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挠”在学生的“痒处”

2014-10-31 11:22李素霞
考试周刊 2014年75期
关键词:小军新知本课

李素霞

对五年级学生来说,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是比较顺当的事情,因为他们从一年级开始就学习了用“第几”描述物体在某个方向上的位置,到二年级又学习了用“第几排第几个”这样的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而且,学生从生活中知道了一些关于确定位置的事实性知识,积累了用“序数”表示物体位置的初步经验。

按理说,这样的内容教学起来应该是极其顺畅的,可是在我听过的几节课中,教学并不顺利。课堂教学中,有的老师基于学生已有的确定位置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直接看书接受“行、列”的规定,但是这种直白式的“告诉”却让学生茫然:这不就是原先的“第几组第几个”吗?还有学习的必要吗?有的老师组织学生探究“行与列”的来源,却在“行、列”起点的确定问题上纠结:图中学生座位的列数描述是从左往右,那么学生自己在班级的实际位置也是从左往右数吗?观察图画时是直观地“面对”,而描述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则是“背对”,要靠想象“还原出”图中的场景。怎样处理?颇让师生纠结。

在实际教学中,我基于学生的认知基础,针对学生的困难与疑虑,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课堂效果。现撷取两个教学片段,与同行交流探讨。

1.对“固着点”小小的“破坏”

“数对”即是类似于数轴中相关点的一对数据,是对以前所学过的“第几组第几个”“第几排第几个”的进一步抽象描述。据此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及来自于生活的常识,应当是本课新知的“固着点”,教师对此应该激活并有效利用。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先通过学生的座位引出常见的以“第×组第×个”描述位置,激活学生的旧知。

但是仅仅局限于“固着点”,而忽视对原有认知结构的丰富和拓展,学生对位置关系的理解就会停留在原先水平,这样的教学是低效的。所谓:不破不立,这时就要对“固着点”进行“破坏”。

师:简洁、准确,这就是数学的美!谢谢同学们,用这么简洁的方式描述了自己的位置。

(正当学生觉得自己已经会描述自己的位置而洋洋得意时,我话锋一转,课件出示“神奇的字母墙”、乘法口诀表、公园导游图。)

师:这里的字母、口诀、旅游景点还是一组一组的吗?那又该怎么称呼呢?

(学生欲言又止,都感到用“第几组第几个”不合适了。)

师:看来,关于数对,我们还有很多的“不知道”。

这时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被打破,他们意识到:原有的描述位置方式不具有普遍性,还需要“创造”更一般的方式才行。这时教师水到渠成地引出:在数学上,我们习惯把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接下来,学生情绪饱满地投入对原先“第×组第×个”描述的抽象过程中,进而自主实现“第几列第几行”新知的建构。

抽象的认识要自由地与实际场景转换,这样才能让新知建构更牢固。在把座位图进一步抽象成“点子图”之后,我引领学生开展“还原”式的想象,使学生对位置的描述方式的经验得到实实在在的积累。

师:刚才的座位图,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点子图表示(课件出示)。

师:现在这幅图还可以表示怎样的场景呢?请大家大胆地现象一下。

学生交流:电影院里的座位、林场里的树林、停车场里的小汽车……

2.给“关键点”深深的“烙印”

本课教学中有一个细微之处很“难缠”——课本插图(如右图)学生座位的列数描述是从左往右,而学生在打量自己在班级的实际位置时也容易错误迁移:从左往右数出“第几列”。因为观察主体的不同,图中的“左右”与教室中实际位置的“左右”恰恰相反。

究其原因,学生在观察图画时是“面对”,而观察同学或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则多是“背对”。这就需要学生“跳出来”,清醒地“还原出”图中的场景,实现现实情境与图画的统一。课上我没有过多纠缠对图中位置的描述,因为看图说“位置”纯属旧知,会不适当地强化“从左往右”数的痕迹。

当时我正好参加公开课展示活动,在其他小学借班上课,因此设计了一个“找朋友”的活动。

师:这是李老师班上同学的座位图。瞧,这是小军。他知道我到你们学校五(1)班来上课,就托我办一件事。

(多媒体演示——小军说:你们五(1)班一定有一位同学和我坐的位置一模一样。我特别想和他交个朋友。)

师:这位同学是谁呢?

(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打量自己在班上的位置。)

师:好,请这位同学挥挥手,说声“嘿,大家好”。

师:同学们,他的位置与小军所在的位置真的一样吗?说说理由。

生:小军在第四组第三个,他也在第四组第三个。

师:第四组?你是从哪边数的?第三个?你又是从哪儿数的?

师:数学上,我们是这样规定的:从你们的右边,依次是第一组、第二组……从前往后,依次是第一个、第二个……

(学生按照刚才的规定,用“第几组第几个”的写法把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写下来。)

通过“图中的小军想和班上同座位的同学交个朋友”这个虚拟的故事,学生通过图和实际位置的仔细比对,准确而适时地调整了视角,自然而然地总结出:从图的左边起,也就是我们的右边,依次是第一组、第二组……从前往后,依次是第一个、第二个……这样,无须多费口舌,便巧妙化解难点。

赞可夫曾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教学活动“挠”在学生的“痒处”,实际上就是在有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储备的基础上,立足学生真正的疑与惑,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法的加工,促进学生对新学知识本质的理解,使学生真正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猜你喜欢
小军新知本课
新知
中国政治制度探索演变
生活新知
小军迷解谜
小军迷解谜
小军迷解谜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小军迷解谜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