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音乐文化对东北大鼓的影响

2014-10-30 14:21蒋诗
艺术评鉴 2014年18期

蒋诗

摘要:东北大鼓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流行于辽宁、黑龙江、吉林等地,东北地区是满族文化聚集较为密集的文化圈,满族音乐文化对东北大鼓有着微妙的影响,本文通过满族音乐文化中的萨满说唱音乐及满族八旗子弟书对东北大鼓影响的分析,阐述了满族音乐与东北大鼓文化融合的观点。

关键词:满族音乐 东北大鼓 子弟书

东北大鼓是我国说唱音乐艺术中重要的曲种音乐,它主要流行在黑龙江、辽宁、吉林,随着文化迁徙又流传在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等地,因起初兴盛于沈阳地区,故又称之为“奉天大鼓”“辽宁大鼓”等。东北大鼓的艺术特点鲜明,带有浓厚的生活情调,自然的民族气质,一气呵成的雅韵唱腔和雅俗共享的艺术表演形式得到了世人一致认可和强烈反响。具东北大鼓的出现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说唱音乐中历史较为久远的优秀文化宝藏,《东北俗文化史》一书中曾经介绍,从东北大鼓的唱词中可以见得东北大鼓与唐代的说唱音乐“变文”,宋代的说唱音乐“陶真”,元明时期的说唱音乐“宝卷”,以及明代的说唱音乐“词话”有着密不可分的紧密联系,说唱艺术这以音乐类型可谓一脉相承。

大部分的音乐形态不可能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它是经过历史岁月的变迁,文化的迁徙交流、优秀元素的交汇融合而产生的,东北大鼓是东北地区的主要的说唱音乐类型,它与东北地区本土文化的融合是有迹可寻的,其中,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满族音乐就对东北大鼓有着一定的影响。

满族音乐对东北大鼓的影响是基于多方面因素的,从满汉文化融合的大背景来看,满族音乐对东北大鼓起着重要的影响也显得顺理成章。在清朝入关之后,清朝的统治者主张满汉融合,吸收了汉族文化的精华,不断完善发展自身的满文化,在不断的融合中满汉文化相互吸取借鉴,一方面巩固了统治者的政权地位,一方面在文化交流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满族的民间音乐随着满族八旗散居在各地而得以流传,其中萨满神歌就在八旗子弟中广为传唱,文人墨客再配上带有韵辙的词格,形成了和鼓曲相类似的音乐形式,有的用满语演唱,或满语汉语两种语言演唱,有的用汉语演唱,用汉语演唱的非常接近当地的方言,流传于东北地区的就成为了东北大鼓。

满族的历史可追及到汉代以前的肃慎,经过了汉代、南北朝、隋唐、宋辽时期,直至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加入蒙古族人、汉族人和朝鲜族人改为最终的满族,满族散落居住在中国的各个地区,其中以辽宁居住人口最多,在辽宁有新宾满族自治县,岫岩满族自治区,凤城等地为满族人口较为聚集的地区,萨满教在满族的发展和形成过程中都承载真满族人的信仰,满族人在举行萨满祭祀的时候都会唱着萨满神祠,这种宗教文学形式集诗歌、传说、神话故事为一体,记载了当时的人们的生活、地理历史等多方面的信息。萨满神祠在音乐仪式中以一人的说唱为主,伴随这宗教式的动作,手持击节乐器,此人在萨满教当中被看做是神明的使者与化身,民间非萨满教者称这位音乐仪式表演之人为“跳神”。东北大鼓这一土生土长的民间音乐,在满汉融合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东北大鼓挖掘其根源起源与东北的农村,萨满教在数千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其中鼓在萨满祭祀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被视为呼唤神灵的乐器,“鼓声起神灵到”,虽然萨满教因为政治因素而被打压,但东北地区大部分家庭都有了鼓这种乐器,人们在欢庆丰收、表现心中喜悦是善于用鼓来表现。东北大鼓与萨满教中的说唱有着相似之处,他们的内容十分丰富,且大多即兴性较强,东北大鼓与萨满教中的说唱都靠着心口相传,起初并没有十分详尽的文字记载。由此可见,满族的萨满说唱对东北大鼓在创作、表现形式、体彩内容上有着很大的影响,为东北大鼓的形成提供了音乐上的生态环境。

子弟书分为西城调和东城调两种,西城调以罗松窗为代表的一派,风格温婉柔和,代表唱段为《黛玉葬花》、《焚稿》等5首唱段,东城调则以韩小窗为主要代表人物,其风格慷慨激昂,代表曲目有《白帝城托孤》、《华容道》等。东北大鼓根据地区及风格特点分为奉调、东城调、西城调、南城调、北城调。奉调最初兴盛与沈阳地区,并在这一地区影响最大,奉调以表达情感而见长,以悠扬舒缓的的风格在听众中受到好评,适于表现细腻温婉的作品,如《忆真妃》、《黛玉悲秋》等广为传唱的经典爱情桥段;南城调主要流行于营口、辽阳等地,由于地区不同语言习惯不同等多方面因素,流行与这一带地区的演唱风格苍劲有力,慷慨激昂,善于表现战争的场面,如《单刀会》、《战长沙》等,这与子弟书中的东城调演唱风格相近;西城调以锦州地区为中心,唱腔特点凄凉悲壮,曲调的较大起伏更适合表现情绪的对立。如代表曲目《孟姜女寻夫》、《罗成叫关》等段;东城调流传于吉林、通化等地,唱腔风格自然古朴、浑然天成;北城调流行于松花江一带,唱腔风格具有本土化气息,多以演唱中长篇为主,兼长短段。由此可见,东北大鼓的形成中一部分延续了子弟书的表演风格,在唱腔特点上继承和发展了子弟书原有的特点,并在一段时间内加以丰富。另一部吸收了东北民间音乐的精华,在艺人们不断的表演和改良的过程中,吸收了东北大鼓各个派别的艺术特色,将东北的一些民歌小曲与子弟书及东北地区的民间曲艺相结合,融合为东北大鼓这一具有特色的说唱曲种,它的艺术特色包涵了东北地区热情豪放的民间乡土气息,子弟书曲调及唱词的儒雅精辟,东北民间曲艺的地方化色彩等多方位的艺术特征。深厚的文化根基为东北大鼓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极其珍贵的生长条件,也只有在东北这一方沃土中才得以酝酿出东北大鼓这样的曲艺精华。凌瑞兰先生在试论满族音乐历史发展的三大文化圈中讲道:“八旗子弟音乐的出现,对东北地区的东北大鼓、二人转等音乐渊源,都不同程度的体现了满族文化特征。”因此,子弟书随八旗子弟在东北地区的流传为东北大鼓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

满族音乐文化的价值非常丰厚,它与民间文化的融合对音乐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文化的融合促进了音乐更加多元化、多样化的发展,满族音乐对东北大鼓的影响使东北大鼓的文化根基更为深厚,东北大鼓如今已经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当中,对于东北大鼓今后的传承更值得我们关注。

参考文献:

[1]富育光,孟慧英.满族萨满教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1991

[2]金俨.东北大鼓艺术论辑[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8.

[3]耿瑛.东北大鼓漫谈[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8.