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芝玉
我国青年作家迪安曾说过:打人是暴力,骂人是暴力,强迫别人用你们的方式去“感受”也是一种暴力。每个人都有潜在的暴力倾向,就像人被激怒了后就会自然而然要反抗和还击,不愿意被动挨打一样,它是与生俱来的。儿童暴力一般表现为两类。一类是语言暴力,如有些孩子脾气比较暴躁,稍不顺心,嘴里就说“我杀了你”、“我打死你”等言词。另一类是表现在行动上。轻度的是动辄对别人动手动脚,揉捏别人,重者则是用暴力器械伤人,危害性极大。
一、分析幼儿产生暴力倾向的原因:
(1)家庭不良环境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家庭是人的第一个学校。由于我国目前还是以独生子女为主,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溺爱,满足幼儿种种要求;缺乏玩伴的孩子,不懂与人相处,不顺心对长辈会发脾气、动手,而一些长辈总以孩子小,不懂事为由不加以制止;而有些家长是虎爸、虎妈型,对孩子信奉“不打不成才”、“严父出孝子”策略,对孩子严加管教,动不动就对孩子打下去;有些家长不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动不动骂孩子:缠着家长时,家长会说:你就知道烦,看到孩子玩着摔跤了,家长会说:你摔死了拉倒。久而久之,这样错误的教育方式容易使孩子形成暴力倾向的性格基础。例如:有一个男孩特别喜欢捏人,坐在座位上就捏身边的同伴,站着排队就捏前面的同伴,而且捏的很重,捏完还很高兴,通过了解发现这个坏习惯是奶奶养成的,在家中奶奶没事就喜欢和他捏来捏去。
(2)大众传播媒介
很多孩子没有玩伴,家长又怕烦,因此很多家长会用看电视的方式打发孩子无聊的时间,大众传播媒介里的暴力倾向会增加幼儿以后的暴力行为,幼儿会从这些电视、电影暴力节目中观察学习到各种具有暴力倾向的行为。更重要的是电视、电影人物的经历会让孩子将武力视为解决人际关系的手段,延生到实际生活中就是依靠暴力行为解决与他人的矛盾。例如:班级中有个孩子当别的小朋友和他发生矛盾时,就学着武打片中点穴的方式,对其他幼儿进行点穴,有时是对着眼睛点,有时是对着耳朵点等等。
(3)强化作用
当幼儿出现暴力行为时,有些家长或者老师认为无伤大雅、闹着玩。不加制止或者听之任之,这就强化了幼儿的暴力行为。同样,对于孩子而说,如果成功运用了暴力策略解决了矛盾,就会加强他或者是其他幼儿的暴力行为。另外,一些家长发现孩子喜欢动画片中的抢呀、大炮呀,就会买来给孩子,这无形也是让孩子对一些暴力倾向有一个强化。
(4)希望得到关注
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得到成人的关注,尤其是幼儿园的孩子最喜欢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肯定,若老师不公平对待孩子,让孩子产生,老师最喜欢谁,不喜欢的情绪,他就会产生消极情绪,通过一些打人、骂人行为,让其他孩子去向老师告状,从而引起老师的关注等等。
二、家庭帮助幼儿减少暴力倾向的策略
(1)创设一个健康文明的家庭环境。例如:在家庭中,家人之间树立文明言语、文明行为的意识,减少争吵,减少打骂孩子的现象,通过以理服人的方式,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与幼儿沟通,消除情感隔断,尊重信任孩子,当幼儿与其他幼儿发生冲突时、与长辈之间产生冲突时,能用正确的方式解决问题。
(2)弱化大众媒体对孩子的影响。例如:每天规定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帮幼儿选择合适的动画片(易于帮助幼儿形成良好习惯、动脑思考的动画片),电视节目(可以选择动物世界、科教频道的一些宣传片等)。同时在选择玩具时尽量避开与电视中雷同的具有暴力倾向的玩具等等。
(3)通过优秀文学作品的熏陶。4-7岁的孩子,儿童的心理发育存在不稳定性和可塑性,尤其是,其主动性与可塑性最强。因此,在家庭中家长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例如:《猜猜我有多爱你》、《我爸爸我妈妈》、《小狐狸童书绘本》等等系列图书,让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帮助孩子正确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情绪,管理自己的情绪,从而达到减少脾气暴躁、控制自己的行为的目的,帮助幼儿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教师帮助幼儿减少暴力倾向的策略
(1)游戏化方式。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群体环境和集体活动中,最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有利于防止、克服孩子暴力倾向的形成。因此教师要创设多种游戏环境,让孩子在游戏中增加了解,积极沟通,减少语言、动作上的暴力倾向,相互间学会处理问题、解决问题。
(2)实施爱的教育。教师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若每个孩子比喻成一种花,每种花都有花期,有的开在前,有的开在后,教师是园丁就要学会耐心等待,公平公正对待每一种花,不对任何一种花有偏爱,一样的喜欢,那么每一种花都会开出美丽的风采。
(3)实施冷桌子效应。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维和个性,我们要保持孩子正常发展的前提下,还要让孩子发展自己独特的方式。例如:班级中有孩子喜欢点穴,老师就先和他讲道理,之后将他单独坐一、两天,让他反思自己行为、通过观察其他孩子良好的交往方式,帮助他克服暴力倾向。
我们改变不了社会大环境,但是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个安全、温馨的家庭环境和幼儿园环境,我们要用合适的方式给孩子创设一个利于成长的条件、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
【作者单位:常州市钟楼区西林街道中心幼儿园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