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运动生理学”学位课程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2014-10-31 09:52王宏坤李云广李晓琳刘宇飞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生理学学位硕士

王宏坤,于 滢,李云广,李晓琳,刘宇飞,常 征

运动生理学是体育科学中一门重要应用基础理论课程,是为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门学科。它既是某些后继课程的基础,又是指导体育实践的应用科学。运动生理学被设为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课程,其教学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1]。经过多年努力,运动生理学从师资队伍、教材建设、实验设备等都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从少到多的发展过程,很多学校都具有了一定规模。但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面对新形势的挑战,应该怎样有针对性进行教改以适应新要求,已是刻不容缓的问题。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针对于本科层次的运动生理学教学研究较多,而国内还没有对研究生运动生理学课程进行研究的相关报道。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内4所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运动生理学”课程开设现状的调查,力图找出影响该课程教学质量的因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新的课程教学对策,以期提高该课程教学实效,推动学科向良好方向发展,有利于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黑龙江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开设“运动生理学”学位课程的4所高校,即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体育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的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找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等,收集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为本文撰写提供理论支撑。

1.2.2 问卷调查法 向四所高校的2012级、2013级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部分硕士研究生发出问卷57份,回收55份,有效问卷55份,有效回收率96%。通过专家对问卷的内容及结构效度进行检验,提出修改意见,保证问卷内容及结构的有效性。通过重测信度检验,获得问卷信度系数r=0.872,信度系数大于0.80,因此问卷具有较高的可信性。

1.2.3 访谈法 针对黑龙江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运动生理学”课程开设现状、影响因素等相关内容,对四所院校有关教学管理者、相关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收集整理相关信息,为提出合理化建议提供依据。

1.2.4 数据统计法 运用Excel2003软件对回收的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等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教学内容现状

2.1.1 重理论轻实践 根据对四所高校运动生理学教学大纲的分析,4所学校的运动生理学教学目标是明确的:一是在原有本科阶段运动生理学学习基础上对相关基础理论进行加深拓宽;二是注重运动生理学理论与体育实践的结合,加强应用性理论的研究;三是加强对学生运动生理学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提升。研究生阶段运动生理学的教学任务是在对人体生命活动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揭示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的影响,对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运动健身等体育实践活动进行指导。为实现上述教学任务,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应体现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实验技能三方面并重的原则。

从各校的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上看(见表1),哈尔滨体育学院和牡丹江师范学院设置的教学内容较为丰富;哈尔滨体育学院和哈尔滨师范大学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实验技能内容所占比例相对合理,基本符合教学目标要求;牡丹江师范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教学内容注重理论教学内容,实验技能、实践课比重偏低(见表2)。

2.1.2 未能充分贯彻教学大纲规定内容 实地调查中发现四所学校在个别学期的教学中,因存在部分跨专业学生原有本科阶段运动生理学基础相对薄弱等原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本着就低不就高思想,在原有教学时数不增加的情况下,只能在教学内容上作出调整。而导致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未能充分实施。作为学位课程,运动生理学的教学实效受到一定影响。

2.1.3 初步启用双语教学 加快研究生教育与国际接轨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双语教学对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所调查的4所院校运动生理学课程双语教学均已起步,在教学过程中尝试通过英文表述部分专业术语。进一步加大研究生阶段双语教学的执行力度十分必要。

2.2 教学时数与实验教学现状

2.2.1 教学时数偏少,影响教学目标实现 4所学校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运动生理学教学时数普遍偏少(见表2)。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运动生理学总教学时数只有32学时。教学时数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运动生理学作为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学位课程,现有规定教学时数未能充分体现该课程的重要性。

2.2.2 教学时数分配比例不合理 通过四所学校的对比,哈工程和牡师院两所学校设置实验课比例偏少,其教学大纲中均只设立4学时实验内容,分别占总学时8%和13%。运动生理学在体育科学中既是一门基础理论课又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技能的加强是研究生阶段的重要学习任务,上述情况不符合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要求。

表1 4所院校运动生理学教学内容统计表

表2 4所院校运动生理学教学内容时数比例统计表

2.2.3 实验基础设施薄弱 通过对4所学校实验课开设状况的调查,发现各学校实验室硬件水平参差不齐(见表3)。在综合性大学,由于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没有被列为优先发展的专业,实验硬件投入相对较少,只能根据现有条件开设实验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表3 4所院校运动生理学实验室硬件条件统计表

表4 4所院校运动生理学实验课开设项目

2.2.4 实验课内容单一,研究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开设较少 研究生阶段,实验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实验内容应区别于本科阶段的验证性、观察性实验为主的特点,需增加研究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

通过走访四所学校(表4),发现少有学校以研究项目的形式来开设实验,如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写出方案,动手操作。不少学校开设的实验项目为本科阶段实验教学内容,如“运动前后血压测定”、“运动中心率测定”,这种情况显然不利于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2.3 教学方法和手段现状

2.3.1 理论课教学方法单一 4所高校运动生理学理论课教学方法多为传统的讲授法(见表5)。根据研究生阶段学生学习特点,应更加注重开展研究式教学形式,适当增加讨论课、观摩课、自学课等比例,以适应研究生阶段人才能力培养的需要。

表5 4所院校运动生理学理论课教学方法统计表

2.3.2 多媒体CAI在教学中的优势作用发挥不充分 运动生理学的特点是内容多,理论性强、应用性更强,运用多媒体CAI教学,可以把运动生理学中很多复杂的生理过程通过动画直观清楚地演示出来。但通过调研,四所学校的学生普遍反映教学课件PPT板书重点不突出,不便于学生课堂笔记整理而影响教学效果。

网络平台作用在运动生理学教学中发挥欠佳。四所高校均未启动网上辅导答疑、提交实验报告及作业批改,亦未开展校际之间运动生理学课程的网络资源共享。如何将网络教育与现行的教学运行主体模式相融合,将网络教学真正的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并在此基础上推进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改革,是当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4-5]。

2.4 教材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2.4.1 教材建设现状 4所高校在各自教学大纲中均列出了建议教学参考书目,没有选定统一的研究生教材。学生反映参考书针对性不强,抓不住重点。调研发现个别学校选用2002版人民体育出版社《运动生理学》本科教材作为研究生阶段的教材。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深化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这类情况的出现显然不符合研究生阶段学位课程教学的要求。

2.4.2 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四所院校运动生理学师资数量偏少(见表6)。大多数学校只有1名专职运动生理学教师。教师数量不足影响梯队建设,不利于传帮带格局形成,而影响运动生理学教学的长远发展;教师数量不足亦无法实现分班教学以解决生源基础差异问题(如解决跨专业考生运动生理学基础薄弱问题),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另外,四所院校专职实验教师空缺,只设有实验员,均由理论课教师兼职实验教师,不利于实验课教学的开展。

表6 4所院校运动生理学生师比统计表

2.5 考核方式现状

表7 4所院校运动生理学考核内容统计表(%)

考核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除哈尔滨师范大学以外的其他三所院校考核方式基本采用闭卷笔试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一般由实验报告、作业、出勤率等来体现(见表7)。完成作业和实验报告需要学生认真调研,查阅资料,提出解决方案,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哈尔滨体育学院作业考核所占分值比例较小,仅占总分值的5%;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实验报告则未占考核分值。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1)黑龙江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运动生理学”学位课程教学内容不统一,导致各校作为相同专业的基础学位课程运动生理学教学重点偏差较大;教学时数设置偏少,使教学目标难以实现,未能体现学位课程的重要地位;选用教材不统一,指定参考书目针对性不强,影响学生学习效果;考核方式呆板,不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黑龙江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运动生理学”学位课程实验教学设施良莠不齐,限制实验课开设而影响实验教学质量;一些学校设置的实验类型不符合课程教学目标要求,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黑龙江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运动生理学”学位课程理论课教学方法仍以单一理论传授为主,不符合研究生阶段学习特点,不利于其学习能力的提高;多媒体教学、网络平台作用发挥不到位。双语教学进展缓慢,不符合21世纪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要。

(4)黑龙江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运动生理学”学位课程理论课师资数量不足,专职实验教师空缺,不能够形成梯队,不利于学科长远发展。

3.2 建 议

(1)作为学位课程,建议围绕黑龙江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运动生理学”学位课程教学目标编纂统一的运动生理学教学大纲。制定大纲应建立大生物学科观念,优化教学内容,内容设置上体现生物学科渗透性、交叉性的特点,构建符合培养目标的新型教学内容体系。增加总教学时数,建议72学时为宜。在夯实基础理论同时,注重提高应用性理论课和实验、实践课比例,使二者分别达到总课时数的30%,以确保研究生阶段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建议四所院校共同编写突出北方院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要求的运动生理学教材。改革考核方式,适当提高作业和实验技能考核的分值比例;作为学位课程,建议尝试多校联考制度。

(2)建议改革黑龙江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运动生理学”学位课程实验课设置类型,增加设计型、研究型实验以满足创新能力人才培养的要求;提高实验设备使用效能,探索实现同一城市校际间实验资源共享以解决一些学校资金投入不足的现实困难。

(3)建议改革黑龙江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运动生理学”学位课程教学方法。更多尝试变单一理论传授为研究式教学,建议开展分组模块教学形式,即由运动生理学教师、学生导师、实验教师组成教学指导小组,依托指导教师科研项目,进行专题教学,亦可同时解决生源基础差异问题,有利于提高硕士研究生运动生理学教学效果。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作用,进一步提高运动生理学教学实效。

(4)加强黑龙江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运动生理学”学位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增加理论课教师数量,增设专职实验教师,保证运动生理学师资力量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1] 李鸿江,赵德勋,常志利,等.中英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结构与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1):79-84.

[2] 姚兰发,宁文晶.运动生理学实验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4):85-87.

[3] 邰崇禧,汪康乐,高凤明,等.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学生实验技能培养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2-95.

[4] 刘怀金,李香华.运动生理学网络课程的建设与应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12-13.

[5] 秦 健.硕士研究生运动生理学课程网络多媒体CAI课件的设计初探[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5.

猜你喜欢
生理学学位硕士
山东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质疑与思考: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十个问题
教育部就学位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厦大硕士创业新一站 卖卤味
The varieties of modern English and how does this range affect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建筑学硕士揽了“瓷器活儿”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英国大学本科一等学位含金量遭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