following epicardial vagal denervation ablation to treat atrial fibrillation [J].J 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 2008, 19: 211-213.

猜你喜欢
肺静脉神经节心房
神与人
椎神经节麻醉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冷冻球囊消融术治疗肺静脉多分支解剖变异心房颤动患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蝶腭神经节针刺术治疗动眼神经麻痹案1则
心房破冰师
冠状切面在胎儿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弯刀综合征术后肺静脉狭窄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左心房
戏剧之家(2018年35期)2018-02-22 12:32:40
心房颤动患者左右下肺静脉共干合并左侧房室旁道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