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芳
[摘 要] 本文从圆的对称性之“垂径定理”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出发,通过对学情的分析、教学目标的设置及教学过程的分析,阐述了教师如何设置情境,如何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意识,以及探究过程中如何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关键词] 垂径定理;半径;半弦;弦心距
■ 概况
学情分析?摇 本次授课的班级是苏州市胥江实验中学校初三(6)班,本班学生来自学校周围学区内,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基础良好,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较为浓厚,有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较为突出.
教学目标?摇 1.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折纸图片,使学生理解圆的轴对称性.
(2)掌握垂径定理,理解其证明过程,学会利用垂径定理解决有关的证明与计算问题.
(3)掌握添辅助线的方法,可以是连半径,或过圆心作一条与弦垂直的线段,目的是找出“半径、半弦、弦心距”组成的直角三角形,进而用勾股定理解题.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翻折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2)向学生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基本思想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向学生进行数学对称美的美育渗透.
(2)使学生领会教学的严谨性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探究、发现数学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审美观以及积极参与的热情.
教学重点?摇 垂径定理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摇 垂径定理的证明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摇 探究发现法.
教学准备?摇 教师自制的圆形纸片教具、PPT课件、电子白板和电脑的提前开启、三角板、圆规;学生准备好圆规和三角板.
■ 教学过程
1. 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还记得什么叫轴对称图形吗?
生1: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 轴 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 对称轴 .
设计说明?摇 通过复习以前所学的轴对称概念,为本节课探究圆的轴对称性做铺垫,引出翻折的研究方法,引导学生通过翻折发现垂径定理的内容.
2. 创设情境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圆的对称性”知识. 请大家思考:圆是轴对称图形吗?
生(齐):圆是轴对称图形.
师:如果是,它的对称轴是什么?你能找到多少条对称轴?
生1:经过圆心的直线(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获得上述发现的?
生1:通过折叠的方法.
(教师引导:圆的轴对称性;对称轴的描述;板书)
设计说明 ?摇通过创设一个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情境以及三个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归纳圆的轴对称性和探究的方法:折叠,为下面的“探索新知”环节提供方法.
3. 探索新知
师:请同学们在准备好的圆形纸片上画出任意一条直径AB,再画一条弦CD,使得整个图形仍是轴对称图形. (生2板演如何画弦CD)
设计说明?摇 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发现圆的对称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学生出现了下面两种画法(如图2和图3所示),教师肯定了学生画法的正确性,引导学生今天所要研究的对象:垂直的情况. 进一步引导学生折叠图形,思考以下问题.
■
师:图3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什么?
生(齐):对称轴是直线AB.
师:你能发现图3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相等的弧?说说你的理由.(引导学生自主证明)
教师提问后留给学生自主证明的时间,结合教师巡视的过程,让一位思路正确的学生回答自己所找到的等量关系、证明方法,学生叙述,教师板书如下证明过程.
■
设计说明?摇 当学生发现圆的对称性后,再自己动手添加辅助线,既考查了学生对轴对称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 在确定研究对象后,再自主探究寻找相等的线段、相等的弧,这一系列过程,意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严谨推理的数学习惯.
验证定理,形成垂径定理的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表示,教师板书如下.
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符号语言:∵AB是直径,AB⊥CD于点P,∴PC=PD,■=■,■=■.
■
设计说明 定理呈现的三种形式都要求学生能懂,即文字语言描述、数学推理符号、图形. 板书的呈现有助于学生看清教师的书写,理解三种形式,帮助学生加强对定理的理解.
4. 运用新知
师:接下来我们就运用刚才学过的垂径定理来解决问题.
基础训练?摇(1)如图6所示,AB是⊙O的直径,CD为弦,CD⊥AB于点E,则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
A.∠COE=∠DOE B. CE=DE
C. OE=BE?摇 ?摇D. ■=■
■
生2:我选择C,因为其余三个选项都能用垂径定理证明出来.
师:很好!这位同学已经深深记住了垂径定理的内容.
(2)如图7所示,AB是⊙O的直径,弦CD⊥AB,垂足为点P. 若CD=8,OP=3,则⊙O的半径为______.
■
生3:半径为5,根据垂径定理可知CP=4,连结OC,则△OCP是直角三角形. 应用勾股定理可求得半径OC=5.
师:回答得很好,分析得也很到位,大家听懂了吗?endprint
生(齐):听懂了.
(3)如图8所示,在半径为10的⊙O中,弦AB=16,OC⊥AB于点C,则OC=______.
■
生4: OC=6,因为OC⊥AB于点C,所以AC是AB的一半,等于8,在Rt△AOC中应用勾股定理可求得OC=6.
师:回答得很好,本题继续使用了垂径定理,并结合勾股定理进行求解.
(4)如图9所示,⊙O的直径AB=50,弦CD⊥AB于点P,OP=7,那么弦CD的长为________.
■
生5: CD=48,因为CD⊥AB于点P,所以PC是CD的一半. 连结OC,在Rt△OCP中用勾股定理可求得PC=24,从而得出CD=48.
师:回答得很好,这位同学的方法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求弦长CD,可以先求出半弦长PC,这种解题方法在今后会时常遇到,请同学们记住.
归纳?摇 构造半径、半弦、弦心距组成的直角三角形,结合勾股定理解题.
设计说明 ?摇基础练习中的第(1)题,巩固学生对垂径定理基本图形的认识,通过对第(2)~(4)题的分别求解,了解求半径、弦心距、弦长(先求半弦长)的过程,总结垂径定理中常用到的直角三角形的构成,即半径、半弦、弦心距. 经过这样的过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有方向,知道每次都去找这样的直角三角形,缺哪一条线段,就添加相应的辅助线,解决学生困惑的如何添加辅助线问题.
师:接下来让我们运用垂径定理解决典型例题,请生6和生7来板演例1与变式1.
例1 如图10所示,⊙O的直径AB⊥弦CD于点E,AE = 1 cm,OE = 2 cm,求弦CD的长.
■
变式1?摇 如图11所示,⊙O的直径AB⊥弦CD于点E,AE=1 cm,CD=4 cm,求圆O的半径.
■
师:这两位同学的解题书写(板演内容略)都很好,在变式1中我们学会了巧设未知数,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解的方法.
变式2?摇 如图12所示,⊙O的直径AB和弦CD相交于点E,已知AE=1 cm,BE=5 cm,∠DEB=60°,求弦CD的长.
■
师:对于直径和弦垂直,我们已经练习了很多题,这里,直径和弦不垂直,应怎么办呢?
生(七嘴八舌):那就添个垂直啊.
师:怎么添垂直?请一位同学来说说看.
生6:过点O作OF⊥CD于点F.
师:我来作图,你接着分析.
生6:因为OF⊥CD于点F,所以CD的长就是DF的2倍,连结OD,分别在Rt△OEF和Rt△ODF中求出OF和DF.
师:很好!听懂的同学请举手. 请大家在学案上自己完成本题的书写.
例2?摇 如图13所示,在以点O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交小圆于点C和点D,AC与BD相等吗?为什么?
■
有了变式2“作垂直”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学生很快能上手做例2. 教师先让学生思考,然后停笔,请学生来回答如何做,教师则板书本题的全部解题过程.
设计说明?摇 本节课预设了两个例题,例1较为基础,主要考查学生对辅助线添加方法的理解,从基础习题过渡到学生自己添线,思路上比较顺. 教学中采用学生先在学案上自我探究,教师让一名学生板演过程的方式. 变式1在例1的基础上,要设未知数解题. 教学中,先给予学生探索的时间,教师则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引导,根据学生的反馈,让一名学生板演过程,教师则点评解题过程并归纳设未知数解题的方法. 变式2进一步深化内容,在变式1的基础上将弦和直径由垂直的关系引申到相交锐角为60°的情形,题目注重分析与板书师范,并由此引导学生解决类似问题. 例2题目本身不难,学生在理解“过圆心向弦作垂线段,即弦心距的辅助线添加方法”后,本题可能会有多种证明方法的出现,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尽情发挥,一题多解.
5.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这节课的经历,让学生在反思与回顾中体会这节课经历的动手操作、实践探索、自我证明等过程,便于学生在解几何问题时掌握“动手画图、观察分析、归纳论证”的解题方法,这样的课堂是有深度和长度的课堂.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补充、归纳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1)垂径定理及其应用.
(2)将垂径定理与勾股定理有机结合,寻找“半径、半弦、弦心距”构成的直角三角形.
(3)圆中经常添加的辅助线.
设计说明?摇 教学中,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都在黑板左侧部分体现,学生基本已经养成总结时找黑板的习惯,因此基本都能说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提醒、强调注意点即可.
6. 作业布置
完成学案上剩余的习题.
7. 板书设计(如图14所示)
■ 教学设计及反思
1. 每种教学模式都有优劣,若一味地按照一种教学模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并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对于教师来说,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来教学,因此,本节课笔者选择让学生自己动手折一折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操作、发现问题,给学生一个自我探索的过程,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后应该更有利于他们发现结论.
2. 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动态. 在这节课中,笔者注重肯定学生的点滴发现,多次给予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锻炼学生的胆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并给予适当的鼓励与表扬,使学生有成功感,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
3. 在知识发生、发展与应用的过程中,应注重思想方法的渗透,如本节课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不仅教给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更让学生学会了学习.endprint
生(齐):听懂了.
(3)如图8所示,在半径为10的⊙O中,弦AB=16,OC⊥AB于点C,则OC=______.
■
生4: OC=6,因为OC⊥AB于点C,所以AC是AB的一半,等于8,在Rt△AOC中应用勾股定理可求得OC=6.
师:回答得很好,本题继续使用了垂径定理,并结合勾股定理进行求解.
(4)如图9所示,⊙O的直径AB=50,弦CD⊥AB于点P,OP=7,那么弦CD的长为________.
■
生5: CD=48,因为CD⊥AB于点P,所以PC是CD的一半. 连结OC,在Rt△OCP中用勾股定理可求得PC=24,从而得出CD=48.
师:回答得很好,这位同学的方法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求弦长CD,可以先求出半弦长PC,这种解题方法在今后会时常遇到,请同学们记住.
归纳?摇 构造半径、半弦、弦心距组成的直角三角形,结合勾股定理解题.
设计说明 ?摇基础练习中的第(1)题,巩固学生对垂径定理基本图形的认识,通过对第(2)~(4)题的分别求解,了解求半径、弦心距、弦长(先求半弦长)的过程,总结垂径定理中常用到的直角三角形的构成,即半径、半弦、弦心距. 经过这样的过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有方向,知道每次都去找这样的直角三角形,缺哪一条线段,就添加相应的辅助线,解决学生困惑的如何添加辅助线问题.
师:接下来让我们运用垂径定理解决典型例题,请生6和生7来板演例1与变式1.
例1 如图10所示,⊙O的直径AB⊥弦CD于点E,AE = 1 cm,OE = 2 cm,求弦CD的长.
■
变式1?摇 如图11所示,⊙O的直径AB⊥弦CD于点E,AE=1 cm,CD=4 cm,求圆O的半径.
■
师:这两位同学的解题书写(板演内容略)都很好,在变式1中我们学会了巧设未知数,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解的方法.
变式2?摇 如图12所示,⊙O的直径AB和弦CD相交于点E,已知AE=1 cm,BE=5 cm,∠DEB=60°,求弦CD的长.
■
师:对于直径和弦垂直,我们已经练习了很多题,这里,直径和弦不垂直,应怎么办呢?
生(七嘴八舌):那就添个垂直啊.
师:怎么添垂直?请一位同学来说说看.
生6:过点O作OF⊥CD于点F.
师:我来作图,你接着分析.
生6:因为OF⊥CD于点F,所以CD的长就是DF的2倍,连结OD,分别在Rt△OEF和Rt△ODF中求出OF和DF.
师:很好!听懂的同学请举手. 请大家在学案上自己完成本题的书写.
例2?摇 如图13所示,在以点O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交小圆于点C和点D,AC与BD相等吗?为什么?
■
有了变式2“作垂直”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学生很快能上手做例2. 教师先让学生思考,然后停笔,请学生来回答如何做,教师则板书本题的全部解题过程.
设计说明?摇 本节课预设了两个例题,例1较为基础,主要考查学生对辅助线添加方法的理解,从基础习题过渡到学生自己添线,思路上比较顺. 教学中采用学生先在学案上自我探究,教师让一名学生板演过程的方式. 变式1在例1的基础上,要设未知数解题. 教学中,先给予学生探索的时间,教师则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引导,根据学生的反馈,让一名学生板演过程,教师则点评解题过程并归纳设未知数解题的方法. 变式2进一步深化内容,在变式1的基础上将弦和直径由垂直的关系引申到相交锐角为60°的情形,题目注重分析与板书师范,并由此引导学生解决类似问题. 例2题目本身不难,学生在理解“过圆心向弦作垂线段,即弦心距的辅助线添加方法”后,本题可能会有多种证明方法的出现,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尽情发挥,一题多解.
5.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这节课的经历,让学生在反思与回顾中体会这节课经历的动手操作、实践探索、自我证明等过程,便于学生在解几何问题时掌握“动手画图、观察分析、归纳论证”的解题方法,这样的课堂是有深度和长度的课堂.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补充、归纳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1)垂径定理及其应用.
(2)将垂径定理与勾股定理有机结合,寻找“半径、半弦、弦心距”构成的直角三角形.
(3)圆中经常添加的辅助线.
设计说明?摇 教学中,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都在黑板左侧部分体现,学生基本已经养成总结时找黑板的习惯,因此基本都能说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提醒、强调注意点即可.
6. 作业布置
完成学案上剩余的习题.
7. 板书设计(如图14所示)
■ 教学设计及反思
1. 每种教学模式都有优劣,若一味地按照一种教学模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并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对于教师来说,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来教学,因此,本节课笔者选择让学生自己动手折一折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操作、发现问题,给学生一个自我探索的过程,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后应该更有利于他们发现结论.
2. 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动态. 在这节课中,笔者注重肯定学生的点滴发现,多次给予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锻炼学生的胆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并给予适当的鼓励与表扬,使学生有成功感,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
3. 在知识发生、发展与应用的过程中,应注重思想方法的渗透,如本节课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不仅教给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更让学生学会了学习.endprint
生(齐):听懂了.
(3)如图8所示,在半径为10的⊙O中,弦AB=16,OC⊥AB于点C,则OC=______.
■
生4: OC=6,因为OC⊥AB于点C,所以AC是AB的一半,等于8,在Rt△AOC中应用勾股定理可求得OC=6.
师:回答得很好,本题继续使用了垂径定理,并结合勾股定理进行求解.
(4)如图9所示,⊙O的直径AB=50,弦CD⊥AB于点P,OP=7,那么弦CD的长为________.
■
生5: CD=48,因为CD⊥AB于点P,所以PC是CD的一半. 连结OC,在Rt△OCP中用勾股定理可求得PC=24,从而得出CD=48.
师:回答得很好,这位同学的方法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求弦长CD,可以先求出半弦长PC,这种解题方法在今后会时常遇到,请同学们记住.
归纳?摇 构造半径、半弦、弦心距组成的直角三角形,结合勾股定理解题.
设计说明 ?摇基础练习中的第(1)题,巩固学生对垂径定理基本图形的认识,通过对第(2)~(4)题的分别求解,了解求半径、弦心距、弦长(先求半弦长)的过程,总结垂径定理中常用到的直角三角形的构成,即半径、半弦、弦心距. 经过这样的过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有方向,知道每次都去找这样的直角三角形,缺哪一条线段,就添加相应的辅助线,解决学生困惑的如何添加辅助线问题.
师:接下来让我们运用垂径定理解决典型例题,请生6和生7来板演例1与变式1.
例1 如图10所示,⊙O的直径AB⊥弦CD于点E,AE = 1 cm,OE = 2 cm,求弦CD的长.
■
变式1?摇 如图11所示,⊙O的直径AB⊥弦CD于点E,AE=1 cm,CD=4 cm,求圆O的半径.
■
师:这两位同学的解题书写(板演内容略)都很好,在变式1中我们学会了巧设未知数,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解的方法.
变式2?摇 如图12所示,⊙O的直径AB和弦CD相交于点E,已知AE=1 cm,BE=5 cm,∠DEB=60°,求弦CD的长.
■
师:对于直径和弦垂直,我们已经练习了很多题,这里,直径和弦不垂直,应怎么办呢?
生(七嘴八舌):那就添个垂直啊.
师:怎么添垂直?请一位同学来说说看.
生6:过点O作OF⊥CD于点F.
师:我来作图,你接着分析.
生6:因为OF⊥CD于点F,所以CD的长就是DF的2倍,连结OD,分别在Rt△OEF和Rt△ODF中求出OF和DF.
师:很好!听懂的同学请举手. 请大家在学案上自己完成本题的书写.
例2?摇 如图13所示,在以点O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交小圆于点C和点D,AC与BD相等吗?为什么?
■
有了变式2“作垂直”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学生很快能上手做例2. 教师先让学生思考,然后停笔,请学生来回答如何做,教师则板书本题的全部解题过程.
设计说明?摇 本节课预设了两个例题,例1较为基础,主要考查学生对辅助线添加方法的理解,从基础习题过渡到学生自己添线,思路上比较顺. 教学中采用学生先在学案上自我探究,教师让一名学生板演过程的方式. 变式1在例1的基础上,要设未知数解题. 教学中,先给予学生探索的时间,教师则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引导,根据学生的反馈,让一名学生板演过程,教师则点评解题过程并归纳设未知数解题的方法. 变式2进一步深化内容,在变式1的基础上将弦和直径由垂直的关系引申到相交锐角为60°的情形,题目注重分析与板书师范,并由此引导学生解决类似问题. 例2题目本身不难,学生在理解“过圆心向弦作垂线段,即弦心距的辅助线添加方法”后,本题可能会有多种证明方法的出现,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尽情发挥,一题多解.
5.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这节课的经历,让学生在反思与回顾中体会这节课经历的动手操作、实践探索、自我证明等过程,便于学生在解几何问题时掌握“动手画图、观察分析、归纳论证”的解题方法,这样的课堂是有深度和长度的课堂.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补充、归纳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1)垂径定理及其应用.
(2)将垂径定理与勾股定理有机结合,寻找“半径、半弦、弦心距”构成的直角三角形.
(3)圆中经常添加的辅助线.
设计说明?摇 教学中,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都在黑板左侧部分体现,学生基本已经养成总结时找黑板的习惯,因此基本都能说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提醒、强调注意点即可.
6. 作业布置
完成学案上剩余的习题.
7. 板书设计(如图14所示)
■ 教学设计及反思
1. 每种教学模式都有优劣,若一味地按照一种教学模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并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对于教师来说,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来教学,因此,本节课笔者选择让学生自己动手折一折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操作、发现问题,给学生一个自我探索的过程,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后应该更有利于他们发现结论.
2. 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动态. 在这节课中,笔者注重肯定学生的点滴发现,多次给予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锻炼学生的胆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并给予适当的鼓励与表扬,使学生有成功感,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
3. 在知识发生、发展与应用的过程中,应注重思想方法的渗透,如本节课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不仅教给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更让学生学会了学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