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改的建议与思考

2014-10-31 10:59杨德军王立章熊集兵
求知导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教学效果

杨德军+王立章+熊集兵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中国矿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建筑内部及居住小区的给水、消防给水、排水、雨水、热水供应、饮水系统以及水景、游泳池、水上娱乐池等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设计方法以及安装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了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各系统的设计方案、设计原则、理论计算和施工管理中的注意事项,并且具有从事建筑给排水工程的科研工作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对提高环境工程专业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教学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从《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考试成绩统计与分析的角度出发,总结了教学效果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该课教改的建议与思考。

1.《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成绩统计与分析

选取了2008~2011级的学生成绩来进行分析。该课程共32个学时,2个学分。考试试题分为单选题20%,名词解释20%,简述题36%,论述题12%,计算题12%;难度方面,容易题35%,中等难度40%,难题25%,应得分数为75~85。考试时间为课程完成后1周。通过分数的平均分和标准差能清晰明确地显现出成绩的分布特征,进而可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课程的统计分析结果如表所示。

从上述三个年级的总体情况来看,考试成绩平均值均在81~87之间,说明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总体较好,达到了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标准差介于7~12之间,这说明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整体水平较为平衡。另外,从不同年级来看平均分呈现下降趋势,应该引起一定的重视。下图为不同班级考试各个分数段的分布率。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班级的成绩分布率略有不同。

2.《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

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的教学过程中,从课堂效果和教师的反映情况来看,该课的教学效果不乐观。学生的问题主要反映在是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热情较低,教师的问题主要反映在较少去把握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程度。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这门课程涉及的内容很多。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给水、排水、雨水等系统有所接触,课堂时讲解出现的问题不多。相比来看,对消防和热水系统接触不多,因此这部分内容是教师讲解的难点和重点。例如,有的学生不理解自动喷水系统的作用面积法,对自动喷水系统的管网系统和热水系统的回水管网缺乏感性认识。

3.《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教学改革的建议和思考

(1)学生学习信心的建立。进入到该课程的学习之前,学生几乎没有做过与此相关的课程设计,因此需要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完成课程设计的信心,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课程设计的能力。

(2)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教师主导下进行自主讨论,成为教学的积极成分,加强教与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突出实物教学,对部分拔尖学生组织课外实习或参加较高层次的研究活动。

(3)多媒体教学平台的应用。辅助建设多媒体教学平台。针对这门课程具有抽象这一特点,教学过程中不断辅以大量的工程图片、视频和动画,使学生能够获得较为直观的学习素材。

(4)改革考核方式。通过改革考核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与效率。例如,加大过程考核(主要指平时的设计作业)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

参考文献:

[1]樊建军,石明岩,罗三桂.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比较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05):17—22.

[2]王 敏,黄小华.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实践初探[J].江西化工,2007(01):123—125.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endprint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中国矿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建筑内部及居住小区的给水、消防给水、排水、雨水、热水供应、饮水系统以及水景、游泳池、水上娱乐池等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设计方法以及安装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了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各系统的设计方案、设计原则、理论计算和施工管理中的注意事项,并且具有从事建筑给排水工程的科研工作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对提高环境工程专业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教学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从《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考试成绩统计与分析的角度出发,总结了教学效果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该课教改的建议与思考。

1.《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成绩统计与分析

选取了2008~2011级的学生成绩来进行分析。该课程共32个学时,2个学分。考试试题分为单选题20%,名词解释20%,简述题36%,论述题12%,计算题12%;难度方面,容易题35%,中等难度40%,难题25%,应得分数为75~85。考试时间为课程完成后1周。通过分数的平均分和标准差能清晰明确地显现出成绩的分布特征,进而可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课程的统计分析结果如表所示。

从上述三个年级的总体情况来看,考试成绩平均值均在81~87之间,说明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总体较好,达到了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标准差介于7~12之间,这说明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整体水平较为平衡。另外,从不同年级来看平均分呈现下降趋势,应该引起一定的重视。下图为不同班级考试各个分数段的分布率。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班级的成绩分布率略有不同。

2.《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

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的教学过程中,从课堂效果和教师的反映情况来看,该课的教学效果不乐观。学生的问题主要反映在是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热情较低,教师的问题主要反映在较少去把握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程度。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这门课程涉及的内容很多。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给水、排水、雨水等系统有所接触,课堂时讲解出现的问题不多。相比来看,对消防和热水系统接触不多,因此这部分内容是教师讲解的难点和重点。例如,有的学生不理解自动喷水系统的作用面积法,对自动喷水系统的管网系统和热水系统的回水管网缺乏感性认识。

3.《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教学改革的建议和思考

(1)学生学习信心的建立。进入到该课程的学习之前,学生几乎没有做过与此相关的课程设计,因此需要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完成课程设计的信心,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课程设计的能力。

(2)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教师主导下进行自主讨论,成为教学的积极成分,加强教与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突出实物教学,对部分拔尖学生组织课外实习或参加较高层次的研究活动。

(3)多媒体教学平台的应用。辅助建设多媒体教学平台。针对这门课程具有抽象这一特点,教学过程中不断辅以大量的工程图片、视频和动画,使学生能够获得较为直观的学习素材。

(4)改革考核方式。通过改革考核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与效率。例如,加大过程考核(主要指平时的设计作业)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

参考文献:

[1]樊建军,石明岩,罗三桂.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比较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05):17—22.

[2]王 敏,黄小华.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实践初探[J].江西化工,2007(01):123—125.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endprint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中国矿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建筑内部及居住小区的给水、消防给水、排水、雨水、热水供应、饮水系统以及水景、游泳池、水上娱乐池等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设计方法以及安装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了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各系统的设计方案、设计原则、理论计算和施工管理中的注意事项,并且具有从事建筑给排水工程的科研工作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对提高环境工程专业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教学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从《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考试成绩统计与分析的角度出发,总结了教学效果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该课教改的建议与思考。

1.《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成绩统计与分析

选取了2008~2011级的学生成绩来进行分析。该课程共32个学时,2个学分。考试试题分为单选题20%,名词解释20%,简述题36%,论述题12%,计算题12%;难度方面,容易题35%,中等难度40%,难题25%,应得分数为75~85。考试时间为课程完成后1周。通过分数的平均分和标准差能清晰明确地显现出成绩的分布特征,进而可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课程的统计分析结果如表所示。

从上述三个年级的总体情况来看,考试成绩平均值均在81~87之间,说明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总体较好,达到了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标准差介于7~12之间,这说明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整体水平较为平衡。另外,从不同年级来看平均分呈现下降趋势,应该引起一定的重视。下图为不同班级考试各个分数段的分布率。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班级的成绩分布率略有不同。

2.《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

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的教学过程中,从课堂效果和教师的反映情况来看,该课的教学效果不乐观。学生的问题主要反映在是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热情较低,教师的问题主要反映在较少去把握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程度。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这门课程涉及的内容很多。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给水、排水、雨水等系统有所接触,课堂时讲解出现的问题不多。相比来看,对消防和热水系统接触不多,因此这部分内容是教师讲解的难点和重点。例如,有的学生不理解自动喷水系统的作用面积法,对自动喷水系统的管网系统和热水系统的回水管网缺乏感性认识。

3.《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教学改革的建议和思考

(1)学生学习信心的建立。进入到该课程的学习之前,学生几乎没有做过与此相关的课程设计,因此需要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完成课程设计的信心,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课程设计的能力。

(2)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教师主导下进行自主讨论,成为教学的积极成分,加强教与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突出实物教学,对部分拔尖学生组织课外实习或参加较高层次的研究活动。

(3)多媒体教学平台的应用。辅助建设多媒体教学平台。针对这门课程具有抽象这一特点,教学过程中不断辅以大量的工程图片、视频和动画,使学生能够获得较为直观的学习素材。

(4)改革考核方式。通过改革考核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与效率。例如,加大过程考核(主要指平时的设计作业)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

参考文献:

[1]樊建军,石明岩,罗三桂.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比较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05):17—22.

[2]王 敏,黄小华.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实践初探[J].江西化工,2007(01):123—125.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教学效果
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关于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施工的思考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PLC课程设计
开放大学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