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孙 严超
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评选的2013-2014全国优秀企业家日前揭晓,中船集团总经理助理、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黄永锡荣列其中。近些年来,在他的带领下,外高桥造船公司经受住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逆势而上,激情进取,走出了一条从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从低端产品制造向高端产品集成转变、从规模型经营向规模效益并举型经营转变的创新发展之路,成为引领中国造船行业的一面旗帜。
解放思想 锐意改革 领导实施转型发展新战略
外高桥造船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下属主要成员单位。在发展初期,该公司紧紧抓住市场机遇,以17万吨级好望角型散货船、10.5万吨级阿芙拉型油船以及30万吨级超大型油船为主打产品,通过批量承接订单,不断累积生产技术经验,造船总量快速提高,创造了国内造船企业最优异的成长业绩。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传统船型市场需求大幅萎缩。黄永锡果断将企业经营战略调整为“做强主业,做大规模,适度多元”,提出必须依靠企业转型谋求新发展的思路。做强主业,即在造船业务上做到技术研发强、产品品牌强、生产效率强、管理水平强和盈利能力强。做大规模,即扩大市场份额,扩大生产总量,扩大产品种类,扩大生产能力。适度多元,即优化产业结构,实施海工战略,发展非船业务。在新的发展战略引导下,外高桥造船公司产品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稳步得以推进。
在黄永锡的领导组织下,外高桥造船近几年不断推出新一代节能环保船舶产品,新船型节能效果普遍达到20—30%,赢得了国际市场广泛青睐。目前,该公司好望角型散货船占全球该船型市场份额的12%以上,被誉为“世界散货船制造中心”。超大型油船占全球市场9%,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在大型集装箱船、液化天然气船等高附加值船领域,外高桥造船公司也相继取得重大突破,已经承接了国内最大、世界领先的18000箱集装箱船以及8.3万立方米大型液化气船。在海工领域,该公司目前手持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16+2座,海工辅助船4艘,形成了海工产品批量不间断建造格局。在多元化业务领域,该公司成功收购圣汇气体化工装备有限公司,初步形成LNG装备产业链;并与中船集团旗下九江海天等企业合资成立中船锅炉公司,开始承接大型船用锅炉设备;与中国船舶(香港)航运租赁有限公司深度合作,承接批量散货船和海工产品,推进了产融一体化发展。
2013年以来,黄永锡敏锐把握造船市场局部回升的趋势,指挥外高桥造船主动引领市场需求,实现了大批量接单。而针对公司目前生产资源不足的情况,黄永锡提出大幅度压缩造船周期的管理目标,将船坞批次由原年均6批次提高到2014年8批次、2015年10批次,以便适时实施插船计划,并提出拓展外部资源,以租借船台、外包、兼并等方式扩大产能、提升总量,实现公司管理、品牌、标准、工艺输出等有效的发展策略。
以打造世界一流船企为目标 勤于学习 勇于竞争
身居企业重要领导岗位,黄永锡立足长远,放眼世界。他提出,要将企业竞争范围定位于全球市场,将竞争对手锁定为日韩欧美等先进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将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立志成为行业的领跑者。
近年来,在持续巩固好望角散货船和VLCC等传统优势产品市场份额的同时,黄永锡带领外高桥造船公司逆势改革,充分把握收购长兴重工公司的契机,成功开辟了超大型集装箱船、VLGC船等高附加值产品市场。凭借着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和气体船的优质产品组合,2013年该公司取得新接订单超1000万载重吨,接单总量全球第一,手持订单全球第一,完工交船总量全国第一、全球第三的优良业绩。
外高桥造船产品出口比例达90%以上,远销海内外,服务的船东遍布亚洲、欧洲、美洲的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很多是世界知名企业。根据外向型经济的特点,黄永锡要求公司的管理层以学习者的心态自居,广泛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克服地域和文化差异,加快实现与国际接轨。在他的带领下,外高桥造船公司逐步形成了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管理文化,经营管理、产品建造全面实现了国际化。为了建设国际化人才队伍,2011年,该公司启动了中层干部全球招聘等工作,引进了国家“千人计划”高端人才,并从韩国、新加坡和香港地区招聘专家,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理念和管理方法。
瞄准日韩先进造船企业,外高桥造船公司坚持开展对标管理,奋力实现赶超目标。在黄永锡的倡议下,外高桥造船每年都派出管理者,远赴现代重工、三星重工、大宇重工等企业进行考察学习,通过不断对标,有力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生产效率指标正逐年缩小差距。其中,每修正总吨工时消耗已从2003年的49.5提升到目前的19,高于国内造船行业平均水平近一倍。
坚持管理创新 注重科技进步 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管理是经营企业的基本功力。黄永锡高度重视公司的管理创新,多年来他一直亲自主持管理者培训工作,促进管理者不断转换和创新思维,使得外高桥造船公司的管理创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有多项成果荣获上海市和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
近年来,黄永锡积极探索外高桥造船和子公司一体化管控模式,提出了“资源统筹、精简高效、体系覆盖、规范统一”的原则,并成功运用到对长兴造船、长兴重工、临港海工等子公司的资源整合中,按照一体化管理原则逐步理顺了各单位战略决策、规划制定、绩效考核、物资配套、经济管理等专业协调机制,提高了企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率。
2012年以来,针对金融危机引发行业风险不断加大的新形势,黄永锡在财政部等五部委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指引》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工作规范化、管理制度化、作业标准化”的三化管理战略,在外高桥造船建立了全面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有效控制了企业主要运营风险,满足了企业管理提升需要。endprint
为主动应对低船价带来的“盈利难”,确保企业在市场低谷中实现稳步发展,黄永锡积极推行企业内部市场化,提出把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引入企业内部管理,并亲自指导开展了一系列的内部市场化运行实践,对“赚钱”和“花钱”的部门实行定量考核、模拟法人考核、资源有偿占用、大型设备集中管理、部门绩效包干、实物量考核、限额领料、缺损件管理等,通过这些市场化改革措施,充分激活了部门和员工的主体积极性,提高了运营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
作为一个有着丰富技术管理经验的领导者,黄永锡特别重视技术创新。他指出,要想成为世界一流造船企业,就必须要有强大的技术创新体系。
近年,在黄永锡策划组织下,外高桥造船公司成立了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下辖产品研发所、生产设计所、海工设计所和设计管理部,实施以计划为导向、全面覆盖、延伸到底的业务管理模式。全公司现拥有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近千人,形成了船舶研发设计,海洋工程设计,信息化建设,工法和精度管理五大技术团队,先后承接了国家、上海市以及中船集团的重点科研项目60余项,累计申请技术专利182项。
黄永锡一直倡导以信息化手段支撑业务优化,积极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并形成了以连续应用、实用见效为目标的信息系统应用导向,和以信息化引领生产、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路线。目前,该公司已完成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改造升级,通过SEM系统的全面系统应用,促进了造船管理思想和观念的改变,加速了管理流程的固化,建立了规范集成的业务体系,实现了造船管理重心往前移,为规模化快速造船提供了必备的保障。
培育企业文化正能量 认真履行国企社会责任
作为企业领头人,黄永锡十分重视执行力和凝聚力的培养,他一方面倡导用先进理念和管理制度统一员工思想行动,另一方面倡导“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强调尊重所有员工,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
在他的带领下,外高桥造船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深入开展 “打造学习型企业,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学习型职工”活动,常年组织关键岗位、关键工种员工开展技术培训和比武练兵,并定期召开管理提升专题研讨会,邀请国内外造船专家到企业讲课。同时,黄永锡还发挥身兼党委书记的优势,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在创建学习型企业中的示范作用,带头组织党员干部进行群众路线教育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讨论,不断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提升了企业凝聚力。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黄永锡积极倡导“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核心价值观,组织编制了企业标识视觉手册和可视化宣传手册,使企业文化建设更趋规范化、长效化。他还大力推行5S管理,培育安全文化氛围,使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和员工价值观转化成广大员工干事创业、勤奋敬业、扎实工作的动力,形成一股奋发向上的正能量。
作为大型国有企业的领导者,黄永锡在重视企业发展的同时,始终积极履行国企的社会责任,2012年,该公司在全国业内率先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黄永锡还一直十分重视节能减排工作,把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作为企业的一项长期战略来抓。近年来,该公司已先后完成了10多项重大节能技改项目研究,每年可降低能源消耗2600吨标准煤,实现经济效益1000万元左右。依靠技术进步与管理创新的双举措,外高桥造船的单位产品能耗达到了国内船舶行业领先水平,已成为国家第一批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的试点单位,不仅是中船集团内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也是上海地区仅有的五家试点单位之一。
肩负着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造船强国和海洋强国的历史重任,黄永锡正带领着“中国第一船厂”,乘风破浪,奋力前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