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玲
(东北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40)
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我国国有森工企业在这个全球化的市场经济时代显得难以适应,尤其是在全社会对生态环境、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不断加强的情况下,国有森工企业的发展遇到了重重阻碍。为了寻求新的发展方向,都纷纷踏上改制之路。
WG林业局是隶属于某森工集团的国有控股(65%)、全员参股(35%)企业。随着2005年集团提出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实质性的改革,WG林业局对辅业和加工业进行了最彻底的改制,制定了“二三五五”(即加快两个转变;巩固三大产业;到“十二五”末实现营业收入五亿元、在岗职工年人均收入达到五万元)的发展规划。通过多年的改制努力,WG林业局已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各单位也建立了新的运行机制并顺利地开展工作。其次,还剥离了供暖、医院、学校等企业办社会的职能单位,舍弃水泥产业,保留并主力发展木材产业,共与5998位员工解除劳动关系,且对涉及人员都做了妥善安置。WG林业局还本着“高效、精干”的原则对企业结构进行优化,将相关科室整合、缩减,提高企业运行效率、促进减产增效。截至2012年,WG作为集团所有林业局中经营面积(8.94万hm2)最少的林业局,在岗职工年均工资达到36000元,位居第二。此外,在利润、生态、民生等层面,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
中国的国有森工集团改制尚属于起步阶段,大家都在不断探索一种比较有效的改制模式。因此对国有森工企业的改制效率进行评价分析是很有必要和意义的。衡量WG林业局的改制效率,可以通过改制前后的企业效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各种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有效程度)变化对比来进行评价。因此本文将运用DEA方法对在WG林业局实地调研得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能在一个科学客观的角度去评价其改制。
数据包络分析(DEA)是运筹学家Charnes和Cooper在1978年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提出的一种效率评价方法。它通过对有相同输入和输出对象的决策单元(DUM)进行综合分析,运用线性规划求解的方式来计算出各个对象的综合效率指标。决策单元的效率值介于0到1之间,只有取值为1的决策单元才是有效的,表明它达到最佳效率状态。
DEA有C2R和BCC两种基本模型。前者是DEA最基本的模型,它假设规模报酬为固定不变的,评价决策单元的有效性是相对于其他决策单元而言的,所以是评价相对有效性的EDA模型。在实际生产生活中要所有生产单元都处在最优生产规模下是难以保证的,所以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很难实现。因此在C2R模型基础上进行改进得到BCC模型,它通过增加松弛变量实现规模报酬可变的假设,计算的效率结果包括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能更科学客观地分析决策单元的效率状态,有助于实际生产管理的分析。因此本文将采用BCC模型进行实证研究。
针对本文进行的研究,选取指标时需要考虑三点:即有效反应WG林业局各年DEA效率、评价方法的要求和实际数据的可获得性。熊超等在分析陕西国有森工企业绩效时以人均工程投入、人均固定资产为投入指标,新增造林面积、管护面积和企业增加值为产出指标[1];陶虎等将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资产合计、产品销售成本等作为投入指标,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等作为产出指标来对国有企业运行效率时序进行分析[2];赖作卿等在进行广东林业投入产出超效率分析时所选投入指标为林业用地面积、林业年末单位从业人数、林业中间消耗值等,产出指标为林业总产值、林地改造面积及林业增加值[3]。根据研究相关文献的指标选取,劳动力、固定资产、成本费用和总产值、职工工资、森林抚育等指标是多数学者都会考虑的。
由于本文选择的评价单元为2001-2012年12个年度,按照DEA方法的要求投入产出指标总数不宜超过5个,其次结合到WG林业局调研数据的情况,笔者选择了在岗职工年均人数、固定资产投资额2个投入指标,代表WG林业局在劳动力和资金上的投入;产业总产值、在岗职工年均工资、成幼林抚育面积3个产出指标,能反应出WG林业局在经济、社会、生态上的效益状况。对于“产业总产值”是WG林业局森林经营、资源综合开发及矿产资源三大产业的统计,作为产出指标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此外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单位、精简机构大幅裁员是WG林业局改制的重要举措,所以进行职工人数和职工工资两个指标的衡量时选择“在岗”的,能更好地在投入和产出上考量改制的效率。
?
通过使用deap2.1软件来计算WG林业局改制效率,在定义计算过程时选择产出角度、可变规模报酬、多阶段的DEA计算方法,整理结果如表2、表3所示。
?
2005年是WG林业局改制的界线,由表2可见改制前后的综合效率变化较为明显,2001-2005年的综合效率平均值为0.478,处在较低水平,而2006-2012年的综合效率平均值为0.961,接近于最佳状态1,说明WG林业局改制后在保证产出最大化的前提下,投入要素的资源浪费情况较轻,可见其企业改制总体上成效比较明显,经营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在经济、社会及生态上的效益都取得不错的改善。改制后只有2007和2009年没有达到最佳状态,2007年主要受影响于固定资产投资额,高达到6569万。同时改制后整个企业人员、机构等大幅缩减,且大胆放弃了占企业收入80%的水泥产业,当时处在改制初期,产业总产值没完全恢复,故2007年的效率稍差一些。2009年主要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WG的主导产业面临市场需求减小、售价下滑的严峻形势,尽管企业采取效益化管理、大力发展其他产业等积极措施,但2009年的效率还是下滑为改制后的最低水平,不过仍高于改制前的最高水平。
纯技术效率是在不考虑规模变化的情况下考量WG林业局的技术效率,即当存在投入要素的资源浪费时有多少是由于管理上的欠缺引起的。所以纯技术效率也是对WG管理经营水平的衡量。改制前2001-2005年的纯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728,改制后2006-2012年的是0.968,可见改制后的经营管理水平明显高于改制前,且已达到较好状态。其中2002年的纯技术效率为1,表明该年度的管理较为有效,没有资源的浪费。改制后只有2007和2009年的纯技术效率没达到1,分别为0.953和0.822,但还是处于较好的水平。
2001-2005年的规模效率平均值为0.654,处于偏低的水平,且规模受益都是递减。主要是受改制前企业办社会职能单位的影响,加上许多经济效益不高的辅业,各部门结构设置不够优化,存在人力物力的闲置,企业负担重,投入多产出少,规模效率不高,再增加投入也不会带来收益的增加了。在进行改制后,除2007和2009年外规模效率都达到1,处在最优生产规模状态,可见WG林业局的改制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结合发展遇到的困境及自身优势,剥离、裁员、精简机构,在投资的规模上更加有效。
?
表3是针对没有达到最佳效率1的决策单元进行的改进分析,每项投入(或产出)原值(见表1)减去(或加上)对应投入冗余量(或产出不足量),即为决策单元每项的目标值。2002年虽然综合效率没达到1,但纯技术效率为1,其投入产出不存在冗余和不足,故调整量为0,不过仍处于规模收益递减状态。2007年的综合、纯技术及规模效率都接近于1,所以各项投入产出的调整量都不大,唯有固定资产投资额需要进行大幅调整,原因在于当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额相对于其他投入产出项冗余过多。
通过表1和表3可计算为达到最佳投入产出效率值,WG林业局各投入产出项的改进调整比例,结果如表4所示。
?
由表4可见,2个投入项的改进调整幅度都相对较小,其中在岗职工年均人数调整平均比例最小,为16.769%。作为产出项的在岗职工年均工资调整幅度最大,平均比例高达119.173%,而其他两个产出项的调整比例是一致的,平均值为42.558%。由此,对于没有达到最佳效率的年份,职工工资是WG林业局的最大产出欠缺项,产业总产值和成幼林抚育也存在较大的不足。对于投入,固定资产投资冗余较多,但2002、2004和2005年不需要调整;在岗职工人数冗余较少,2002、2007和2009年不需调整,但个别年份也存在冗余较高,如2004年的改进调整比例为36.088%。
本文运用DEA方法,选择2个投入指标和3个产出指标对WG林业局2001-2012年的效率状况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改制前后的效率来评价WG林业局的改制效果。从实证研究结果来看,WG林业局改制后2006-2012年的综合平均效率0.961明显高于改制前2001-2005年的0.478。改制后除固定资产投资过多的2007年及受金融危机影响的2009年效率未达到1外,其他各年均达到最佳经营生产状态,近三年效率连续为1,可见WG的改制在经济、社会和生态上都有较好成果,且随着WG改制的不断成熟,企业将逐渐趋于稳定发展。在投入产出的改进上看,综合效率没达到1的年份产出不足较为明显,离理想状态差距较大,其中职工工资是调整幅度最大的。因此,在企业以后的生产经营中,WG林业局应注意调整职工工资,在职工福利方面做更多的努力。另外对于森林的抚育也要继续保持重视,同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充分运用资源优势发展相应产业,争取将产业链做大做强,扩大产值,增强企业实力。
[1]熊超,姚顺波.基于DEA方法的陕西国有森工企业绩效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5):94-95.
[2]陶虎,田金方,郝书辰.基于DEA方法的国有企业运行率时序分析[J].理论学刊,2012(4):48-52.
[3]赖作卿,张忠海.基于DEA方法的广东林业投入产出超效率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7(4):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