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教学方法的选择是高效课堂实现的关键因素,因此,以郁达夫先生《故都的秋》一文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究,以期能够为高效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郁达夫;故都的秋;教学方法
良好的教学方法实际上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对各种教学方式进行最佳组合,以达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和效益的最优化。因此,本文以郁达夫先生《故都的秋》一文教学方法的选择为例进行介绍,以期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一、明确教学目标
清晰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起着指导性作用。因为要想选择出适合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模糊的教学目标既不利于教学方法价值的有效实现,也不利于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因此,在教学方法的确定上,首先要清楚教学目标。而《故都的秋》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包括:
1.知识与技能:联系文本中的五个秋景,明确作者是如何扣住“清”“静”“凄凉”来写故都的秋的,学习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和秋味。
2.过程与方法:诵读法、自主法、点拨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笔下的秋,进而在体会中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同时,也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教师目标也从以往单一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的传授向三维目标进行转变,因此,这也成为明确课堂教学方法的关键环节。
二、如何发挥各种教学方法在这节课中的价值
在新课程改革下,每节课教学方法的选择一般都是教学目标设计中选定的。但是,如何有效发挥所选教学方法的价值就体现在了教学过程当中。因此,本文就从三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上进行简单概述。
1.诵读法的应用。《故都的秋》是一篇语言优美典雅、情景浑然一体的美文。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诵读教学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对学生理解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鉴赏,使学生在脑海中对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有一个整体的感知,进而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去体会“秋”的清、净、凄凉。
2.自主法的应用。自主式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想确保自主法的有效应用,首先应明确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不是让学生盲目地学,也不是说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就成了“闲人”,而是要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自学,此时,教师要走近学生,去发现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目的是要明确“教”的方向,从而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在《故都的秋》教学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同时,让学生带着下面几个相关问题进行自主学习。问题如下:
(1)作者是通过哪些事物来描写故都的秋的?这些事物都反映了故都的秋的什么特点?
(2)作者为什么要将故都的秋和江南的秋进行比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3)文本中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4)文本中都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并将自己独立思考的结论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之后,教师要针对学生的问题以及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进行讲解,以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3.点拨法的应用。点拨不同于传统教学中将知识塞给学生,而是点出问题或者是需要思考的地方,之后,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探究。在本节课中,在基本内容讲述完之后,可以借助点拨法引导学生重新思考文中的一些句子,比如,“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等句子进行重新鉴赏,进而使学生在回味中感悟作者笔下的“清、净、悲凉”,同时,也有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文本鉴赏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本节课所选择的教学方法既符合新课程基本教学
理念,而且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获得健全的发展。
作者简介:杜云航,男,1992年10月出生,2011级本科在读,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