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江南
大作曲家罗伯特·舒曼年轻时在一次业余音乐活动中,认识了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弗里德里希·维克和他的女儿克拉拉。之后,舒曼在维克家住了两年半,他很喜欢克拉拉,并希望克拉拉长大后能成为自己的妻子。然而维克对贫穷的舒曼十分蔑视,极力阻挠他和女儿之间恋情的进展,好在两个年轻人之间彼此倾心。
克拉拉即将成年,终于有权决定自己的事情了,两个人想从此厮守在一起。可法律规定女儿虽已成年,仍须得到父亲的同意才能与别人结合,无奈克拉拉和舒曼的婚事又一拖再拖。幸好后来法庭做出了有利于这对年轻人的判决,他们最终获得了结婚许可,那年,舒曼三十岁,克拉拉二十一岁。
在婚后幸福而甜蜜的一年里,舒曼写成了一百三十八首歌曲,音乐界把1840年称为舒曼的“歌曲之年”。
崇高的一跪
意大利音乐怪杰帕格尼尼得到一把精制的小提琴,请贫困潦倒的法国作曲家柏辽兹谱首曲子,之后,柏辽兹便完成了交响曲《哈罗德在意大利》。
首演结束,身患喉疾的帕格尼尼激动地表示:“我从来不曾从音乐中受到像今日这样的感动。”乐队还未全部退去,他就拉着柏辽兹登上舞台,跪下一膝,吻他的手,弄得柏辽兹惊慌失措,剧场气氛一时达到高潮。
第二天,帕格尼尼又写信给柏辽兹,并附上二万法郎。柏辽兹因此摆脱了贫穷的煎熬,从容写作,并取得了很大成就。当时柏辽兹三十五岁,而名扬四海的帕格尼尼已经五十五岁。
常人与大师的区别
大音乐家鲁宾斯坦有一段时间常去他的好友毕加索家看他画画。可是,一连几个月过去了,他惊奇地发现毕加索一直在画同样的内容。
当毕加索画完近五十幅同样的作品后,鲁宾斯坦终于忍不住问:“每天画同样的内容,难道你不觉得厌烦吗?”毕加索听后有些生气,但又很坦然地回答:“难道你不知道每一分钟都是不同的我,每一个钟头都有新的光线?虽然每天看到的是同一个酒瓶,但我可以看到不同的个性、 不同的世界里的不同生命,在我眼里, 这一切都是不同的!”
鲁宾斯坦听后恍然大悟, 从此重复弹奏同一首曲子,力求弹奏出不同的味道来。
为舒伯特画乐谱线
音乐大师舒伯特年轻时极其穷困,可对于音乐孜孜以求,为了去听贝多芬的交响乐,他甚至卖掉了大衣。
舒伯特对音乐的狂热感动了他的朋友,一次,油画家马勒见他正为买不起作曲用的乐谱纸而愁容满面,便不声不响地坐下,从包里拿出刚买的画纸,细心地为他画了一天乐谱线。当马勒成为著名画家时,他的弟子问他:“您一生中对自己的哪幅画最满意?”马勒不假思索地答道:“为舒伯特画的乐谱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